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七章 正氣盟


  事過境遷,彷彿彈指一揮間,世上以過了多少春秋。
  時值歲未,漢水北岸的仙人渡頭擠滿了車馬,熙來攘往,夾著人聲喧囂,亂成一團。這一日天候驟變,先是烏雲佈滿了天空,到午後忽地暴雨如傾,那江面上更是狂風大作,波浪滔天,船家們紛紛將渡船下篷靠岸,凡是要渡江南下的客商都被阻在渡口,無法啟程。
  鎮中雖有幾家客棧,卻哪裡容得下源源不斷的北來行旅,早已住得滿了。街上,仍有許多客商找不到住宿之處,無奈之下,只得湧入鎮中最在的一家茶鋪,與掌櫃的費盡口舌,將堂中的桌椅搬開,生了一堆大火,二三十人都擠在大堂中團坐。
  門外,冷風如刀,夾著雨點□□啪啪地打在屋簷上。
  眾客人都是趕著回家過年,哪料到會遇著這般天氣,看來明日多半仍不能成行,人人眉間心頭,均含愁意。
  此時天色漸晚,街上雨聲沙沙不絕,竟似越下越大。
  透過迷濛的雨簾,只見一副餛飩擔子從雨中挑來,到得茶鋪簷下,歇下來躲雨,賣餛飩的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瘦高漢子,頭帶一頂桐油斗笠,遮住大半面孔,身穿灰布短襖,腰間圍了一殺舊腰帶,在鍋台邊一站,篤篤篤地敲著竹梆。
  竹梆聲穿過夜雨,傳入茶鋪中,不多時,門中有一人探出身,叫道:「喂,那賣餛飩的,你賣的什麼餛飩?」
  灰襖漢子回話道:「雞絲餛飩,十五文錢一碗,現煮現賣,另有燒餅,十文錢三個,客官要不要嘗嘗?」說著,他將鍋蓋揭開,鍋中清煮母雞一半,外加捧骨之類,用小火熬煮,水氣熱騰地直往上冒。
  那人當下數了五十文錢,遞到餛飩擔上,道:「先給咱煮兩碗餛飩,另加六個燒餅。」灰襖漢子應道:「是,是!」將錢斂起,丟入擔子旁直豎的一支竹筒,然後把餛飩拋入熱湯中,過不一會兒,便已煮熟。他用鐵勺在鍋中攪了幾攪,取過兩隻大碗盛了,再撒上香油、纖蔥、薑末、胡椒、精鹽、熏醋,碗中頓時香氣四溢,熱烘烘地端了上來。
  茶鋪中的客商早就餓了,聞到香氣,無不食指大動,又有七八人擠到門邊,紛紛掏錢買餛飩。
  灰襖漢子應接不暇,他索性將擔子挑入堂中,煮一碗賣一碗,生意是出奇的好,不過一柱香的功夫,擔中的餛飩燒餅皆盡賣光。他擦了擦額上的汗水,將擔子放在一旁,先靠著火堆坐下來歇息。
  夜,更深了。
  眾人圍坐在火堆之旁,聽著遠處江畔驚濤拍岸,一時都無睡意。
  驀然,電光連閃,劃破長夜,半空中忽喇喇打了個霹靂,驚得眾人的心都不禁一顫。雷聲過後,街面上傳出隱隱的馬蹄聲,大雨中十餘匹馬急馳而來。
  賣餛飩的灰襖漢子聽到馬蹄聲音,臉色微變,用手拉低了斗笠,將面孔遮住,默默站起身,似是怕火堆炙熱,挪到大堂右側的一個角落裡坐下。
  十多匹馬奔到茶鋪前,嘎然而上,蹄聲中夾雜著數聲呼哨,七八匹馬繞到鋪後,竟將這間茶鋪四面圍住。
  只聽馬蹄鐵拍打在青石板上,錚錚直響,鋪中眾人駭然失色,面面相覷,在心中不免暗自嘀咕:「這莫不是來了強盜?」
  眾人正自惶惶不安,突然,砰的一聲,大門推開,大步走進兩個漢子,一色的黑衣,頭戴斗笠,肋懸長劍,最顯眼的地方是兩人衣襟處各有一對鹿皮口袋。凡是江湖人都知道,這一對口袋便是蜀中唐門的獨門標誌,裡面裝的便是威震天下的唐門暗器。
  堂中的眾客商為這二人的氣勢所懾,本在說話的人都住口不言,呆呆地望著他們。
  兩名黑衣大漢的目光冷冷掃過大堂,身子一閃,一左一右守在大門的兩側。隨後,從門外走入一個極瘦極高的老者,身上穿的也是唐門的黑衣,只是胸口沒有了鹿皮口袋,換成金絲繡成的一對翅膀,黑暗中看上去,發出閃閃金光,十分醒目。
  黑衣大漢對老者極為恭敬,一人為他解下濕透的披風,另一人躬身道:「師叔祖,潛龍堂的人還沒到,你先坐到這兒,烤烤火,趕了寒氣再說。」
  老者點了點頭,往火堆走來。
  一干客商心中都是一凜,不自禁地向兩旁挪移,讓出老大一片地方。
  老者似乎懷著什麼心事,眉頭微鎖,對四周的眾人看都不看,順手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望著火堆默默出神。火堆燒得正旺,□□啪啪的火苗竄起多高,映得老者臉上一片通紅,不是別人,赫然正是蜀中唐門三大長老之首的唐步血。
  出了什麼事?
  唐門勢力雖大,卻素來足不出蜀,然而今夜,十餘名唐門高手不辭風雨趕到漢水畔的一個小小渡口中,行蹤詭密,不由人不覺得今夜氣氛異常,只怕要出事。
  不知不覺地已過了一個時辰。屋外的大雨由大變小,漸漸停止。沉默中,唯聞簷下淅瀝的滴水聲,顯得夜色愈發靜謐。
  突然,東北方向又傳來一片馬蹄聲,沿著大道急馳而來,聽其聲勢,竟是大隊人馬,不下百餘騎。
  堂中的眾客商心中忐忑不安,心想:「黑夜之中,怎地又有人冒雨奔馳,難道是沖這些唐門中人來的麼?」有些見識較多之人,只道這是江湖門派間要發生火拚,嚇得魂飛魄散,卻一動不敢動。
  一直默立在門側的兩名黑衣漢子同時一晃身,推門而出,又一晃身,已飄在數丈之外,便如兩隻黑翼蝙蝠,融聲凜道:「師叔祖,是潛龍堂的人馬到了。」
  唐步血垂目望著火堆,臉上不動聲色,只輕輕將手一揮。
  那名黑衣大漢會意地點了點頭,從懷中取出一隻流星火炮,點燃了射出,數里地之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轉眼間,那隊人馬越奔越近,來到茶鋪門前,四下散開。只聽胡哨聲東呼西應、南作北和,竟然四面八方都是哨聲,似乎將茶鋪團團圍住。
  只聽得一個清亮的聲音叫道:「蜀中唐門的唐老前輩在這裡麼?潛龍堂新任堂主黃伯剛在此拜候。」
  唐步血聞言一怔,喃喃道:「潛龍堂新任堂主黃伯剛?」他搖了搖頭,站起身說道:「夤夜之際,有勞黃堂主風雨前來,請進屋一敘吧。」這幾句話說得輕描淡寫,和平時談話殊無分別,但屋外人喊馬嘶,他的話音仍然清晰洪亮,遠遠送出,絲毫不為嘈雜之聲所掩,足見內功之精純。
  隨著話音,從門外走進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漢子,此人一身喪服,頭戴麻冠,滿臉風塵之色,雙目紅腫,顯是家有喪事,死了親人。他進門望見唐步血站在屋中,忙躬身行禮,說道:「潛龍堂黃伯剛拜見唐老前輩。」
  唐步血拱手回禮,見對方一身喪服,不由得吃了一驚,問道:「老夫雖居蜀中,對漢水畔的潛龍堂卻是久仰其名,不知閣下與陽泰升老堂主怎麼稱呼?」
  黃伯剛答道:「陽老堂主是在下授業恩師,蒙他老人家不棄,現由我接掌潛龍堂的堂主之位。」
  唐步血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方纔我見黃堂主甚為面生,倒多心了,還請黃堂主見諒。」他拱了拱手,話音一頓,又問道:「陽老堂主現在可好?」
  哪知,黃伯剛一聽此言,忽然搶上幾步,拜倒在地,虎目含淚,道:「唐老前輩,我……我恩師給……給人害死了。」
  唐步血神色立變,一張消瘦的臉上霎時間佈滿陰鷙戒備的神氣,緩緩說道:「陽老堂主以一路通臂虎爪馳名江湖,掌上的功夫登峰造極,潛龍堂麾下更是弟子數千,何人能下手害得了他?」
  黃伯剛垂淚道:「晚輩無能,訪查不到仇人的確訊,但從恩師屍身的傷口上推斷,兇手必是東瀛流派的人物。」
  此言一出,唐步血的臉上突然閃過一絲猙獰的殺氣,但殺氣霎息即過,沉聲道:「你說的話可當真麼?」
  黃伯剛站起身,將手一揮,立刻從門外進來四個大漢,均是頭紮白巾、身穿孝服,肩上扛著一口烏黑的棺材。
  黃伯剛上前幾步,拜伏在棺前,悲聲道:「恩師在上,弟子無能,非但不能為您老人家報仇雪恨,反而驚動您的靈柩,您在天之英靈,請恕弟子不孝。」說罷,他起身揭開棺蓋,對唐步血道:「唐老前輩,家師遺體在此,您看可否為東瀛刀法所傷?」
  唐步血走上前,見棺中是一位老者,已死去多時,一道血口,自眉心劃下,過鼻尖、人中、嘴唇、咽喉、直落胸膛,不偏不斜,恰成一道血線劃過中央,入肉幾達一寸。
  唐步血看了半晌,才仰天發出一聲長歎,喃喃道:「不錯、不錯,果然是天野派的新一流刀!一刀斃命,絕無生機,好厲害的刀法!好狠毒的殺勢!」
  黃伯剛揮了揮手,命四名大漢將棺材抬出屋去,然後,他低聲道:「不知唐老前輩是否知道,近半年來,黑白兩道已有數十位高手慘死在天野刀法之下,像南陽駱氏三雄,伏虎寨大寨主程千里,玉杖俠李去天,七陰教主司徒無雙,這些人無一不是顯赫一時的人物,現在又加上我恩師。」
  唐步血微微點頭,道:「這些事,我亦有所耳聞。」
  黃伯剛道:「晚輩在江湖中雖屬後進未學,但潛龍堂之仇是非報不可的,因此,晚輩斗膽請唐老前輩主持公道,替中原武林誅凶,為潛堂雪仇。」
  唐步血沉吟了片刻,道:「天野刀法重現江湖,只怕一場血雨腥風就要掀起,事關中原武林的尊嚴,唐某決不能置身事外。」說到這裡,他胸口微微一挺,頷下白鬚無風而動,顯得威風凜凜,豪氣逼人。
  黃伯剛大喜道:「有您這一句話,何愁真兇不除,深仇不雪。」
  唐不血在屋中來回走了兩步,眉頭一皺,說道:「不過,單憑老夫一人之力只怕降不住天野派的兇手。再者歲月不饒人,老夫恐是難以當此重任,依我看,眼下武林中倒有一人,可稱得上威名浩蕩,俠義無雙,若由此人出面對付天野派的兇手,應是萬無一失。」
  黃伯剛想了想,脫口道:「您說的莫不是正氣府的谷大俠麼?」
  唐步血奇道:「你如何猜到的?」
  黃伯剛道:「三日前,正氣府曾遣了兩名信使來到潛龍堂,就是為了對付那個天野派的兇手,提出在武林中結盟,奉正氣府為盟主,各門各派尊其號令,共誅兇手。到那時,法網恢恢,不愁兇手不斃。」
  唐不血撚鬚道:「這個主意很好嘛,你答應了沒有?」
  黃伯剛卻歎了一聲,道:「谷大俠的仁義之名,在江湖中是眾望所歸,我自然毫無異議。只可惜當時恩師仍然健在,他老人家卻執意不允,寧可獨自去緝拿兇手,也不肯與正氣府結盟。正氣府的兩名信使失望而去,哪料得在當天夜裡,他老人家便慘死在天野刀法之下。」
  唐步血聽後面帶戚色,道:「陽老堂主一生過於剛直倔強,不弱於他人。唉,武林少一高手,江湖少一俠士,實深悼惜。」
  黃伯剛亦垂首黯然。
  稍後,唐步血又道:「逝人已去,生者還須節哀,黃堂主今後又有何打算。」
  黃伯剛毫不遲疑,大聲道:「師仇如父仇,一日不報,寢食難安。晚輩這就傳令堂中全部弟兄,搜尋兇手下落,一旦發現其蹤跡,必星夜趕至,與之死搏。」
  唐步血搖頭道:「你現在已是潛龍堂之主,怎可再逞一時之血勇,以你現在的武功,比你師父尚且遠有不如,若撞到那兇手,枉自送命而已,又談得上什麼報仇?不可、不可。此事尚須從長計議。」
  黃伯剛道:「唐老前輩在江湖中德高望重,晚輩願攜潛龍堂唯您馬首是瞻,何去何從,但憑您主持大局便是。」
  唐步血手捻長鬚,仰望屋頂,沉思半晌,緩緩道:「天野派此次重入中原江湖,必是有備而來。唉,這幾年咱們中原武林卻亂如一盤散沙,各門各派或明爭、或暗鬥,自相殘殺,正給了對手以可乘之機。」頓了頓,他又說道:「以老夫所見,江湖各門派幫會間若非聯成一盟,統一號令,則這場浩劫,只怕不易抵擋。」
  黃伯剛道:「您的意思是……?」
  唐步血點了點頭,道:「我勸黃堂主率潛龍堂一干人馬結明正氣府,會同天下正道之士,同心協力,息爭解紛,方可成就大事。」
  黃伯剛猶豫了一下,才輕聲道:「此舉好是好,不過家師生前曾極力反對入盟之事,如今他老人家剛過世,我便率潛龍堂加入正氣府,實是大違恩師之願。此事傳入江湖,只怕世人笑我黃伯剛為了私心,大大的不孝。」
  唐步血眉頭微微一皺,道:「此言差矣。」他上前拍了拍黃伯剛的肩膀,滿臉殷切之色,說道:「這各派結盟之事,看來是大勢所趨,早一日入盟,對潛龍堂有百利而無一害。至於替陽老堂主報仇之事,就包在老夫的身上,你只管放心。」
  聽到唐步血這麼說,黃伯剛不再遲疑,將雙掌重重一拍,彷彿下了決心,大聲道:「好,只要能替恩師報仇,潛龍堂數千弟兄便肝腦塗地,又何足惜。我即刻回總堂發飛貼邀集各分堂堂主,同赴揚州正氣府,面見谷大俠,共襄大舉。」
  唐步血大喜,微笑道:「咱們一言為定,老夫先走一步,在正氣府恭候佳音。」
  黃伯剛從懷中取出一支黑黝黝的鐵鑄蟠龍,雙手舉過頭頂,道:「這支鐵龍乃是祖師遺物,向為潛龍堂的掌門信物,煩請唐老前輩轉交谷大俠,以表黃某入盟之決心。」
  唐步血望見鐵龍,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口中卻朗聲讚道:「當機立斷,當斷不疑,黃堂主真不愧是做大事之人。陽老堂主若地下有知,也當含笑九泉了。」說著,他伸出手臂,向鐵龍抓去。
  就在這時,屋外驀然傳出一聲霹靂般的大喝:「都給我閃開,讓我進屋。」喝聲中,茶鋪的大門砰的一聲被震開,從外闖入一個魁梧的老人。
  黃伯剛聞聲一顫,忙縮手收起鐵龍,回身望去,驚道:「祁師叔,是您……您……怎麼來了?」
  只見老人大步走到黃伯剛的面前,聲若洪鐘地說道:「堂主,你率領總堂中的弟子深夜外出,做下這麼大的決定,怎地對我連聲招呼也不打?」
  黃伯剛面帶幾分驚慌之色,道:「您年事已高,本該在堂中頤亨天年,這些小事由晚輩們自行料理即可,如何再敢驚動您老人家出面費心。」
  老人臉色本就十分紅潤,聽得黃伯剛這麼說,更是脹得滿臉通紅,大聲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咱們潛龍堂自你師祖開山創派以來,經你師父與我等兄弟出生入死、苦心經營,才有了眼下這片基業。如今,你師父不幸遭人毒手,屍骨未寒,你便要將這片基業拱手送與他人麼?」
  黃伯剛臉上青一陣、白一陣,道:「我恩師慘遭殺害,我率眾歸附正氣府盟下,正是為了合天下武林俠義之力,緝拿兇手,替恩師雪此深仇!」
  老人重重一哼,道:「咱們潛龍堂上下數千弟子,俱為忠肝仁義之士,若要雪仇,我第一個便願拚出這條老命,何愁人手不夠?唯有這歸附之事,萬萬不能從命!」
  黃伯剛道:「堂中雖然不乏祁師叔這般忠恿豪傑,但是與天野派的兇手相比,武功高下,孰弱孰強,大家心裡自有分曉。當前之計,唯有與正氣府結盟,共圖大業。否則,恩師的大仇,只怕難報。」
  老人聽後卻將雙眼一瞪,道:「你師父的血仇,便是潛龍堂的血仇,絕不能借外人之手了結。你身為一堂之主,可將堂中的高手邀齊,找到那天野派的兇手,咱們數十人鬥他一個,我看還是佔了大半贏面。就算真的不勝,大夥兒轟轟烈烈地拚上一場,將性命送在對手的刀下,也就是了。到了九泉之下,也不致愧對潛龍堂的列祖列宗。」
  一番話,說得大義凜然,擲地有聲。黃伯剛聽了,臉色連變了幾次,半晌作不得聲。這時,一旁站立的唐步血卻雙眼微瞇,瞳孔中射出一道陰煞的寒芒,只是一霎間,他臉上又恢復了坦蕩之色,走上兩步,將手一拱,道:「這位老人家,莫非就是江湖中有稱『鐵臂開山』的祁長風祁師傅麼?」
  唐步血在武林中的威望極高,那老人脾氣雖大,卻也不敢對他失了禮數,忙抱拳道:「不錯,老夫正是祁長風。」
  唐步血道:「老夫方才聽祁師傅之言,實乃婦人之見,逞這等匹夫之勇,徒然送了性命,潛龍堂還是難免煙消雲散,你死了之後,未必就有臉面去見潛龍堂的列祖列宗。」
  祁長風聞此言後,登時心中暗怒,只是礙於唐步血的威名,強自忍耐不發,說道:「不管怎樣,只要我還在堂中一日,說什麼也不能看著潛龍堂淪亡於他人之手。」
  唐步血淡淡地說:「潛龍堂一門,遍佈漢水兩岸,數千之眾,可不能為你一個人的私心,阻撓了利於全堂的大業。」
  祁長風氣得渾身發抖,大聲道:「我祁長風早在三十多年前,便將性命交給潛龍堂了,此心此情,蒼天可鑒。這些年我的所作所為,哪一件事不是為了堂中的聲譽基業著想?那又有什麼私心了?」他的話音越說越大,如同獅吼,震得屋中嗡嗡作響。
  唐步血卻嘿嘿一笑,道:「潛龍堂與江湖各派合盟之後,聲勢大盛,門下弟子那一個沾不到光?唯獨你這個堂中長老卻再無眼下的威勢了。」
  這話如一道皮鞭重重抽在祁長風的臉上,他再也無法忍受,手指唐步血,喝道:「你們唐門雖然人多勢大,卻還管不到潛龍堂的頭上,眼下有堂主在此,本門中事,輪不到外人來說三道四。」
  唐步血聽了,卻不動怒,仰天打了一個哈哈,說道:「不錯,門內之事,須得由堂主定主意,旁人無權指手劃腳。黃堂主,現在大家把事情攤開,你發下一句話吧。」
  黃伯剛神色猶豫不決,望了望唐步血,又望了望祁長風,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道:「唐老前輩、祁師叔,你們不要爭了。我意已決,即日起率堂中弟子歸附正氣府,與江湖各派共結一盟。」
  此言一出,眾人臉上神情各不相同。唐步血撚鬚微笑,向黃伯剛點了點頭,意示嘉許。祁長風卻怒形於色,厲聲喝道:「你……你……你草草下此決定,致堂中數千弟子於何地?又如何對得起你逝去的恩師?」
  黃伯剛道:「正氣府乃江湖中的名門正派,谷大俠更是仁義無雙,我率眾入盟,一是為光大正道中的力量,二是為替恩師報仇,於理於情,都對潛龍堂有利無害!」
  祁長風道:「糊塗,你現在只管一意孤行,待日後發覺中了人家的圈套,那時再後悔便晚了。」
  黃伯剛一皺眉,不悅道:「祁師叔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我中的什麼圈套?後的什麼悔?」
  祁長風冷冷一哼,道:「我就把話挑明了說吧,最近有人用天野刀法四處行兇,其中,青鷹幫執法長老曹化羽與九宵莊主葉法正和我是生死之交,他們都是因拒絕歸附正氣府,當夜便死於天野刀法之下,如今,陽師兄又是在反對結盟一事之後,被天野刀法所殺。哼,那天野派的兇手又不是傻子,怎地對結盟誅殺自己的人不殺,反倒去殺反對結盟之人?這其中,難說沒有什麼蹊蹺。」
  黃伯剛把臉一沉,道:「祁師叔莫要胡說,以正氣府之俠名,又有唐老前輩的承諾,咱們還有什麼信不過的?你休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祁長風重重地一跺腳,喝道:「你說什麼?好、好、好,你好大的膽子!眼中還有我這個師叔麼?」
  黃伯剛也冷冷一哼,從懷中取出那支鐵鑄蟠龍,高高舉起,道:「祁長風,今日你處處與我作對,眼中還有我這個堂主麼?」
  見到鐵龍,祁長風臉上登時變色,顫聲說道:「祁長風既為堂中長老,不敢與堂主作對,但求堂主不要忘記曾在鐵龍前發下的誓言,不要讓幾輩人辛苦締造的潛龍堂在江湖中除名。」說著,他雙膝一彎,恭恭敬敬地向那支鐵龍跪下磕頭。
  黃伯剛得意地一笑,道:「這支鐵龍是師祖創派時所鑄的掌門信物,當年留下遺言:『見此鐵龍,如見掌門』,這句遺訓在堂中代代相傳,你沒忘記吧。」
  祁長風低聲道:「師祖遺訓,祁長風怎敢忘懷。」
  黃伯剛道:「如今,我將這支鐵龍轉交唐老前輩,作為入盟之證。從此刻起,潛龍堂弟子決意在正氣府麾下效力,倘若有人惡意阻撓,我第一個容他不得。」
  一聽此言,祁長風只覺耳畔如起一個炸雷相仿,他怒不可遏,挺胸站起,沉聲道:「黃伯剛,你……你居然說出這種話,可惜你師父待你一片苦心!你出賣潛龍堂,犯下這等欺師滅祖的大罪,按堂規處置,饒你不得!」
  黃伯剛見祁長風白髮飛揚,銀髯戟張,雙眼如同噴出火來,不由得心生懼意,連退了兩步,叫道:「祁長風,你……你……你想……想怎麼樣?」
  祁長風大笑三聲,喝道:「我既為潛龍堂長老,須當清理門戶,收回鐵龍。」說罷,他一晃身,疾進三步,劈手直往鐵龍抓來。
  黃伯剛知他怒極,當下不敢怠慢,擰過身軀,右掌往外穿出,一招「沉龍手」,揮掌斜劈,截向祁長風手腕的脈門。
  祁長風怒道:「黃伯剛,你還好意思使這招我傳你的掌法麼?」怒聲中,他雙拳連環,左右雙飛,瞬息間連出九拳。這九拳迅速沉猛,凌厲之極,拳風所趨,正對準了黃伯剛前胸的膻中要穴。
  黃伯剛大駭之下,只得咬緊牙關,施展渾身解數,雙掌左封右擋,頃刻間連接這九記重拳。他只覺全身都為對方拳上的勁力所脅,連氣都喘不過來,說到還招,竟是不能。他自忖再打下去,必是死路一條,情急之下,將手一揚,把鐵龍拋向唐步血,叫道:「唐老前輩,此物您先收下了。」
  唐步血伸手接過,笑道:「好說,好說,此物便由老夫代為保管。」
  祁長風見狀,急得大吼一聲,他視鐵龍重逾性命,決不能見此物落入外人之手,當下撇了黃伯剛,右掌揮舞,手中已多了一條銀光燦燦的精鋼軟鞭,奮力一抖,如一條銀蛇相似,疾向唐步血掌中的鐵龍捲去。
  眼看鞭梢就要捲上鐵龍,唐步血忽然袍袖一展,將鋼鞭盪開,跟著出手如電,一把將鞭梢抓住,大笑聲中,內力自掌心傳上鞭身,但聽得叮叮噹噹一陣脆響聲過去,那鋼鞭竟寸寸崩裂,震成十餘截,相互撞擊,四散飛開,甚是駭人。
  祁長風手中只剩下一截不足二尺長的斷鞭,他臉上不禁變了顏色,縱身反躍,倒退一丈,將斷鞭一橫,抱元守一,凝目而視,防對方暴起發難。
  唐步血掂了掂手中的鐵龍,笑道:「這可教人為難了,祁師傅,貴堂的黃堂主已將這件信物轉交於老夫,可不能讓你奪去。方才出手毀了你的兵刃,也是迫不得已,望請海涵。」祁長風面上毫無表情,一言不發。
  唐步血又笑道:「按潛龍堂的第二條堂規,持鐵龍者便是堂主。如今老夫持信物,你們須聽老夫的號令處份。否則,就是壞了祖輩傳下的規矩。」
  祁長風不屑地冷笑道:「你們暗中搗鬼,妄圖吞沒潛龍堂的大好基業。祁某誓死忠於潛龍堂,要我聽從你們的號令,那是萬萬不能!」
  唐步血依然平靜地微笑著,眼底暗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殺機,道:「你不服鐵龍號令,小心頃間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
  祁長風把頭一昂,凜然道:「姓唐的,什麼都不必說了。你今日若不交出潛龍堂的掌門信物,祁某便拚了這條老命,死戰到底,決不與你善罷干休!」
  既然把話說到這種地步,唐步血緩緩收起臉上的笑容,冷冷道:「你找死,老夫成全你。」他的手微微抬起,似乎指尖顫了一顫。但聽得噹的一聲響,兩丈之外,祁長風手中斷鞭落地,身子晃了幾晃。
  只見祁長風張大了口,充滿了驚駭與悲憤的神情,忽然身子向前直撲下去,俯伏在地,就此一動不動了。在他摔倒的一瞬間,依稀可見他眉心處隱隱滲出一線血絲,顯然是被唐步血用細小的暗器所刺。
  這等神不知、鬼不覺的暗器功夫,令屋中眾人無不大駭,一時,四周寂靜無聲,誰都不敢喘一口大氣。
  唐步血將手中鐵龍收入自己的懷裡,然後走上前,拍了拍黃伯剛的肩膀,道:「祁長風一死,潛龍堂再沒有與你作對的人了,你現在回堂中放手一干吧。年輕人,照老夫的話去做,來日便是你大展鴻圖的時候。」
  黃伯剛臉上駭得全無血色,勉強笑道:「一切全憑唐老前輩栽培。」
  唐步血哈哈大笑,拉著黃伯剛的手,兩人大步走出茶鋪的大門。
  屋外,胡哨聲連作,跟著馬蹄聲響起,遍佈在街面上的人馬一批批離去。兩名潛龍堂弟子進屋抬起祁長風的屍身,默默送出,橫放在馬鞍之上,片刻間走了個乾乾淨淨。
  直等到馬蹄聲全然消逝,茶鋪屋中才有些輕微人聲,掌櫃與夥計們早不知躲到什麼地方去了,始終不見人影。一干避雨烤火的行旅也都心驚膽戰,生怕那夥人去而復回,紛紛離屋而去。不多時,偌大的屋中再無人影,亦無半點聲息。
  雨後的寒夜,淒淒寥寥。
  漆黑的夜色中,既無星月,也無燈輝,空蕩蕩的長街上,唯有冷風吹過,鳴鳴的響,沒有一絲活氣。
  雖然唐門與潛龍堂的人馬都已走遠了,但茶鋪中似乎猶未散盡一股肅煞的殺機,令人不敢靠近。
  那個賣餛飩的灰襖漢子最後一個走出茶鋪的大門,他在跨過門檻時的一瞬間,目光瞥見祁長風遺落的那半截斷鞭,臉上不禁露出又是感慨、又是無奈的神色,喃喃說道:「正氣府?天野派?唉,敦是敦非,說也說不清了!」
  他歎息了一聲,挑著賣空的餛飩擔子,步履緩慢地走入一條窄巷,單調又沉重的足音從石板路面上傳出,更顯得夜色淒涼。
  走著走著……
  在一棵老柳樹之下,灰襖漢子忽然停下腳步,將餛飩擔子輕輕放到牆角,然後轉過身,提高了聲音說道:「朋友,你跟了我一路,還是站出來吧。」
  不待話音落地,便聽得呼的一聲,一條人影從柳樹後飛出,落在與灰襖漢子相距兩丈遠的地方。此人手中提著一盞孔明燈,往灰襖漢子臉上照來。
  黑暗之中一束強光迎面照來,不免耀眼生花,此舉極是無禮,只這麼一照,已顯出來人充滿了敵意。灰襖漢子微瞇了雙眼,見對方身材魁梧,一身勁裝,背縛長劍,一看便知是江湖中闖蕩已久的好手,便道:「閣下是什麼人?一路跟我至此,是何用意?」
  那人道:「奉我家主人之命,請你去盤桓幾日。」
  灰襖漢子道:「你家主人又是誰?」
  那人嘿嘿嘿地冷笑三聲,也不答話,將手一揚,嗤的一聲響,一物破空射來,落在餛飩擔上。
  灰襖漢子揀起一看,卻是一面錦旗,用金絲線繡著正氣府三個字。他的目光從旗子上掃過,淡淡地道:「用正氣府的拜旗請我走一趟,這面子可大得緊啊,只是我身為一個賣餛飩的市井小人,受不得這等禮遇,這面拜旗原封奉還。」
  那人聞言後哈哈大笑,笑聲在靜夜中遠遠傳了開去,如鼓響鐘鳴,驚得宿鳥紛飛,顯然內功修為頗是了得。露了這一手功夫之後,那人又道:「江南武林中的一幫三堂七世家,任他是何等人物,接到正氣府的拜旗,尚無人敢拒絕。哼,閣下不要不識時務。」
  灰襖漢子不緊不慢地說:「素聞正氣府富可敵國,谷府主更是目空一切,怎麼門下派出來的走卒,卻向我這賣餛飩的小營生打起主意來啦?」
  那人道:「燕先生何必還要裝糊塗?我們早查得清清楚楚,你喬裝改扮,隱姓埋名,躲得了一年半截,可躲不得一輩子!」
  灰襖漢子臉色微變,右頰上的肌肉牽動了幾下,他離開餛飩擔子向前走了兩步,剎那間那付委瑣之色全部消失,渾身上下氣神內斂,中含鋒芒,冷冷道:「既然知道了燕某的名字,你對我仍然這般無禮,未免太大膽了吧。」
  那人見對方彷彿驟然變了一個人,心中吃了一驚,隨即笑道:「燕先生乃是天下七大殺手中的人物,憑在下這點兒技業,自非對手。不過,在下只是一個奉命遞書之人,諒燕先生之度量,也不致為難在下吧。」
  燕飛萍冷笑一聲,心想:「我辭別江湖已有六年,看來名頭已遠非往時那般響亮,正氣府的一個屬下,居然在我面前也敢如此放肆,今日若不立威,倒教天下人將碎心鈴看得小了。」當下朗聲道:「你回去給谷正夫帶個口信兒,就說燕某不日自會找上門去,請他好自珍重吧。至於這面拜旗麼……」說著,他雙手一分,喀叭一聲響,將旗桿一折兩斷,擲在地上,伸腳在旗上一踏。
  這麼做當真是犯了江湖大忌,不接拜旗的事是常有的,但極少有人把事做得如此之絕,將正氣府蔑視到了極點。那人大怒,喝道:「狂徒,大膽。」一抖手,袖口中嗤嗤嗤地射出三道寒光,三柄飛刀,成品字之形,分打燕飛萍的咽喉與左右兩胸。
  燕飛萍微微一哂,揮手一抄,閃電般將三柄飛刀抄在手中,但覺飛刀射來的勢道勁急,全是陰剛之力,接在手上時掌心微微一震,與江南武林中各門派發射暗器的手法都不相同,笑道:「這位朋友原來是蜀中唐門的,什麼時候拜在了正氣府的門下?」說著話,他手腕一旋,五指彈動,將三柄飛刀如數反擲回去。
  那人想不到一出手便被燕飛萍喝破來歷,正自驚惶間,又見三柄飛刀往回疾射,與自己的獨門手法一般無異,勢道卻要凌厲得多,嚇得他魂飛魄散,不敢用手去接,忙縮頭藏頸,一個「鐵板橋」,身體倒躬如月,方才躲過破腹之災,卻覺耳畔一涼,原來右耳已被飛刀割落,惶恐之下,竟未覺疼痛。
  燕飛萍雖用飛刀削落那人一耳,心中卻絲毫沒有歡悅之情,他望了望那付餛飩擔子,長歎一聲,知道這些年的隱居生活從此終止,又要走上那條亡命天涯的道路,不禁心情黯然,轉身而去。
  哪知,當他剛一轉身的剎那間,突然,四周響起一片呼叱之聲,頭上白光閃動,寒氣森森,從兩旁的牆簷後猛躍出八個人,各持一柄長劍,將他圍住。
  燕飛萍只覺一片殺氣浸體,心中暗驚,急忙沉肩獰腰,雙足雖未移動,頃刻間卻連變了四種身法。然而,對方的動作竟是迅捷無比,八柄劍既攻敵、復自守,八劍連環,絕無破綻可尋,顯然是習練有素的劍陣。
  轉眼間,燕飛萍的四肢百骸,處處受制,他索性斂目垂手,傲然而立,對四周迫近的劍光看都不看。那八柄長劍刺到他身畔半尺遠的地方,各自凝式不動,每柄劍的劍尖分指他的頭、喉、頸、胸、腹、腰、背、肋八處要害,彷彿隨時便要擊刺而出。
  寒夜中的深巷裡,九個人站成一團,除了衣袖衫角在冷風中飄動之外,八柄長劍寒氣連成一片,冷芒閃閃,竟是紋絲不動,其中卻蘊藏著無限殺機。
  劍陣之中,燕飛萍卻毫無懼意,大聲道:「妙極,妙極!這便是正氣府的春秋劍陣麼?精彩之至!」
  一旁,那個遞旗的大漢手捂斷耳,滿臉血污,顯得猙獰可怖,他大步走到劍陣外,獰笑道:「姓燕的,你料不到我還伏下這一著吧,嘿嘿嘿嘿,現在你與我回去覆命。」
  燕飛萍冷冷一瞥,道:「燕某仍是那句話,我想去的地方,誰也擋不住。我不想去的地方,誰也請不動。」
  那人的笑聲愈發淒栗,道:「我也告訴你,正氣府既發下拜旗,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活著不去,就抬你的屍體回去。總之,今夜你不論死活,都得與我走一趟。」
  燕飛萍聞言,忽然歎了一口氣,搖頭道:「可惜,可惜。」
  那人一怔,道:「可惜什麼?」
  燕飛萍一字一字地說:「可惜你剛才一上手沒殺我,現在再出手,未免太晚了。」
  那人面色一沉,道:「你什麼意思?」
  燕飛萍仰天大笑,聲若龍吟虎嘯,驚震四野,笑聲中,他雙手抓住衣襟向外疾分,將身上的灰襖扯為兩半,手臂一振即起,兩片布襖橫捲而出,將身畔的八柄長劍盪開。同時銀光閃動,手掌中已多了一個玲瓏小巧的銀鈴,叮鈴叮鈴連響八聲,八名劍手胸口同時射出一股血箭,盡數倒地而死。
  這幾下手法之快,直如迅雷不及掩耳。
  那人一見,驚恐交集,忙將雙臂一抖,連發十三支鋼鏢,他自知這些暗器傷不了對手,因此出手之後,看都不看,提氣後躍,縱身飛上牆頭,奪路欲逃。
  燕飛萍唇邊掛著一絲冷笑,左掌翻飛,將鋼鏢一一拍落,右掌揚起,鈴聲不絕,一道銀絲飛捲而去,正纏住那人的右腿,喝道:「朋友,下來吧。」
  那人站立不穩,一個倒栽蔥,從牆頭摔了下來,他顧不得疼痛,就勢在地上一滾,拔劍出鞘,寒光一顫,疾刺燕飛萍咽喉。
  唐門暗器馳名江湖,劍法也大有獨到之處,這一劍自下而上,躺身發劍,令人防不勝妨。然而,燕飛萍經冰潭修煉,精通百家絕技,一眼便看破這一劍的三招變式,當下抬高右腳,踹將下去,落腳分毫不差,正將長劍牢牢踏在地上。
  那人用力抽劍,紋絲不動,恐怕對方暴下殺手,忙撒劍跳開。
  燕飛萍淡淡道:「朋友,你還有什麼本事,只管往燕某身上招呼。」說著,足下暗使內勁喀嚓一聲響,將長劍踏斷,半截斷刃被足力硬生生嵌入青石板中。
  見到這份功夫,那人自知遠非對手,逃也絕逃不掉,於是,他強作鎮定,道:「燕先生打算如何處置在下?」
  燕飛萍輕輕搖著掌中的銀鈴,道:「我本不想殺你,但你非逼我出手,便休怨燕某手下無情了。」
  那人道:「你要殺我?」
  燕飛萍道:「碎心鈴響,聞者碎心。今夜是你找死。」
  那人臉上卻不見懼色,冷冷一笑,忽道:「可惜,可惜。」
  燕飛萍道:「可惜什麼?」
  那人緩緩道:「可惜剛才你一出手不殺我,現在再下手,怕是不能了。」
  燕飛萍聽出那人話中有話,便道:「你什麼意思?」
  那人眼中閃動著狡黠之色,從懷中取出兩件東西,捧在掌心,笑道:「燕先生看仔細了,這兩件東西不陌生吧。」
  燕飛萍目光一掃,見那人手心捧的是一支銀簪和一個娃娃玩的小木人,兩件東西毫無奇特之處。哪知,燕飛萍卻:「啊」發出一聲驚喝,方纔他在彈指間連殺八人,猶神情自若,此刻竟然臉色大變,搶上前抓住那人的肩頭,怒喝道:「你們都幹了什麼?快說!」
  那人卻慘叫一聲,原來燕飛萍激動之下,用力過度,竟捏碎了他雙肩肩骨,疼得他渾身不住發抖,咬著牙道:「我等奉府主之命,先請令夫人與令愛去一個地方盤桓片刻,只要燕先生按我的話做,她們一定毫髮無傷,否則……哼……」
  燕飛萍怒道:「否則怎樣?」
  那人道:「否則,在下便不好說了,想必燕先生也猜得出。」
  燕飛萍恨得雙拳緊握,骨節咯叭咯叭作響,顯然已怒到了極點,他沉聲道:「說,把她們母女送到什麼地方去了?」
  那人雙眼一翻,道:「燕先生若有本事,只管自己找去,反正在下也是將死之人,說不說又有何區別?」
  燕飛萍點了點頭,右掌一起,喀的一聲,將那人右腿小腿骨斬斷,冷笑道:「我再問你一遍,把我的妻女送到什麼地方去了?」說著手起掌落,喀的一聲響,又將那人的左腿小腿骨斬斷。
  斷骨從皮下戳出,鮮血濺滿褲角,劇痛可想而知,那人卻極為硬朗,將雙目一閉,竟然一聲不哼。
  燕飛萍見他居然忍得下這份痛楚,將大拇指一翹,道:「好,看你也是一條漢子,我不再折磨你,只要你說出她們母女的下落,我放你一條生路便是。」
  那人要的正是這句話,當即睜開眼睛,說道:「從仙人渡頭往西十二三里,有一個泊灣,灣中常停著一艘大船,每至子夜,桅桿上都有會掛起九盞紅燈,一望可知。」
  燕飛萍心念一動,道:「你說的莫不是那艘賭船?」
  那人點頭道:「不錯,這艘船以賭為業,實則是正氣府屬下的漢水十三舵中的一個,尊夫人攜女都被請到船上小憩,只等風雨停後,便送往揚州的府中。」
  燕飛萍追問道:「這麼說,她們現在一定還在船上?」
  那人道:「正是。」
  燕飛萍目中寒光一閃,森然道:「你的話可否當真?」
  那人苦笑一聲,道:「我現在四肢皆斷,寸步難行,你若發現我話有不實之處,盡可回來取我性命,難道我還跑得了麼?」
  燕飛萍一想此話不假,當下揮足踢出,足尖在那人腰間底疾點三下,將他三處要穴封住,道:「我這就去船上走一趟,倘若你話中有詐,我決饒不了你。」說罷,足下猛一發力,身子平拔數丈,直掠而出,幾個起落,疾逝在夜色之中。
  漢水自北往南滾滾流去,一過丹江口,河床陡然下傾,江水噴湧注瀉,勢逾奔馬,直到仙人渡以西的一段水面上,河道偏東拐了一個小彎,迥流衝擊江岸,形成一個小小的泊彎。於是,每逢狂風暴雨的天候,江面上的船家都會落篷收船到此避風,久而久之,這裡也熱鬧了起來。
  時已午夜,驟雨初歇,灣中泊著大小船隻二三十條,散在水面上,靜寂無聲。
  在灣口處一塊高高凸起的巨岩之上,燕飛萍默默站著,急勁的江風吹得他袍袖張起,鼓蕩欲飛。然而,他的雙足卻如尖釘一般楔入石中,紋絲不動。
  他居高臨下,目光緩緩掃過灣中,只見外灣處靠著一艘大船,較其它船長出一倍有餘,寬能旋馬,前有首艙,後有尾廳,舵尾設有櫃房,氣派卓為不凡。猶以桅桿上懸掛著九盞紅燈,黑夜中看上去極是醒目。
  「就是這艘船。」燕飛萍低聲自語了一句,一張臂,從巨石上掠下,提氣奔到大船的近處,只見船艙中隱隱閃出燈光,卻看不支一個人影,四周鴉雀無聲,與往日人頭攢動、吆五喝六的熱鬧場面實有天壤之別。
  燕飛萍見狀暗想:「這次正氣府對我下手,府中高手定然到得不少,我若草率行動,難免給他們發覺。」又一想:「小初和儀兒落在他們手中,我投鼠忌器,這一戰未打之前我便已輸四分,今夜若想得手,關鍵是上船之後不能讓暗布的卡子發現。」
  他四下打量,見船尾處黑漆漆一片,鐵錨沉江,將一根錨索繃得筆直。他心思飛轉,已有了主意,伏下身,悄然潛入江水中,無聲地泅到船側,用手指扣住錨索,施展壁虎游牆的功夫,攀上甲板,見左右無人,擰腰一縱,如一溜輕煙般躍上桅桿,再輕輕滑落在艙頂上,用腳尖勾住屋簷,一個「珍珠倒捲簾」,探頭往窗中望去,暗道一聲:「僥倖!」艙中風光,盡收眼底。
  只見艙中由一道錦帳隔成內外兩廳,外側的高幾上燃著一支昏燭,搖搖的燭光透過半卷的湘簾,照著裡廳橫施的一張竹榻,在布帷角枕之上,半躺半坐著兩個人。
  一個雲鬢散亂的年輕婦人,懷中抱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蜷縮在床頭。她目光呆呆地望著半明半寐的燭火,臉上充滿了焦急與愁苦的神情。
  燕飛萍一見,艙中的人正是自己的愛妻小初與養女儀兒,剎那間,一顆心激動得幾乎停了跳動。他的心思如電飛轉,明知雙方雖近在咫尺,實則凶險萬狀,陰暗中更不知有多少叵測的眼睛正虎視眈眈,但是,面對自己深愛的親人,即使明知前方是龍潭虎穴,燕飛萍又在乎什麼。
  他深深吸了口氣,揮掌按在窗頁上,內力乍葉,震碎窗欞,飛身躍入艙中。
  他足尖一沾地,不敢稍停,立刻發力向前縱去,雙掌向左右虛劈,發出「劈卦掌力」,將週身護得風雨不透,同時低聲喝道:「小初別怕,我來救你。」竹榻上,小初聞言,身體猛地一震,急忙抬起頭,見是燕飛萍,驚喜逾恆,幾疑是在夢中,她嘴唇顫抖,卻一個字都喊不出來,唯有拚命地搖動雙手,似乎在告訴燕飛萍此地危險,千萬不要過來。
  燕飛萍見小初的手腕腳踝上都被鎖上了一付鏈銬,搖動之下,發出叮叮噹噹的脆響。他又是疼惜、又是焦急,如何肯離去?那船艙長不足四丈,燕飛萍兩個箭步,便衝過艙中的簾幔,距離小初僅差一步之遙。
  「嘿嘿嘿……嘿嘿嘿……」
  驀地,從船頭與船尾同時響起兩聲冷笑,陰險詭異,直刺耳鼓。
  就在笑聲響的一瞬間,突然,只聽得轟隆一聲響,地面猛地裂開,小初、儀兒連同那張竹榻都陷了下去,隨後,地面又倏然合攏,彷彿什麼都不曾發生過似的。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