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31


  一次游行,又一次游行,學生們,叫花子們都“游”慣了,小崔与孫七們也看慣了。他們倆不再責罵學生,學生也不再深深的低著頭。大家都無可如何的,馬馬虎虎的活著。苦悶,憂慮,惶惑,寒冷,恥辱,使大家都感到生活是一种“吃累”,沒有什么趣味与希望。雖然如此,可是還沒法不活下去。
  只有一個希望,希望各戰場我們胜利。北平已是下過了雨的云,沒有作用的飄浮著;它只能希望別處的云會下好雨。在各戰場中,大家特別注意上海;上海是他們的一大半希望。他們時時刻刻打听上海的消息,即使一個假消息也是好的。只有上海的胜利能醫救他們的亡國病。他們甚至于到廟中燒香,到教堂去禱告,祈求胜利。他們喜愛街上的賣報的小儿們,因為他們的尖銳的聲音總是喊著好消息——恰恰和報紙上說的相反。他們宁可相信報童的“預言”,而不相信日本人辦的報紙。
  可是我們在上海失利!
  南京怎樣呢?上海丟掉,南京還能守嗎?還繼續作戰嗎?恐怕要和吧?怎么和呢?華北恐怕是要割讓的吧?那樣,北平將永遠是日本人的了!
  孫七正在一家小雜貨舖里給店伙剃頭。門外有賣“號外”的。按照過去的兩三個月的經驗說,“號外”就是“訃文”!報童喊號外,一向是用不愉快的低聲;他們不高興給敵人喊胜利。一個鼻子凍紅了的小儿向舖內探探頭,純粹為作生意,而不為給敵人作宣傳,輕輕的問:“看號外?掌柜的!”“什么事?”孫七問,剃刀不動地方的刮著。
  報童揉了揉鼻子:“上海——”
  “上海怎樣?”
  “——撤退!”
  孫七的剃刀撒了手。刀子從店伙的肩頭滾到腿上,才落了地。幸虧店伙穿著棉襖棉褲,沒有受傷。
  “這是鬧著玩的嗎?七爺!”店伙責備孫七。
  “上海完了!”孫七慢慢的將刀子拾起,楞著出神。“噢!”店伙不再生气,他曉得“上海完了”是什么意思。報童也楞住了。
  孫七遞過去一個銅板。報童歎了口气,留下一張小小的號外,走開。
  剃頭的和被剃頭的爭著看:“上海皇軍總胜利!”店伙把紙搶過去,團成一團,扔在地上,用腳去搓。孫七繼續刮臉,近視眼擠咕擠咕的更不得力了!
  小崔紅著倭瓜臉,程長順囔著鼻子,二人辯論得很激烈。長順說:盡管我們在上海打敗,南京可必能守住!只要南京能守半年,敵兵來一陣敗一陣,日本就算敗了!想想看,日本是那么小的國,有多少人好來送死呢!
  小崔十分滿意南京能守住,但是上海的敗退給他的打擊太大,他已不敢再樂觀了。他是整天際在街面上的人,他曉得打架和打仗都必有胜有敗,“只要敢打,就是輸了也不算丟人。”根据這點道理,他怀疑南京是否還繼續作戰。他頂盼望繼續作戰,而且能在敗中取胜;可是,盼望是盼望,事實是事實。一二八那次,不是上海一敗就講和了嗎?他對長順說出他的疑慮。
  長順把小學教科書找出來,指給小崔看:“看看這張南京圖吧!你看看!這是雨花台,這是大江!哼,我們要是守好了,連個鳥儿也飛不進去!”
  “南口,娘子關,倒都是險要呢,怎么……”
  長順不等小崔說完,搶過來:“南京是南京!娘子關是娘子關!”他的臉紅起來,急得眼中含著點淚。他本來是低著聲,怕教外婆听見,可是越說聲音越大。他輕易不和人家爭吵,所以一爭吵便非常的認真;一認真,他就忘記了外婆。“長順!”外婆的聲音。
  他曉得外婆的下一句的是什么,所以沒等她說出來便回到屋中去,等有机會再和小崔爭辯。
  六號的劉師傅差點儿和丁約翰打起來。在平日,他們倆只點點頭,不大過話;丁約翰以為自己是屬于英國府与耶穌的,所以看不起老劉;劉師傅曉得丁約翰是屬于英國府与耶穌的,所以更看不起他。今天,丁約翰剛由英國府回來,帶回一點黃油,打算給冠家送了去——他已看見冠家門外的紅報子。在院中,他遇到劉師傅。雖然已有五六天沒見面,他可是沒准備和老劉過話。他只冷淡的——也必定是傲慢的——點了一下頭。
  劉師傅決定不理會假洋人的傲慢,而想打听打听消息;他以為英國府的消息必然很多而可靠。他遞了個和气,笑臉相迎的問:
  “剛回來?怎么樣啊?”
  “什么怎樣?”丁約翰的臉刮得很光,背挺得很直,頗象個机械化的人似的。
  “上海!”劉師傅挪動了一下,擋住了丁約翰的去路;他的确為上海的事著急。
  “噢,上海呀!”約翰偷偷的一笑。“完啦!”說罷他似乎覺得已盡到責任,而想走開。
  老劉可是又發了問:“南京怎樣呢?”
  丁約翰皺了皺眉,不高興起來。“南京?我管南京的事干嗎?”他說的确是實話,他是屬于英國府的,管南京干嗎。老劉發了火。沖口而出的,他問:“難道南京不是咱們的國都?難道你不是中國人?”
  丁約翰的臉沉了下來。他知道老劉的質問是等于叫他洋奴。他不怕被呼為洋奴,劉師傅——一個臭棚匠——可是沒有叫他的資格!“噢!我不是中國人,你是,又怎么樣?我并沒有看見尊家打倒一個日本人呀!”
  老劉的臉馬上紅過了耳朵。丁約翰戳住了他的傷口。他有點武藝,有許多的愛國心与傲气,可是并沒有去打日本人!假若丁約翰是英國府的奴才,他——劉棚匠——便是日本人的奴才,因為北平是被日本人占据住。他和約翰并沒有什么區別!他還不出話來了!
  丁約翰往旁邊挪了一步,想走開。
  老劉也挪了一步,還擋著路。他想教約翰明白,他們兩個根本不同,可是一時找不到話,所以只好暫不放走約翰。
  約翰見老劉答不出話來,知道自己占了上風;于是,雖然明知老劉有武藝而仍愿意多說兩句帶棱刺的話:“擋著我干什么?有本事去擋日本人的坦克車呀!”
  劉師傅本不愿打架,他知道自己的手腳厲害,很容易打傷了人。現在,羞惱成怒,他瞪了眼。
  丁約翰不上當,急忙走開。他知道在言語上占了上風,而又躲開老劉的拳腳,才是完全胜利。
  劉師傅气得什么似的,可是沒追上前去;丁約翰既不敢打架,何必緊緊的逼迫呢。
  小文揣著手,一動也不動的立在屋檐下。他嘴中叼著根香煙;煙灰結成個長穗,一點點的往胸前落。他正給太太計划一個新腔。他沒注意丁劉二人為什么吵嘴,正如同他沒注意上海戰事的誰胜誰敗。他專心一志的要給若霞創造個新腔儿。這新腔將使北平的戲園茶社与票房都起一些波動,給若霞招致更多的榮譽,也給他自己的臉上添增几次微笑。他的心中沒有中國,也沒有日本。他只知道宇宙中須有美妙的琴音与婉轉的歌調。
  若霞有點傷風,沒敢起床。
  小文,在丁劉二人都走開之后,忽然靈机一動,他急忙走進屋去,拿起胡琴來。
  若霞雖然不大舒服,可是還极關心那個新腔。“怎樣?有了嗎?”她問。
  “先別打岔!快成了!”
  丁約翰拿著黃油。到冠宅去道喜。
  大赤包計算了一番,自己已是“所長”,是不是和一個擺台的平起平坐呢?及至看到黃油,她毫不遲疑的和約翰握了手。她崇拜黃油。她不會外國語,不大知道外國事,可是她常用黃油作形容詞——“那個姑娘的臉象黃油那么潤!”這樣的形容使她覺得自己頗知道外國事,而且仿佛是說著外國話!
  約翰,在英國府住慣了,曉得怎樣稱呼人。他一口一個“所長”,把大赤包叫得心中直發痒。
  曉荷見太太照舊喜歡約翰,便也拿出接待外賓的客气与禮貌,倒好象約翰是國際聯盟派來的。見過禮以后,他開始以探听的口气問:
  “英國府那方面對上海戰事怎樣看呢?”
  “中國是不會胜的!”約翰极沉穩的,客觀的,象英國的貴族那么冷靜高傲的回答。
  “噢,不會胜?”曉荷眯著眼問,為是把心中的快樂掩藏起一些去。
  丁約翰點了點頭。
  曉荷送給太太一個媚眼,表示:“咱們放膽干吧,日本人不會一時半會儿离開北平!”
  “哼!他買了我,可賣了女儿!什么玩藝儿!”桐芳低聲而激烈的說。
  “我不能嫁那個人!不能!”高第哭喪著臉說。那個人就是李空山。大赤包的所長拿到手,李空山索要高第。“可是,光發愁沒用呀!得想主意!”桐芳自己也并沒想起主意,而只因為這樣一說才覺到“想”是比“說”重要著許多的。
  “我沒主意!”高第坦白的說。“前些天,我以為上海一打胜,象李空山那樣的玩藝儿就都得滾回天津去,所以我不慌不忙。現在,听說上海丟了,南京也守不住……”她用不著費力气往下說了,桐芳會猜得出下面的話。
  桐芳是冠家里最正面的注意國事的人。她注意國事,因為她自居為東北人。雖然她不知道家鄉到底是東北的哪里,可是她總想回到說她的言語的人們里去。她還清楚的記得沈陽的“小河沿”,至少她希望能再看看“小河沿”的光景。因此,她注意國事;她知道,只有中國強胜了,才能收复東北,而她自己也才能回到老家去。
  可是,當她知道一時還沒有回老家的可能,而感到絕望的時候,她反倒有時候無可如何的笑自己:“一國的大事難道就是為你這個小娘們預備著的嗎?”
  現在,听到高第的話,她惊异的悟出來:“原來每個人的私事都和國家有關!是的,高第的婚事就和國家有關!”悟出這點道理來,她害了怕。假若南京不能取胜,而北平長久的被日本人占著,高第就非被那個拿婦女當玩藝儿的李空山抓去不可!高第是她的好朋友。假若她自己已是家庭里的一個只管陪男人睡覺的玩具,社會中的一個會吃會喝的廢物,她不愿意任何別的女人和她一樣,更不用說她的好朋友了。“高第!你得走!”桐芳放開膽子說。
  “走?”高第楞住了。假若有象錢仲石那樣的一個青年在她身旁,她是不怕出走的。為了愛情,哪一個年輕的姑娘都希望自己能飛起去一次。可是,她身旁既沒有個可愛的青年男子,又沒有固定的目的地,她怎么走呢?平日,和媽媽或妹妹吵嘴的時節,她總覺得自己十分勇敢。現在,她覺得自己連一點儿膽子也沒有。從她所知道一點史事中去找可資摹仿的事實,她只能找到花木蘭。可是木蘭從軍的一切詳細辦法与經驗,她都無從找到。中國歷史上可以給婦女行動作參考的記載是那么貧乏,她覺到自己是自古以來最寂寞的一個人!
  “我可以跟你走!”桐芳看出來,高第沒有獨自逃走的膽量。
  “你,你為什么要走呢?”高第假若覺得自己還是個“無家之鬼”,她可是把桐芳看成為關在籠中的鳥——有食有水有固定的地方睡覺,一切都定好,不能再動。
  “我為什么一定要在這里呢?”桐芳笑了笑。她本想告訴高第:光是你媽媽,我已經受不了,況且你媽媽又作了所長呢!可是,話都到嘴邊上了,她把它截住。她的人情世故使她留了點心——大赤包無論怎么不好,恐怕高第也不高興听別人攻擊自己的媽媽吧。
  高第沒再說什么,她心中很亂。她決定不了自己該走不該,更不能替桐芳決定什么。她覺得她須赶緊打好了主意,可是越急就越打不定主意。她長歎了一口气。
  天佑在胡同口上遇見了李四爺。兩個人說話答禮儿的怪親熱,不知不覺的就一齊來到五號。
  祁老人這兩天极不高興,連白胡子都不大愛梳弄了。對二孫与三孫的离開家里,他有許多理由責備他們,也有許多理由可以原諒他們。但是,他既不責備,也不原諒,他們。他只覺得心中堵得慌。他所引以自傲的四世同堂的生活眼看就快破碎了;孫子已走了兩個!他所盼望的三個月准保平安無事,并沒有實現;上海也丟了!雖他不大明白國事,他可是也看得出:上海丟了,北平就更沒有了恢复自由的希望,而北平在日本人手里是什么事都會發生的——三孫子走后,二孫子不是也走了么?看見瑞丰瑞全住過的空屋子,他具体的明白了什么是戰爭与离亂!
  見儿子回來,還跟著李四爺,老人的小眼睛里又有了笑光。
  天佑的思想使他比父親要心寬一些。三儿的逃走与二儿的搬出去,都沒給他什么苦痛。他愿意一家大小都和和气气的住在一處,但是他也知道近些年來年輕人是長了許多价錢,而老年人不再象從前那么貴重了。他看明白:儿子們自有儿子們的思想与辦法,老人們最好是睜一眼閉一眼的別太認真了。因此,他并沒怎樣替瑞全擔憂,也不愿多管瑞丰的事。
  可是,近兩個月來,他的頭發忽然的白了許多根!假若對父子家庭之間,他比父親心寬,對國事他可比父親更關心更發愁。祁老人的年月大一半屬于清朝的皇帝,而天佑在壯年就遇見了革命。從憂國,他一直的憂慮到他的生意;國和他的小小的生意是象皮与肉那樣的不可分開。他不反對發財。他可更注重“規矩”。他的財須是規規矩矩發的。他永遠沒想到過“趁火打劫”,和“渾水摸魚”。他從來沒想象過,他可以在天下大亂的時際去走几步小道儿,走到金山里去。因此,他准知道,只要國家一亂,他的生意就必然的蕭條,而他的按部就班的老實的計划与期望便全都完事!他的頭發沒法不白起來。
  三位老者之中,李四爺當然的是最健壯的,可是他的背比兩三月前也更彎曲了一些。他不愁吃穿,不大憂慮國事,但是日本人直接的間接的所給他的苦痛,已足夠教他感到背上好象壓著一塊石頭。無論是領杠還是搬家,他常常在城門上遭受檢查,對著敵兵的刺刀,他須費多少話,賠多少禮,才能把事辦妥;可是,在埋藏了死人,或把東西搬運到城外之后,城門關上了。他須在城外蹲小店儿。七十歲的人了,勞累了一天之后,他需要回家去休息,吃口熱飯,喝口熱茶,和用熱水燙燙腳。可是,他被關在城外。他須在小店儿里与叫花子們擠在一處過夜。有時候,城門一連三五天不開;他須把一件衣服什么的押在攤子上或小舖里,才能使自己不挨餓。他的時間就那么平白無故的空空耗費了!他恨日本人!日本人隨便把城關上,和他開玩笑!日本人白白的搶去了他的時間与自由。
  祁老人眼中的笑光并沒能保留好久。他本想和李四爺与天佑痛痛快快的談上一兩小時,把心中的積郁全一下子吐盡。可是,他找不到話。他的每次都靈驗的預言:“北平的災難過不去三個月”,顯然的在這一次已不靈驗了。假若他這次又說對了,他便很容易把過去的多少災難与困苦象說鼓儿詞似的一段接著一段的述說。不幸,他這次沒能猜對。他須再猜一回。對國事,他猜不到。他覺得自己是落在什么迷魂陣里,看不清東西南北。他失去了自信。
  天佑呢,見老人不開口,他自己便也不好意思發牢騷。假若他說出心中的憂慮,他就必然的惹起父親的注意——注意到他新生的許多根白發。那會使父子都很難過的!
  李四爺要說的話比祁家父子的都更多。一天到晚在街面上,他听的多,見的廣,自然也就有了丰富的話料。可是,他打不起精神來作報告——近來所見所聞的都是使人心中堵得慌的事,說出來只是添愁!
  三位老人雖然沒有完全楞起來,可是話語都來得极不順溜。他們勉強的笑,故意的咳嗽,也都無濟于事。小順儿的媽進來倒茶,覺出屋中的沉悶來。為招老人們的喜歡,她建議留四爺爺吃羊肉熱湯儿面。建議被接受了,可是賓主的心情都并沒因此而好轉。
  天佑太太扶著小順儿,過來和四大爺打招呼。她這几天因為天冷,又犯了气喘,可是還扎掙著過來,為是听一听消息。她從來沒有象近來這樣關心國事過。她第一不放心“小三儿”,第二怕自己死在日本人管著的北平——也許棺材出不了城,也許埋了又被賊盜把她掘出來。為這兩件時刻惦記著,憂慮著的事,她切盼我們能打胜。只有我們打胜,“小三儿”——她的“老”儿子——才能回來,她自己也可以放心的死去了。
  為是表示親熱,她對四爺說出她的顧慮。她的話使三位老者的心立刻都縮緊。他們的歲數都比她大呀!樂觀了一輩子的祁老人說了喪气話:“四爺!受一輩子苦倒不算什么,老了老了的教日本人收拾死,才,才,才,……”他說不下去了。
  李四大媽差不多成了錢家的人了。錢少奶奶,和錢家的別人一樣,是剛強而不愿多受幫助的。可是,在和李四媽處熟了以后,她不再那么固執了。公公病著,父親近來也不常來,她需要一個朋友。盡管她不大喜歡說話,她心中可是有許多要說的——這些要說的話,在一個好友面前,就仿佛可以不說而心中也能感到痛快的。李四媽雖然代替不了她的丈夫,可是确乎能代替她的婆婆,而且比婆婆好,因為李四媽是朋友,而婆婆,無論怎樣,總是婆婆。她思念丈夫;因為思念他,她才特別注意她腹中的小孩。她永遠不會再看見丈夫,可是她知道她將會由自己身中產出一條新的生命,有了這新生命,她的丈夫便會一部分的還活在世上。在這一方面,她也需要一個年歲大的婦人告訴她一些經驗。這是她頭一胎,也是最后的一胎。她必須使他順利的產下來,而后由她自己把他養大。假若他能是個男的——她切盼他是個男的——他便是第二個孟石。她將照著孟石的樣子把他教養大,使他成為有孟石的一切好處,而沒有一點孟石的坏處的人!這樣一想,她便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可是,越想得遠,心中就越渺茫而也就越害怕。她不是怀著一個小孩,而是怀著一個“永生”的期望与責任!李四媽能告訴她許多使她不至于心慌得過度的話。李四媽的話使她明白:生產就是生產,而不是什么見神見鬼的事。李四媽的爽直与誠懇減少了錢少奶奶的惶惑不安。
  錢老人已經能坐起一會儿來了。坐起來,他覺得比躺著更寂寞。躺著的時候,他可以閉上眼亂想;坐起來,他需要個和他說几句話的人。听到西屋里四大媽對少奶奶咯啦咯啦的亂說,他就設法把她調過來。他与四大媽的談話几乎永遠結束在將來的娃娃身上,而這樣的結束并不老是愉快的。四大媽不知道為什么錢先生有時候是那么喜歡,甚至于給這有四五個月才能降生的娃娃起了名字。“四大媽,你說是錢勇好,還是錢仇好?仇字似乎更厲害一些!”她回答不出什么來。平日,她就有點怕錢先生,因為錢先生的言語是那么難懂;現在,他問她哪個字好,她就更茫然的答不出了。不過,只要他歡喜,四大媽就受點憋悶也無所不可。可是,老人有時候一听到將來的娃娃,便忽然動了怒。這簡直教四大媽手足無措了。他為什么發怒呢?她去問錢少奶奶,才曉得老人不愿意生個小亡國奴。雖然近來她已稍微懂了點“亡國奴”的意思,可是到底不明白為什么它會招錢先生那么生气。她以為“亡國奴”至多也不過象“他媽的”那樣不受听而已。她弄不明白,只好擠咕著老近視眼發楞,或傻笑。
  雖然如此,錢先生可是還很喜歡四大媽。假若她有半日沒來,他便不知要問多少次。等她來到,他還要很誠懇的,甚至于近乎羅嗦的,向她道歉;使她更莫名其妙。他以為也許言語之間得罪了她,而她以為即使有一星半點的頂撞也犯不著這么客气。
  瑞宣把上海的坏消息告訴了錢先生。他走后,四大媽來到。老人整天的一語未發,也不張羅吃東西。四大媽急得直打轉儿,几次想去和他談會儿話,可是又不敢進去。她時時的到窗外听一听屋里的動靜,只有一次她听到屋里說:“一定是小亡國奴了!”
  瑞宣把消息告訴了錢先生以后,獨自在“酒缸”上喝了六兩白干。搖搖晃晃的走回家來,他倒頭便睡。再一睜眼,已是掌燈的時分;喝了兩杯茶,他繼續睡下去。他愿意一睡不再醒,永遠不再听到坏消息!他永遠沒這樣“荒唐”過;今天,他沒了別的辦法!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