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譯者前言


  查爾斯·狄更斯是英國文學中批判現實主義的創始人和最偉大的代表。他的創作時代是英國工業資本主義正在發展,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的時代。他的作品生動地描繪了英國資本主義社會中极為廣闊的生活圖畫。
  《董貝父子》是他在1846年開始創作并在1848年完成的長篇小說。它代表了他在創作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他在創作成熟時期的第一個高峰。与他的前期作品比較,這部小說對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特別是對英國資產階級的觀察是更為深刻了;它在文學藝術上所達到的高度也超出了他的前期作品。在世界文學的美麗園林中,它始終是一株出類拔萃、蒼翠常青的樹木,只有少數作品在思想性与藝術性方面能与它媲美。
  這部長篇小說描述了一位英國資產階級典型代表人物董貝先生所經歷的悲劇。董貝先生是英國倫敦一個從事批發、零售和出口事業的公司的老板。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金錢几乎支配社會的一切事物。董貝先生由于擁有巨大的財富,成了一位极為高傲的人物。正像他對他的小儿子所說的,錢可以“使人們畏懼、尊敬、奉承和羡慕我們,并使我們在所有人們的眼中看來權勢顯赫、榮耀光彩”。他的生活目的就是去擴展他的公司,獲得更多的利潤。金錢主宰了他本人的思想,使他成了一個冷冰冰的、失去人類良好感情的人。小說開始時,他的久已盼望的儿子出世了,他感到興高采烈。他喜愛他的儿子,主要是因為他是他的公司的繼承人,他在他身上寄托著他的野心与期望。但是他絲毫也不去關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因此他的儿子小保羅從他那里得不到真正的父愛,也享受不到真正的家庭歡樂。至于他的女儿弗洛倫斯,因為“在公司的聲望与尊嚴的資本中……只不過是一枚不能用來投資的劣幣”,所以長期受到他的冷落,使女孩子在精神上深深地感到痛苦。他的第一位夫人的去世,他只是“覺得從他的盤子、家具和其他家庭用品中間不見了一個什么東西,而這東西是值得有的”。他傲視勞動人民,与他們的關系是冷若冰霜的金錢關系,正如他對他小儿子奶媽所說的,“在我們這個交易中,您根本不需要愛上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不需要愛上您……當您离開這里的時候,您就結束了這純粹是買与賣、雇佣与辭退的交易關系。”
  可是他引以自傲的金錢并不能給他帶來他所需要的一切東西。錢能做什么?這是他的小儿子向他提出的問題。世界上有不少東西,特別是人們相互之間出自內心的真正感情,不是錢能買得到的。這是這部小說的主題思想。嚴峻的事實殘酷地教訓了董貝先生。在冷冰冰的气氛的包圍下,在他操之過急的愿望的支配下,并在不良的教育制度的摧殘下,他的小儿子夭折了。金錢并不能使他享有健康。美麗的年輕寡婦伊迪絲在她貪婪的母親的慫恿下,被他用金錢買到了,可是他并不能買到她的真正的愛情以及他想要得到的尊敬与服從。伊迪絲沒有向他的蠻橫的要求屈服,兩個高傲的人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沖突。錢使他得到了他的經理的諂媚,但卻得不到他的真正的忠誠。最后他的妻子拋棄了他,和他的經理一起离家私奔,在他的家庭生活中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帶來了一場大災難。作為鮮明的襯托,小說為我們描繪了一些普通人民(如火車上燒鍋爐的工人圖德爾一家和卡特爾船長等)的生活。在這些主要不受金錢支配的普通人民身上閃現著人類良好感情的火花。董貝先生本人也只是在公司破產之后,他的曾經一度被金錢扭曲了的性格被糾正過來之后,他才在身上顯露出良好的人類感情。他在喪失了巨大的財富之后卻得到了寶貴的父女之愛,并享受到真正的天倫之樂。
  狄更斯在這部小說中描繪了19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社會中各個相互聯系的側面。我們在小說中可以看到權勢顯赫的資本家,也可以看到被資本主義競爭擠垮的小商人及普通的勞動人民;可以看到門第敗落的貴族,也可以看到在生死線上掙扎的乞丐与淪落受辱的妓女。資本主義社會中這些不同階級的人物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他們相互之間的關系是一幅內容丰富的圖畫。
  《董貝父子》是狄更斯所創作的一部結构嚴密的小說,与他前期作品中存在著結构松散的缺點有很大不同。他在創作之前,經過了細心的构思。所有人物的出場与故事情節的發展,都圍繞著董貝先生的命運的發展來安排,各种事件都有机地結合在一起,故事十分生動有趣。狄更斯在小說中采用的藝術手法是多种多樣的。有尖刻的諷刺,也有含笑的幽默;有客觀的描寫,也有故意的夸張;有直接朴素的陳述,也有妙趣橫生的比喻。狄更斯筆下的人物一個個都是活生生的,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也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甚至一條狗、一只鸚鵡、一把火鉗、一塊窗帘有時也都鮮明地顯示出了它們的思想感情。在閱讀《董貝父子》的時候,讀者的心是隨著故事的進展而跳動的。他會對某些人物產生厭惡或憤怒,對另一些人物則會感到喜愛或關怀。他會流出同情的眼淚,但更多的是會因為那些幽默有趣的文字而發出歡快的微笑。
  《董貝父子》和狄更斯的其他許多小說一樣,是作者一邊創作,一邊在雜志上分期發表的。當描寫小保羅去世的那一章發表時,當時的英國小說家安娜·馬什—考德威爾(AnnaMarsh—Caldwell)曾不加夸張地寫道,它“把整個國家都投入了悲悼之中”;不僅當時的英國是這樣,而且在法國也受到了程度不同的震動。《董貝父子》全書出版以后,立即贏得了廣大的讀者,成為當時的暢銷書。由此可見這本書當時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國讀者都很喜愛狄更斯所寫的小說《奧列佛爾·退斯特》(又譯《霧都孤儿》)、《老古玩店》和《遠大前程》(《又譯《孤星血淚》)等。我相信,《董貝父子》在我國翻譯出版后,我國讀者也一定會深深地喜愛它。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轉載請保留,謝謝!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