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卓文君當壚沽酒只為情


  四川邛崍文君井有一聯:君不見豪富王孫,貨殖傳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車弄故跡,問何處美人芳草,空留斷井斜陽;天崖知已本難逢;最堪怜,綠綺傳情,白頭興怨。
  我亦是倦游司馬,臨邛道上惹來多少閒愁;把酒倚欄杆,歎當年名士風流,消盡茂林秋雨;從古文章憎命達;再休說長門賣賦,封禪遺書。
  這一副對聯贊美卓文君、司馬相如的愛情。女人往往把愛情擺在首位,其次才輪到生命、財富、親情,其他的一切更是十分遙遠無暇多作計較,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當壚沽酒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卓文君眉如遠山,面如芙蓉,通曉琴棋書畫,為人放誕風流;十七歲出嫁,不久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過寡居生活。自然是面對春花秋月,感物傷人,倍感凄涼。
  卓家祖居趙國,趙國的邯鄲是當時著名的冶鐵中心,卓家就以冶鐵致富,等到秦始皇滅趙國進行統一之際。卓家輾轉遷到蜀地的邊僻小邑臨邛定居,仍以冶鐵為業。到漢代文景之治,卓家傳到卓王孫這一代,由于社會安定,經營得法,已成巨富,擁有良田千頃;華堂綺院,高車駟馬;至于金銀珠寶,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數。
  蜀中山明水秀,地靈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因慕戰國時代趙國藺相如的為人行事,以“相如”作為自己的名字,也立志要為國家作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漢景帝即位不久,司馬相如來到長安,遇到頗有書卷气息的梁王,當時名重一時的辭賦大家鄒陽、枚乘、嚴忌等都追隨左右。司馬相如十分傾慕,便追隨梁王而去。在梁地作賦彈琴,生活過得十分得意。梁王盛贊其才情高華,賜給他一把名叫綠綺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名貴樂器。這把琴就是后來司馬相如用來彈奏“鳳求凰”,卓文君听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謂“綠綺傳情”使這把琴更富傳奇色彩。
  然而卓文君与司馬相如私奔的時候,司馬相如當時的生活并非琴書雅集,詩酒逍遙,風月無邊。由于梁王的短命去世,賓客星散,司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里已是父母雙亡,家徒四壁,在無以自立的情況下,他抱著迷茫的希望來到邊陲小縣臨邛投靠擔任縣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篱下。聯系到當年司馬相如的志向,當年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
  卓文君就是在司馬相如這樣的時候,憑著司馬相如在她家彈奏的一曲“鳳求凰”,在封建時代禮法深嚴的社會里,不顧嫌隙的夤夜私奔住在客舍的司馬相如。便郎貪女愛,如魚得水;便露滴牡丹開,劉阮上天台,徹夜綢繆。更在第二天索性雙雙馳歸成都司馬相如老家,可說是情有獨鐘,或者說情之為物,不可理喻。對這件事情,卓王孫當然是盛怒難消,認為司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寶貝女儿也太不爭气,夤夜私奔,敗坏門風,使他丟盡臉面;更主要的是司馬相如是一個窮光蛋。然而司馬相如豪情不減地典衣沽酒,過著有今天,沒有明天的逍遙生活;卓文君也脫釧換糧,根本不把今后的生計放在心上。几個月后,他們索性賣掉車馬,回到臨邛開了一間小酒家,卓文君淡裝素抹,當壚沽洒,司馬相如更是穿上犢盤鼻褲,与保佣雜作,滌器于市中,忙里忙外擔任跑堂工作。
  這是臨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聞,頓時遠近轟動,小酒店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卓王孫經不起親朋好友的疏通勸解,迫不得已分給他們童仆百人,錢百万緡,并厚備妝奩,接納了這位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的女婿。也有人講這是司馬相如搬出的一套“賴皮”作風,逼那位愛臉面的岳父大人就范,于此也可見司馬相如沒有一般文人的窮酸相,頗具豪情。這也許是卓文君深愛他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從此這對小夫妻又過上了整天飲酒作賦,鼓琴彈箏的悠閒生活。
  漢景帝之后,漢武帝即位,對司馬相如原來隨梁王時所寫的《子虛賦》十分贊賞。于是司馬相如再次來到京師,在狗監楊得意的_引荐下,武帝召見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更竭盡才智寫了一篇《上林賦》,盛贊皇帝狩獵時的盛大場面,舉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車馬垣赫,扈從壯盛,皆紛陳字里行間。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一見之下,拜司馬相如為郎官。司馬相如在長安躊躇滿志,卓文君則在成都獨守空幃,靜待丈夫衣錦榮歸,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忽見陌上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的心情。
  司馬相如憑著一枝生花妙筆,以一篇檄文,曉以大義,剖陳利害,并許以賞賜,消弭了巴蜀兩地不穩的情勢,漢武帝大喜,再拜其為中郎將,持節出使西南邊陲地區,對蠻夷進行宣慰;擁旌旗、飾輿衛,聲勢赫耀地回到了成都;与卓文君會合后一路朝西南進發。當然是一定要繞道臨邛去看看的,當地官員紛紛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夾道歡呼,卓王孫自然是十分光彩,執意挽留這位乘龍快婿与寶貝女儿小住數日,与當年的窮困潦倒,當壚賣酒,自然是此一時,彼一時了。
  西南諸夷經過司馬相如的宣慰与曉喻,盡皆奉表稱臣,按理司馬相如功在漢室,應該受到封賞,然而由于他自己困于書生之見,上書諫止漢武帝狩獵,更借諛諷勸,阻撓了漢武帝的興致,只給了他一個名位清高而閒散的官職。俗話說:“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司馬相如雖才華出眾,也未能免俗。長久以來,司馬相如便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須有所禁忌.善加調養;然而司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攝,反而吃著碗里,望著鍋里。時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如今已經年逾知命之年,卓文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懶得与他計較。直到司馬相如意欲納茂陵女子為妾,在錦衣玉食之時棄糟糠而慕少艾時,卓文君才忍無可忍,作了一首《白頭吟》,說道:

       皚如山上雪.皓如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裊裊,魚儿何徙徙,男儿重義气,何用錢刀為?

  并附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隨后再補寫兩行:“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离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与君長訣!”
  卓文君哀怒的《白頭吟》和凄怨的《訣別書》,使得司馬相如大為不忍,想到當年的患難相隨,柔情蜜意的种种好處,實在不便一意孤行,而弄到月缺花殘,香消玉殞的地步。
  納妾不成,兩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又度過了十年恩愛歲月,司馬相如終因糖尿病溘然長逝,卓文君終于嘗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況味。回首前塵,恍然一夢,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長空雁鳴,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隨司馬相如于九泉之下。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或許有人會說一向重視禮教的古代,大家閨秀夤夜私奔,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事實上漢唐時代豪放女子所在多有;深居閨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是宋代以后的事了。
  秦羅敷与陌上桑据載,秦羅敷是東漢光武帝時,今河北邯鄲地方的人。她那既麗又賢惠的形象是通過一曲《陌上桑》而傳頌千古的。

       月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善采桑,采桑城南;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墜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肖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亡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妹?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
  使君謝羅敷:
       “宁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辭: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
       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万餘。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洁白晰,髻髻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這詩在《宋書·樂志》中,題名《艷歌羅敷行》,在《玉台新詠》中,題為《日出東南隅行》。而最早在晉人崔豹的《古今注》中,題為《陌上桑》,宋人郭茂倩《樂府詩集》沿用了《古今注》的題名,以后便成為習慣。“陌上桑”,意即大路邊的桑林,也就是故事發生的場所。因女主人公在路邊采桑,才引起一連串的戲劇性情節。
  漢光武帝劉秀的叔父劉良封為趙玉,駐地在邯鄲。漢代設有郡國,分封宗室子弟為王,下轄太守及縣鄉若干,各郡國有丞相、中尉、御史大夫、九卿及博士等官,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王國;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改郡國為公國,職權及范圍均較西漢為小,建武十九年宗室各公复晉爵為王,趙王劉良就是其中的一個,所轄僅一縣之地而已,不能与西漢時期的郡國相比,更無法与戰國時代的諸侯國相提并論。有人誤以為這個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的趙國,其間相差了六百多年!
  秦羅敷是邯鄲城里盡人皆知的大美人,除了天生麗質之外,更在梳妝打扮与服裝飾物上,极盡華麗及時髦之能事,因而使得看見她的人,莫不為之心旌搖曳,意亂情迷,甚而至于目瞪口呆,失魂落魄。她十八歲那年嫁給當地的王仁做妻子,王仁長得身材修長而白皙,是一個文武兼資的好青年,正在趙王府中擔任一种叫千乘的職務,夫唱婦隨,情愛彌篤。王仁早出晚歸,兢兢業業地為公務奔忙,秦羅敷也忙著采桑養蚕,織絹刺繡,閒下來的時候便以彈箏唱歌自娛,鄰里都說她是一個漂亮而又能干的女人。
  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邯鄲城外踏青游人往來如織,嫩柳如絲,桃紅李白,趙王高車駟馬經過一帶桑林,遙見無數少女在綠蔭深處,手挽柔枝采摘桑葉,不啻就是万頃荷葉中點點盛開的花朵,不覺為之心醉,久久不忍移開視線。
  趙王劉良趁著几分酒意,渾然忘我,停下了車騎,游目騁怀,一個一個地仔細打量,突然眼睛一亮,仿佛在大海之中,發現了一顆璀燦的明珠,不遠處的桑蔭中有一個麗人,姿態曼妙。秀艷動人。宛如那一枝出牆的紅杏,關不住的滿園春色。怦然心動不能自恃,移近調笑,麗人不為所動,徑由隨從人員打听才知是千乘王仁的妻子。
  東漢光武帝崇尚節儉,講求謙讓,表彰气節。上行下效,蔚然成為一种風尚,競以名節自勵,使得社會風气日趨淳美;趙王是光武帝的叔父,自然不愿与人以口實,擔上一個調戲部屬之妻的惡名,于是收拾起蕩漾的心情,心不甘情不愿地踏上了歸途。
  然而回到宮中,方才桑林邊惊艷的一幕,仍然清晰地印在腦中,登上高台极目遠望,隱約可見采桑女子仍然辛勤工作不輟,玄思冥想,經過了理智与情感的一番交戰,最后終于決定了一個比較緩和而又不違背禮法的辦法,准備選擇一個日期置酒歡會,邀請秦羅敷前來赴宴,然后再相机行事。倘若她是一個守貞不二,性情剛烈的女子,自然不能相強,以免鬧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如果她是一個虛榮而又開放的女人,未嘗不可以許以金帛,施以甜言蜜語,而達到一親芳澤的机會。
  主意打定,趙王于是命人大張筵席,柬邀秦羅敷前來赴宴,秦羅敷如約而來,趙王以禮相待,酒過三巡,菜經五味,趙王開怀暢飲,已有五分酒意,逐漸話語有些模模糊糊。就在趙玉語涉不庄之際,秦羅敷不慌不忙地說要為他彈唱一曲以助酒興,在趙王的首肯下,秦羅敷以纖纖玉手拔動箏弦,輕啟朱唇,一曲著名的《陌上桑》就這樣產生了。
  這詩的第一段是交代秦羅敷的姓氏里居,并把她的美艷容貌及華麗衣飾描繪得淋漓盡致,更以路上行人及田間的耕作者,貪看羅敷采桑的美妙姿態,而渾忘所以的痴呆情狀,更烘托出她的光艷照人。
  第二段是描繪一位太守級的人物,看上了秦羅敷的美貌,冒冒失失地派人詢問女方的姓名年籍,妄圖以富貴誘人,而女方以“羅敷有夫”相拒。
  第三段是盛夸其夫婿的輝煌經歷及顯赫地位:腰佩寶劍,騎在白馬之上,千騎相隨,多么威風;白皙而有須,修長而勁挺;多么神气。又有誰能夠比得上呢?
  趙王劉良當然知道秦羅敷的丈夫就是王仁,那里是什么年逾四旬的侍中郎,也那里有專城可居;然而他也了解這不過是一种“文學式”的幻化手段,故意夸張夫婿在她心目中的地位与聲望,從而暗示出她對目前婚姻生活是十分滿足而幸福的,根本不可能產生紅杏出牆之念,想打她主意的人,也可以死了這條心。
  畢竟趙王劉良不敢違背朝庭大力提倡的气節与禮法觀念,不能明目張膽地強取豪奪,在莫可奈何的心情下,眼看無法打動美人的芳心,只好悵然作罷,秦羅敷的一曲《陌上桑》從此也流傳開來。
  古時王侯將相有權有勢,如果一旦看上了那一家的美艷女子。不論是待字閨中,或者是出嫁而為人婦,總會千方百計,軟硬兼施地攫為己有;而秦羅敷以美制情,拒絕了富貴榮華的誘惑,難能可貴地使趙王劉良知難而退,收斂了他的心猿意馬,使這段畸形的愛戀故事,獲得了一個非常突出的結局。從此“羅敷有夫”便成了已婚婦女有力的擋箭牌,從而也保全了不少婦女的名節。
  “羅敷”是漢代女子常用的名字,猶如漢代男子喜歡用“延年”是一樣的;正如同今日女士們愛用“瑪利”,男士們愛用“俊雄”為名字,同樣是一种時尚而已。
  詩中提到的“倭墜髻”是東漢京城一帶最流行的發型,是“盤桓髻”的改進,發髻偏墜一旁,猶如騎士的墜馬一般,更顯佻巧和嫵媚。
  我國婦女以帶耳環為美,而耳環作為婦女的裝飾品是從東漢開始的,羅敷以明珠作耳環,湘綺及紫綺為衣裳.都是東漢時期的時髦妝扮。
  也有人說《陌上桑》的秦羅敷歷史上并無其人。中國古代,以男耕女織為分工。“女織”從廣義上說,也包括了采桑養蚕。桑林在野外,活動比較自由,桑葉茂盛,又容易隱避,所以在男女之大限還不很嚴厲的時代,桑林實是极好的幽會場所。在這里,誰知道發生過多少浪漫的故事?自然而然,桑林便不斷出現于愛情詩篇中。可以說,在《詩經》的時代,桑林已經有了特殊的象征意味。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原先桑林中那种自由自在的愛情遭到了否定。桑林成了女子拒絕男子愛情的場所。所以“羅敷”的形象成了美和情感的因素,同時代所要求的德性的結合。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