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糯米漿碗


  找遍了《台灣早期民藝》這本書里的每一張圖片,這种据說用來磨糯米漿的大碗,里面并沒有介紹。
  這只大碗的里面,划著細細的紋路,碗口滾了一圈深色,怎么看它也看不厭。
  台灣的民俗品,在陶器方面,總比現在燒出來的要拙朴得多。就算拿藝術水准來說,比起歐洲來,也不失色。奇怪的倒是現在,為什么出不了那么拙的作品來呢?
  這只大碗,也是在嘉義的那家民俗古董店里得來的。當大家都去忙他們的瓮時,我悄悄買下了這一只。朋友們對我太好,都不上來搶,甚而讓來讓去的,叫人好不羞愧。民俗店的老板娘,最欺負我,因為我不知殺价,而且臉上流露出很想要的樣子。
  她一直強調,這只碗,可以用在“花道”上,是個插花的好容器。她講的,總是功能、功能又功能,到底是個實際的家伙。可是我不會拿它去插花的,這么美的內容,沒有任何鮮花可以搶去它的風采,也不應該把它如此淪落。只看它,那平常的往桌上一放,整個室內的气氛就改成朴朴素素的了。
  那一天,在嘉義的店里,得了一只上几張圖片中介紹的“鼓椅”,得了一只這幅照片中的大碗,買了一只小小的壇子,就收心了。
  臨走時,那個被我們吵得昏頭轉向的老板娘很可愛的說,要跟我合照一張照片,代价是——送一只小瓮,我欣然答應,就把手搭在她的肩上,望著照相机。那時候,我們站在大門口,門口堆了一地的壇子——我們買的。
  就在照相時,一隊清洁街道的伯伯叔叔們圍上來看,一面看一面說:“這些泡菜壇子要它來做什么?還花錢買呢。我前兩天,一口气把這种破爛丟掉十几個。”
  听見他們這么說,我笑著笑著,對著相机,笑出了心底的喜樂來。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