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門人黃省曾錄


  【248】黃勉之問:“‘無适也,無莫也,義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須是識得個頭腦乃可。義即是良知,曉得良知是個頭腦,方無執著。且如受人饋送,也有今日當受的,他日不當受的。也有今日不當受的,他日當受的。你若執著了今日當受的,便一切受去。執著了今日不當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适莫。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喚得做義?”
  【249】問:“‘思無邪’一言,如何便蓋得三百篇之義?”先生曰:“豈特三百篇?六經只此一言,便可該貫,以至窮古今天下圣賢的話。‘思無邪’一言,也可該貫。此外便有何說?此是一了百當的功夫。”
  【250】問道心人心。先生曰:“‘率性之為道’,便是道心。但著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無聲無臭,故曰微。依著人心行去,便有許多不安穩處,故曰惟危。”
  【251】問:“‘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愚的人与之語上尚且不進,況不与之語可乎?”先生曰:“不是圣人終不与語,圣人的心憂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只是人的資質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說性、說命,他也不省得,也須慢慢琢磨他起來。”
  【252】一友問:“讀書不記得如何?”先生曰:“只要曉得,如何要記得?要曉得已是落第二義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記得,便不曉得:若徒要曉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253】問:“‘逝者如斯’是說自家心性活潑潑地否?”先生曰:“然。須要時時用致良知的功夬,方才活潑潑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若須臾閒斷,便与天地不相似。此是學問极至處,圣人也只如此。”
  【254】問志士、仁人章。先生曰:“只為世上人都把生身命子看得太重,不問當死不當死,定要宛轉委曲保全,以此把天理卻丟去了,忍心害理,同者不為。若違了天理,便与禽獸無异,便偷生茌世上百千年,也不過做了千百年的禽獸。學者要于此等處看得明白;比干、龍逢,只為也看得分明,所以能成就得他的仁。”
  【255】問:“叔孫武叔毀仲尼,大圣人如何猶不免于毀謗?”先生曰:“毀謗自外來的雖圣人如同免得?人只貴于自修,若自己實實落落是個圣賢,縱然人都毀他,也說他不著;卻若浮云揜日如何損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個象恭色庄、不堅不介的,縱然沒一個人說他,他的惡意終須一日發露。所以孟子說‘有求全之毀,有不虞之譽:’毀譽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爾。”
  【256】劉君亮要在山中靜坐。先生曰:“汝若以厭外物之心去求之靜,是反養成一個驕惰之气了;汝若不厭外物,复于靜處涵養,卻好。”
  【257】王汝中、省曾侍坐。先生握扇命曰﹕“你們用扇。”省曾起對日﹕“不敢。”先生曰:“圣人之學不是這等捆縛苦楚的。不是裝做道學的模樣。”汝中曰:“觀仲尼与曾點言志一章略見。”先生曰:“然。以此章觀之,圣人何等寬洪,包含气象。且為師者問志于群弟子,三子皆整頓以對,至于曾點,瓢飄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來,何等狂態:及至言志,又不對師之問目,都是狂言。設在伊川,彧斥罵起來了。圣人乃复稱許他,何等气象。圣人教人,不是個束縛尥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從狂處成就他,狷者便從狷處成就地,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258】先生語陸元靜曰:“元靜少年亦要解五經,志亦好博。但圣人教人,只怕人不簡易,他說的皆是簡易之規:以今人好博之心觀之,卻似圣人教人差了。”
  【259】先生曰:“孔子無不知而作;顏子有不善未嘗不知:此是圣學真血脈路。”
  【260】何廷仁、黃正之、李侯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顧而言曰:“汝輩學問不得長進,只是卡小上止志。侯璧起而對曰:“珙亦愿立志。”先生曰:“難說不立,未是必為圣人之志耳。”對曰“愿立必為圣人之志。”先生曰:“你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無不盡:良知上留得些子別念挂帶,便非必為圣人之志矣。”洪初聞時心若未服,听說到不覺悚汗。
  【261】先生曰;“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与物無對。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閒更有何樂可代。”
  【262】一友靜坐有見,馳問先生。答曰:“吾昔居滁時,見諸生多務知解,口耳异同,無益于得,姑教之靜坐;一時藽見光景,頗收近效:久之漸有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或務為玄解妙覺,動人听聞。故邇來只說‘致良知’。良知明白,隨你去靜處体悟也好。隨你去事上磨練也好,良知本体原是無動無靜的:此便是學問頭腦。我這個話頭,自滁州到今,亦較過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無病。醫經折肱,方能察人病理。”
  【263】一友問:“功夫欲得此知時時接續,一切應感處反覺照管不及,若去事上周旋,又覺不見了。如何則可?”先生曰:“此只認良知未真,尚有內外之閒。我這里功夫不由人急心,認得良知頭惱是當,去朴實用功,自會透徹。到此便是內外兩忘,又何心事不合一。”
  【264】又曰:“功夫不是透得這個真机,如何得他充實光輝?若能透得時,不由你聰明知解接得來。須胸中渣滓渾化,不使有毫發沾帶始得。”
  【265】先生曰:“‘天命之謂性’,命即是性。‘率性之謂道’,性即是道;‘修道之謂教’,道即是教。”
  【266】問:“如何道即是教?”曰:“道即是良知:真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還他是,非的還他非,是非只依著他,更無有不是處,這真知還是你的明師。”問:“‘不睹不聞’是說本禮,‘戒慎恐懼’是說功夫否?”先生曰:“此處須信得本体原是不睹不聞的,亦原是戒慎恐懼的,戒慎恐懼不曾在不睹不聞上加得些子。見得真時,便謂戒慎恐懼是本体,不睹不聞是功夫亦得。”
  【267】問:“通乎畫夜之道而知。”先生曰:“良知原是知畫知夜的。”又間:“人睡熟時,良知亦不知了。”曰:“不知何以一叫便應?”曰:“良知常知,如何有睡熟時..”曰:“向晦宴息,此亦造化常理。夜來天地混沌,形色俱泯,人亦耳目無岓睹聞,眾竅慏翕,此即良知收歛凝一時。天地既開、庶物露生,人亦耳目無所賭聞,眾竅俱辟,北郥良知妙用發生時。可見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今人不會宴息,夜來不是昏睡,郥是妄思黶寐。”曰:“睡時功夫如何用。”先生曰:“知畫即知夜矣。日閒良知是順應無湍的,夜間良知即是收歛凝一的,有夢即先兆。”
  【268】又曰:“良知在夜气發的力是本体,以其無物欲之雜也。學者要使事物紛扰之時,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畫夜之道而知。’。”
  【269】先生曰:“僊家說到虛,圣人豈能虛上加得一毫?佛氏說到無,圣人豈能無上加得一毫有?但僊家說虛從養生上來,佛氏說無從出离生死苫海上來,卻于本上加卻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虛無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礙。圣人只是還他良知的本色更不著些子意在。真知之虛便是天之太虛,良知之無便是太虛之無形,日、月、風、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虛無形中發用流行。未嘗作得天的障礙。圣人只是順其良知之發用,天地万物慏在我真知的發用流行中,何嘗又有一物起于良知之外能怍得障礙?”
  【270】或問:“釋氏亦務養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先生曰:“吾懦養心未嘗离卻事物,只順其天則自然就是功夫。釋氏卻要盡絕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漸入虛寂去了;与世間若嫵些子交涉,所以不可冶天下。”
  【271】或問:“异端。”先生曰:“与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与愚夫、愚婦异的,是謂异端。”
  【272】先生曰:“孟子不動心与告子不動心,所异只在毫厘閒。告子只在不動心上著功,孟子便直從此心原不動處分曉。心之本体原是不動的:只為所行有不合義便動了。孟子不論心之動与不動,只是‘集義’,所行無不是義,此心自然無可動扈。若告子只要此心不動,便是把捉此心,將他生生不息之根反阻橈了,此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孟子‘集義’工夫,自是養得充滿,并無餒歉,自是縱橫自在,活潑潑地;此伊是浩然之气。”
  【273】又曰:“告子病源,從性無善無不善上見來。性無善無不善,雖如此說,亦無大差。但告子執定看了,便有個無善無不善的性在內,有善有惡又在物感上看,便有個物在外:卻做兩邊看了,便會差。無善無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時,只此一句便盡了,更無有內外之閒。告子見一個性在內,見一個物在外,便見他于性有未透徹虛。”
  【274】朱本思問:“人有虛靈,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頊,亦有良知否?”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真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蓋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發竅之最精扈,是人心一點靈明,風、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獸之類皆可以責人,藥石之類皆可以療疾,只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275】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与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76】問:“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學》又說個厚薄?”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頭目,豈是隔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獸与草木同是愛的,把草木去養禽獸,心又忍得:人与禽獸同是愛的,宰禽獸以養親与供祭祀,燕賓客,心又忍得:至親与路人同是愛的,如簞食豆羹,得則生,不得則死,不能兩全,宁救至親,不救路人,心又忍得:這是道理合該如此。及至吾身与至親,更不得分別彼此厚薄。蓋以仁民愛物皆從此出,此處可忍,更無所不忍矣。《大學》所謂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條理,不可踰越,此便謂之義:順言個牒理,便謂之禮;知此條理,便謂之智;終始是這個條理,便謂之信。”
  【277】又曰:“目無体,以万物之色為体;耳無体,以万物之聲為体;鼻無体,以万物之臭為体:口無体,以万物之味為体;心無体,以天地万物感之是非為体。”
  【278】問:“天壽不貳:”先生曰:“學問功夫,于一切聲利、嗜好,俱能脫落殆盡,尚有一种生死念頭毫發挂帶,便于全体有末融釋處。人于生死念頭,本從生身命桹上帶來,故不易去;若于此處見得破,透得過,此心全体方是流行無礙,方是盡悾至命之學。”
  【279】一友問:“欲于靜坐時,將好名,好色、好貨等根,逐一搜尋,掃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瘡否?”先生正色曰:“這是我醫人的方子,真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過了十數年,亦還用得著。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怍坏我的力子!”是友愧謝。少閒曰:“此量非你事,必吾們稍知意思者為此說以誤汝。”在坐者皆悚然。
  【280】一友問功夫不切。先生曰:“學問功夫,我已曾一句道盡,如何今日轉說轉遠,都不著根!”對曰:“致良知蓋聞教矣,然亦須講明。”先生曰:“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講明?良知本是明白,實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語一言上轉說轉楜涂。”曰:“正求講明致之之功。”先生曰:“此亦須你自家求,我亦無別法可道。昔有禪師,人來問法,只把塵尾提起。一日,其徒將其塵尾藏過,試他如何設法。禪師尋塵尾不見,又只空手提起。我這個良知就是設法的塵尾,舍了這個,有何可提得?”少閒,又一友請問功夫切要。先生旁顧曰:“我塵尾安在?”一時在坐著皆躍然。
  【281】或問至誠前知。先生曰:“誠是實理,只是一個良知。實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動處就是几。詼神几曰圣人。圣人不貴前知;禍福之來,雖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變而通耳。良知無前后,只知得見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個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趨避利害的意。邵子必于前知,終是利害心未盡扈。”
  【282】先生曰:“無知無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嘗有心照物,而自無物不照,無照無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無知,今卻要有知,本無不知,今卻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283】先生曰:“‘惟天下之圣,為能聰明睿知’,舊看何等玄妙,今看來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聰,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知,圣人只是一能之爾,能處正是良知。眾人不能,只是個不致知。何等明白簡易!”
  【284】問:“孔子所謂遠慮,周公夜以日,与將迎不同何如?”先生曰:“遠慮不是茫茫蕩蕩去思慮,只是要存這天理。天理在人心,互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郥是良知,千思万慮,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隨事應去,真知便粗了。若只著在事上茫茫蕩蕩去思,教做遠慮,便不免有毀譽、得喪、人欲,攙入其中,就是將迎了。周公終夜以思,只是‘戒慎不睹,恐懼不聞’的功夫;見得時其气象与將迎自別。”
  【285】問:“‘一日克己复禮,天下歸仁’,朱子作效驗說,如何?”先生曰:“圣賢只是為己之學,重功不重效驗。仁者以万物為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全得仁体,則天下皆歸于吾仁,就是八荒皆在我闥意:天下皆与;其仁亦在其中。如‘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亦只是自家不怨,如‘不怨天,不尤人’之意;然家邦無怨于我,亦在其中,但所重不在此。”
  【286】問:“孟子‘巧力、圣智’之說,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實非兩事,巧亦只在用力處,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馬箭,一能遠箭,他射得到俱謂之力,中虛俱可謂之巧;但步不能馬,馬不能遠,各有斫長,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處。孔子則三者皆長。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謂‘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則其力反過孔子了。‘巧、力’只是發明‘圣、知’之義,若識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287】先生曰:“‘先天而天弗違’,天郥真知也。‘后天而奉天時’,良知即天也。”
  【288】“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万事万變。”又曰:“是非兩字是個大規矩,巧處則存乎其人。”
  【289】“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賢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陰霾天日,雖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則一。雖昏黑夜里,亦影影見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盡處。因學功夫,亦只從這點明處精察去耳。”
  【290】問:“知譬日,欲譬云,云雖能蔽日,亦是天之一气合有的,欲亦莫非人心台有否?”先生曰:“喜、怒、哀、懼、愛、惡、欲,諝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台有的:但要認得良知明白。比如日光,亦不可指著力斫,一隙通明,皆是日光所在:雖云霧四塞:太虛中色象可辨,亦是日光不滅處:不可以云能蔽日,教天不要生云。七情順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目,不可分別善惡;但不可有所著。七情有著,俱謂之欲,俱為良知之蔽。然纔有著時,良知亦自會覺,覺即蔽去,复其体矣。此處能勘得破,力是簡易透徹功夫。”
  【291】問:“圣人生知、安行是自然的,如何有甚功夫?”先生曰:“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淺深難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親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真知落實盡孝而已,學知、利行者只是時時省覺,務要依此真知盡孝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錮已深,雖要依此良知去孝,又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須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真知以盡其孝。圣人雖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困知、勉行的卻要思量做生知、安行的事,怎生成得?”
  【292】問:“樂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時,此樂還在否?”先生曰:“須是大哭一番了方樂,不哭便不樂矣;雖哭,此心安處是樂也;本体未嘗有動。”
  【293】問:“良知一而已,文王作彖,周公系爻,孔子贊《易》,同以各自看理不同?”先生曰:“圣人何能拘得死格,大要出于良知同,便各為說何害?且如一園竹,只要同此忮節,便是大同:若拘定枝枝節節,都要高下大小一樣,便非造化妙手矣。汝輩只要去培養良知:良知同,更不妨有异處。汝輩若不肯用功,連芛也不曾抽得,何處去論枝節?”
  【294】鄉人有父子訟獄請訴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終辭,其父子相抱慟哭而去:柴鳴治人問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間大不孝的子,瞽是世間大慈的父。”鳴冶愕然請問。先生曰:“舜常自以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為大慈,所以下能慈:瞽瞍記得舜是我提孩長的,今何不曾豫悅我,不知自心已為后妻所移了,尚謂自家能慈,斫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時如何愛我,今日不愛,只是我不能盡孝,日思所以不能盡孝虛,所以愈能孝。及至瞽瞍底豫時,又不過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所以后世稱舜是個古今大孝的子,瞽瞍亦做成個慈父。”
  【295】先生曰:“孔子有鄙夫來問,未嘗先有知識以應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兩端,与之一剖決,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尥本來天則,雖圣人聰明,如何可与增減得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決,便已竭盡無余了。若夫子与鄙失言時,留得些子知識在,便是不挂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
  【296】先生曰:“‘烝烝乂,不格奸’,本注說象已進于義,不至大為奸惡。舜征庸后,象猶日以殺舜為事,何大奸惡如之!舜只是自進于乂,以乂熏烝,不去正地奸惡。凡文過揜慝,此是惡人常態;若要指摘他是非,反去激尥惡性。舜初時致得象要殺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過處。經過來,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責人,所以致得‘克諧’;此是舜動心忍性、增益不能處。古人言語,俱是自家經歷過來,所以說得親切,遺之后世,曲當人情:若非自家經過,如何得他許多苦心處。”
  【297】先生曰:“古樂不作久矣:今之戲子,尚与古樂意思相近。”未達,請問。先生曰:“‘韶’之九成,便是舜的一本戲子;‘武’之九變,便是武王的一本戲子。圣人一生實事,俱播在樂中,所以有德者聞之,便知他盡善、盡美与盡美未盡善處。若后世作樂,只是做些詞調,于民俗風化絕無關涉,何以化民善俗!今要民俗反朴還淳,取今之戲子,將妖淫詞調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曉,無意中感激他良知起來,卻于風化有益;然后古樂漸次可复矣。”曰:“洪要求元聲不可得,恐于古樂亦難复。”先生曰:“你說元聲在何處求?”對曰:“古人制管侯气,恐是求元聲之法。”先生曰:“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聲,卻如水底撈月,如何可得?元聲只在你心上求。”曰:“心如何求?”先生曰:“古人為治,先養得人心和平,然后作樂。比如在此歌詩,你的心气和平,听者自然悅懌興起,只此便是元聲之始。《書》云:‘詩言志’,志便是樂的本:‘歌永言’,歌便是作樂的本:‘聲依永,律和聲’,律只要和聲,和聲便是制律的本:何嘗求之于外?”曰:“古人制侯气法,是意何取?”先生曰:“古人具中和之体以作樂,我的中和原与天地之气相應,候天地之气,協鳳凰之音,不過去驗我的气果和否:此是成律已后事,非必待此以成律也。今要侯灰管,必須定至曰:然至日子時恐又不准,又何處取得准來?”
  【298】先生曰:“學問也要點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當:不然,亦點化許多不得。”
  【299】“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業,無不一一理會,也只從那心上來:譬如大樹有多少枝葉,也只是根本上用得培養功夫,故自然能如此,非是從枝葉上用功做得根本也。學者學孔子,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學那气魄,卻倒做了。”
  【300】“人有過,多于過上用功,就是補甑,其流必歸于文過。”
  【301】“今人于吃飯時,雖伏二事在前,其心常沒役不宁,只緣此心忙憒了,所以收攝不住。”
  【302】“琴、瑟、簡編,學者不可無,蓋有業以居之,心就不放。”
  【303】先生歎曰:“世間知學的人,只有這些病痛打不破,就不是善与人同。”崇一曰:“這病痛只是個好高不能忘己爾。”
  【304】問:“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卻有過、不及?”先生曰:“知得過、不及處,就是中和。”
  【305】“‘所惡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
  【306】先生曰:“蘇秦、張儀之智,也是圣人之資。后世事業文章,許多豪杰名家,只是學得儀、秦故智。儀、秦學術善揣摸人情,無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說不能窮。儀、秦亦是窺見得良知妙用處,但用之于不善爾。”
  【307】或問未發已發。先生曰:“只緣后儒將未發已發分說了。只得劈頭說個無未發已發,使人自思得之。若說有個已發未發,听者依舊落在后儒見解。若真見得無未發已發,說個有未發已發,原不妨。原有個未發已發在”。問曰:“未發未嘗不和。已發未嘗不中。譬如鐘聲,未扣不付謂無,即扣不付謂有。畢竟有個扣与不扣,“何如”?先生曰:“未扣時原是惊天動地。即扣時也只是寂天默地”。
  【308】問:“古人論性,各有异同,何者乃為定論?”先生曰:“性無定体,論亦無定体,有自本体上說者,有自發用上說者,有自源頭上說者,有自流弊處說者:總而言之,只是一個性,但所見有淺深爾。若執定一邊,便不是了。悾之本体,原是無善、無惡的,發用上也原是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惡的。譬如眼,有喜時的眼,有怒時的眼,直視就是看的眼,微視就是覷的眼:總而言之,只是這個眼。若見得怒時眼,就說未嘗有喜的眼,見得看時眼,就說未嘗有覷的眼,皆是執定,就知是錯。孟子說性,直從源頭上說來,亦是說個大溉如此。荀子性惡之說,是從流弊上來,也未可盡說他不是:只是見得未精耳。眾人則失了心之本体。”問:“孟子從源頭上說性,要人用功在源頭上明徹:荀子從流弊說性,功夫只在末流上救正,便費力了。”先生曰:“然。”
  【309】先生曰:“用功到精處,愈著不得言語,說理愈難。若著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
  【310】楊慈湖不為無見,又著在無聲無臭上見了。”
  【311】人一日間,古今世界都經過一番,只是人不見耳。夜气清明時,無視無听,無思無怍,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時,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堯、舜世界;日中以前,禮岩交會,气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气漸昏,往來雜扰,就是春秋、戰國世界;漸漸昏夜,万物寢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盡世界。學者信得良知過,不為气所亂,便常做個羲皇已上人。”
  【312】薛尚謙,鄒謙之,馬子萃,王汝止待坐。因歎先生自征宁藩以來,天下謗議益眾。請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業勢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眾。有言先生之學日明故為宋儒爭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從者日眾,而四方排阻者日力。先曰:“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處,諸君俱未道及耳”。諸友請問。先生曰:“我在南都已前,尚有些子鄉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著些覆藏。我今繞做得個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說我行不掩言也罷”。尚謙出曰:“信得此過,方是圣人的真血脈”。
  【313】先生鍛煉人處,一言之下,感人最深。一日,王汝止出游歸,先生問曰:“游何見?對曰:“見滿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滿街人是圣人,滿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又一日,董蘿石出游而歸,見先生曰:“今日見一异事。”先生曰﹕“何异?”對曰:“見滿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此亦常事耳,何足為异?”蓋汝止圭角未融,蘿石恍見有悟,故問同答异,皆反其言而進之。洪与黃正之、張叔謙、汝中丙戌會試歸,為先生道涂中講學,有信有不信。先生曰:“你們拏一個圣人去与人講學,人見圣人來,都怕走了,如何講得行!須做得個愚夫、愚婦,方可与人講學。”洪又言今日要見人品高下最易。先生曰:“何以見之?,”對曰:“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須是無目人。”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見?”先生一言翦裁,剖破終年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懼。
  【314】癸末春,鄒謙之來越問學,居數日,先生送別于浮峰。是夕与希淵諸友移舟宿延壽寺,秉燭夜坐,先生慨悵不已,曰:“江濤煙柳,故人倏在百里外矣!”一友問曰:“先生何念謙之之深也?”先生曰:“曾子所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宜若虛,犯而不校”,若謙之者良近之矣。”
  【315】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將命行時,德洪与汝中論學;汝中舉先生教言:“無善無惡是心之体,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德洪曰:“此意如何?”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話頭:若說心体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体還有善、惡在。”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無善、無惡的:但人有習心,意念上貝有善惡在,格、致、誠、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無善惡,功夫亦不消說矣:”是夕侍坐天泉橋,各舉詩正。先生曰:“我今將行,正要你們來講破此意。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我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從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瑩無湍的,原是個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了。其次不免有習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實落為善、去惡,功夫熟后,渣滓去得盡時,本体亦明盡了;。汝中之見,是我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我這里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為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執一邊,跟前便有夫人,便于道体各有未盡。”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講學,切不可矢了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禮,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只依我這話頭隨人指點,自沒病痛,此原是徹上徹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難遇。本体功夫一悟盡透,此顏子、明道所不敢承當,豈可輕易望人。人有習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為善,去惡功夫,只去懸空想個本体,一切事為俱不著實,不過養成一個虛寂;此個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說破。”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