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七回 狄公子乘醉尋奸 包大人夜巡衡事


  當下王府侍官稟道:“狄爺,夜已深了,請明早去吧。”狄青喝道:“吾必要去的,你敢阻擋么!”內侍不敢違逆,只得點起燈籠。這狄青穿的是潞花王服式,腰下又懸了一口寶劍,兩名侍官,持了一對南清宮大燈籠,一重重的由府門而出。一連出了九重,方至王府頭門,跑出官街大道。正好一天月色,万里無云,街衢中家家戶戶,肅靜無聲,只聞雞聲唱叫不休,犬吠留連不絕。兩侍官不覺向南往韓府而來,狄青指著南方道:“此道往哪里去?”侍官道:“此地是往韓吏部府中去的。”狄青道:“如今不往韓大人府中去。”侍官道:“狄王親,不往吏部府,要往哪里去?”狄青道:“吾与孫兵部有深仇,如今要往他府中,仗著三尺龍泉寶劍,今夜必取這奸臣腦袋!”侍官听罷,嚇了一惊道:“狄王親,這是行凶之事,万万不可!”狄青喝道:“誰言殺他不得,只須我一劍,便把他揮成兩段了。”侍官不敢多言,只得引著往孫兵部府而去。
  過了天漢橋,不覺已至孫府衙門,照壁高昂,府門前有大燈籠照耀,又有千總官把總官四圍巡查。一見了南清宮的燈籠到來,嚇得惊惶無措,躲避不及,心下慌忙,不暇細看,竟認作潞花王駕到。俯伏塵埃,聲稱:“王爺。”狄青听了,呼呼冷笑道:“你們夜深在此,卻是何因?吾不是妄亂殺人的,只手中寶劍,要砍奸臣的頭顱。”眾員稟道:“啟千歲爺,小人等乃孫兵部衙中巡查的。”狄青道:“既如此,快快喚孫秀出來見我!”眾員稟道:“孫大人不在府中。”狄青道:“他不在府中,哪里去了?”眾員稟道:“孫大人往九門提督王大將軍街中赴宴去了。”狄青道:“可是真么?”眾員道:“小臣們怎敢哄騙!”狄青听了,又吩咐向王提督衙中去。侍官應諾,提燈引道,急步往九門提督街中而去。
  列位須知,由孫兵部府往提督衙中去,必定要過天漢橋,故今狄青仍要回轉天漢橋。持了寶劍,隨著侍官,三人將上橋欄,狄青不覺酒涌上來,兩足酸麻,醉醺醺的東一步,西一擺,侍官二人,左右扶定,叫道:“狄爺仔細些才好!”狄青道:“我要殺孫秀奸賊!”侍官道:“狄爺沉醉了。明日殺他,也未為遲。”狄青喝道:“胡說!吾今夜不取孫秀腦袋,枉稱英雄!”口中說話,四肢已酥麻了,此刻一步也難移,侍官只得扶定在橋欄立著。狄青此時甚是糊涂,便大呼:“孫秀!你這狗奴才!躲過了么?”侍官叫道:“狄爺,孫秀是怕懼了,果然躲過了。”狄青道:“奸賊呵,躲得好,弄我找尋得好!但今夜不除了你這害民奸賊,非為大丈夫!”當時狄青身体困軟,憑你英雄好漢,也用不出本事來了。算來非狄青酒量不高,易于沉醉,只為王府中的美酒,比不得等閒之家,這酒性好,比藥力還烈,是以狄青醉得沉沉不醒,手插劍尖于地上,側身合眼,已入睡鄉了。侍官二人,心焦意間,只得一手持燈籠,一手扶住,伺候立定。
  不多時,只見遠遠有燈籠火把來了。一匹白馬,一座大轎,原來正是孫秀、龐洪二人。只為提督大將軍王天化的母親慶祝壽辰,這王天化乃龐洪的得意門生,故此夜翁婿二人,在提督衙門中設宴慶壽,梨園演唱,還有許多文員武吏,在府堂暢敘。翁婿飲酒至三鼓終方回。兩乘轎馬,正要過橋,早有家將跑轉回稟道:“啟上太師爺,橋邊上有潞花王爺坐在橋欄之上,像有些酒醉一般。”二人齊道:“有這等事,快些下轎馬便了。”一翁一婿,慌忙急急步上橋欄一看,俯伏跟前,呼聲千歲。只為狄青手插寶劍于地,頭已低下,是以龐洪、孫秀看不出臉面來,只見南清宮的燈籠,又是一般服式,自然是潞花王了。二人俯伏在地,呼道:“千歲,臣龐洪、孫秀見駕,愿王爺千歲千千歲!”兩個侍官,平素也怪著二人,是時并不作聲,听他跪在此地。兩個奸臣的膝儿跪得已疼痛了,實在不耐煩,又朗言道:“臣等護送千歲爺回府吧。”狄青醉中聞言,頭略抬一抬,二人一見,頓覺駭然,抽身而起。龐洪即呼:“賢婿,賢婿,你看此人容貌,并非潞花王。”孫秀道:“果不是潞花王,吾認得此人是狄青。”登時吩咐家丁,把火一照,喝令眾軍上前捉拿,早有侍官二人,阻擋喝道:“此人捉拿不得的,太后娘娘聞知,你們之罪還了得么?”龐洪喝道:“他乃有罪之人,還敢穿此服式,冒充王爺,這是万死不赦的罪,為什么捉拿不得?”侍官听了,心中著急,大喝道:“此人乃是太后娘娘嫡親內侄,你們還敢動手么?”龐洪大喝道:“休得胡說!”孫秀呼家丁,將三人一并拿下。兩名內監,看來不好,跑走如飛,一直回歸王府內宮報知。
  卻說狄青雖有英雄奇能,此時醉得麻軟如泥,糊糊涂涂,不知所以,故被他們緊緊縛定,還不知覺。于是數十個家丁,見他昏迷不醒,只得扛抬回衙。狄青一柄寶劍,也被龐府家丁拿去。方才跑得兩箭之路,只見遠遠一對小紅燈籠,一乘小轎,坐著一位官員。龐洪是妄自尊大之人,全無忌憚,在轎內命家丁喝問:“哪個瞎眼官儿,還不回避么!”
  原來此位官員,來得湊巧,乃是正直無私的包龍圖,夜來巡察地方,在此不期相遇。他本非奉著圣上旨意巡查,皆因他勤于國政,不辭勞苦,自要查察,如有強惡頑民,乘夜搶奪,酗酒行凶等事,即要捉拿處治。當有張龍、趙虎稟道:“啟大人,這前面龐太師、孫兵部來了。不知為什么拿了一位王爺服式的人,請大老爺定裁。”包爺听罷,言道:“這兩人又在此作祟了!”吩咐与他相見,可將此位王爺放了綁。張龍、趙虎領命,上前叫道:“包大人在此,請龐太師、孫大人且住。”
  一見赫赫有名的包閘刀,龐、孫兩府的眾家丁也自心惊,即拋了狄青,遠遠的走開。一旁董超、薛霸,已將狄青松綁扶定。孫秀、龐洪一見大怒,齊呼:“包大人哪里來?”包爺道:“下官巡夜,稽察到此,二位哪里來?”龐洪道:“去提督府赴宴回來。”包爺道:“老太師,為何將這位王爺拿著?”龐太師道:“是什么王爺,乃是一名逃兵狄青,冒穿王爺服式,假冒王爺。如今將他拿下定罪。”包爺听了狄青之名,暗思:前日將他開豁了罪名,后來又在教場題詩,几乎死在孫秀鋼刀之下。前兩天聞家丁傳知,他力降狂馬,被龐府人邀去,不知今夜怎的穿了潞花王服式,又被他們拿下。原來狄青逃往韓府,又往南清宮降龍駒,姑侄相會事情,包公尚還未知,當下心內猜疑,便開言道:“本官來稽察巡夜,那狄青是個犯夜小民,待我帶回衙中查究便了。”孫兵部呼包大人道:“這是逃兵小卒,應該下官帶回去的。”包公道:“你說哪里話來,狄青兵糧已經大人革退了,還是什么逃兵?只好算犯夜百姓,應該下官帶去。”孫秀道:“這人卻与你不相干,是我營下的革兵,休得多管!”包公道:“胡說!這是下官犯夜之民,干你甚么?”龐洪道:“包大人太覺多招多攬了!這狄青非你捉捕,何必要你帶去?”包公道:“老太師不必多言爭論,一同去見駕,是兵是民,悉听圣上主裁。”龐洪听了便道:“此話倒也說得不差。”三人都不回衙,逕往朝房來伺候圣上,按下慢提。
  卻說王府的兩名內侍,跑回南清宮,進內報知。是時潞花王已安睡了,狄后娘娘尚未安睡,正与媳婦欣喜談論,一聞此話,心中惊怒,忙傳內監宣召潞花王。王爺聞言,心中帶怒道:“狄表兄為人真是狂莽,你現今是王家內戚,不應夜出持刀殺這奸臣。如今偏偏又遇著這兩個冤家,被他拿去,孤不去解救,誰人替他出力?”太后道:“吾儿,你今不必往尋龐洪、孫秀,且親自上朝,往見當今,將此段情由剖奏明白。若要將我侄儿為難,為娘是斷不肯干休的。”潞花王道:“謹遵懿旨!”太后又道:“須對圣上說知,必要体諒我的面情,推恩封贈他一個王爵。”潞花王應諾。當時已是四更將近,潞花王梳洗已畢,穿上朝服,用過參湯,嵌寶金冠頭上戴,藍田玉帶半腰圍,上了一匹雪白小龍駒,三十六對內監跟隨,燈火輝煌引道。
  慢表年輕千歲來朝。其時五鼓初交,狄青已經酒醒了,說道:“寶劍哪里去了?”董超道:“沒有什么寶劍。”狄青道:“孫秀腦袋在哪里?”薛霸道:“休得如此,你方才已被孫兵部拿下,難道不知么?”狄青道:“奇了!果有此事么!”即把眼睛一抹,圓睜虎目,立起來罵道:“孫秀,你這奸惡奴才!”口中罵,又要邁步動身。旁邊四名旗牌軍扯住道:“休走!不要痴呆,孫兵部乃圣上的命官,你敢殺他?倘殺了他,你還了得!”狄青道:“我若殺此奸臣,情愿償他一命罷了。”四人道:“此地乃官員敘會之所,休得羅皂!”狄青道:“我緣何在于此地,你等是何人?”四人道:“我們是包大人手下旗牌軍,方才你已被拿,全虧我家大人查夜而來,始得放脫,免了此災。如今包大人、龐太師、孫兵部帶你前來面圣,且不要作聲。”狄青听罷道:“不意有此等事,真乃妙妙!罷了,且靜悄悄在此伺候便了。”
  當日上朝大小官員,先后而來,敘集于朝房中候駕。時交五鼓,只听得鐘鳴鼓響,文武百官朝參,敘爵分列兩行。圣上降旨:“哪官有奏,即可啟奏,以待圣批。”早有龐太師出班奏道:“臣龐洪,昨夜与孫兵部拿得逃兵狄青一名,身穿著潞花王的服式,張著南清宮的燈籠,假冒王爺的刁棍。如今拿下,該得奏聞,以候圣裁。”天子正要開言,有包爺出班奏道:“臣啟陛下,昨夜臣巡查街坊,稽察奸匪,時交四鼓,不想一名犯夜之民,被孫兵部捉獲。但思臣是文官,定例管理百姓,他是武職,定例管理軍兵。狄青兵糧已經革去,例應歸文官究辦。伏惟陛下降旨与臣,將此犯夜之民,并冒穿王爺服式的情由,詢察明白复旨,未知圣意如何?”當時圣上有旨:“狄青不論是兵是民,總以假冒王爺為重,即著包卿詢明复旨定奪。”包爺稱言領旨。翁婿二人,面光掃盡,只得歸班不語。
  不多時潞花王駕到,直上金鑾殿,朝參已畢,即將狄青在王府降伏龍駒,母后問起,因有玉鴛鴦為憑,方知是姑侄等事,一一奏明。天子聞奏,心中也覺駭然,想來母后原是狄青姑母,是朕表弟兄了。又傳言呼道:“龐卿,你也太覺荒謬,不該混拿御戚,倘母后得知,罪于非小。”龐太師听了,嚇得伏倒丹墀,抽身不得,孫兵部在旁,亦是一般。只有包公大喜,暗道:不意這狄青竟是顯貴王親,卻弄得兩個奸臣著急,倒也爽快。當時又有胡坤在右班中,听見圣上斥責龐太師,并知狄青是圣上內戚,暗暗怒气沖天,自思不能相報孩儿之仇了。
  當下狄青如何處分,且看下回分解。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