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章




  胡雪岩豈有不傷心之理?接到王有齡的遺疏,他的眼圈就紅了;而最傷心的,則是王有齡已絕了希望。他可以想象得到,王有齡原來一心所盼的是糧船,只怕胡雪岩不能順利到達上海;到了上海辦來糧食,又怕不能沖破沿途的難關到達杭州。哪知千辛万苦,將糧運到了,卻是可望而不可即,從此再無指望,一線希望消失,就是一線生机斷絕;“哀莫大于心死”,王有齡的心化為成冰,有生之日,待死之時,做人到此絕境,千古所無,千古所悲。

  然而胡雪岩卻不能不從無希望中去找希望,希望在這三天中發生奇跡。這是個飄渺的希望;但就懸此飄渺的希望亦似乎不易——形勢在一夜之間險惡了;長毛一船一船在周圍盤旋,位置正在槍彈所夠不到的地方;其意何居,不言可知。

  因此,護送的洋兵,已在不斷催促,早作了結。“要請他們等三天,只怕很難。”李得隆說,“派去的人沒有回來,總要有了确實信息再說;這句話在道理上,他們就不愿也沒奈何。現在家驥回來了,剛才一談杭州的情形,大家也都知道了。沒有指望的事,白白等在這里冒极大的危險,他們不肯的。”

  “無論如何要他們答應。來了一趟,就此回去,于心不甘。再說,有危險也不過三天;多大的危險也冒過了,何在乎這三天?”

  “那就早跟他們說明白。”李得隆說,“沙船幫看樣子也不大肯。”

  “只要洋兵肯了,他們有人保護,自然沒有話說。這件事要分兩方面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胡雪岩說:“請你們兩位跟聯絡的人去說:我有兩個辦法,隨他們挑——。”

  胡雪岩盤算著,兩個辦法夠不夠;是不是還有第三條兼籌并顧的路;想了半天,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如果城里能夠殺出一條血路,請他們幫忙打,王撫台犒賞的兩万銀子,我一到上海就付;另外我再送一万。如果有陣亡受傷的,撫恤照他們的營規加一倍。這樣等過實足三晝夜,如果沒有動靜,開船到宁波,我送三千銀子。”

  “這算得重賞了。他們賣命也賣得過。”李得隆又問;“不過人心不同,万一他們不肯,非要開船不可呢?”“那就是我的第二個辦法,他們先拿我推在錢塘江里再開船。”

  胡雪岩說這話時,臉色白得一絲血色都沒有;李得隆、蕭家驥悚然動容,相互看看,久久無語。

  “不是我嚇他們!我從不說瞎話,如果仁義義盡他們還不肯答應,你們想想,我除死路以外,還有什么路好走?”

  由于胡雪岩不惜以身相殉的堅決態度,一方面感動了洋兵;一方面也嚇倒了洋兵,但通過聯絡官提出一個條件,要求胡雪岩說話算話,到了三天一過,不要再出花樣,拖延不走。

  “‘盡人事而听天命。”胡雪岩說,“留這三天是盡盡人事而已;我亦曉得沒用的。”

  話雖如此,胡雪岩卻是廢寢忘食,一心以為鴻鵠之將至,日日夜夜在船頭上凝望。江湖嗚咽,雖淹沒了他的吞聲的飲泣;但江風如剪,冬宵寒重,引發了他的劇烈的咳嗽,卻是連船艙中都听得見的。

  “胡先生,”蕭家驥勸他,“王撫台的生死大事,都在你身上,還有府上一家,都在盼望。千金之軀,豈可以這樣不知道愛惜?”

  晚輩而有責備之詞,情意格外殷切;胡雪岩不能不听勸。但睡在舖上,卻只是豎起了耳朵,偶爾听得巡邏的洋兵一聲槍響,都要出去看了明白。

  縱然度日如年,三天到底還是過去了;洋人做事,絲毫沒有通融,到了實足三晝夜屆滿,正是晚上八點鐘,卻非開船不可。

  胡雪岩無奈,望北拜了几拜,權當生奠。然后痛哭失聲而去。

  到了甬江口的鎮海附近,才知道太平軍黃呈忠和范汝增,從慈溪和奉化分道進攻,宁波已經在兩天前的十一月初八失守。不過宁波有租界,有英美領事和英法軍艦;而且英美領事,已經划定“外人居住通商區域”,正跟黃呈忠和范汝增在談判,不准太平軍侵犯。

  “那怎么辦?”胡雪岩有气無力地說,“我們回上海?”“哪有這個道理?胡先生,你精神不好,這件事變給我來辦。”

  于是蕭家驥雇一只小船,駛近一艘英國軍艦,隔船相語,軍艦上准他登船,同時見到了艦長考白脫。

  他的來意要跟楊坊開在宁波的商號聯絡;要求軍艦派人護送。同時說明,有大批糧食可以接濟宁波。

  這是非常受歡迎的一件事,“在‘中立區’避難的華人,有七万之多,糧食供應,成為絕大的問題;你和你的糧食來得正是時候。不過,我非常抱歉,”考白脫聳聳肩說:“眼前我還沒有辦法達成你的意愿。你是不是可以在我船是上住兩三天?”

  “為什么?”

  “領事團正在跟占領軍談判。希望占領軍不侵犯中立區,同時應該維持市百。等談判完成,你的糧食可以公開進口;但在目前,我們需要遵守約定,不能保護任何中國人上岸。”“那末,是不是可以為我送一封信呢?”

  考白脫想了想答道:“可以你寫一封信,我請領事館代送。同時我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們的領事。”

  蕭家驥如言照辦。考白脫的處置也异常明快,派一名低級軍官,立即坐小艇登岸送信;同時命令他去謁見英國駐宁波的領事夏福禮,報告有大批糧食運到的好消息。

  為了等待复信,蕭家驥很想接受考白脫的邀請,在他的軍艦上住了下來但又不放心自己的船,雖說船上有數十名洋兵保護,倘或与太平軍發生沖突,麻煩甚大。如果跟考白脫要一面英國國旗一挂,倒是絕好的安全保障,卻又怕屬于美國籍華爾的部下,認為侮辱而拒絕。

  左思右想,只有先回船守著再說。乃至起身告辭時,考白脫正好接到報告,知道有華爾的兵在,愿意取得聯絡,請蕭家驥居間介紹。

  這一來無形中解消了他的難題,喜出望外,連聲許諾。于是由軍艦上放下一條救生艇,陪著一名英國軍官回到自己船上;洋兵跟洋兵打交道的結果,華爾的部下接受了英國的建議,糧船懸挂英國國旗,置于考白脫的保護之下。

  到這地步,算是真正安全了。蕭家驥自覺這場交涉辦得异常得意,興沖沖要告訴胡雪岩。到了艙里一看,只見胡雪岩神色委頓异常,面色難看得很。

  “胡先生,”他大惊問說,“你怎么了?”

  “我要病了。”

  蕭家驥探手去摸他的額頭,其燙無比,“已經病了!”他說,“赶快躺下來。”

  這一躺下就起不來了。燒得不斷譫語,不是喊“雪公”就是喊“娘”;病中神志不清,只記得已到了岸上,卻不知臥疾何處?有一天半夜里醒過來,只見燈下坐著一個人,且是女人;背影苗條,似乎很熟,卻一時再也想不起來是誰?“我在做夢?”

  雖是低聲自語,自也惊動了燈下的人,她旋轉身來,扭亮了洋燈;讓胡雪岩看清了她的臉——這下真的象做夢了;連喊都喊不出來!

  “你,你跟阿巧好象!”

  “我就是阿巧!”她抹一抹眼淚強笑著,“沒有想到是我吧?”

  胡雪岩不答,強自抬起身子;力弱不胜,搖搖欲倒,阿巧赶緊上來扶住了他。

  “你要做啥?是不是要茶水?”

  “不是!”胡雪岩吃力地說,“我要看看,我是不是在做夢?這是哪里;你是不是真的阿巧?”

  “是啊!我是真的阿巧。我是特為來看你的;你躺下來,有話慢慢說。”

  話太多了,無從說起;其實是頭上昏昏沉沉地,連想都無從想起。胡雪岩只好躺了下來,仰臉望望帳頂,又側臉望望阿巧,先要弄清楚從得病到此刻的情形。

  “人泥?”他沒頭沒腦地問。

  “你是說那位蕭少爺?”阿巧答道,“他睡在外房。”在外房的蕭家驥,已經听見聲音,急急披衣起床來探視,只見胡雪岩雖然形容憔悴,但眼中已有清明的神色,便又惊又喜地問道:“胡先生,你認不認得我?”

  “你?”胡雪岩不解地問:“你不是家驥嗎?”“這位太太呢?”

  “她是何姨太太。”胡雪岩反問一句:“你問這些做啥?倒象我連人都認不得似的。”

  “是啊!”蕭家驥欣慰地笑道:“前几天胡先生你真的不認得人。這場濕溫的來勢真凶,現在總算‘扳’回來了。”“這么厲害!”胡雪岩自己都有些不信,咽著气說:“我自己都想不到。几天了?”

  “八天了。”

  “這是哪里?”

  “在英國租界上;楊老板號子里。”蕭家驥說,“胡先生你虛极了,不要多說話;先吃點粥,再吃藥。睡過一覺,明天有了精神,听我們細細告訴你。”

  這“我們”很明顯地包括了阿巧姐,所以她接口說道:“蕭少爺的話不錯,你先養病要緊。”

  “不要緊。”胡雪岩說,“我什么情形都不知道,心里悶得很。杭州怎么樣?”

  “沒有消息。”

  胡雪岩轉臉想問阿巧姐時;她正站起身來,一面向外走,一面說道:“我去熱粥。”

  望著那依然裊裊婷婷的背影,再看到蕭家驥似笑非笑,有意要裝得不在意的詭秘神情,胡雪岩仍有相逢在夢中的感覺,低聲向蕭家驥問道:“她是怎么來的?”

  “昨天到的。”蕭家驥答道:“一到就來找我——我在師娘那里見過她一次,所以認得。她說,她是听說胡先生病重,特為赶來服侍的;要住在這里。這件事師娘是知道的,我不能不留她。”

  胡雪岩听得這話,木然半晌,方始皺眉說道:“你的話我不懂;想起來頭痛。怎么會有這种事?”

  “難怪胡先生。說來話長,我亦不太清楚;据她說,她看師娘,正好師娘接到我的來信,听說胡先生病很重,她要赶來服侍。師娘當然贊成;請師父安排,派了一個人護送,坐英國輪船來的。”

  “奇怪啊!”胡雪岩說:“她姓人可何,我姓古月胡;何家的姨太太怎么來服侍我這個病人。”

  “那還用說?當然是在何家下堂了。”蕭家驥說,“這是看都看得出來的,不過她不好意思說,我也不好意思打听。回頭胡先生你自己問她就明白了。”

  這一下,大致算是了解了來龍去脈。他心里在想,阿巧姐總不會是私奔;否則古應春夫婦不致派人護送她到宁波。但是——。

  “但是,她的話靠得住靠不住?何以知道她是你師娘贊成她來的?”

  “不錯!護送的人,就是我師父號子里的出店老司務老黃。”胡雪岩放心了。老黃又叫“宁波老黃”,他也知道這個人。

  胡雪岩還想再細問一番,听得腳步聲,便住口不語,望著房門口;門帘掀動,先望見的是阿巧姐的背影,她端著托盤,騰不出手來打門帘,所以是側著進來。

  于是蕭家驥幫著將一張炕儿橫擱在床中間,端來托盤,里面是一罐香粳米粥,四碟清淡而精致的小菜,特別是一樣糟蛋,為胡雪岩所酷嗜,所以一見便覺得口中有了津液,腹中也轆轆作響了。

  “胡先生,”蕭家驥特地說明這些食物的來源,“連煮粥的米都是何姨太從上海帶來的。”

  “蕭少爺,”阿巧姐接口說道:“請你叫我阿巧好了。”

  這更是已從何家下堂的明顯表示。本來叫“何姨太”就覺得刺耳,因而蕭家驥欣然樂從;不過為了尊敬胡雪岩,似乎不便直呼其名,只拿眼色向他征詢意見。

  “叫她阿巧姐吧。”

  “是。”蕭家驥用親切中顯得庄重的聲音叫一聲:“阿巧姐!”

  “嗯!”她居之不疑地應聲,真象是個大姐姐似的,“這才象一家人。”

  這話在他、在胡雪岩都覺得不便作何表示。阿巧姐也不再往下多說,只垂著眼替胡雪岩盛好了粥,粥在冒熱气,她便又嘬起滋潤的嘴唇吃得不太燙了,方始放下;然后從腋下抽出白手絹,擦一擦那雙牙筷,連粥碗一起送到胡雪岩面前,卻又問道:“要不要我來喂你?”

  這話提醒了蕭家驥,有這樣体貼的人在服伺,何必自己還站在這里礙眼,便微笑著悄悄走出去。

  四只眼睛都望著他的背影,直待消失,方始回眸,相視不語,征征地好一會,阿巧姐忽然眼圈一紅,急忙低下頭去,順手拿起手絹,裝著擤鼻子去擦眼睛。

  胡雪岩也是万感交集,但不愿輕易有所詢問;她的淚眼既畏見人,他也就裝作不知,扶起筷子吃粥。

  這一吃粥顧不得別的了。好几天粒米不曾進口,真是餓极了,唏哩呼嚕地吃得好不有勁;等他一碗吃完,阿巧已舀著一勺子在等了,一面替他添粥,一面高興地笑道:“賽過七月十五鬼門關里放出來的!”

  話雖如此,等他吃完第二碗,便不准他再吃;怕病勢剛剛好轉,飽食傷胃。而胡雪岩意有未厭,說好說歹才替他添了半碗。

  “唉!”放下筷子他感慨著說:“我算是飽了!”

  阿巧姐知道他因何感慨。杭州的情形,她亦深知,只是怕提起來惹他傷心,所以不理他的話,管自己收拾碗筷走了出去。

  “阿巧,你不要走,我們談談。”

  “我馬上就來。”她說,“你的藥煎在那里,也該好了。”過不多久,將煎好了的藥送來。服侍他吃完,勸他睡下;胡雪岩不肯,說精神很好,又說腿上的傷疤痒得難受。“這是好兆頭。傷處在長新肉,人也在复原了。”她說,“我替你洗洗腳,人還會更舒服。”

  不說還好,一說胡雪岩覺得混身發痒,恨不得能在“大湯”中痛痛快快泡一泡才好——他也象揚州人那樣,早就有“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習慣。自從杭州吃緊以來,就沒有泡過“澡塘”;這次到了上海,又因為腿上有傷,不能入浴。雖然借助于古家的男佣抹過一次身,從里到外換上七姑奶奶特喊裁縫為他現制的新衣服,但經過這一次海上出生入死的跋涉,擔憂受惊的冷汗,出了干、干了出,不知几多次?滿身垢膩,很不舒服,實在想洗個澡,無奈万無勞動阿巧姐的道理。

  他心里這樣在想,她卻說到就做,已轉身走了出去,不知哪里找到了一只簇新的高腳木盆,提來一銚子的熱水,沖到盆里;然后掀被來捉他的那雙腳。

  “不要,不要!”胡雪岩往里一縮,“我這雙腳從上海上船就沒有洗過,太髒了。”

  “怕什么?”阿巧姐毫不遲疑地,“我路遠迢迢赶了來,就是來服侍病人的;只要你好好复原,我比什么都高興。”這兩句話在胡雪岩听來,感激与感慨交并。兵荒馬亂,九死一生;想到下落不明的親人,快要餓死的杭州一城百姓,以及困在絕境,眼看著往地獄里一步一步在走的王有齡,常常會自問:人生在世,到底為的什么;就為了受這种生不如死的苦楚?現在卻不同了,人活在世界上,有苦也有樂;是苦是樂,全看自己的作為。真是“太上感應篇”上所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這樣轉關念頭,自己覺得一顆心如枯木逢春般,又管用了。腦筋亦已靈活;本來凡事都懶得去想,此刻卻想得很多,想复很快。等阿巧姐替他將腳洗好,便又笑道:“阿巧,送佛送到西天,索性替我再抹一抹身子。”

  “這不大妥當。你身子虛,受不得涼。。”

  “不要緊!”胡雪岩將枯瘦的手臂伸出來,臨空搗了兩下,顯得很有勁似地說:“我自己覺得已經可以起床了。”“瞎說!你替我好好睡下去。”她將他的腳和手都塞入被中,硬扶他睡倒,而且還掖緊了棉被。

  “真的。阿巧,我已經好了。”

  “哪有這种事?這樣一場病,哪里會說好就好?吃仙丹也沒有這樣靈法。”

  “人逢喜事精神爽,你就是仙丹。仙丹一到,百病全消。”“哼!”阿巧微微撇著嘴,“你就會灌米湯。睡吧!”她用纖行一指,將他的眼皮抹上。等她轉身,他的眼又睜開了。望著帳頂想心事;要想知道的事很多,而眼前卻只有阿巧好談。

  阿巧卻好久不來;他忍不住喊出聲來,而答應的卻是蕭家驥,“胡先生,”他說,“你不宜過于勞神。此刻半夜兩點鐘了,請安置吧!”

  “阿巧呢?”胡雪岩問道:“她睡在哪里?”

  做批發生意的大商號,備有客房客舖,無足為奇,但從不招待堂客;有些商家的客戶,甚至忌諱堂客,因為据說月事中的婦女會沖犯所供的財神。楊坊的這家招牌也叫“大記”,專營海鮮雜貨批發的商號,雖然比較開通,不忌婦女出入,但單間的客房不多;所以阿巧姐是由蕭家驥代為安排,借住在大記的一個伙計家中,与此人的新婚妻子同榻睡了一夜。“今天不行了,是輪到那伙計回家睡的日子;十天才有這么一天,阿巧姐說:‘人家噴噴香、簇簇新的新娘子;怎好耽誤他們夫妻的恩愛?’那伙計倒很會做人,一再說不要緊;是阿巧姐自己不肯。”

  “那末今天睡在哪里呢?”

  “喏,”蕭家驥指著置在一旁的一扇門板,兩張條凳說:“我已經預備好了,替她搭‘起倒舖’。不過——。”他笑笑沒有再說下去。神情詭秘,令人起疑,胡雪岩當然要追問:“不過什么?”

  “我看這張床蠻大,不如讓阿巧姐就睡在胡先生腳后頭。”蕭家驥又說,“她要這里搭舖就為了服侍方便;睡在一床上,不更加方便了嗎?”

  不知他是正經話,還是戲謔?也不知阿巧姐本人的意思究竟如何?胡雪岩只有微笑不答。

  到最后,蕭家驥還是替阿巧姐搭了“起倒舖”;被褥衾枕自然是她自己舖設。等侍候病人服了藥,關好房門,胡雪岩開口了。

  “你的褥子太薄,又沒有帳子,不知睡到我里床來!”他拍拍身邊。

  正在卸妝的阿巧姐沒有說話,抱衾相就;不過為了行動方便,睡的是外床——宁波人講究床舖;那張黃楊木雕花的床极大,兩個人睡還綽綽有余。里床擱板上置一盞洋燈,——捻得小小的一點光照著她那個蔥綠緞子的緊身小夾襖;看在胡雪岩眼里,又起了相逢在夢中的感覺。

  “阿巧!你該講講你的事了吧?”

  “說來話長。”阿巧很溫柔地說:“你這半夜也累了;剛吃過藥好好睡一覺。明天再談。”

  “我現在精神很好。”

  “精神好自然好。你听,”阿巧姐說,“雞都在叫了。后半夜這一覺最要緊,睡吧!好在我人都來了,你還有什么好急的?”

  這句話的意思很深,足夠胡雪岩想好半天。到底病勢初轉,精神不夠,很快地便覺得困倦,一覺睡到天亮。

  他醒她也醒了,急急要起床料理,胡雪岩卻愿她多睡一會;拖住她說:“天太冷,不要起來。我們好好談談。”“談什么?”阿巧姐說,“但愿你早早复原;回到上海再說。”“我昨天晚上想過了,只要這一次能平平安過去,我再也不做官了;安安分分做生意,能夠跟几個好朋友常在一起敘敘,我就心滿意足了。”

  “你只曉得朋友!”阿巧姐是微帶怨態的神情,“就不替自己打算打算。”

  替他自己打算,當然也就要包括她在內。言外之意,相當微妙;胡雪岩很沉著地不作表示,只是問說:“你是怎么從何家出來的?現在可以告訴我了吧!”

  “當然要告訴你的。不過你處處為朋友,听了只怕心里會難過。”

  她的意思是將何桂清當作胡雪岩的朋友——這個朋友現在慘不可言。只為在常州一念之差,落得個“革職拿問”的處分;遷延兩年,多靠薛煥替他支吾敷衍,然而“逃犯”的況味也受夠了。

  “這种日子不是人過的。”阿巧姐喟歎著說:“人嘛是個黑人,哪里都不能去;听說有客人來拜,先要打听清楚,來做什么?最怕上海縣的縣大老爺來拜;防是來捉人的。‘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惊’這句俗語,我算是領教過了,真正一點不錯。我都這樣子,你想想本人心里的味道?”“叫我,就狠一狠心,自己去投案。”

  “他也常這樣說;不過說說而已,就是狠不下心來。現在——。”

  現在,連這种提心吊膽的日子也快不多了。從先帝駕崩,幼主嗣位,兩宮太后垂帘听政,垂用恭王,朝中又是一番气象;為了激勵士气,凡是喪師辱國的文武官員,都要嚴辦。最不利的是,曾國藩調任兩江都督,朝命統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軍務;四省官員,文到巡撫,武到提督,悉歸節制。何桂清曾經托人關說,希望能給他一個效力贖罪的机會,而得到的答复只有四個字:“愛莫能助。”“半個月以前,有人來說,曾大人保了個姓李的道台,領兵來守上海。這位李道台,据說一到上海就要接薛撫台的手;他是曾大人的門生,自然听老師的話。薛撫台再想幫忙也幫不上了。為此之故——。”

  為此,何桂清不能不作一個最后的打算:家事已作了處分,姬妝亦都遣散,阿巧姐就是這樣下堂的。

  想想他待她不錯,在這個時候,分袂而去,未免問心不安。無奈何桂清執意不回;她也就只好听從了。“那天,他也總要為你的后半輩子打算打算。”胡雪岩說:“不過,他剩下几個錢,這兩年坐吃山空,恐怕所余已經無几。”“過日子倒用不了多少,都給人騙走了,這個說,可以替他到京走門路;那個說某某人那里送筆禮。這种塞狗洞的錢,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阿巧姐說,“臨走以前,他跟我說,要湊兩千銀子給我。我一定不要。”

  “你倒也夠義气。不過,這种亂世,說老實話:求人不如求己。”

  “我也不是毫無打算的,我有一只小箱子托七姑奶奶替我收著;那里面一點東西,總值三、五万。到了上海我交給你。”“交給我做什么?”胡雪岩問道:“我現在還沒心思來替你經營。”

  阿巧姐先不作聲,一面眨眼,一面咬指甲,仿佛有极要緊的事在思索似的。胡雪岩是從錢塘江遙別王有齡的那一刻,便有万念俱灰之感,什么事都不愿、也不能想,因此懨懨成病,如今病勢雖已脫險,而且好得很快,但懶散如舊,所以不愿去猜她的心事,只側著臉象面對著他所喜愛的古玉似的,恣意鑒賞。

  算一算有六年沒有這樣看過她了。离亂六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多少人生死茫茫,音信杳然,多少人升沉浮降,榮枯异昔,而想到六年前的阿巧姐,只如隔了一夜做了個夢;當時形容清晰地浮現在腦際,兩相比較,有變了的,也有不變的。

  變得最明顯的是全体態,此刻丰腴了些;當時本嫌纖瘦,所以這一變是變得更美了;也更深沉老練了。

  不變的是她這雙眼中的情竟,依然那么深,那么純;似乎她心目中除了一個胡雪岩以外,連她自己都不關心。轉念到此,他那顆心就象冷灰發現一粒火星;這是火种复熾的開始,他自己都覺得珍貴得很。

  于是他不自覺地伸手去握住她的手;感慨地說:“這趟我真是九死一生——不是怕路上有什么危險,膽子小;是我的心境。從杭州到宁波,一路上我的心冷透了;整天躺在床上在想,一個人為啥要跟另外一個人有感情?如果沒有感情,他是他,我是我,用不著替他牽腸挂肚,所以我自己對自己說,將來等我心境平靜了,對什么人都要冷淡些。”

  一口气說到這里,有些气喘,停了下來;阿巧姐不曾听出他的語气未完,只當他借題發揮,頓時臉色大變。

  “你這些話,”她問,“是不是特為說給我听的?”“是的——。”說了這兩個字,胡雪岩才發覺她的神情有异;立刻明白她是誤會了,赶緊又接了一句:“這話我什么人面前都沒說過;只跟你一人說,是有道理的。不曉得你猜得著,猜不著?”

  意思仍然令人莫名其妙,但他急于解釋誤會的態度,她是看出來的,心先放了一半,另一半要听他下一句話如何?“你不要讓我猜了!你曉得的,賭心思,跟別人我還可以較量較量;在你面前差了一大截。”

  胡雪岩笑了,笑容并不好年;人瘦顯得口大,兩顆虎牙看上去象獠牙。但畢竟是高興的笑容,阿巧姐還是樂意看到的。

  “你還是那樣會說話。”他正一正臉色說:“我特為談我的心境,是想告訴你的一句話;此刻我的想法變過了。”“怎么變法?”

  “人還是要有感情的。就為它受罪,為它死——。”一句話未完,一只又軟又暖的手掩在他口上:“什么話不好說;說這些沒輕重的話!”

  “好,不說,不說。你懂我的意思就可以了。”胡雪岩問道:“你剛才好象在想心事?何妨跟我談談。”“要談的話很多。現在這樣子,你沒心思听,我也沒心思說,一切都不必急,等你病養好了再說。”

  “我的病一時養不好的。好在是——。”他想說“好在是死不了的”;只為她忌諱說“死”,所以猛然咽住;停了一下又說:“一兩天我就想回上海。”

  “那怎么行?”

  “沒有什么不行。在宁波,消息不靈,又沒有事好做;好人都要悶出病來,怎么會養得好病?”

  “那是沒有辦法的事。你剛剛才有點好,數九寒天冒海風上路,万一病勢反复;在汪洋大海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就是兩條人命。”

  “怎么呢?”

  “你不想想,万一你有個三長兩短,我除了跳海,還有什么路好走?”

  是這樣生死相共的情分,胡雪岩再也不忍拂她的意了。但是,他自己想想,只要飲食當心,加上阿巧姐細心照料,實在無大關礙。不過,若非醫生同意,不但不能塞阿巧姐的嘴,只怕蕭家驥也未見得答應。

  因此,他決定囑咐蕭家驥私下向醫生探問。但始終找不到机會;因為阿巧姐自起床以后,几乎就不曾离開過他——天又下雪了,蕭家驥勸她就在屋子里“做市”;就著一只熊熊然的炭盆,煎藥煮粥做菜,都在那間屋里。胡雪岩倒覺得熱鬧有趣,用杭州的諺語笑她是“螺螄殼里做道場”;但也因此,雖蕭家驥就在眼前,卻無從說兩句私話。

  不過,也不算白耗功夫。蕭家驥一面幫阿巧姐做“下手”,幫她料理飯食,一面將這几天的情形都告訴了胡雪岩。据說黃呈忠、范汝增跟英國領事夏福禮的談判很順利,答應盡力保護外僑;有兩名長毛侵襲英國教士,已經抓來“正法”。而且還布告安民,准老百姓在四門以外做生意;宁波的市面,大致已經恢复了。

  “得力的是我們的那批米。民以食為天,糧食不起恐慌,人心就容易安定。”蕭家驥勸慰似地說:“胡先生,你也可以稍稍彌補遺憾了。”

  “這是陰功積德的好事。”阿巧姐接口說道:“就看這件好事,老太太就一定會有菩薩保佑,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胡雪岩不作聲。一則以喜,一則以悲;沒有什么适當的話好表達他的复雜的心情。

  “有句要緊話要告訴胡先生,那筆米价,大記的人問我怎么算法?是賣了拆帳、還是作价給他們?我說米先領了去,怎樣算法,要問了你才能定規;如果他們不肯答應,我作不了主,米只好原船運回。大記答應照我的辦法;現在要問胡先生了。照我看,拆算比較合算!”

  “不!”胡雪岩斷然答道:“我不要錢。”

  那末要什么呢?胡雪岩要的是米;要的是運糧的船,只等杭州一旦克复,三天以內就要。他的用意是很容易明白;等杭州從長毛手里奪了回來,必定餓殍載途,災民滿城,那時所需要的就是米。

  “何必這么做?”蕭家驥勸他;“胡先生,在商言商,你的算盤是大家佩服的,這樣做法,不等于將本錢‘擱煞’在那里。而況杭州克复,遙遙無期。”

  “不見得。气運要轉的。”胡雪岩顯得有些激動,“長毛搞的這一套,翻覆無常,我看他們不會久了。三、五年的功夫,就要完蛋。”

  “三、五年是多少辰光,利上盤利,一擔米變成兩三擔米;你就為杭州百姓,也該盤算盤算。”

  “話不錯!”胡雪岩又比較平靜了,“我有我的想法,第一、我始終沒有絕望,也許援兵會到,杭州城可以不破,如果糧道可以打通,我立刻就要運米去接濟,那時候万一不湊手,豈不誤了大事;第二、倘或杭州真的失守,留著米在那里,等克复以后,隨時可以啟運——這是一种自己安慰自己的希望;說穿了,是自己騙自己,總算我對杭州也盡到心了。”“這也有道理,我就跟大記去交涉。”

  “這不忙。”胡雪岩問道:“醫生啥時光來?”“每天都是中飯以后。”

  “那就早點吃飯;吃完了她好收拾。”胡雪岩又問阿巧姐,“等會醫生來了,你要不要回避?”

  雖然女眷不見男客,但對醫生卻是例外,不一定要回避;只是他問這句話,就有讓她回避的意思,阿巧姐當然明白,順著他的心意答道:“我在屏風后面听好了。”

  胡雪岩是知道她會回避,有意這樣問她;不過她藏在屏風后面听,調虎不能离山,在自己等于不回避,還要另動腦筋。這也簡單得很,他先請蕭家驥替他寫信,占住了他的手;然后說想吃點甜湯,要阿巧姐到廚房里去要洋糖,這樣將她調遣了開去,就可以跟蕭家驥說私了。“家驥,你信不必寫了,我跟你說句話,你過來。”蕭家驥走到床前,他說:“我決定馬上回上海,你跟醫生說一說;我無論如何要走。”“為什么?”蕭家驥詫异,“何必這么急?”

  “不為什么?我就是要走。到了上海,我才好打听消息。”胡雪岩又說,“本來我的心冷透了。今天一早跟阿巧談了半天,說實話,我的心境大不相同。我現在有兩件事,第一件是救杭州,不管它病入膏盲,我死馬要當活馬醫。第二件,我要做我的生意;做生意一步落不得后,越早到消息靈通的地方越好。你懂了吧?”

  “第二點我懂,頭一點我不懂。”蕭家驥問道:“你怎么救杭州?”

  “現在沒法子細談。”胡雪岩有些張皇地望著窗外。這是因為苗條一影,已從窗外閃過,阿巧姐快進來了。胡雪岩就把握這短短的片刻,告誡蕭家驥跟醫生私底下“情商”,不可讓阿巧姐知道。

  是何用意,不易明了;但時机迫促,無從追問,蕭家驥只有依言行事。等胡雪岩喝完一碗桂圓洋糖蛋湯,阿巧姐收拾好了一切,醫生也就到了。

  那醫生頗負盛名,醫道醫德都高人一等。見胡雪岩人雖瘦弱,雙目炯炯有光,大為惊异,一夜之隔,病似乎去了一大半,他自承是行醫四十年來罕見之事。

  “這自然是先生高明。”胡雪岩歉意地問:“先生貴姓?”“張先生。”蕭家驥一旁代答,順便送上一頂高帽子,“宁波城里第一塊牌子;七世祖傳的儒醫。張先生本人也是有功名的人。”

  所謂“功名”,想起來是講過學的秀才,“失敬了!”胡雪岩說:“我是白丁。”

  “胡大人太客气了。四海之大,三品頂戴無論如何是万人之上。”

  “可惜不是一人之下。”胡雪岩自嘲著縱聲大笑。

  笑得太急,嗆了嗓子,咳得十分厲害;蕭家驥赶緊上去替他捶背,卻是越咳越凶,張醫生亦是束手無策,坐等他咳停。這一下急坏了阿巧姐;她知道胡雪岩的毛病,要抹咽喉,喝蜜水才能將咳嗽止住;蕭家驥不得其法,自然無效。蜜水一時無法張羅,另一點卻是辦得到,“蕭少爺,”她忍不住在屏風后面喊:“拿他的頭仰起來,抹抹喉嚨。”

  是嬌滴滴的吳儂軟語,張醫生不免好奇,轉臉張望;而且率直問道:“有女眷在?”

  醫生是什么話都可以問,不算失禮;但蕭家驥卻很難回答,一面替胡雪岩抹著喉頭,一面含含糊糊地答道:“嗯,嗯,是!”

  張醫生欲語又止;等胡雪岩咳停了才切脈看舌苔,仔細問了飲食起居的情形,欣慰地表示:“病勢已經不礙,只須調養,大概半個月以后可以复原。”

  “多謝,多謝!”胡雪岩拱拱手說:“家驥你陪張先生到你那里開方子去吧!”

  蕭家驥會意,等開好方子,便談到胡雪岩想回上海的話。張醫生深為困惑,“病人連移動床舖都是不相宜的。”他問,“大病剛有轉机,何可這樣子輕率冒失?”

  “實在是在上海有非他到場不可的大事要辦。”家驥說:“路上也只有一兩天的功夫,請張先生多開几服調理藥帶去;格外當心照料,想來不礙。”

  “照料!那個照料?万一病勢翻覆,我又不在船上;你們怎么辦。”

  “是!”蕭家驥說,“那就只好算了。”而間壁的胡雪岩耳朵尖,听了張醫生的話,已經有了主意,請他到上海出診,隨船照料。

  等張醫生開好方子,告辭上轎,阿巧姐自然也不必回避了,胡雪岩便當著蕭家驥透露了他的意思。這個想法亦未始不可行;富室巨戶,多有這樣重金禮聘,專用車船奉迎的,但是眼前時地不同,阿巧姐和家驥都覺得不易辦到。“他肯去當然最好;就怕他不肯。”蕭家驥說:“第一、宁波的市面還不甚平靖,离家遠行,恐怕不放心;第二、快過年了,宁波人的風俗,最重過年團圓,在外頭做生意的,都要赶回家來,哪里反倒有出遠門的?”

  “過年還早,我一定赶年前送他回來。”胡雪岩又說:“說不說在我,肯不肯在他;你何妨去談一談。”

  “那當然可以。我本來要到他清儀堂去撮藥;順便就看他。”

  “原來他也開著藥店?”胡雪岩說,“那太好了!就是他不肯到上海,我也想跟他談談。”

  胡雪岩想開藥店是大家知道的;蕭家驥心中一動,點點頭說:“這倒或許會談得投机。”

  “那是另外一回事,家驥,只要他肯去,他怎么說,我們怎么依他。還有,要投其所好。你懂我的意思吧?”“我懂,”蕭家驥笑道,“不過,恐怕要請了他來,你自己跟他談。”

  去了一個多時辰,蕭家驥回來了,說張醫生答應來吃晚飯,又說他喜歡字畫。問到邀他同行照料的話,蕭家驥表示還不便開口;又說最好由阿巧姐來說,因為這是不情之請,只有女眷相求,容易成功。

  “這話也是。男人說話,一句就是一句,碰了釘子或者打了折扣,以后說話就不值錢了。阿巧,”胡雪岩問道:“你肯不肯說?”

  “本來是不肯說的,女人的話就不值錢;碰釘子、打折扣都不要緊?真正气數!不過——”她故意做個無可奈何的表情:“唉!不說又不行;只好我來出面了。”

  說停當了,要准備肴饌款客。胡雪岩認為不如到館子里叫菜,比較鄭重;阿巧姐也想省事,自然贊成;但蕭家驥不甚同意,他肚子里另有一番話,要避著胡雪岩跟阿巧姐說。“胡先生,這些小事,你不必操心了,我要跟阿巧姐去商量。阿巧姐,我陪你到他們廚房里看了再說。”

  走到廊下僻處,估量著胡雪岩听不見了,他站住腳,要問她一句話。

  “阿巧姐,你是不是真的想幫胡先生辦成功這件事?”“是啊!本來我不贊成的,不過他一定要這樣做,我無論如何只有依他。”

  “既然無論如何要依他,那末,我有句話說出來,你可不能動手。”

  “不會的。你說好了。”

  “姓張的很關心你。也不知道他怎么打听到的,曉得你姓何;何姨太長,何姨太短,不停地問。”說到這里,蕭家驥停下來看她的臉色。

  她的臉色自然不會好看,气得滿臉通紅:“這种郎中,狼心狗肺;殺千刀!”

  “是不是?”蕭家驥很冷靜地說:“我知道你要動气。”

  一句話提醒了阿巧姐,知道他還有未說出來的話;如果自己還是這樣子,那些話就听不到了。轉念又想,總怪自己的身分尷尬,何姨太出現在姓胡的這里,在人家看,當然也不是什么好女人;既然如此,就不妨動動歪腦筋了。這樣轉著念頭,臉色自然就緩和了,“隨他去胡說八道,只要我自己行得正,坐得正好了。”她催促著,“你再說下去。”“只為胡先生不走不可;要走,就非姓張的一起走不可。所以,我只好耍記花槍。阿巧姐,你是明白人,又看在胡先生分上,一定不會怪我。”

  話風不妙,阿巧姐有些吃惊,不過戒心起在暗中:表面上又是一种態度:“不會,不會。我曉得你是為他。你說出來商量。”

  “我在想,如果直言相談,說請他一起陪到上海;他一定不會答應。這話等他一出口,事情就僵了;所以我靈机一動,說是:‘何姨太特為要我來奉請,晚上她親手做兩樣菜,請張先生喝酒。一定要請你賞光。’他很高興地答應了,說是‘一定來,一定來!’”

  這用的是一條美人計,阿巧姐心里當然不是味道;不過一想到是為胡雪岩,她自然就不會對蕭家驥介意,她很平靜地問道:“他還有什么話?”

  “自然還有話,他問我:‘何姨太為什么要請我?’我說:‘是因為你看好了胡道台,略表謝意。另外還有件事求你。’他一再問我什么事,我不肯說。回頭全要看你了。”

  阿巧姐點點頭,將他前后的話細想了一遍,心里有了主意;只是有一點必須先弄清楚。

  “問到我怎么會在這里?你是怎么告訴他的?”“我說:‘何姨太現在下堂了。她是胡道台的大姨子;蘇州現在淪陷在那里,娘家回不去,只好來投奔至親。’他說:‘怪不得!人在難中,談不到避嫌疑;大姨子照料妹夫的病,也是應該的。’”

  阿巧姐明白,所謂“大姨子”是意指她有個妹妹嫁做胡雪岩的偏旁;關系如此安排,是疏而親,親而疏,不但她穿房入戶,照料病人,可以說得過去,而且讓色迷迷的張郎中希望不絕,才會上鉤。

  阿巧姐十分欣賞蕭家驥的机智,但也不免好笑,“要死快哉!耐那哼想得出格介?”她用道道地地蘇州話笑著說。

  蕭家驥自己也笑了,“看起來,他是想跟胡先生做‘連襟’;既然至親,無話不好談。”他提醒她說,“這出戲包定唱得圓滿,不過,要不要先跟胡先生說好?你自己斟酌。”

  阿巧姐考慮結果,認為不可不說,亦不可全說。她是在風塵中打過滾的,男人的心,別樣摸不透;只有這一層上,她真是了如指掌。男人的气量大,固然不錯,卻就是論到奪愛,不能容忍;因為這不但關乎妒意,還有面子在內。

  于是略略安排了酒食,找個蕭家驥不在眼前的机會,問胡雪岩說:“你是不是一定要姓張的郎中陪到上海?”“對!”胡雪岩答得斬釘截鐵,“他不陪去,你不放心。那就只好想辦法說動他了。”

  “辦法,我跟蕭家驥商量好了。不過有句話說在前面,你要答應了,我們才好做。”

  一听就知道話中有話,胡雪岩信得過他們兩人,落得放漂亮些,“不必告訴我。”他說:“你們覺得怎么好,就怎么做。”“唷,唷,倒說得大方。”阿巧姐用警告的口吻說:“回頭可不要小气。”

  這就不能不好好想一想了。胡雪岩自負是最慷慨、最肯吃虧的人,所以對這“小气”的兩字之貶,倒有些不甘承受。轉念又想,阿巧姐閱歷甚深,看男人不會看錯;看自己更不會看錯,然則說“小气”一定有道理在內。

  他的心思,這時雖不如平時敏捷,但依舊過人一等,很快地想到蕭家驥從家回來那時,說話帶些吞吞吐吐,仿佛有難言之隱的神情,終于看出因頭了。

  于是他故意這樣說:“你看得我會小气:一定是拿我什么心愛的東西送他。是不是?”

  “是啊”你有什么心愛的東西?”

  “只有一樣,”胡雪岩笑道:“是個活寶。”

  “你才是活寶!”阿巧姐嫣然一笑;不再提這件事了。

  張醫生早早就來了。一到自然先我看病人,少不得也要客气几句;“多蒙費心,不知道怎么樣道謝。謝過來吃頓便飯,真正千里鵝毛一片心;不過,我想總有補報的日子。張先生,我們交個朋友。”

  “那是我高攀了。”張醫生說,“我倒覺得我們有緣同樣的病,同樣的藥,有的一服見效,有的吃下去如石沉大海;這就是醫家跟病家有緣沒有緣的道理。”

  “是的。”蕭家驥接口說道:“張先生跟我們都有緣。”“人生都是個緣字。”胡雪岩索性發議論,“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到宁波,到了宁波也不曾想到會生病,會承張先生救我的命——。”

  “言重,言重!”張醫生說,“藥醫不死人,原是吉人天相,所以藥到病除,我不敢貪天之功。”

  就這時門帘一掀,連蕭家驥都覺得眼前一亮;但見阿巧姐已經著意修飾過了,雖是淡妝,偏令人有濃艷非凡之感。特別那一雙剪水雙瞳,眼風過處,不由得就吸住了張醫生的視線。

  蕭家驥知道阿巧姐跟胡雪岩的話說得不夠清楚詳細,深怕言語不符,露了馬腳,赶緊借著引見這個因頭,將他們的“關系”再“提示”一遍。

  “張先生,”他指著阿巧姐說:“這位就是何姨太;胡大人的大姨子。”

  胡雪岩几乎笑出聲來。蕭家驥的花樣真多,怎么編派成這樣一門親戚?再看阿巧姐,倒也不以為意;盈盈含笑地襝衣任為禮,大大方方招呼一聲:“張先生請坐!”

  “不敢當,不敢當。”張醫生急忙還禮,一雙眼睛卻始終舍不得向別處望一望。

  “我們都叫何姨太阿巧姐。”蕭家驥很起勁地作穿針引線的工作,“張先生,你也這樣叫好了。”

  “是,是!阿巧姐。”張醫生問道:“阿巧姐今年青春是?”“哪里還有什么青春?人老珠黃不值錢;今年三十二了。”“看不出,看不出。我略為懂一點相法;讓我仔細替阿巧姐看一看。”

  也不知是他真的會看相,還是想找個借口恣意品評?不過在阿巧姐自然要當他是真的,端然正坐,微微含笑,讓他看相;那副雍容自在的神態,看不出曾居偏房,更看不出來自風塵。

  張醫生將她從頭看到腳;一雙腳縮在裙幅之中看不見,但手是可以討來看的——看相要看手是通例;阿巧姐無法拒絕。本來男左女右,只看一只,也索性大方些,將一雙手都伸了出來。手指象蔥管那樣,又長、又白、又細;指甲也長,色呈淡紅,象用鳳仙花染過似的,將張醫生看得恨不能伸手去握一握。

  “好极了!”他說,“清貴之相。越到晚年,福气越好。”

  阿巧姐看了胡雪岩一眼,淡淡一笑,不理他那套話,說一句:“沒有什么菜。只怕怠慢了張先生!”隨即站起身來走了。

  張醫生自不免有悵然若失之感。男女不同席,而況又是生客;這一見面,就算表達了做主人的禮貌。而且按常理來說,已賺過分,此后就再不可能相見了。

  “但是,她不是另外還有事要求我嗎?”想到這一點,張醫生寬心了;打定主意,不論什么事,非要她當面來說,才有商量的余地。

  果然,一頓飯只是蕭家驥一個人相陪;肴饌相當精致,最后送上火鍋,阿巧姐才隔帘相語,說了几句客气話,從此芳蹤杳然。

  飯罷閒談,又過了好些時候,張醫生實在忍不住了;開口問道:“不是說阿巧姐有事要我辦嗎?”

  “是的。等我去問一問看。”

  于是張醫生只注意屏風,側著耳朵靜听;好久,有人出來了,卻仍舊是蕭家驥,但是屏風后面卻有纖纖一影。

  “阿巧姐說了,張先生一定不會答應的,不如不說。”“為什么不說?”張醫生脫口答道:“何以見得我不會答應。”

  “那我就說吧!”是屏風后面在應聲。

  人隨話到,阿巧姐翩然出現。衣服也換過了,剛才是黑緞灰鼠出鋒的皮襖,下系月白綢子百褶裙;此刻換了家常打扮,竹葉青宁綢的絲綿襖,愛俏不肯穿臃腫的棉褲,也不肯象北地胭脂那樣扎腳;是一條玄色軟緞,鑲著极寬的“欄杆”的撒腳褲。為了保暖,衣服腰身裁剪得极緊;越顯得体態婀娜,更富風情。

  有了五六分酒意的張醫生,到底本心還是謹飭一路的人物;因為艷光逼人,意不敢細看,略略偏著臉問道:“阿巧姐有話就請吩咐。是不是要我格外細心替你擬張膏滋藥的方子?”

  “這當然也要。”阿巧姐答說:“不過不忙。我是受了我妹妹的重托,不放心我這位至親一個人在宁波;我又不能常川照應;就是照應總不及我妹妹細心体貼。我在想,舍親這場大病,幸虧遇著張先生,真正著手成春,醫道高明;如今一定不礙了。不過坐船到上海,沒有張先生你照應,實在不放心。那就只好——。”說到這里,她抽出腋下的鄉花手絹,抿著嘴笑了一下,仿佛下面的話,不好意思出口似的。

  在張醫生;那瀝瀝鶯囀似的聲音,听得他心醉不已;只顧欣賞聲音,不免忽略了話中的意思,見她突然停住;不由得詫异。

  “怎么不說下去。請說,請說,我在細听。”

  其實意思已經很明顯,細听而竟听不出來,可見得心不在焉。蕭家驥見他有些喪魂落魄的樣子,便向阿巧姐使個眼色,示意她實話直說,不必盤馬彎弓,宛轉透露了。“好的,我就說。不過,張先生,”阿巧姐一雙大眼珠靈活地一閃,做出象嬌憨的女孩子那樣的神情:“等我把話說出口,你可不能打我的回票!”

  這話相當嚴重,張醫生定定神,將她的話回想了一遍,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倒有些答應不下了。

  “是不是?”阿巧姐意輕聲對蕭家驥說,“我說不開口的好;開了口白白碰釘子——。”

  “沒有這話。”張醫生不安地搶著說,“你的意思我懂了。我在想的,不是我該不該陪著去。”

  “那末是什么呢?”

  “是病人能不能走?這樣的天气,跋涉波濤,万一病勢反复,可不是件開玩笑的事。”

  話說得有理,但究竟是真話,還是托詞,卻不易估量;阿巧姐也很厲害,便有意逼一逼;卻又不直接說出來,望著蕭家驥問:“張先生不是說,一路有他照應,就不要緊嗎?”“是!有張先生在,還怕什么?”

  兩人一唱一和,倒象張醫生不肯幫忙似的,使得他大為不安,但到底還不敢冒失;站起身來說:“我再看看病。”在隔室的胡雪岩,將他們的對答,只字不遺地听了進去;一半是心愿可望達成,心中喜樂,一半是要隱瞞病情,所以診察結果,自然又顯得大有進境。

  這時候張醫生才能考慮自己這方面的情形。兵荒馬亂,年近歲逼,實在不是出遠門的時候;但話說得太慷慨,無法收科或者打折扣;同時也存著滿怀綺想,實在舍不得放棄這個与阿巧姐海上同舟的机會,終于毅然答應了下來。

  這一下,胡雪岩自然感激不盡;不過張醫生所要的是阿巧姐的感激。此中微妙,胡雪岩也看得很清楚;所以用紅紙包了一百兩銀子,讓她親手致贈。

  “醫家有割股之心。”張醫生搖著雙手說:“談錢,反倒埋沒我的苦心了。”

  話說得很漂亮,不過阿巧姐也深知他的這片“苦心”,越發要送;因為無法也不愿酬答他的“苦心”。當然,這只是深藏在她心里的意思。

  “張先生,你的苦心我知道。這是我那位‘妹夫’的一點小意思;他說了,若是張先生不受,于心不安,病好得不快;他就不敢勞動大駕了。”

  張醫生將她的話,細細咀嚼了一遍,“你的苦心我知道”這几個字,簡直就象用烙鐵印了在心版上,再也忘不掉的了。

  “既然如此,我也只好老臉皮收下。不過——。”他沒有再說下去。為了要在阿巧姐面前表示她這番交情,完全是賣給她的,他決定要補還胡雪岩的人情;投桃報李,想送兩樣貴重補藥。但話不必先說,說了味道就不夠了;因而縮住了口。

  “那末,要請問張先生。”蕭家驥插進來說,“預備哪天動身?”

  “越早越好。我要趁年里赶回來。”

  “那是一定赶得回來的。”蕭家驥盤算了一下,作了主張:“我盡明天一天預備;后天就動身怎么樣?”

  “后天一定是好日子,”阿巧姐識得的字不多,但看皇歷還能應付,很有把握地指著十二月初一那一行說:“‘宜出門。’”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