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洋服的沒落




  韋士繇

  几十年來,我們常常恨著自己沒有合意的衣服穿。清朝末年,帶些革命色采的英雄不但恨辮子,也恨馬褂和袍子,因為這是滿洲服。一位老先生到日本去游歷,看見那邊的服裝,高興的了不得,做了一篇文章登在雜志上,叫作《不圖今日重見漢官儀》〔2〕。他是贊成恢复古裝的。

  然而革命之后,采用的卻是洋裝,這是因為大家要維新,要便捷,要腰骨筆挺。少年英俊之徒,不但自己必洋裝,還厭惡別人穿袍子。那時听說竟有人去責問樊山老人〔3〕,問他為什么要穿滿洲的衣裳。樊山回問道:“你穿的是那里的服飾呢?”少年答道:“我穿的是外國服。”樊山道:“我穿的也是外國服。”

  這故事頗為傳誦一時,給袍褂党揚眉吐气。不過其中是帶一點反對革命的意味的,和近日的因為衛生,因為經濟的大兩樣。后來,洋服終于和華人漸漸的反目了,不但袁世凱朝,就定袍子馬褂為常禮服,〔4〕五四運動之后,北京大學要整飭校風,規定制服了,請學生們公議,那議決的也是:袍子和馬褂!

  這回的不取洋服的原因卻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因其不合于衛生。〔5〕造化賦給我們的腰和脖子,本是可以彎曲的,彎腰曲背,在中國是一种常態,逆來尚須順受,順來自然更當順受了。所以我們是最能研究人体,順其自然而用之的人民。脖子最細,發明了砍頭;膝關節能彎,發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發明了打屁股。違反自然的洋服,于是便漸漸的自然的沒落了。

  這洋服的遺跡,現在已只殘留在摩登男女的身上,恰如辮子小腳,不過偶然還見于頑固男女的身上一般。不料竟又來了一道催命符,是鏹水悄悄從背后洒過來了。〔6〕這怎么辦呢?

  恢复古制罷,自黃帝以至宋明的衣裳,一時實難以明白;學戲台上的裝束罷,蟒袍玉帶,粉底皂靴,坐了摩托車吃番菜,實在也不免有些滑稽。所以改來改去,大約總還是袍子馬褂牢穩。雖然也是外國服,但恐怕是不會脫下的了——這實在有些稀奇。

  四月二十一日。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五日《申報·自由談》,署名士繇。

  〔2〕《不圖今日重見漢官儀》作者署名英伯,發表于一九○三年九月留日學生在東京辦的《浙江潮》第七期。此題目原語出《后漢書·光武帝紀》:王莽被殺后,劉秀(即后來的漢光武帝)帶了僚屬到長安,當地吏士見到他們,“皆歡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复見漢官威儀!’”按原語中“漢”指漢朝,英伯文中則指漢族。〔3〕樊山老人即樊增祥(1846—1931),號樊山,湖北恩施人,近代文人。“我穿的也是外國服”,据易宗夔《新世說·言語》記載,這是清代文學家王闓運的故事:“王壬甫碩學耆老,性好詼謔。辛亥之冬,民國成立,士夫爭剪發辮,改用西式衣冠。适公八十初度,賀者盈門,公仍用前清冠服,客笑問之。公曰:‘予之冠服,固外國式;君輩衣服,詎中國式耶?若能优孟衣冠,方為光复漢族矣。’客亦無以難之。”〔4〕一九一二年十月,袁世凱政府曾下令定長袍馬褂為男子常禮服。

  〔5〕林語堂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六日《論語》第三十九期發表的《論西裝》一文中說:“西裝之所以成為一時風气而為摩登士女所樂從者,唯一的理由是一般人士震于西洋文物之名而好為效顰,在倫理上,美感上,衛生上是決無立足根据的。”

  〔6〕据一九三四年四月十四日《新生》周刊第一卷第十期載:“杭(州)市發見摩登破坏鐵血團,以硝鏹水毀人摩登衣服,并發警告服用洋貨的摩登士女書”。當時北京、上海等地都出現過這類事。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