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論“他媽的!”1


  無論是誰,只要在中國過活,便總得常听到“他媽的”或其相類的口頭禪。我想:這話的分布,大概就跟著中國人足跡之所至罷;使用的遍數,怕也未必比客气的“您好呀”會更少。假使依或人所說,牡丹是中國的“國花”,那么,這就可以算是中國的“國罵”了。
  我生長于浙江之東,就是西瀅先生之所謂“某籍”2。那地方通行的“國罵”卻頗簡單:專一以“媽”為限,決不牽涉余人。后來稍游各地,才始惊异于國罵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連姊妹,下遞子孫,普及同性,真是“猶河漢而無极也”3。而且,不特用于人,也以施之獸。前年,曾見一輛煤車的只輪陷入很深的轍跡里,車夫便憤然跳下,出死力打那拉車的騾子道:“你姊姊的!你姊姊的!”
  別的國度里怎樣,我不知道。單知道諾威人Hamsun4有一本小說叫《饑餓》,粗野的口吻是很多的,但我并不見這一類話。Gorky5所寫的小說中多無賴漢,就我所看過的而言,也沒有這罵法。惟獨Artzybashev6在《工人綏惠略夫》里,卻使無抵抗主義者亞拉借夫罵了一句“你媽的”。但其時他已經決計為愛而犧牲了,使我們也失卻笑他自相矛盾的勇气。這罵的翻譯,在中國原极容易的,別國卻似乎為難,德文譯本作“我使用過你的媽”,日文譯本作“你的媽是我的母狗”。這實在太費解,——由我的眼光看起來。
  那么,俄國也有這類罵法的了,但因為究竟沒有中國似的精博,所以光榮還得歸到這邊來。好在這究竟又并非什么大光榮,所以他們大約未必抗議;也不如“赤化”之可怕,中國的闊人,名人,高人,也不至于駭死的。但是,雖在中國,說的也獨有所謂“下等人”,例如“車夫”之類,至于有身分的上等人,例如“士大夫”之類,則決不出之于口,更何況筆之于書。“予生也晚”,赶不上周朝,未為大夫,也沒有做士,本可以放筆直干的,然而終于改頭換面,從“國罵”上削去一個動詞和一個名詞,又改對稱為第三人稱者,恐怕還因為到底未曾拉車,因而也就不免“有點貴族气味”之故。那用途,既然只限于一部分,似乎又有些不能算作“國罵”了;但也不然,闊人所賞識的牡丹,下等人又何嘗以為“花之富貴者也”7?
  這“他媽的”的由來以及始于何代,我也不明白。經史上所見罵人的話,無非是“役夫”,“奴”,“死公”8;較厲害的,有“老狗”,“貉子”9;更厲害,涉及先代的,也不外乎“而母婢也”,“贅閹遺丑”十罷了!還沒見過什么“媽的”怎樣,雖然也許是士大夫諱而不錄。但《廣弘明集》□(七)記北魏邢子才“以為婦人不可保。謂元景曰,‘卿何必姓王?’元景變色。子才曰,‘我亦何必姓邢;能保五世耶?’”則頗有可以推見消息的地方。
  晉朝已經是大重門第,重到過度了;華胄世業,子弟便易于得官;即使是一個酒囊飯袋,也還是不失為清品。北方疆土雖失于拓跋氏□,士人卻更其發狂似的講究閥閱,區別等第,守護极嚴。庶民中縱有俊才,也不能和大姓比并。至于大姓,實不過承祖宗余蔭,以舊業驕人,空腹高心,當然使人不耐。但士流既然用祖宗做護符,被壓迫的庶民自然也就將他們的祖宗當作仇敵。邢子才的話雖然說不定是否出于憤激,但對于躲在門第下的男女,卻确是一個致命的重傷。勢位聲气,本來僅靠了“祖宗”這惟一的護符而存,“祖宗”倘一被毀,便什么都倒敗了。這是倚賴“余蔭”的必得的果報。
  同一的意思,但沒有邢子才的文才,而直出于“下等人”之口的,就是:“他媽的!”
  要攻擊高門大族的堅固的舊堡壘,卻去瞄准他的血統,在戰略上,真可謂奇譎的了。最先發明這一句“他媽的”的人物,确要算一個天才,——然而是一個卑劣的天才。
  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風气漸漸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等”的上下本該從此有些難定了,但偏還有人想辛辛苦苦地爬進“上等”去。劉時中□的曲子里說:“堪笑這沒見識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頑劣。江湖伴侶,旋將表德官名相体呼,聲音多廝稱,字樣不尋俗。听我一個個細數:糶米的喚子良;賣肉的呼仲甫……開張賣飯的呼君寶;磨面登羅底叫德夫:何足云乎?!”(《樂府新編陽春白雪》三)這就是那時的暴發戶的丑態。
  “下等人”還未暴發之先,自然大抵有許多“他媽的”在嘴上,但一遇机會,偶竊一位,略識几字,便即文雅起來:雅號也有了;身分也高了;家譜也修了,還要尋一個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從此化為“上等人”,也如上等前輩一樣,言行都很溫文爾雅。然而愚民究竟也有聰明的,早已看穿了這鬼把戲,所以又有俗諺,說:“口上仁義禮智,心里男盜女娼!”他們是很明白的。
  于是他們反抗了,曰:“他媽的!”
  但人們不能蔑棄掃蕩人我的余澤和舊蔭,而硬要去做別人的祖宗,無論如何,總是卑劣的事。有時,也或加暴力于所謂“他媽的”的生命上,但大概是乘机,而不是造運會,所以無論如何,也還是卑劣的事。
  中國人至今還有無數“等”,還是依賴門第,還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遠有無聲的或有聲的“國罵”。就是“他媽的”,圍繞在上下和四旁,而且這還須在太平的時候。
  但偶爾也有例外的用法:或表惊异,或表感服。我曾在家鄉看見鄉農父子一同午飯,儿子指一碗菜向他父親說:“這不坏,媽的你嘗嘗看!”那父親回答道:“我不要吃。媽的你吃去罷!”則簡直已經醇化為現在時行的“我的親愛的”的意思了。

  一九二五年七月十九日。

  1 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七日《語絲》周刊第三十七期。
  2 西瀅先生之所謂“某籍” 在一九二五年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學生反對校長楊蔭榆事件中,魯迅等七名教員曾在五月二十七日的《京報》上發表宣言,對學生表示支持。陳西瀅在《現代評論》第一卷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發表的《閒話》中攻擊魯迅等人說:“以前我們常常听說女師大的風潮,有在北京教育界占最大勢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動,可是我們總不敢相信。……但是這篇宣言一出,免不了流言更加傳布得利害了。”某籍,指魯迅的籍貫浙江。陳西瀅(1896—1970),即陳源,字通伯,現代評論派重要成員。
  3 “猶河漢而無极也” 語見《庄子·逍遙游》:“吾惊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极也。”河漢,即銀河。
  4 Hamsun 哈姆生(1859—1952),挪威小說家。《饑餓》是他在一八九○年發表的長篇小說。
  5 Gorky 高爾基。參看本卷第189頁注。
  6 Artzybashev 阿爾志跋綏夫。參看本卷第164頁注5。
  7 “花之富貴者也” 語見宋代周敦頤《愛蓮說》:“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8 “役夫” 見《左傳》 文公元年,楚成王妹江]罵成王子商臣(即楚穆王)的話:“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殺女(汝)而立職也。”晉代杜預注:“役夫,賤者稱。”按職是商臣的庶弟。“奴”,《南史·宋本紀》:“帝(前廢帝劉子業)自以為昔在東宮,不為孝武所愛,及即位,將掘景宁陵,太史言于帝不利而止;乃縱糞于陵,肆罵孝武帝為鴠ㄐC”魽A鼻上的紅包,俗稱“酒糟鼻子”。“死公”,《后漢書·文苑列傳》禰衡罵黃祖的話:“死公!云等道?”唐代李賢注:“死公,罵言也;等道,猶今言何勿語也。”
  9 “老狗” 漢代班固《漢孝武故事》:栗姬罵景帝“老狗,上心銜之未發也”。銜,怀恨在心。“貉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孫秀降晉,晉武帝厚存寵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篤;妻嘗妒,乃罵秀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
  十 “而母婢也” 《戰國策·趙策》:“周烈王崩,諸侯皆吊。齊后往,周怒,赴于齊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東藩之臣田嬰齊后至則[昔斤]之。’(齊)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爾)母碑也!’”“贅閹遺丑”,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劉備)文》:“操贅閹遺丑,本無懿德。”贅閹,指曹操的父親曹嵩過繼給宦官曹騰做儿子。
  □ 《廣弘明集》 唐代和尚道宣編,三十卷。內容系輯錄自晉至唐闡明佛法的文章。邢子才(496—?),名邵,河間(今屬河北)人,北魏無神論者。東魏武定末任太常卿。元景(?—559),即王昕,字元景,北海劇(今山東東昌)人,東魏武定末任太子詹事,是邢子才的好友。
  □ 拓跋氏 古代鮮卑族的一支。公元三八六年拓跋[王圭]自立為魏王,后日益強大,占有黃河以北的土地;公元三九八年建都平城(今大同),稱帝改元,史稱北魏。
  □ 劉時中 名致,字時中,號逋齋,石州宁鄉(今山西离石)人,元代詞曲家。這里所引見于他的套曲《上高監司·端正好》。曲子中的“好頑劣”,意即很無知。“表德”,即正式名字外的“字”和“號”。“聲音多廝稱”,即聲音相同。子良取音于“糧”。仲甫取音于“脯”。君寶取音于“飽”。德夫取音于“脯”。《樂府新編陽春白雪》,元代楊朝英編選的一部散曲選,共十卷(另有九卷本一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