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章 長壽的肥鵝肝



  人的生命在任何階段都不可能預測,尤其是在老年,老年在任何人的生命中都不可能精确地做出預測,老年人對老年的幌子造得再多,也不如一張等了好久才到來的支票更吸引人,即使這樣,對于我來說,在普羅旺斯等待生命終點的來臨并非毫無慰藉之處。有些是精神的,有些則是物質的,是那种你實際上可以帶入銀行的。

  比如說,你已經退休了,你的主要資產是你的房子。這所房子很适合你,你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在這里頤養天年,直到你在訃告欄里最后一次露面。但是老年人的花費——總得有點這樣或者那樣的花銷罷:孫子的法拉利跑車,專職廚師的服務,美酒佳肴的奢侈价格——都不可避免地在逐年遞增,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你只有期望發一筆橫財才能讓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這個時候也許就要考慮按照那种特定的法國方式來賣掉你的房子了,這种方式叫作養老金。

  這是一場賭博。你以遠遠低于市場价的价錢賣了房子,但是你自身也成了其中的一個部分,有權將你的余生隨心所欲地安置在這里。對你來講,這好比自己做好了蛋糕,共住在里面;對于買主來說,則是獲得一份打折財產的机會——只要你這個老主人不要在這個世界上耽擱得太久,給人帶來太多的不便。也許,有些人對這种冷冰冰的方式大為反感。而更多的法國人在金錢方面卻是相當的實際,將這种方式當作對買賣雙方都可以從自然資源方面獲益的一個机會。

  但是,這种賭博的結局有時也可能事与愿違,就像前不久發生在阿勒斯鎮的那件事。這個鎮在基督紀元之前就已經存在,并且因盛產美女而聞名。這個從遠古走來的小鎮子,本身就是一個古老的紀念碑。直到一九九七年的時候,珍妮·卡爾蒙夫人還住在這儿。她的故事證明了普羅旺斯令人昂揚向上的氛圍,也對所有地產投机商敲響了警鐘。

  卡爾蒙夫人出生于一八七五年。她小的時候還曾見到過梵·高。她在九十歲的時候決定將她的房子以養老金的方式賣給當地的一個律師。這名律師還只是個四十多歲的小家伙,他沒有任何理由不相信自己是沾了天大的便宜。

  沒有想到的是,卡爾蒙夫人一直活著,活著。她用橄欖油護理自己的肌膚,每星期吃一公斤巧克力,到她一百歲的時候還騎自行車,一百一十七歲的時候;戒掉了煙。她去世的時候已經一百二十二歲,官方記錄宣稱,她是世界上活得最久的人。而那個倒霉的律師呢,在她去世的前一年就死掉了,年僅七十七歲。

  卡爾蒙夫人顯然是個例外,她的年齡与人們的平均壽命相去甚遠。保險統計員們強調,她嚴重破坏了他們的統計平衡,她能活這么長遠已經是一個相當的奇跡了。但是,如果有一天,她所創造的記錄要是最終被每天同我們朝夕相處的哪位八九十歲的老人打破,我倒一點也不奇怪。比如說,那些年齡比他們的收藏品還要大的古董商,雜貨店里那些比年輕姑娘們更加精力充沛、輕輕一推就將你推到一邊去的老太太,還有那些在茶園里對著番茄喃喃自語、鼓勵它們茁壯成長的性情乖僻卻又聲名顯赫的尊貴人物。普羅旺斯有什么東西讓他們如此依戀?他們有什么長壽的秘密嗎?

  有好几年的時間,我們附近的鄰居中有一位年紀很大的人,大家都叫他爺爺。他身材不高,人很瘦,每天都一成不變地穿著一件夾克衫,一條洗得褪了色的長褲,頭上永遠戴著一項平帽。他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總是讓我們覺得新奇不已。每次和我們去察看他的葡萄園之前,他總是要先開車帶我們兜兜風。他最喜歡看到人們在狹長的綠色小徑中工作——除草。修剪過長的枝條、施撒硫酸鹽化肥。這個時候,他就可以拄著拐杖行使他的監督權。

  他對自己的建議毫不吝惜,正如他一再提醒他忠實的听眾們時所講的,這是他八十多年的經驗之談,要是有哪個愣頭青非要与他爭辯葡萄或天气的話,他便會翻開老黃歷,找出一些陳芝麻爛谷子類的事來證明他是對的。“當然啦,”有一次他這么說道。“你們不會記得一九四七年夏天的事。八月下冰雹,都有雞蛋那么大。葡萄全給砸坏了。 ” 只要這樣的話一說出來,不管是誰,都會將已經到了嘴邊的“瑞雪兆丰年”的話咽回肚子里。他最喜歡說的話是,“不要盲目樂觀,老天爺可不長眼睛。”一般來說,一個多小時以后,看到整個葡萄園都給收拾得井井有條了,他才會滿意地踱回我們車上,搭一段順風車,之后再沿著大路,慢條斯理地回到儿媳婦的廚房里。我不說你也一定猜得到,他是去監督午飯准備得怎么樣了。

  我相信他是個知足常樂的人——滿臉縱橫吁陌的皺紋都一條一條地向上彎,拼湊出一副笑模樣。(他笑的時候,嘴往往張得過大,以至露出的牙床比牙還多,但這些一點也不能減少他拂面而來的歡樂。)我似乎從來沒見他生气或者傷心。他對于某些現代的新玩意不太喜歡,甚至有點討厭,比如說轟隆轟隆響個不停的摩托車。但是對另外一些卻尤其鐘愛,比如說他的那台大電視,這樣,他在看過時的美國肥皂劇時,就可以放縱一下自己的弱點。他九十多歲去世的時候心無旁騖,已經做好了一切准備。村里的人在他的葬禮上都動了感情。

  在普羅旺斯,還有很多像他這樣的人。你常常可以看到他們步履輕快,然而卻很謹慎地走進咖啡館里,找個座位坐下,悠然自得地呷上几口鵝鴨葡萄酒或者几口茴香開胃酒。也可以看到他們像一排和藹可親的鷂栖息在村子里戰爭紀念碑旁的木凳子上,指節粗大的雙手緊緊握住拐杖的手柄。或者搬几把椅子,躲坐在大門外的樹蔭里,注視著車來人往的大街,任何事情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按照今天的標准來看,這些老人們有過苦日子,風餐露宿,整日勞作,兀兀窮年,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而所收獲的糧食卻僅夠維持生存,不好的年頭,甚至顆粒無收。許多与我們近在咫尺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卻是遙遠而陌生。他們沒滑過雪,沒到加勒比海過過冬,沒打過高爾夫球、网球,沒有第二所房子,也不是每三年就換一部新車,我們今天所津津樂道的好生活,他們都未曾擁有過。但是,你看他們,生气勃勃,怡然自得,幸福無比,并且顯然,沒有什么能夠將他們打倒。

  像他們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似乎都可以以隊數以行計。每次看到他們,我都忍不住想問問他們到底有什么長壽的秘決。但是十有八九,他們唯一的回答只是聳聳肩而已,所以我只好自己來尋找一個并不可靠的結論了。

  他們這一代人似乎沒有受到現代焦慮的折磨,也許這恰恰是他們的一生都在同大自然打交道,而不是与某個脾气暴躁、反复無常的老板打交道的原因罷。雖然這個大自然——時不時地來點風暴、森林大火,或者庄稼疾病一一像個雇主一樣,既不可靠,也不寬容。但至少它沒有人性的惡毒、辦公室里的勾心斗角,也沒有什么不良的嗜好。遇到坏年頭,大家共同分擔大自然的失望与詛咒,同舟共濟,冷暖自知,因為除了期盼來年有個好收成外,的确沒有什么可以做的。与大自然共事(或者說爭斗)使人學會達觀淡泊,寵辱不惊,甚至在滿心埋怨時,也不忘樂上一樂。和農民們一起生活過的人都會知道,他們在談論不幸時的樂趣,即使是他們自己的不幸。他們就像面對痛苦竊笑的保險代理商一樣環。

  根据固定的、可預測的時節規律來生活,也會有一些讓人放心的東西,比如,知道春天和初夏是繁忙。喧鬧的季節,冬天則帶來緩慢且寂靜的時光。這樣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會將那些极不耐心而且雄心勃勃的公司經理們早早地赶進墳墓。然而,對于這里的老人們來說,卻全然不同。我有個朋友,也同我一樣,從浩瀚如海的廣告業務中逃离出來。几年前,他搬到了呂貝隆,以釀酒為生。他現在開著突突亂跳的拖拉机去上班,而不是像從前那樣,有著閃閃發光的小轎車,并且配有專職司机。現在,他面臨的問題不再是那些暴躁、挑剔的顧客,而是天气的好坏和在收獲季節到處游逛偷摘葡萄的流民。他已經學會了在沒有被法國人稱為“浩浩蕩蕩的秘書和私人助手的長龍裝飾陣”的情況下工作,并且已經很難記得起上一次打領帶是什么時候的事了。他工作的時間很長,比他在巴黎的時候干的時間要長得多,掙的錢也沒有那時多,但他感覺非常好,吃得香,睡得著,對自己的工作感到由衷的自豪。他在本質上同那些含飴弄孫、盡享天倫之樂的老人們一樣,都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

  也許,有那么一天,他也會加入到曾經被他叫作“在咖啡館里混日子的活古董”的人群中去。然而,重要的是,他的生活開始洋溢著旺盛的生命力,維持著万劫不衰的活力,而這是成熟的老年所必備的一個要素。研究科學的人(雖然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那里坐著的)告訴我們,人体只有運用起來才能強健。當閒置不用的時候,肌肉就會萎縮,這個或那個系統的器官就會比經常進行鍛煉的人衰竭得早。在城市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体育館。而在更為原始、更為朴素的農村生活中,為了生存所必須的農村体操,則是田間勞作。彎下腰去修剪修剪枝條,伸直身子去堆好一袋袋的化肥,砍砍柴,清理清理溝渠,堆一堆木料,所有這些僅僅是沒有趣味、枯燥乏味的雜活,但卻是极好的鍛煉。你要是干上一天這樣的活計,身上准會累得要死,肌肉全部僵硬,還會生出一排又一排的水瘡。再干上一個月,情況卻開始發生變化,你會覺得身輕体健,跨步欲飛,腰帶也明顯地松了。這樣干上一輩子,奇跡就會出現了,這是生命的奇跡。

  即使是在毫無生机的冬季,冬眠的快樂也時常被打獵一類的操練所打斷。可惜的是,現在呂貝隆打獵的人不多了,即使偶爾有,也只是散兵游勇,常常是一個人帶著槍走上一圈。但這是怎么樣的走啊——山坡又陡峭又堅硬,是對雙腿的耐力的挑戰;清冷的空气像洪水一樣涌進肺里,心髒要承受巨大的壓力。這群武裝起來的樂觀分子也不分年齡大小,有一次,我曾在森林里碰到過一位獵人,他的生辰好像比火藥的發明還要早呢。在大城市里,你可能會提出幫助他們過馬路。而在呂貝隆,他們會帶著你穿越田野,与你邊走邊談,而你為了跟上他們的步伐卻已經气喘吁吁了。

  在我的記憶中騎自行車的人,一向是只有十几歲的孩子。而現在騎士們的年齡似乎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裝備并不比年輕人遜色,渾身五彩斑斕,身上不是涂滿祖母綠就是涂滿孔雀紫。他們從路邊飛馳而過,就像一大群巨大的昆虫低飛掠過。也許要到他們在咖啡館前停下來歇歇气、喝杯啤酒的時候,你才注意到他們灰白的頭發,青筋暴露的雙手。好几年前他們就已經該領退休金了。還哪儿來的這么大的勁頭呢?難道他們不知道他們應該是疾病纏身、步履瞞盼著去醫院,而不是在午飯前還要嘈嘈嘈嘈地騎上一百公里地?他們吃了什么靈丹妙藥?

  除了好的食品和一兩杯葡萄酒之外還能有什么呢?古希腊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曾寫過一篇郁悶的藥方:“死神就在你的胃腸里;消化不良是所有罪惡的源泉。”假如他說的有道理,我想,普羅旺斯人的胃腸是他們長壽的必要裝備。由此推斷,這副好胃腸是同它每天都必須對付的那些東西息息相關。

  普羅旺斯人的胃腸為什么具有如此健康的功效呢?有好几种頗有道理并且也頗能調人味口的理論。經常食用橄欖油就是其一,或者經常吃大蒜,輔之以紅葡萄酒——每天一到五杯,或者其他任何東西,這全看你相信哪种科學理論。(每天五杯好像更是一個圓滿的數字。)但是我還得看看有學問的營養學家們有關的統計理論。他們說,法國西南部的居民中患心髒病的比率比其他地方的要低,而這個比率早已經比除日本外的任何其他發達國家低了。

  然而,這些普羅旺斯西南部幸運的居民以什么為生呢?低鈉的粥?長壽豆腐?栗子肉片,偶爾地再加上杯無酒精、無糖、閃閃發光的葡萄酒替代品?全都不是。他們的飲食中一個重要部分是脂肪,尤其是鵝和鴨的脂肪——听到這些,傳統的飲食思想和人們普遍接受的烹調方法只能黯然神傷——普羅旺斯人离不開脂肪,土豆要用脂肪來烤,什錦砂鍋中的豆子要用脂肪來炯,蜜餞要用脂肪來保存。肥鵝肝更是只有天上才有的美味佳肴了。(肥鵝肝實際上是羅馬人發明的。由于法國人一遇到什么好吃的東西,馬上就要起個法國名字納為國粹,并且由于他們傳統的謙虛品性,自然而然地就相信那自古以來就是他們的國寶了。)這個肥膩膩、肉嘰嘰的東西怎么可能是健康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呢?然而如果有一天,根据營養學合理搭配的菜單上只剩下了豆腐、豆子之類枯燥無味的食物,而刪去了肥鵝肝,我們的生活還有沒有趣味?脂肪真的對人体沒有益處嗎?

  這可能首先要看一看脂肪究竟是從哪里來的了,雖然食物警察們并沒有那么好的心情為你區分這些。多年來,他們一直諄諄告誡我們,提防脂肪的危害,不論哪一种脂肪統統是有害的。在加利福尼亞,你完全可以惊羡于那些渾身上下除了皮、骨頭、肌肉和僅僅維系健康的硅酮之外什么都沒有的人。我也听說過,那里的營養學權威曾經認真地考慮過要宣布脂肪為禁食物質。食物產品,即使是在法國,也要在標簽上犯了罪似地承認里面包含了百分之一的脂肪。脂肪,真的是臭名遠揚了。所以,看到法國這個角落里的人們這么興高采烈地對那种高脂肪、高膽固醇、對動脈具有巨大威脅、可謂是罪大惡极的東西愛不釋手,真是讓人覺得神秘莫測。

  因為尋找肥鵝肝和健康之間究竟有什么關系,我翻遍了好几本有關飲食和營養的書,但卻發現里面的理論都是如出一轍,只是面目不同而已。不過,有一點他們倒是异口同聲的,他們都說,脂肪是殺手,如果經常吃的話,會使你在正當壯年的時候,因血管阻塞而猝死。為了尋找一個不同的、未必是科學的意見,我決定從法國營養學的根源處找起。首先,我想到要去咨詢一個廚師。但是我所認識且尊敬的廚師更關心的是菜的味道,而不是你心髒的狀況。他們認為前者才是他們的主要職責,而后者則是你自己的事。我所能希望從他們那儿得到的是到哪儿去吃肥鵝肝最好,而我需要的則是一個更為均衡、更為中庸的觀點。

  法瑞苟勒先生雖然很少能提供什么不偏激的觀點,但我還是決定拜訪他,僅僅指望他能運用他在學校當老師期間積累的那些有關營養學的知識。可是,最終我發現他依舊坐在酒吧里他的老位子上維護著法國的傳統,脾气依舊很大。

  我的研究從雷格斯那儿也沒有什么進展。一般情況下,他是法國生活方式的熱烈擁護者。肥鵝肝當然對你是有好處的,他說。大家都知道這一點。你嘗過加斯克尼的利沃麗姐妹做的肥鵝肝嗎?那真是棒极了。但一涉及詳實的醫學證据,雷格斯便一無所知。

  最后,我不得不去找葬禮鑒賞家馬利斯。有一天早晨他把我叫到咖啡館里,很明顯地有什么情況,但在他還沒有開口之前,我便急不可耐地將我的問題提了出來。

  “你可以吃你喜歡的任何東西,”他說,“但這沒有太大的不同。年齡大了,身体自然就不好了,這同你吃什么沒有關系。毫無疑問。”

  說到這里,他的眼睛開始發亮,身子往前傾了傾,告訴我一件剛剛發生的有趣的死亡事件。就如往常一樣,當他談論另外一個人的死亡時,總是壓低了嗓門,很嚴肅的樣子。但是很明顯,這一次,馬金的這件事給了他相當的歡愉。

  已故的馬金先生畢生都致力于購買國家彩票。迫于想發財的愿望,每個星期他都要買一張彩票。為了保險起見,這些彩票放在他唯一的一件西裝的上衣口袋里,這套西裝被鎖在一個大衣柜里,一生中只有兩次机會出來見見陽光。一次是去參加一個簡短的婚禮;另一次,是法國總統經過這個村庄,帶來了富有紀念意義的五分鐘。每個星期的同一時間,馬金都要將柜子打開一次,那張不幸的老彩票就被一張新彩票所代替。馬金的這一習慣保持了三十年的時間——三十年的時間里,他從來沒有贏得過哪怕一分錢。

  在那個夏季最炎熱的時候,末日突然降臨到馬金先生的身上,他帶著他三十年苦苦積攢下來的彩票撒手人衰。人們按照他在社區里的地位以合适的方式埋葬了他。(他曾在當地的郵局干過多年。)生命真是不公平——一個星期之后,人們發現他的最后一張彩票中獎了——雖沒有數百万元,卻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量,足有好几十万。

  馬利斯停了一下,深深反思這种不公正,惊奇地發現他的杯子已經空空如也。在繼續他的話題之前,他環顧了一下四周,似乎是确保他的話不被別的人听見,他說,有一個小問題,就是,馬金先生死的時候,穿的就是他生前那件唯一的西裝,這當然無可厚非。重要的是,他的口袋里還裝著那張中獎的彩票,被埋在六英尺深的地下。而領獎的規則又十分嚴格——沒有那張中了獎的彩票,任何人也拿不到錢。怎么辦呢?將尸体扒出來,就會破坏墳墓。要是不去管它,又會失去一大筆錢。

  “是不是很可笑,啊!”馬利斯點點頭,笑了,只要命運影響的不是他自己,他對于命運的無常總是有無窮的能力發出微笑。

  “可對那個家庭來說,并不好笑。”我說。

  “啊,你別著急,”他摸了模自己的鼻子。“故事還沒有完呢。知道這事的人太多了。”

  我的眼前立即浮現出盜墓者在夜晚爬過村子的墓地的情景——鐵鍬挖到棺材時刺耳的咯吱聲,發現彩票之后滿意的呻吟聲。我說,肯定會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這個家庭不受打扰就可以獲得這筆獎金。

  他沖著我晃了晃他那寓意深遠的食指,好像是覺得我的建議提得太奇怪了,根本不可能實現。規矩就是規矩,他說,如果現在開個先例,以后各种各樣彩票丟失的故事都會出來了——狗吃了,風刮走了,抽水馬桶沖走了——那樣就會沒完沒了。馬利斯搖了搖頭,然后,想起了什么似的,把手伸進他的軍用夾克的口袋里。

  “我有辦法了,我們可以考慮合作。”他一邊說,一邊從口袋里掏出一份卷著的雜志,抹平了皺巴巴的紙。“看看這個。”

  這是一本叫作《哈羅》的雜志,是有關一些二流名人的風流軼事的,這种雜志几乎是每個理發店和牙醫診所里必備的東西,其中收集了大量的社會名流顯貴游玩或者家居的各种彩色圖片,偶爾也有在葬禮上的圖片,馬利斯的想法正是因此而來。

  “你曾經干過廣告,”馬利斯說道,“你會看到其中的机會。”

  他已經全盤考慮過了。他的計划是創立一份友情雜志,專門記錄那些剛剛過世的名人。在法國,可以把它叫作Adieu,在英國就可以叫作Goodbye。雜志的內容可以是從報紙上得來的各种訃告,配以人物生前的照片——“這叫快樂的舊日時光。”馬利斯說,里面還應該有一個固定的欄目,叫作“本月葬禮”,其廣告費用將由死者家屬、花圈商、鮮花商、棺材商提供。還有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忘記飲食服務業,任何重要的葬禮都离不開這一項。

  “怎么樣?”馬利斯說道,“主意不錯吧,嗯?這是個巨大的金礦。每個星期都有重要人物与世長辭。”他將身子向后靠了靠,眉毛高高挑了起來,我們兩人默默地坐了好一會儿,考慮著死亡和金錢。

  “你在開玩笑。”我說。

  “沒有。我當然是嚴肅的了。這是每個人都回避不了的。比如說,你,”他說,“你一定也想過你要怎么死。”

  我所希望和接受的死亡方式用一個詞就足以概括:突然。但這個詞對馬利斯來說還遠遠不夠。這個貪得無厭的老家伙對所有細節都感興趣,在哪儿,怎么死。我說不出來,他就不滿意地搖搖頭。生命中為數不多的定事之一,我卻沒怎么仔細考慮過,想得更多的卻是這一頓飯我還要吃什么東西。而他,卻定好了計划——個完美的計划,最后的胜利,歡愉的混淆,每個有幸在場的人都不會忘記。他怀著滿腔熱忱,描述他已期待多年的一种待遇——如果一切都如他所期盼的那樣,將會是的。

  首先,要有一個美麗的夏日:正午時光,天空湛藍,淡淡的云朵飄浮在天上,微風輕拂,樹叢中的蟬鳴构成了故事的背景樂。如果死在雨中,馬利斯這樣說,也應該是很怡人的時刻。其次,要有一個好胃口。因為馬利斯已經決定,他最后的時刻應該在飯店里一張陰翁的餐桌上度過。

  飯店至少是三星級的。店里的閣樓里存放著各种各樣品質和价值都難以想象的葡萄酒:金黃的勃良第。一級的波爾多、十九世紀末的伊坤、最老的葡萄藤上釀下的香檳,這些酒不管其价格如何,都在用餐前好几天就已經准備好了。這樣,廚師才會有時間創造一頓精致的佳肴來与這些美酒匹配。馬利斯端起了杯中价值十法郎的正紅酒,呷了一口,無可奈何地聳了聳肩,又沉浸在自己的描述中。

  在人生的終點,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有個意气相投的朋友也很重要。馬利斯早已經為自己選好了一位合适的客人——伯納德,他的一位多年的老朋友。伯納德在此地還是個傳奇式的人物。由于害怕打扰口袋中的錢,他從來不愿把手伸進袋里去,因而聲名大震。他把節儉變成了一門藝術。在他們這么長時間的交往中,馬利斯只記得伯納德在咖啡館里付過兩次錢。都是因為當時廁所里擠滿了人,付賬的時候他再也找不出借口可逃遁。除此以外,他是個好伙伴,富有生趣,兩人在一塊時可以花上几個小時消磨在酒桌上。

  至于菜呢——死亡菜單——馬利斯還在考慮應該點些什么菜。要有炒得很爛的葫蘆花來提提口味。當然得有肥鵝肝噗。或者茄子羊奶布丁,或者蜜鴿子,或者艾蒿慢炒豬肉(由廚師作出決定,馬利斯覺得相當高興),然后是迷迭香烤山羊奶酪,之后是牛奶蛋糊和櫻桃餡餅或鮮桃馬鞭草湯……

  他停了一來,眼神迷离,似乎看到了未來這頓盛宴。我不得不怀疑如果桌子上有這么多的東西等著他,他怎么會有時間或者愿望去死呢。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又回到了盛宴上。

  “生命就這樣過去了,”他說,“我們把一生的飯都吃盡了,我們曾像國王那樣喝酒,我們曾大笑過,聊過天,吹噓自己有過多少艷遇,為永久的友誼發過誓,喝光了瓶中的最后一口酒。然而下午還是下午。我們還沒准備好要离開。再來一兩杯滿足一下胃口,還有什么比我出生的一九三四年生產的白蘭地更好的東西嗎?我舉手招呼侍者,然后——啊!”

  “啊?”

  “致命的心髒病。”馬利斯身子向前一歪伏在桌上,轉過頭來看著我。“我馬上就死掉了,但我的臉上卻帶著微笑。”他眨了眨眼睛。“因為伯納德要付賬了。”

  他在椅子上坐好,在胸前圓了個十字:“喏,就是這么個死法。”

  那天,我帶著狗到勃第良上面的克拉玻利得斯高原散步。這是傍晚時分,山峰東邊月亮已經升起了四分之三,蒼白、銀亮亮地挂在深藍色的天空,与西山正沉沉下落的太陽形成鮮明的對照。空气干燥,溫暖,彌漫著濃烈的香味,這是生長在岩石間土壤里的小花發出來的。四野寂靜,只有風的嗚咽,唯一的人跡是几碼之外倒在灌木叢里的干石牆。這景象可能几百年凝結不變,甚或几千年,只是用來提醒人們,人的一生何其短暫迅逝。

  我想到了卡利蒙夫人長達一百二十二歲的生命,由巧克力和香煙支撐著,還有各种各樣的普羅旺斯的專家向我推荐的長生不老之藥。几瓣生大蒜,每天來上一勺浸泡在水里的紅辣椒,薰衣草淡香檳酒,令人甚感安慰的橄欖油潤滑劑。今我失望的是,沒有一個專家提到過肥鵝肝,也沒有人提到一种更為重要的要素——達觀的精神,一种在簡單淡泊的生活中尋求樂趣的能力。

  這种精神体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咖啡館里興致勃勃的打牌,集市里嘈雜而又不失幽默的討价還价,村庄節日里的開怀大笑,餐館里周末聚餐前的期盼之情。如果快樂的長生之道有個公式的話,也許也就不外乎這些:吃、喝、愉快的心情。重要的是,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shuku.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