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從一棵樹到一片森林


  新加坡森林企業集團是在東南亞很有影響的大企業,它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擁有19家下屬公司,經營貿易、金融、工業、建筑、种植業及礦業。到1986年,其總資產約16億新元,可以稱得上是一片茂盛的森林了。誰能想到,1950年它只是一個小小的作坊,創業資金只有2000新元。集團企業的董事主席孫炳炎是這片森林的營造者,他從一個小學徒干起,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努力和精心經營,終于成了大富豪。在《森林五十年》特刊的發刊詞中,他說到事業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憑自己的好學、好問、不怕失敗。做人處世一定要謙虛有禮、不恥下問。要尊重他人,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搞好人事關系和好學不倦都是成功的要素”。他的座右銘就是“學無止境”。
  1912年,孫炳炎出生于中國福建省同安縣孫厝社。他的父親孫清廉在家鄉開了一家小雜貨舖,有5個子女,孫炳炎排行老三。
  童年時期,孫炳炎和他的兄弟在陳嘉庚資助開辦的樂安小學念書。1925年,父親感到生意難做,帶著長子到新加坡謀生。第二年,孫炳炎和二哥及2個妹妹跟母親也去了新加坡,在那里安了家。
  1927年,孫炳炎才15歲,為了生活,父親把他送到一家雜貨店當學徒。他住在店里,每天早上6點鐘就開始打掃店舖,開門、送貨,什么雜活都干。晚上關門后,還得糊紙袋,一直干到11點多鐘才能休息。這樣干了一個多月,父親見他太勞累了,不忍心讓他再這樣干下去,便將他送到一個同鄉開的酒店里當店員,月薪14新元。干了一年多以后,他又轉到一家公司當文職人員。在工作之余,他努力求知,上夜校,學英文,并自學寫作,曾在《新國民日報》上發表過一些雜文和小品文。學習、寫作,他每天都要搞到深夜;之后又學習馬來文和商業經營知識,了解當地社會和商情,這些都為他日后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32年,孫炳炎才20歲,就決心自己創辦公司,他在2個哥哥的幫助下,在芽籠地區辦起了森林木材公司。開始時,這個“公司”只是一家小作坊,總共只有3名職員。既無資金,又無熟悉的客戶,起步非常困難。好在他們兄弟通力合作,2年后,逐漸有了些贏利。這時,兄弟3人就決定分開各自單立門戶,獨資經營。大哥辦了森業公司,二哥辦了森安公司,孫炳炎則保留森林公司。兄弟3人都想試試自己的能力。當時,他們每人手中分得的資金是2000元。他們在同一起跑線上開始了競賽,然而,后來的事實證明,老三是他們中唯一的胜利者。
  分家以后,孫炳炎仍舊以經營木材為主,他既是老板,又是書記、售貨員和收賬員,實際上是單槍匹馬地開始了第二次創業。3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世界性的經濟危机過去,各地經濟建設和工商業也逐漸复蘇。這期間,森林公司除經營木材外,還經營水泥等其它建筑材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水泥已成為該公司的主要經營業務。孫炳炎的森林公司信譽良好,獲得各地厂商的信任,資金周轉也比較靈活。他開始有了一大批穩定的客戶,許多木材電鋸厂、建材五金商行和洋行都和森林公司發展業務關系。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孫炳炎經營的水泥業在東南亞已有一定規模。他代理經營的越南紅龍牌水泥,一次都要運來几万包,几十艘載滿水泥的駁船停泊在新加坡河岸邊,气勢相當大。那時,公司的職員已增加到20余人。10年時間,公司的資本已有數十万元,成為初具規模的企業。
  戰爭期間,新加坡遭日寇飛机轟炸,城市建筑破坏嚴重。戰爭結束后,建筑行業便成為國家建設的主要行業。孫炳炎利用這個机會,繼續擴大經營木材、水泥、鋼鐵、大五金等各种建筑材料。由于森林公司原先有著良好的信譽,建筑承包商們都愿意与他合作,公司發展速度較快,1949年,公司從芽籠地區遷移到新加坡市中心,資產已增至50万元。
  為了進一步發展企業,孫炳炎又做了兩件事:一是把森林公司改為森林私人有限公司,除了他自己保留89%股份之外,其余的股份都賣給本公司的職員。這就意味著各級職員都成了公司的股東。大家的利益擰在一起,這樣就确保了每一職員工作都盡職盡責,更大地發揮他們的積极性。其次,他請了一位英文教師,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經過几年學習,他能用英語和外商洽談生意,能看懂英文賬目和合同,處理英文報告和文件。
  1952年,孫炳炎將他的企業擴展到馬來西亞,先在吉隆坡和棋城兩地設立森林分公司。后來為了适應馬來西亞的環境,方便業務擴展,他正式在吉隆坡注冊成立森林有限公司。隨后又在關丹、怡保、馬六甲等地設立分公司。
  1957年,森林公司在北馬創辦了開采礦產的華倫礦務有限公司;還与其它公司合資成立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第一家拆船公司。1960年,孫炳炎又把他的業務擴展到海外,在香港建立了香港森林有限公司。這時,他在東南亞一帶已經頗負盛名了。
  60年代初,印尼政府開始与馬來西亞對抗,雙方貿易往來也直接受到影響。1965年,新加坡脫离了馬來西亞,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因此,許多企業的關系及經濟貿易都進行了重新調整。1967年,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菲律賓5國成立東南亞國家聯盟,這個聯盟促進了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貿易協作及發展。
  1970年初,石油危机在全世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企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這促使東南亞國家政府采取一系列推進民族經濟的措施,并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孫炳炎及其森林公司抓住時机,不斷進行改革,克服重重困難,使企業不斷發展。
  為了籌集更多的資金,与當地及外國公司進行競爭,1963年,孫炳炎代表森林公司向政府提出申請,將森林企業改為森林企業(大眾)有限公司,建立企業集團。其次,將經營方針改為向多元化發展,分貿易、工業、房屋建筑、金融、种植業等部門,其中,他在工業和种植業方面投資巨大,制定了种植業的長期發展計划。到1986年,森林企業集團在新加坡有13家公司,在馬來西亞有6家公司,共計19家,總資產約16億元。
  孫炳炎畢竟年事已高,在談到企業集團接班人的問題時,他說:“我不贊成搞家族式的世襲繼承接班,雖然森林集團是我創設的,我的4個儿子皆在森林集團內工作,但他們都不是當然的接班人。假如我的儿子沒有條件或不适合作為公司的接班人,就應該讓其他有才干的人來接班。總之,公司里的每個人都有机會成為接班人。”孫炳炎非常重視人才的發現和培養,公司每一個重要部門的負責人都是受過專門訓練,并具有丰富經營管理經驗的人才。“要事業成功,重用人才是很重要的。”孫炳炎說,“這是我一貫的看法。”
  作為一個炎黃子孫,孫炳炎對中國一直怀著深厚的感情。1956年,他曾參加新加坡工商考察團訪問中國,同時他与中國礦產公司簽訂了經銷五羊牌水泥的合同;1981年,他率領新加坡華商代表團訪問福建,到福州、廈門等地進行考察訪問。1985年与廈門開元飯店合資創建了廈門新加坡酒店。之后又多次來福州、廈門等地,目的在于加強原有的雙方傳統貿易和尋求新的投資机會。他想把他的“森林”擴展到家鄉的這片熱土上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葉落歸根的說法,孫炳炎這樣做,大概也是歸根的一种方式吧?
               (孫霽)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