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十月八日報告


  武漢疏散人口,本會理事會決議,總會遷往重慶,理由:(一)中央政府在渝,本會既為全國性的組織,理宜在中央政府所在地進行一切會務,故有遷渝的必要。(二)書局与印刷所多數移往重慶,為會務与其他印刷品印行的便利,亦以遷渝為宜。(三)會中負責辦事人多系無職業者

,既無聯系,到時候恐難得到各方面的幫忙,欲行而不得矣,故宜早日遷出。(四)武漢還有些同人,暫不遷移,可繼續辦理會務,并聯絡在前方工作的會員,組織武漢辦事處。
  有這些理由,遂得通過,并推派老舍代表總務部,蓬子代表出版部,到重慶去。組織部主任王平陵已在重慶,即不另委,研究部主任郁達夫、胡風都不能走,須就在渝的理事中推任。
  老舍、蓬子在八月中旬前后到渝。總務部常任干事蕭伯青同老向一路來,帶著會中的圖章文件及零用的東西。除蕭君的船票是由會中購定的,其余的人都自掏腰包。人都平安,物件可損失了一點,下船時丟了一個网籃,里面有蕭君自己的衣服器具和會中的油印机,登報尋失,沒有結果

,只好認背運了。
  在八月中還有些理事与會員也前后都到渝:胡秋原、孟十還、老向、何容、冰瑩、魏孟克、宋之的、葛一虹、蕭紅、盧冀野、羅烽、白朗、梅林、端木蕻良、趙清閣,都來了。大家遇到在渝的朋友:圣陶、起予、沙雁、儲安平、潘孑農、宗白華、陳子展、徐仲年、余上沅、郭子杰、方

令孺、王平陵等位,真是他鄉遇故知,皆大歡喜。老友而外,還遇到已入會而未曾見過面的,和久想入會而還沒得机會的,許多朋友,更是痛快的事。
  天气是真熱,房子极難找。大汗滿身,先各自找住處,鬧到八月底才稍為安定下來,于是在九月八號才開了茶話會,談談會務應如何進行。開會時到了四十多位,由老舍報告總務部的,蓬子報告出版部的,平陵報告組織部的,過去工作与將來的計划。報告完了,緊跟著便催交會費,机

會不可失也。
  交完會費,大家交換意見,一直到九點多才散。
  這樣,會務不是中斷了一個多月么?并不。武漢辦事處的朋友們并沒閒著。當該走的人預備起身的時候,武漢的同人已把會務接了過去。七月底,會中還有八百來塊錢。總會遷移,當然把帳還清,所欠都是零星小筆的,一共不過是几十元。帳還清,就還稿金,大家給會報寄稿,本是不

要報酬的。現在既預備搬家,而會中又不能給大家預備車船,還不讓一下,來取几塊錢的稿費嗎?就是連這么勸讓,也才只有十來位領取的,一共有一百多元。這兩筆債之外,別無外欠,那么就該拿出來辦事了。留下二百五十元,作為出三期會刊之用。這就是說,在總會未到重慶之前,會

報仍在武漢編印,等重慶有人負責,再由重慶出版。錢交給了孔羅蓀,因為他一向為出版部管帳,而且管得极清楚。編輯由馮乃超負責,陳紀瀅、胡風等協助。其余的錢由總會帶走,好到重慶辦事,雖然少,究比赤手強些。
  留在武漢的同人不但繼續辦會報,也還繼續開晚會,和辦理別的事。現在會報是在重慶出了,武漢辦事處計划著出武漢特刊,寄往前方去,他們也預備到前線去看看,多得一些戰地的真情實況。
  在渝的工作,等下期再報告。現在先說怎樣的忙亂:第一件事當然是找會所了。這就忙折了人的腿!全体動員,四處亂跑,到如今才稍有眉目。出版部舊人几乎全部分散,适夷、錫金走廣州,以群跑到軍隊里去,孔羅蓀留漢,老向又每天要辦公,事實上只剩蓬子光杆一個,于是到重慶

后首先補充工作人員,新加入的有圣陶、起予、冰瑩、梅林、沙雁几位,其次找印刷所,汗出得更多。印刷所忙,紙張缺乏,發行困難。有此三者,希望乃极微,跑路出汗,著急亦出汗也。差不多經過三個星期的奔波,才算稍有眉目。紙頭本來不成問題,但白報紙每令賣到三十四元,印不

起;土紙种類不一,其中比較白淨點的,每天產量已全為生活書店包去,經過不知多少次數的商量,現在總算買到了几令,且一面印一面再續想辦法。其次,印刷本來也還沒問題,但重慶的印刷所排工印工,實在价錢高得駭人,也印不起,要在人地生疏的重慶出一個比較价錢便宜字也清楚

的印刷所,就夠你兩條腿倒霉。至于發行,書業同人今天大都感到有書無路運之痛苦,不僅《抗戰文藝》一個雜志碰壁也。現在決定分重慶、廣州兩地印刷,重慶出版者,銷四川、武漢、貴州及西北一帶,西南方面等重慶出版后,航寄廣州重印,仍用白報紙,价廉物美,真宜人手一冊也。

發行問題總算如此勉強解決,此路是否通行,再等實際答复。最后,新到的地方,理當向各机關報到,于是文函成堆,呈文、工作報告、會員名單,全得寄!只靠蕭君一人繕寄,忙而亂,一天到晚無閒,而并看不出辦了什么。受累而窩心,誰說事情好辦呢。不過,會所一布置好,大家有了

辦公的地方,或者能不再跋徨終日了。再談。載一九三八年十月八日《抗戰文藝》第十七期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