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四章 巫峽追蹤


  已經兩日兩夜了,落泊書生梁春華帶領血手卓戎等八人,披荊斬棘,翻山越峙,找遍了巫山十二峰的每一處斷崖絕壁,幽谷探澗。餓了,捉些山雞野物烤來充飢。渴了,俯身山溪,掏一捧山泉解渴。困了,找一處避風的山窟洞穴和衣睡上片刻。然而,始終不曾發現日月教賊人的蹤跡。自從在那山腰小酒店與那段明義一夥遭遇後,他們就再也沒看見過一個活人。
  這一日響午,他們一行九人又從江北岸的集仙峰回到了南岸神女峰腳下的授書檯。這授書檯傳說是大禹治水時,神女在此授他天書之處。
  大有有些垂頭喪氣地坐在岩石上休息。梁春華低頭默默思索,大家見他不說話,誰也不願做聲,索性閉目提神做起功來。
  半晌,粱春華抬起頭環顧了眾人一眼,道:「看來賊人總舵確實不在這巫山之中,關押人質一說恐怕也屬於虛烏有。咱們這是人寶山而空返了,等兩月後的巫山神女峰之約咱們再來。如今且回巴東,諸位意下如何?」
  除了卓戎,大家一致贊成。檗春華望著沉思不語的卓戎問道:「卓老弟在想什麼?」
  連問三聲,卓戎才如夢驚醒,道:「我在想咱們是不是再仔細搜搜這神女峰,我總覺得這裡面大有文章。那酒店主人絕不會欺騙咱們。」
  粱春華想了想道:「好吧,咱們分成三起,姚兄、卓老弟為一起,寒兒與三位姑娘一起,我和令孤昆仲一起,分頭搜索,若遇情況,以三聲嘯聲為號,進行聯絡。大家開始行動吧!」
  三起人立時散開,從三個方向對神女峰再次進行擅索。這一次比上一次更加仔細,可以說對每條巖縫,每個洞穴,每道溝谷都時行了認真的查看,一直到金烏掩盡,暮色降臨大家在峰頂會合,還是一無所得。
  梁春華苦笑一下,無可奈何的搖搖頭道:「現在下山,天亮前趕回巴東縣城。」
  說走便走,一行人隕石瀉空般飛撲下山,顧著兩日前的來路向巴東縣疾馳。天交五鼓,東方微明,他們已來到巴東縣城外的官道上。
  梁春華笑著對大家道:「從現在起,大家可以各自行動,兩月後諸位若無要事纏身,還請前來助愚兄一臂之力。」
  卓戎道:「除魔衛道,人人有分,梁大俠不必客氣,到時小弟一定前來。告辭了!」彈身向北電瀉面去。
  姚天剛道:「梁大快,不知敝師兄他們有無收穫,小弟想在這城中等候已日,它日巫山之約,我天山一門定當盡力相助。」
  梁春華點點頭道「姚兄,見到貴掌門時請替在下致謝問候。」
  姚天剛道:「多謝!」扭頭對皇甫瓊道:「師妹,你是隨我在此等候,還是……」
  皇甫瓊低頭不語,霜雪寒道:「瓊姐姐要去尋我師兄。」
  梁春華笑道:「姚兄放心,三位姑娘由在下招呼。」
  姚天剛笑道:「那就有勞梁大俠了,這死丫頭瘋得很,還請梁大俠嚴加管束。」說完向粱春華和風流雙俠兄弟兩抱拳施禮道:「在下先走一步。」
  風流雙俠令狐浩喊道:「姚兄慢走,咱們作個伴吧。」
  兄弟兩向梁春華等人告別後,飛身趕上姚天剛,三人攜手進了巴東縣城。
  霜雪寒沖三女扮個怪像道:「師父,咱們現在上哪兒?」
  梁春華道:「城外有個酒店,先上那兒去填飽肚子歇歇腳再說。」
  說罷領頭先行,四小緊跟其後,到了酒店門口,店小二一見生意上門,忙不迭地迎出門來,躬身迎候。
  酒店不大大,但程乾淨。上於是清晨,店中一個客人也沒有。小二招呼五人落座後,送上茶水、點心。然後哈腰站在桌前道:「客官用些什麼?』」
  梁春華道:「揀好的上吧。」
  小二轉身寓去,不一刻,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便擺了上來,小二又捧上一罈陳年紹興花彫。
  梁春華打開壇塞於一嗅,脫口讚道:「好香!」
  端起酒罈便要給四小斟酒,四小齊推辭不喝,他也不勉強,將面前的酒盅移向一邊,用飯碗飼了滿滿一蠱,喝將起來。四小用飯陪他。
  飯吃一半,梁春華突然輕喟一聲,道:「奇怪呀,兩日來怎的就不見慧明大師他們的影子?難道他們遇上什麼麻煩不成?」
  皇甫瓊突然道:「師伯,您老看卓大哥這人咋樣?」
  這話問得很突然,柳海兒,東門晶虹和霜雪寒都感到詫異,不覺的看看皇甫瓊,又看看桑春華,等待他的回答。
  梁春華笑著呷口酒道:「你是指他的人品武功?還是人材學識?」
  皇甫瓊焉然一笑道:「他人長褥很帥,知識也很淵博。我問的是他的武功人品。」
  梁春華道:「怎麼說呢?對他我是聽到的不少,知道的卻不多。人們對他的評價是褒貶不一,贊恨各半。據我看他人還不錯,就是整天憂鬱寡歡,好像有什麼心事,或許他心靈受過什麼創傷吧?難道他有什麼不妥麼?」
  皇甫瓊道:「我總覺得他的武功不像人們傳說那樣厲害可怕,而且這幾日他總有些鬼鬼祟祟,神秘兮兮。」
  梁春華哦的一聲道:「能具體說說麼?」
  皇甫瓊道:「侄女第一次與他相遇時,他正被佛心婆婆冷茹玉等人圍攻,他明明可以脫身,他卻不逃走,反面要自絕。是翔龍哥出手救了他。當時我沒往深處想,看到他這幾日的神態,不由我不想起往事。師伯,如果是您遇上他那樣的情況該怎麼辦?」
  粱春華笑笑,不加思索地說:「當然是擊退對手逃命。何況人們對他誤解太深,作為一個正直的人,是很看重自己的名譽的,若是不明不白的死了,豈不永遠都要背上臭名,遭世人唾罵?如果換成我,若對方遭褥太緊,為了自己的清白,為了讓世人能正確分辨真惺善惡,我或許不惜殺死對方幾人,哪怕他們是快門義士。至於自殺,我是絕對不會那麼做的。」
  皇甫瓊點點頭,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我仔細想過,他要自絕,可能是裝的,他當時已發覺了翔龍哥和我。」
  粱春華道:「你這樣說,是認為他在演苦肉計,別有用心羅?」說罷兩跟放光緊盯著皇甫瓊。
  皇甫瓊道:「聽師弟和玲妹講,他去武當山,雖然及時,但卻未殺一名賊人,是麼?」
  粱謇華想想後,點頭道:「確實如此,而且他既知武當派的人極端恨他,可他卻在那緊要關頭出現,這是不是大突然了?」
  皇甫瓊道:「憑他的武功和嫉惡如仇的性格,決不會在武當的那激戰中,不傷賊人一兵一卒,即使我們相信他去武當是偶然碰上的,但我又這樣想:若侄女的掌門師兄與三師兄,還有風流雙俠若未趕到,他會不會偶然出現呢?兩日前那魄,我們在西陵同伴的斷崖上與日月教川西分舵的賊人屠殺時,是他替下了我與賊人對敵。以侄女這樣的功力都和對手打了幾百個回合;尚未負傷。當熟,若五師兄他們救援,我們可能是活不了。可是,侄女覺得奇怪,以他那樣的功力,戰那已經同我打了幾百回合的賊人,卻要得師弟之助方將對方擊斃,並且他上也身負重傷,這傷得也委實奇怪。當時我在旁觀戰,看他的功力劍法,五十招內勝對方是不成問題的。還有,在巫山與段明義一夥打鬥時,我看他與段明義打得難分難解,險象環生,可敵人多了一人向他進攻,他反倒,有些應付自如了。另外,他的長處既然是血掌,可每次與賊人交手時,他卻從不用掌。這幾日他好像在竭力將咱們絆在這巫山之中,師伯,他這一連串的舉動能不令人懷疑麼?」
  柳海兒等三小聽皇甫瓊分析得頭頭是道,想想確實是那麼回一,不由都砰然心動。一股寒氣直進背脊,面露餘悸。
  粱春華一口接一口的喝酒,沉思不主,手指有節奏地在桌子上輕輕敲著,好半天才緩緩開口道:「果真如你所說,那麼,此人的心機可謂深沉陰險之極。他是誰,究竟想幹什麼?也許他才是真正的危險人物。」
  霜雪寒放下碗箸道:「師父,他該不會是日月教的賊人吧?」
  粱春華端起半碗酒,脖子一插,一欽面盡,然後抹抹嘴唇道:「天知道!但願他不是。不過,我也想弄清他的廬山真面目。孩子們,此事千方不可對人亂講起。為師先走一步,你們吃完飯後,到秭歸縣附近轉轉,也許會遇上你師兄。」
  霜雪寒道:「要是遇不上呢?」
  梁春華道:「就到武當山去找他。」話音喇落,他已經到了酒店外數十丈處。官道上行人稀少,四小湧到門前一看,他的身影已在北面官道上化作一個小小的黑點。
  四小急急忙忙吃完飯,遵照粱春華的盼咐,向北過了長扛,直奔秭歸縣。正往前走,忽見前邊山坡上跌跌擅擅奔來兩人,後面四五十丈遠有三人在拚命追趕,再後面百丈外還有四五人也在向這邊追來。這些人手中都握著兵器,刀光劍芒在陽光下閃耀。
  前邊逃的兩人好像都負了傷,其中有一人是和尚,後邊追趕的三人中有一人揚手打出三支飛鏢,疾如流星向兩人背心射去。其中一人轉身揮舞寶劍格打飛螺,第一枚飛鏢被他撥落路邊草叢,第二枚飛鏢被一劍削成兩節,第三枚飛鏢被他抄在手中,然後反手向迫來之人擲去。可惜他精疲力盡,鏢射出不到三四丈便墜落下地。
  雙方的距離已不足十丈,後邊追趕之人一見飛鏢被盡數擊破,另一人一插手也打出一把暗器。這暗器不似飛鏢一類的大型暗器,而是一把牛毛金針,在陽光下好似一片金黃色的細雨,罩向奔逃的兩人。那和尚好似受傷很重,突然一跌在地,掙扎著爪不起來。使劍那人將劍舞成一片銀色光幕,將疾射來的金針全部擊落在地,又伸出左手去攙扶地上的和尚。可是這一阻,雙方的距離已不到三丈了。只見前面二人突然止步,轉身面向追趕之人,相倚而立。後面追趕的三人也陡然止步,雙方弓張劍拔地對峙著。
  由於相距甚遠,皇甫瓊他們無法看清這兩仗人的面貌。但四小均是初生牛犢,出身俠義門中,長期耳濡目染,養成了一副俠義心腸,如之初人扛湖,不知世道探淺,一見數人追趕兩名受傷之人,不由引起了,他們的同情心。
  柳海兒道:「人家已受傷逃命了,何必苦苦相逼。」
  東門晶虹也道:「從背後施放暗器,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俠義門中哪有這樣的人?」
  皇甫瓊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我輩本份,二位姐妹,師弟,咱們前去瞧瞧。」
  霜雪寒嗆啷一聲拔出寶劍,道:「幾日不打架,我這手又有些發癢了。這下可好,熱鬧送上門來了,三位姐姐,走哇!」
  三女也掣劍在和,彈身躍起,撲上山坡,她們不知,這一上前,她們縱然不想交手已不可能。因為她們犯了江湖大忌。江湖中有這樣一個規矩,若是遇上別人打架,上前看看可以,但絕不能手持兵刃,如果持丁兵器上前,那麼,打鬥的雙方一定認為你要幫其中一方的忙,事了後,你想走也走不了,這梁子就算架定了。所以四小掣劍在手上前觀看,已是脫不了干係。
  這時,那迫在最後的幾人也趕了上來,並排立在追在前邊的那三人的身邊。
  「什麼人?站住?」一聲斷喝猶如晴天響起一聲霹靂,震得四小耳朵咕嗡直響。
  四小聞聲止步,一字排開立於那被追趕的兩人身後七八文的地方。定睛一看,追趕者多是四十開外的精壯漢於,個個大田穴高高鼓起,雙目精光暴理。
  四小中有三人是女留。不便上前答話,皇甫瓊用手臂碰了碰身邊的霜雪寒,霜雪寒立即跨上兩步道:「咱們是趕路的,過來看看熱鬧。」,
  被追趕的兩人顯然已是精疲力盡,支持不住,雙雙跌坐在地,好像是等著任人宰割了。
  先前追趕的三人中有一人道:「諸位招子放亮點,這裡沒什麼熱鬧好看。既然來了。報十萬兒,咱兄弟也好知道諸位是哪條線上的朋友,免得刀劍無眼,傷了和氣。」
  霜雪寒朗聲道:「閣下說話客氣點。大路通天,各走一邊,許你們在此追殺,就不許咱們看看麼?真是豈有此理,還盤問起咱們的出身姓名來了,要想知道,自己去打聽好了,少爺懶得告訴你!」
  其關他不知道,若是他們不掣劍在手,人家也許不會盤問。他打他的架,你作你的壁上觀,井水不犯河水。
  人家一問,他的火氣還真不小,直氣得那人火冒三丈,雙眉一豎,兩眼一蹬,怒叱道:「好小子,咱爺們兒今天算是碰上橫的了。來來來,放馬過來,大爺領教一下你小子的功夫是否也像嘴一樣硬扎!」
  霜雪寒冷笑一聲,駢指一指對方道:「休得張狂,少爺劍下不死無名之輩。要想打回就報上名來,少爺好打發你去見你姥姥!」
  那人怒吼一聲:「兔崽子!大爺活劈了你!」飛身便要撲將上來。
  他身邊一人拉住他,道:「師兄何必跟他一般見識,先料理這兩個傢伙,再打發他們不遲。」說完,一晃手中百煉緬刀,刀尖直指坐在地上等死的二人道:「二位,休怪咱們趕盡殺絕,誰叫你們摸進咱們的家裡,明年今日便是你們的週年,我會給二位燒幾張紙的。」話音一落,欺身踏進,舉起手中緬刀削向那和尚的肩背。當!一聲清脆的碰撞聲過後,只見和尚身邊那人已經長身立起:揮動手中寶劍擋住了劈向同伴的緬刀。
  使刀那人想不到對方已成強弩之末,竟然還能奮起反抗。而且劍上勁道兇猛,刀劍相接,居然震得他手心發熱,虎口發麻,蹬蹬蹬連退四五步,手中寶刀也險些震落。再看使劍那人,也被震得搖搖晃晃,倒退出七八步方才拿樁站穩,張口噴出一股直箭。只見他身形喇站穩,忽地又竄上前去,立在那和尚身前,手中寶劍微微顫抖,搖指對方。
  皇甫瓊悄聲對柳海兒和東門晶虹道:「準備暗器,待會先下手為強,放倒他們幾個再說!」二女會意,悄悄掏出囊中暗器隱於掌間。柳海兒手中是三支銀稜,東門晶虹手中是三枚菩提子,而皇甫瓊自己也悄悄將七八梅花金針隱於掌心。三人都目不轉睛的盯著場中。
  使緬刀人見對方退而復進,冷笑一聲道:「你想先死,好,大爺就成全了你!」音斷身進,一招「枯樹纏籐」,刀光匹練般連抹帶掃向對方攔腰斬來。使劍那人微一擰身,劍尖一抖,挽起三朵碗大的銀色劍花,迎向疾若閃電的刀光。只見劍花與刀光相接的一剎那,突然一變成為九朵,再一變成為二十七朵。緊緊矗住了冷氣森森的刀光。
  「雪蓮千朵!」皇甫瓊驚呼出聲,把手一插喝聲:「打!」手中金針已疾射而出,罩向鬥場外觀戰的那幾名漢於。隨即撲到場中,劍招快得出奇。「冰河倒瀉」、「金針度劫」、「長河落日」、「大漠孤煙」,刷!刷!刷!一相接一招,一式接一式,直把使緬刀那人殺得頭暈眼花,手忙腳亂,不到十個回合,便聽得「咯嚓」一聲,一顆頭顱離腔飛起,順著山坡滾出十幾丈遠。
  她一腳將屍體踢開,伸手將搖搖欲倒的肖丹平扶住,讓他慢慢坐在地上,急忙從懷中掏出泊傷丹丸,倒出幾顆納入他口中,又倒出幾粒餵給身邊的和尚。這才道:「大師兄,你們先調息療傷,待小妹去打發了那些賊人,再來要助你們。」說罷,挺劍撲入戰場。
  前面說過,「雪蓮千朵」這一招劍法乃天山振的鎮山絕技,唯掌門人方可習練。皇甫瓊是天山姥姥的掌上明珠,關門弟子,雖未修習此招,但師父曾使給她看過,肖丹平在練此招時,她也曾偷看過,因此還被掌門師罰她面壁三天。所以,當肖丹平最後使出這一絕招時,她一下便知道對面那使劍之人是自己的掌門師兄,故而立即僕出相救。
  與此同時,皇甫瓊的「打」宇剛出口,霜雪寒已身劍合一,飛撲而上。柳海兒手中的銀梭和東門晶虹手中的菩提子也疾如箭矢,與皇甫瓊的梅花金針一起射向敵人。這一來可把幾名賊人給整慘了。他們原先全不將四小放在眼裡,以為一個毛孩子,三個大姑娘,縱有天大本事也不是他八人的對手。誰知對方突然發難,而且用的是暗器,勁道十足,眨眼間銀芒金光已撲面到了近前,想躲躲不及,想讓讓不掉,七人中便有三人受傷,三人喪命,其中有兩人是傷死在皇甫瓊的金針下,兩人死在柳海兒的銀梭之下。東門晶虹的三枚菩提子,一枚打中一名賊人的臉頰,將頜骨給擊碎了;一枚打中一名賊人的肩井穴,一條右臂立時給廢了;一枚打中一名賊人的環跳穴,那人雙尾一軟,跪倒在地。
  當皇甫瓊再次撲上時,場中只剩下霜雪寒與唯一沒受傷的賊人游鬥,其他三名受傷的賊人哪經得起柳海兒和東門晶虹的攻擊,臉頰被東門晶虹的菩提子打傷之人,也是被皇甫瓊的金針擊中左臂之人,一上來便被柳海兒的寶劍刺了個透心涼。柳海兒的手腕一翻,身軀一轉,一招「回風拂柳」,一縷寒光已射向那跪在地上之人的面門,駭得他驚叫一聲,倒地便滾,流星錘反手向後打出。柳海兒嬌叱一聲,左手一抄,抓住飛來的錘鏈,一使勁將那人從地上拽起,右手寶劍刷地一聲,劍尖穿進喉管,鄙人一聲未吭便嗚呼寢哉了!
  那名右肩肩井穴被擊碎的賊人,一看東門晶虹滿臉寒霜,鳳目噴火,銀牙緊咬,挺劍向他撲來,疾如風,快如電,劍芒閃爍,駭得哪裡還敢接招,掉頭便跑。東門晶虹也不追趕,劍換左手,右手掏出一顆菩提子,屈指一彈,去勢如風,只聽撲地一聲,菩提子已擊穿了那人的後腦,巨大的慣力將他向前推出一丈多遠,撲倒在地,四肢一陣痙攣,便寂然不動丁。
  這些事說來話長,其實都是一瞬間發生的事。
  皇甫瓊一看沒自己的事了,還劍人鞘走回肖丹平身邊。
  東門晶虹和柳海兒一看霜雪寒已穩佔上風,只見他手中寶劍吞吐開合,颯颯有聲,精芒如電,身法輕靈,忽前忽後,忽左忽右,直把那人逼得倒踩加環陰陽步,退出三四丈,一臉驚恐,手中一支金鑭已使得不成章法。二女也便還劍人鞘,走到肖丹平他們身邊,幫著皇甫瓊替肖丹平和那和尚推官過穴,治療創傷。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肖丹平與和尚已緩過勁來,繼續運功自療。皇甫瓊與柳海兒、東門晶虹長出一口氣,站起身來,見霜雪寒手持金鑭站在她們身後,地下躺著與他打鬥的那名賊人。那人面如土灰,目光渙散,胸膛激烈起伏,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霜雪寒指著肖丹平身邊的和尚,問道:「瓊姐,那人是誰?」
  皇甫瓊一理翼發道:「我也不認識。」
  柳梅兒道:「該不會是慧明大師息?」
  「正是貧僧。」那和尚倏地睜開眼答道。
  四小急忙斂身施禮。
  慧明大師從地上緩緩站起,雙手合什道:「多謝幾位小施主救命之恩,貧僧這廂在禮了。」
  皇甫瓊急忙道:「大師折煞晚輩了。」
  霜雪寒慌忙以手相攙道:「大師,都是自己人,何必各氣。」
  慧明大師道:「請問和位小施主尊姓大名?」
  皇甫瓊笑著道:「大師,晚輩叫皇甫瓊,他是我大師兄。」她以手指指肖丹平,然後指著三小一一介紹道:「她叫東門晶虹,是南海神尼的女兒。她叫柳海兒,是鄱陽釣叟柳老前輩的孫女。他叫霜雪寒,是落泊書生梁大俠的徒弟。」
  慧明大師笑道:「阿彌陀佛!咱們果真是一家人。小師弟,論輩份你就叫貧僧師兄好了。」
  霜雪寒平空高了皇甫瓊她們一輩,樂得他沖皇甫瓊她們扮個怪像道:「瓊姐,這下你們該叫我師叔了。」
  三女用指刮面,道:「好不害羞!」
  這時,肖丹平也睜開眼睛站起,看了看四小道:「師抹,師兄可是兩世為人了,你們怎會在此?你三師兄他們呢?」
  他雖為一振掌門,可比起少林掌門麓明大師,內功造詣就遜色多了。所以他受的傷雖比慧明大師輕,恢復得卻沒有量明大師快。特別是慧明大師自上次少林寺大戰中被門下弟子擊傷後,得端木翔龍的靈丹和內功替他療傷復原後,內功精進不少。適才又因皇甫瓊見他傷得比師兄重,餵給他服食的天山治作丹丸比師兄多,所以他恢復後精神飽滿,神氣清爽;肖丹平的傷雖然已痊癒,但在精神上卻還顯得有些疲乏。
  大家找了塊乾淨的草地坐下,皇甫瓊便簡單的把她們離開師伯散花仙子凌碧霞以後的經過向師兄和慧明大師講了一遍,末了道:「師兄,你們怎會在此被人追殺,他們是什麼人?」
  肖丹平正要回答,霜雪寒蹦蹦跳跳地從先前打鬥的地方跑了過來,手中拎著一塊包袱,往眾人面前一放。包袱皮是屍體身上撕下的一塊稠布,沒打結,放到地上後一下子散了開來。頓時,眾人眼前出現丁一堆黃燦燦、銀亮亮的金銀珠寶,數量還不少呢。』,
  慧明大師道:「師弟,這是何處弄來的?」
  霜雪寒笑道:「咱們不是囊中羞澀,正缺盤纏麼?這是我從那些傢伙身上搜來的,正好為咱們解危。」
  慧明大師道:「阿彌陀佛!這死人之物,如何取得?師弟還是還了回去吧!?
  肖丹平也道:「賢弟,聽大師的話,送回去吧?」
  霜雪寒笑道:「二位師兄所言差矣!這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他們已經死了,留它還有何用?再說他們也是不知從哪兒搶來偷來的。何況,小弟也是取之有道,他們將二位師兄打成那樣子,這點小意思就算他們的賠償!」嘿!別看他人小,說出話來還滿有道理,眾人便不再多說。
  霜雪寒從腰間抽出得自被俘的那名賊人的金鑭,雙手捧到慧明大師跟前道:「師兄,咱們第一次相見,小弟沒什麼拜見的禮物,我這支金鑭很像一座靈塔,便取將來借花獻佛,送給您吧!您若看它還稱手,就留作兵器,若不中意。將它化了給寺中佛祖鍍層金裝。」
  皇甫瓊笑道:「大師怎好用此鑭做兵器。」
  霜雪寒道:「我看廟裡塑的金剛便有用鑭的,除魔降妖,這鑭正合師兄使用。是吧?師兄。」
  慧明雙手合什稱謝,接過金鑭,好像感到這鑭似乎有些不對,握在掌中掂了掂道:「這鑭不是金的,金了沒如此之重。看來它還真是一件寶貝。」說著遞給身邊的肖丹平。
  肖丹平接地掂了掂道:「確是一件寶貝。我看它是一塊千年玄鐵所製。不知大師以為如何?」他將銅又遞給慧明大師。慧明大師接過道:「不錯!它正是一塊千年玄鐵製成,不過在外面鍍了一層金水罷了。多謝師弟,貧僧收下了。」
  大家齊向慧明大師祝賀、慧明大師合什答謝。
  大家說笑一陣後,皇甫瓊又再次問起肖丹平他們被人追殺的源由。-
  肖丹平輕喟一聲道:「那日你們在明月峽與川西分舵交手後不久,我與慧明大師,廣凌子大師,落泊書生粱大俠也道了那地方,並在那地方易了容,然後分手向上遊行去。這你們也許已聽梁大俠講過。我一人向上遊走丁大約二十里地,又碰上了慧明大師,我倆又結伴同行。過了西陵峽,在巴東縣境內的官渡口,突然發現渡口有一夥人,形跡十分可疑……」
  巴東縣城北官渡口,長江三峽中巫峽與西陵峽的匯合處,江面開闊,江水平緩,南來北住的商旅行腳均從這裡渡江。因此,江邊碼頭上自然而然的便有了一個小鎮,鎮子不大卻熱鬧非常,一條兩里多長的大街上,兩旁差不多都是酒樓茶肆,飯館客棧,錢莊布店,青樓妓館。半年多前,端木翔龍便是這小鎮上遇到江湖浪子梁秋實,拜他為師的。這日,雄雞報曉,天色微明,大街盡頭並肩走來一僧一俗,他倆便是當今武林中兩大門派的掌門人;少林寺的慧明大師和天山派的肖丹平。兩人攜手進了小鎮,來到離江邊嗎頭不遠的一座酒樓。
  店小二正在堂內抹桌掃地,忽見門前有人張望,急忙迎出,將二人招呼到樓上雅座。兩人拉了一個靠北窗的座位落生。從窗裡往外望去,三峽兩岸群峰競秀,滾滾江水曲折奔流,時而有舟自上游如箭離弦般飛瀉而下,逐浪面去。一條渡客的大船正從江對岸啟航,向南岸緩緩駛來。這秀麗多姿的景色映人他二人目中,蔡不住連連讚歎稱絕。小二將肖丹平要的一桌素茶送上後,兩人便開始把盞對飲起來。
  渡船往返運送了兩批乘客,正要向北岸駛去。突然,從上游如飛擬的駛下一條足能乘坐四五十人的大船。到了水流平緩之處,船頭一掉,向著小鎮邊邊的碼頭駛來。船逆水橫行,可速度仍然很快,眨眼間便靠了碼頭,從船上跳下十幾名武林人物,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旁若無人的向肖丹平他們這家酒樓走來。
  肖丹平向慧明大師問道:「大師,您看這些人狂傲至極,不知是哪山哪門的英雄好漢?」
  慧明大師道:「貧僧自接掌少林以來,多年不曾在江湖上走動。對三山五嶽的武林人物,好多都不認識。況且這幾年來江湖中出現的門派也實在太多,今天這個門,明天那個教,把人都給弄得有些迷糊了。」
  肖丹平點點頭道:「這倒也是。一些人會那麼幾手三腳貓的功夫,也開起山門,立起門戶來了。去年我與敝師弟姚天剛下山尋找師妹,並赴君山之約,路過京城時,遇上一個姓鄭的拳師正張燈結綵慶賀開山大典,叫什麼形意門。並擺了擂台,聲言要會會天下英雄,敝師弟一時興起,前去湊了個熱鬧。十招不到便將那人打下擂台。想想真有些好笑。」
  薏明大師道:「是啊,這幾年江湖上雖說人材濟濟、英雄倍出。但其中也不失欺世盜名之輩。聽說雲南又出了個玉女教,教中多為女流,聲勢不弱,一個日月教巳使武林不寧,倘若玉女教再將勢力滲透到中原來,麻煩可就大了。」
  兩人正說著閒話,那十幾名從大船上下來的武林人物已蹬蹬蹬的上了酒樓。一看樓上只有兩人在飲酒談天,便大刺刺地在離肖丹平他們兩三丈外的兩張桌於旁坐了下來。
  肖丹平與慧明大師頭也不轉,依然看著窗外,邊欽酒邊低聲交談。
  小二送上酒來,那夥人開始還靜靜的喝酒喫茶,可是三杯酒下肚,他們便開始搔動不安了。
  一名三十五六歲的小個子,雙腳一抬蹲在凳子上說道:「他娘的!這趟差事把老子給整慘了。早知這樣,當初我他娘的還不如在家呆著,這鬼地方出門就是山,看看就讓人心煩!」
  另一名四十歲下下的精壯漢於,將一隻腳踏在凳子上,端起酒杯一欽而盡道:「你小於真是屬鴨子的,肉爛了嘴還挺硬。你以為此次差事是像你以前守土開爬(在一定勢力範圍內偷劫做雜子),小來小去,一旦走水,大不了讓人打一頓,吃幾天官司。這次若有半點差池,你我吃飯的傢伙就得搬家。主子的脾氣你小於又不是不知道,心毒手辣,狠著啦!」
  「屁,老子當初真是被鬼給迷了心竅,讓你小子給蒙騙了。要不是你小子,老子這開山立戶的掌櫃,會來受這份夾磨?讓人看得比狗還不值。」小個子滿腹怨恨,一腔牢騷,不滿地叫喊道。
  那四十歲左右的漢子將踏在凳子上的腳放下,吐出嘴裡的一塊雞骨頭:「呸!你小子真是狗坐花轎,不識抬舉。老子還不是為了你好。你他娘倒拿老子當出氣筒來了,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看來這好人真做不得。」
  小個子雙眼一瞪道:「好個球!你知道要擔多大的風險?那老傢伙整日不吃不喝,要不是咱們強給他灌點篸湯,早就他娘的完了。以後,這事要是讓對方知道了,他那倆個小雜種不活剝了咱們才怪呢!再說,那兩個小雜種要是歸順了主上,起碼是總護法的料,咱們還能有得好麼?祖宗三代都得跟著倒楣。」
  一名年逾花甲的老頭站起身,拍拍小個子的肩,又拍拍那四十歲左右的漢於的肩,笑道:「好啦!好啦!你二人一路上總是這樣吵吵嚷嚷,也不怕讓人偷聽了去,露了餡子。再說,一旦讓主人身邊之人聽了去,咱們都得跟著遭殃。大家還是快吃快喝,早些把人送到地方,咱們早些喘口氣,免得整日提心吊膽!」
  這群人好似三天三夜沒吃沒喝的餓鬼,一陣猛吃猛喝,猶如風捲殘雲,將桌上酒菜吃個精光。這一來,酒勁更足,醉意益濃。東拉西扯,喊爹罵娘,盡說些投遮沒攔的話。
  肖丹平從窗中看著他們你攙我扶地哼著小調,唱著小曲上了船,這才對慧明大師道:「大師,這夥人看來絕非良善之輩。聽他們話中之童,會不會與梁家老大爺有關?」
  慧明大師點點頭道:「貧僧也正這樣想,可是他們並非逆水行舟,而是從上游下來。這就有些令人不解了。」
  肖丹平道:「聽他們言語不像是綠林中人,也不像是吃糧的差人捕快,可他們手中卻好像有一名重要人質,而且是
  慧明大師沉吟不語,那條大船已撥正船頭,欲往下游駛去,恰好被渡船擋住了去路。渡船已上完客人,正在抽去踏板,所以他們只好在原地候著。
  慧明大師兩眼始終盯著那條大船,半天,才自言自語道:「該不會日月教的賊人玩的把戲,來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肖丹平一拍大腿道:「對呀!兵法道:兵不尺詐。賊人說不定會在兩月後給咱們唱一曲空城計,讓咱們去死鑽神女峰那個牛角尖。他卻在別處給咱們來個出奇不遇的打擊。大師,咱們跟上那條船,看看它究竟往哪兒開。」
  慧明大師道:「好!反正咱們此行主要是摸摸賊人的底於,神女峰有廣凌子大師與梁大快,咱們去不去都沒關係。走,跟上他們!」
  肖丹干隨即掏出一錠銀子,大約有五兩重,往桌上一放,叫道:「掌櫃的,結帳!」店小二上前拿起銀子,正要找錢,肖丹平和慧明大師已經下樓出了大門。
  渡船緩緩的駛出碼頭,那條大船一見讓開了道,撐船的舶公將插在水中穩船的竹篙一抽,大船便顧流面下,進入了西陵峽。
  肖丹平和慧明大師沿著扛岸,走出小鎮百丈後,腳尖輕點地面,如流星瀉空般疾射而去,霎眼間便消失在蒼山翠嶺之中。
  大船過了兵書寶劍峽,青灘,牛肝馬肺峽,到了號稱「青灘洩潭不算潭,崆嶺才是鬼門關」的崆嶺峽。峽中湍流迅急,惡浪洶湧,明石暗磕密佈,扛面狹窄彎曲。大船在峽谷中蜿蜒穿行,肖丹平和慧明大師在崖上看得心驚肉跳。終於,在險之又險中大船過了這鬼門關,進入黃牛峽。行不多遠,大船突然在一處比較平緩的水面上拋了錨,船上有人向岸上打了三聲忽哨。只見岸邊岩石後劃出幾條小船,迅速向大船靠攏。大船上的人逐個下到小船。最後用繩子將一名年逾古稀的白髮老人從大船上吊到小船上。幾隻小船便飛快的划向岸邊,大船也起錨下行。
  肖丹平與慧明大師隱於一棵巨大的古樹上,見小船靠岸後,船上之人魯貫下船,由一人背起那老人向山中走去,後面緊跟著幾名划船的大漢。那大船上下來的十幾名漢子卻掉轉頭復向上游飛馳而去。
  肖丹平與慧明大師遠無的跟在帶著老人向深山走去的那夥人後面。
  慧明大師悄悄對肖丹平道:「前邊不遠的山麓上有座黃牛廟,廟中方丈與貧僧有一面之交,待會咱們去拜訪一下。」
  肖丹平道:「這些人也許就要到那廟中去。」
  果然,那夥人輪換背著霹老人,一直向黃牛廟行去。
  慧明大師道:「咱們到前邊去等他們。」
  兩人藉著岩石樹木。三晃兩晃便趕到那夥人前頭,一溜煙到了黃牛廟的禹王殿外。
  肖丹平道:「大師,您在外等候,待我潛進廟內查探。」
  慧明大師道:「不!先由貧僧進去,你在外面守候接應。」
  肖丹平道:「大師,這廟中說不定是賊人的老巢,還是讓小弟進去吧!」
  慧明大師道:「正因為如此,貧僧進去比你安全得多。若讓贓人發現,貧僧自有借口。你就不用再爭了。」說完,不等肖丹平開口,便輕提身形,一閃便進了大殿。
  殿內有一名小和尚正在給佛像前的燈上油,他只感身邊蕩起一陣涼風,扭頭一看,什麼也沒看見,便又轉過頭繼續給燈上油。此時,慧明大師已隱身在佛像後面的帷幔中,盤籐坐下,靜等那夥人的光臨。
  不久,殿外響起了踢踢踏踏的腳步聲,那夥人背著老人進丁大殿。慧明大師透過帷幔的縫隙向外窺視,只見那夥人將老人放在一個蒲團上,然後分立在大殿兩旁。
  那給佛燈上油的小和尚放下手中油缸,轉過身道:「教主有令,你們退下休息。」
  那仗人一齊躬身應道:「是!」轉身魚貫出了大殿,休息去了。
  慧明大師驚出一身冷汗,暗道:「好險,適才幸好投讓這小傢伙發現。」他急忙屏住呼吸,繼續向外觀看。只見那小和尚伸手在大殿左側的彌勒佛佛像的肚臍眼上一按,嘎吱吱一陣響動後,慧明大師突然感到自己身下在動,那巨大的如來佛像正緩緩的向旁邊菩去,佛座下出現了一個黑咕隆咚的地洞。
  小和尚走近洞口,向洞內拍了三四掌,洞內突然躍出兩人,也是和尚。
  小和尚躬身道:「師叔,人已帶到。」
  一個和尚點點頭,對旁邊另一個和尚道:「師弟,將他背上,咱們走!」
  被叫的和尚走上前,背起老人,發話的那名和尚從身上取出一根手臂粗的蠟燭,在佛燈上點燃,舉著蠟燭領先下了地洞,背起老人和尚也跟著下了地洞。
  小和尚道:「師叔,要我下來嗎?」
  洞中和尚答道:「不用了,你在殿內等候,待會兒咱們一起下上。
  小和尚應丁一聲,在一隻蒲團上盤漆坐了下來。
  慧明大師一看,洞口未關,心中大喜,輕輕地一躍,盤膝落入洞中。
  洞不深,約有三丈左右,從洞口到洞底是一道三十多級台階。到了洞底,慧明大師發現這洞中原來是一條暗道,平著向前彎曲伸展。他站起身,悄悄地離那兩名和尚後面三丈無,尾隨著向前走去。
  洞中雖然很黑,卻很乾燥,有一股殷清新的空氣不知從什麼地方吹來,使人不感憋悶。走出三十多丈遠,兩名和尚仍未發現身後有人跟著。
  只聽走在後面背著老人的和尚道:「師兄。這老有伙恐怕要斷氣了。」
  走在前邊舉著火燭領路的和尚道:「不會的,肯定是他們怕在路上出漏子,點了他的穴道,待會讓師父看看就知道了。就是要死了,師父也能將他救活。」
  「你師父的本事真大。」
  「大個屁,你剛來這裡,不知內情,我師父麼,殺人的本事確實不不,要說教人,嘿,那可是□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敢情他倆不是真正的師兄弟,只是習慣稱呼而已。
  慧明大師一邊走一邊留意地道內的情況,經過仔細觀察,這地道是在山巖中挖掘出來的,兩邊洞壁均是人工雕鑿的痕跡,腳下地也全是岩石,並無什麼機關暗量,他心裡便坦然多了。
  轉過兩個彎,又聽後邊背人的和尚說道:「師兄,教主將那麼多人關在這洞裡,究竟是為了什麼?」
  前頭那和尚道:「此事我也不清楚,自從我販依三寶,這洞裡便關了許多人,十幾年來有增無減,據說都是江湖中有來頭、有臉面的人。不過,從今後你可別再問起這事,若讓教主知道了,你吃飯的傢伙就保不住了。」
  「教主他常來這裡嗎?」
  「當然。教主很愛畫畫,畫的人簡直和真人分不出兩樣,每次來,他都要找一個關在這裡的人畫張像。」
  「他畫像來幹什麼?」
  「不知道。」
  「他不折磨他們麼?」
  「這要看他的心情了。」
  「那些人不反抗?」
  「反抗?笑話,他們乖得很。」
  「為什麼?」
  「因為數主廢了他們的武功,並且點了他們的五陰經脈,每隔三十月發作一次,發作時那樣子可真慘,只有我師父才能替他們解除痛楚。」
  又向前走了近百丈,轉過兩個彎,突然跟前一亮,慧明大師急忙止步,不敢再向前靠近。他隱於暗處偷看,只見三十多丈外是一個很大洞口,洞口外從上而下垂掛著許多籐蔓,直如一張門簾,掩住了洞口。陽光透過洞口,籐蔓照進洞內,可以看清洞內景物。一陣陣巨大的轟鳴聲從洞外傳來,不用看,墓明大師巳知道洞口定在千丈峭壁之上。洞外之聲乃是江水拍擊兩岸發出的轟鳴。洞內兩邊各有一排石室,石室的門是棍子粗的鋼條製成的柵欄。石室起碼有二三十間。由於室內光線很暗。究竟關著些什麼人,慧明大師看了半天也沒看清一人。
  兩名和尚將老人放在地道中,前邊那和尚熄掉手中的蠟燭,放聲叫道:「師父,人帶來了。」
  靠洞口的一間唯一沒安鋼柵欄的石室中走出一人,慧明大師一看,驚得險些失聲叫出,那人便是與他一面之交的黃牛廟的方丈。只見他緩步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抓起老人的手腕一號脈,然後伸指一點老人的瑾璣穴、膻中穴和腦後玉枕穴。老人悠悠地發出一聲低微的呻吟,接著眼睛也睜開了,四肢也開始活動起來。
  黃牛廟的方丈站起身,將手一揮道:「將他抬人二號洞。」
  兩名和尚將老人抬起,走進沒安柵欄的那間石室對面的第二間石室,然後反身出來。
  那方丈道:「你們下山採購好食物立即回來,不可在外面逗留。教主和總巡查都有信來,說這一向俠義道中的人陸續向三峽中趕來,要咱們守緊山門,閒雜人等不准入廟,記住了什麼?」
  兩名和尚道:「記住了。」
  這時有一小和尚看見了慧明大師和肖丹平。忙叫有人。
  墓明大師和肖丹平一聽見叫喊聲,趕緊往來路奔去。
  那黃牛廟的方丈站起身來叫道:「追!」
  慧明大師和肖丹平奔出洞口,來到岸邊,上了一艘船。
  那些人一見肖丹平與慧明大師上了船,其中一人突然道:「弟兄們,這兩人像是在跟蹤咱們。」
  那四十歲左右,在酒樓與小子爭吵的漢子道:「何以見得?」
  發話那人道:「體沒見他們也是從下游上來的麼?」
  那年逾花甲,上午在酒樓勸架的老頭道:「敢情是早晨你二人的爭吵讓他們給聽了去,套出什麼破綻來了。」
  小個子道:「和他是不是跟蹤咱們的,上岸後將他們打發了就是。」
  老頭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寧可殺錯,也決不能放他們生離。不然生出事來,咱們都得全部完蛋!」
  他們說話的聲音雖低,卻讓肖丹平與慧明大師聽得清清楚楚。慧明大師低宜一聲佛號道:「阿彌陀佛,看來今日之事難以善了。咱倆說不得又要大開殺戒了。」
  肖丹平笑道:「跳樑小丑,能奪我何?大師放心,縱是殺得他們一人不剩,佛祖也不會怪罪咱們的。」
  船靠了岸,慧明大師飄身下了船,肖丹平緊距其後,兩人頭也不回的徑直順著官遭向北疾行。翻地一道山梁,前邊是一片開闊的盆地,肖丹平回過頭去看了看,後面靜悄悄的不見一個行人。
  肖丹平道:「看來這些狗賊倒還識相,未曾跟了上來。」
  慧明大師笑笑道:「說不定他們正在前邊等著咱們呢?」
  話音剛落,驀地傳來一聲陰惻惻的冷笑,接著從路邊樹叢和亂石後面鑽出那十幾名賊人,一宇排開攔住了他二人的去路。,
  肖丹平道:「狗賊好快!」
  慧明大師笑道:「是咱們慢了,他們抄小路,施展輕功,咱們不過是腳步放得大些罷了。」
  賊人中那老頭嘿嘿一笑,踏上幾步道:「二位朋友不知是何方高人,為何跟蹤咱們兄弟?」
  肖丹干朗聲道:「閣下是誰?憑什麼說我們跟蹤?」
  老頭道:「老夫不問你們名姓出身,你們也不必知道老夫是誰。若要說憑什麼,就憑咱們的船向下游駛去,你們也向下游去,咱們回來,你們也回來,這夠了吧?」
  肖丹平仰天哈哈大笑道:「三峽是你們的麼?你們為什麼去下游,又為什麼返回來?」
  老頭冷冰冰地答道:「這你管不著,咱們想上哪兒就上哪兒,來去是咱們的自由!」
  肖丹平道:「對了!你們可以自由來去,咱們是管不著。那麼咱們難道就不能自由來去?難道你也管得著嗎?再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哪怕半夜鬼敲門,你若未心懷鬼胎,還怕我們跟天天涯海角?真是豈有此理!」
  「好一張伶牙俐齒!老夫懶得與你理論!」
  「那就請讓道吧,攔路劫遭可是犯法的!」
  「犯什麼法?老夫就是法。老夫今天不管你們跟與沒跟,既然磋上就別想走了!」
  肖丹平淡淡一笑,道:「大風大浪見得多了,還怕你們這幾條瘋狗?區區跳樑小丑也敢在此稱霸!」
  「好!老夫倒要掂掂你有多大份量,竟敢如此張狂放肆!」說完拉開架式。
  慧明大師朗聲道:「阿彌陀佛!貧僧乃少林寺主持慧明。敝同道乃天山派掌門肖大俠丹平。各位施主既然認定咱們跟蹤了你們,那好,貧僧便不得不問問你們挾持的那老人是誰?為何劫人長者藏於荒山野廟?這是為何?」
  賊人中的小個子冷笑一聲躍上前來道:「果然不出咱們所料,二位堂堂掌門想不到也幹起鷹爪孫的勾當來了。既然你們已經知道,就打開窗於說亮話,老子從小生長在川西壩子,在江湖上混了二十幾年,吃的就是這綁票劫道的勾當。稱這禿驢既然插手臂上這檔於閒事,說不得只好將你捉住,按咱們的規矩胡去耳朵,剜去眼睛,割下舌頭。剁下雙手。」
  天!這樣的規矩還不如一刀將人殺了!
  慧明大師不躁不怒,手捻拂珠,平靜地說道:「閣下說得倒也爽快,但說來說去卻沒回答貧僧的問話。」
  那年過花甲的老頭陰森森地將一雙鷹目死死的盯住慧明大師,良久才開口說道:「二位真想知道,好!老夫告訴你們:咱們是日月教的人,負責將各地分舵劫持來的人質從巫山神女峰通過水路轉運到黃牛廟,今日押送的那老有伙乃是江湖浪子和落怕書生的老爺子,這下該明白了吧?」
  慧明大師道:「如此說來,你們的總舵是在黃牛廟羅?」
  老人道:「不!咱們的總舵在巫山神女峰。沒想到吧?該知道的你們已經知道,現在該上路了。弟兄們,不留活口,並肩於上!」說完,率先撲上,右掌急如掣電,向慧明大師劈面搗出,左掌如刀,直插向慧明大師的右肋。
  慧明大師朗聲道:「阿彌陀佛,施主竟然不講一點江湖規矩,想以多勝少。說不得,貧僧只好得罪丁!」雙手陽掌向外,一牽一引,一招「脫袍讓位」,閃出三尺多遠。
  那老頭喝道:「禿驢,休得囉嗦,今日你是死定了!」身形一晃,飛身竄起,右拳往下一滑,一招「直搗黃龍」,迅猛擊向慧明大師的前胸,左掌一屈,「金龍探爪」,五指如鉤,刷的向慧明大師面前抓來。
  慧明大師側身讓步,右手食中二指反手一劃,「玄鳥劃沙」戴向對方左手腕脈,左手長袖一揮,「烏龍攪尾」纏向對方右掌。掃數施出,便聽耳邊有勁氣破空之聲,一支青鋒劍,一把緬刀同時向他雙肩劈來。
  慧明大師招到中途,那老頭不敢硬碰,爪掌一收,正待換招。慧明大師右手已悠然翻出,卡喀一聲,背後偷襲他的一名賊人手中之青鋒劍,硬生生讓他的二指夾為兩節,那賊人駭然暴退。與此同時,慧明大師的左手長袖也反纏偷襲自己左肩的一名賊人的緬刀,一下子將離自己鎖子骨不足五寸的刀給緊緊裹住,那賊人竟無法將刀抽回。慧明大師身形一斜,腳跟原地一轉,右手夾下的那半節劍尖已脫手面出。使刀的傢伙一見對方轉動身形,已知不妙,放開刀柄,蹭的一聲斜竄出丈餘,堪堪躲過飛出的斷劍。那斷劍挾著凌厲的勁道,猶如一道流星,撲的一聲貫人三丈多遠的一名在場外掠陣的賊人的左胸,透體而出,勁勢不減,射向那賊人身後丈餘的一塊岩石,叭,火星四濺,碎石橫飛,斷劍竟然沒入岩石中二寸多深。那被刺穿左胸的賊人,慘叫一聲倒下,痙攣幾下便氣絕而亡了。
  就在那賊人慘叫倒下時,慧明大師突然覺得右手有些麻酥酥的,不由倒吸一口冷氣,暗道:「好陰毒的惡賊,這劍上竟然煨有劇毒!」好在他是將賊人的毒劍夾斷,而不是被毒劍刺中,所以中毒不深,手心只感麻癢面已。然而,那劍上之毒有多厲害,已是可想而知。
  就在慧明大師擲也斯劍時,那老頭雙掌一鋪已貼近身來,刷刷刷,掌刀快刀上下翻飛,嗖嗖嗖,拳似重錘左在開弓,切脈門,按穴道,搗胸捶肋,劈頭萱頂,罩向慧明大師。拳掌過處,勁氣橫生,砭骨浸體。那被繳了緬刀的傢伙也趨勢撲了上來,施展出一套八卦游身掌,忽攻忽守,或左或右,進退閃挪,攻向慧明大師。另外兩名在插外觀戰的賊人也揮舞兵器,撲進場子,將慧明大師緊緊圍在當中,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慧明大師是何等樣的人物?他乃是久經沙場的堂堂少林寺掌門,面對四名具有一流水平的高手,一點也下畏懼,暗將少林慎山絕技無相神功遍佈全身,右手施展出大般若掌的招數,左手兩指,時而施展無相拈花指,時面施展二指祥的絕技,東彈西劃,橫切豎點,前拍後按,左劈右切,與那四人戰在一起,打得十分激烈。
  肖丹平也被五名賊入團團圍住。一個人使金鑭,一人使雁翎刀,一人使雙戟,一人使描金折扇,一人使飛天又,五人五種兵器,有長有短,有寬有窄,有尖有禿,有鈍有利,揮舞成一團黑白混沌的巨大光圈。或抹、撩、剪、扎、崩、劈、剁,或敲、磕、刺、削、點、打、挑。時面凌空飛撲,如蒼鷹搏兔,詭譎陰毒;時而卷地擒拿,似餓虎撲食,凌厲兇猛。奇招異著,層出不窮,盡往肖丹平渾身要害招呼,恨不得將他穿上十萬八千個窟窿。
  好一個肖丹平,真不愧是天上神鷹。只見他面對五種長短兵器的凌厲攻擊,不疾不徐,不懂不忙,見招折招,見式破式,將一套天山劍祛舞得滴水不漏。施展開粘、貼、切、挑、戳的上乘武功精華,挨、幫、擠、靠的天山招式。一直長劍輕婁翔動,猶如飛虹游龍,一隻左手快似閃電,抓拿點打,迅疾兇猛。雙方打得難分難解,昏天黑地,令人駭目驚心。
  從晌午打到黃昏,從入夜打到黎明,雙方已不知打了多少回合。賦人已全部加入戰鬥,一共是十三人,七人圍攻赤手空拳的慧明大師,六人圍攻肖丹平。雙方從山環打到山坡,從山坡打到山梁,追逐翻滾,跳躍騰挪。
  東方噴霞時,也就是梁春華等人從神女峰來到巴東縣城外吃飯時,雙方已是渾身濕透,汗水淋漓,顯得有些精疲力竭了。
  慧明大拜感到右臂越來越不聽使喚,知道賊人毒劍上的劇毒已通過皮膚進入了血液,雖說中毒不重,但由連續激戰,未通運功去毒,一條右臂已腫如海碗,運不上勁了,他不由暗道一聲:「今日恐怕要葬身這荒野了!」心頭一急,氣火攻心,腳下便有些飄浮。
  那賊老頭一見,呵呵狂笑,道:「禿驢,你認命吧!」
  慧明大師一驚,急忙凝神靜氣,暗將全身神功凝聚到左掌,並裝出一付搖搖欲倒的樣子。那老頭不知有許,還當慧明大師果真袖盡燈枯,虛浮脫力了。與另兩名同伴搶先猛撲來,人未到,掌風已逼近置有大師前胸。那兩名賊人的一支長劍,一支判官筆也指向慧明大師的下肋和後背,刀光掌影已嚴嚴實實地將慧明大師罩住。
  離此不遠的肖丹平暗叫一聲:「不好!」想去援救,可又被六名賊人死死纏住分不得身,眼睜睜要看著慧麓明大師死於賊手。
  就在那老頭的右掌按向慧明大師前胸七坎大穴,使判官筆的賊人手中的判官臂點向大師背心靈台穴,使長劍的賊人手中的判官筆點向大師背心靈台穴,使長劍的賊人手中長劍刺向大師左肋的千鈞一髮之際,驀地,只聽慧明大師舌綻春雷,斷喝一聲:「佛光普照」接著傳來三聲慘叫,三名賊人猶如三隻斷了線的風箏,飄飄悠悠飛出七八丈,砰的一聲摔在地上,四肢一陣劇顫,嗚呼衰哉了!
  再看慧明大師用盡全力施晨出少林絕技三十六路伏魔掌中的最後一招後,嘴角雖也沁也一縷鮮血,但仍金剛鐵塔似的站在原地,巍然屹立。
  三名賊人的慘叫震驚了所有的人,另外四名圍攻慧明大師的賊人駭得魂飛魄散,暗自慶幸自己役去爭搶頭功。
  圍攻肖丹平的六名賊人聞得同伴的慘叫,腳步一頓,手上一滯,攻出的招式不由一緩。高手捨命相搏,豈能容得這一絲一毫的破綻。肖丹平立即抓緊時機,手中寶劍一抖,身劍合一,凝聚全身功力,施敢了天山劍法的絕招「雪蓮千朵」,只聽卡嚓,卡嚓兩聲脆響,身旁的兩名賊人的碩大頭顱,寓腕飛起一尺多高,骨碌碌鑲下山坡。其他四名賊人駭得暴退兩丈多遠。
  肖丹平未等賊人回過勁來,憑空拔起兩丈多高,撲到慧明大師身邊,一把拉起慧明大師便跑。
  待賊人回過神來,他倆已奔出半里之遙。眾賊人發出一聲喊,隨後緊追不捨。
  二人順著山梁向山下官道狂跑,奔出四五里地,來到妝與賊人相遇之處,已累褥上氣不接下氣,腳軟手酸。慧明大師更是心跳加劇,頭暈目眩。
  若是他二人早一些脫身,在這裡不是遇上卓戎,便要遇上梁春華。然而注定要他二人留得性命,擔驚涉險。
  後面追趕的賊人開始時還一邊追,一邊喊,到後來恐怕也感到這樣又喊又叫實在是費神費勁,便不再發聲,只是一個勁地埋頭苦迫。
  兩人又強提精神順著官道向南奔出三四里地,前邊是一個很大的山穹,地了山彎不遠便到了江邊碼頭,只要到了碼頭,人多事情就好辦了。但要轉過這個山彎,起碼要繞一兩里地,行人通常都不從山彎的官道行走,只有車輛才從那裡經過。
  後面追的人越來越近,雙方相距只有百丈左右。肖丹平和慧明大師已精疲力盡到了難以支撐的地步。可是在這生死牧關的緊要關頭,哪怕有一線希望,人們求生的本能是不會泯滅的。兩人順著被行人濺踏出來的山坡小道。以頑強不懈的鼓力繼續捨命往前奔跑。終於遇到了霜雪寒等。
  肖丹平心有餘悸地講述完他們的經過,長長的吐出一口氣後,望著四小感激萬分地說道:「你們不但救了我和慧明大師,也救丁幾十名正在忍受折唐的武林同道。」
  麓明大師也道:「賦人可真狡猾,總舵設在神女峰。將劫持的人質先帶往神女峰,然後再神不知,鬼不覺的轉稱到黃牛廟去。難怪十幾年來扛湖中先後失蹤了許多有名人物,誰也找不到他們的下落。原來是讓賊人玩了這樣一手瞞天過海的絕招。」
  皇甫瓊忽然道:「大師,師兄,咱們和粱師伯他們對神女峰仔細搜索了兩遭,卻沒有發理賊人任何蛛絲馬跡,恐怕敵人說的話不可靠!」
  肖丹平道:「不可能,賊人以十四人阻擊我和慧明大師,算定咱們是插翅難逃。當然,若不遇上你們,咱倆確實也是難逃魔爪。所以,我認為他們說的話應該是可信的。」
  霜雪寒笑道:「你們都不必去分析猜想了,那裡還有一個現成的活口,何不問問他。」說完站起身走到使鑭的那人跟前,將他一把提起,像提包袱似的擰到眾人面前,往地上一摔,拍開他的幾處穴道,郡人手腳立時能動,也能開口講話。
  霜雪寒笑道:「我知道有用得著他的時候,所以便留下他一條狗命。師兄,你們問吧!」
  肖丹平笑道:「你呀,又是第二個端木翔龍!」慧明大師也向他投來讚許的目光。
  肖丹平臉色一變,滿臉寒霜,對那賊人道:「你可知截斷奇筋八脈的痛苦?想不想嘗嘗,若不想嘗,我問你幾個問題你必須如實回答。第一,你們的總舵在神女峰什麼位置?第二,總舵有些什麼人?第三,你們護送完劫持的人後,為什麼不去總舵,而是過江來?」
  霜雪寒兩跟一瞪,道:「快說,不然少爺讓你先嘗嘗分筋錯骨搜魂手的滋味。」
  皇甫瓊也拇出一根梅花金針,在那賊人眼前晃道:「你若不老實,話中有假,姑奶奶這根金針便要從你的華蓋穴刺人,讓你渾身抽筋,然後變成一個大傻瓜。」
  那人早已被同伴的慘死嚇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哪經得起這聽來令人汗毛倒豎,毛骨悼然的恐駭,早已面似土色。慌忙不迭地如數供出了他所知道的一切情況:「總舵確實是在神女峰,高峰頂兩里地左右,面向江邊有一塊突出的巨岩,巖下有一個山洞,那便是人口。出口在神女峰南面的一棵迎客松邊。總舵現在沒幾個人,都是象小人一樣的下手,其他人都到河南鳳穴寺去了。教主很少到總舵來,咱們誰也不知道教主的真正面目。咱們過扛來,是奉命到武當山去監視那些道士的,其他情形,小人確實不知。」
  肖丹平道:「那些被劫持的人全是由你們轉移麼?」
  那人道:「不一定,咱們是輪換著干。」
  慧明大師道:「你們的人到鳳穴寺幹什麼?」
  「不知道。這是教中最高機密,只有少數幾人知道。」
  「你怎麼知道他們是去了風穴寺?」
  「小人的兄長是教主身邊的水字號侍衛,是他悄悄告訴小人的。」
  「教主也去了鳳穴寺?」
  「不知道。教主來無蹤,去無影,誰也不知遭他的行蹤。一你們將劫持來的人送到什麼地方?」「不知道,咱們只負責用船送到黃牛峽,然後由那裡接應的兄弟帶走,究竟帶到什麼地方,小的確實不知。」
  慧明大師點點頭,看看肖丹平,肖丹平搖搖頭,表示沒什麼要問的了。
  慧明大師對那賊人道:「你走吧,望你今後棄惡從善,改邪歸正,老老實實的做一個人。」
  那賊人感漱涕零,磕頭作揖,將額頭都碰破了,末了站起身剛走出幾步,霜雪寒突然長身躍起,一劍將那賊人從後心穿至前心。那賊人慘叫一聲,撲倒在地。
  霜雪寒一腳將他蹋得翻轉身,冷冷地說道:·大師能饒你,我可不饒你,要怨要恨,你就怨我恨我吧!」
  那賊人雙目中射出一股怨毒仇的目光,突然將口一張,噴出一口鮮直,死於非命。
  慧明大師與眾人走上前來,看著倒在地上死不瞑目的賊人,手捻佛珠道:「阿彌陀佛!師弟不鎮傷他性命。」
  霜雪寒在賊人衣服上擦乾劍上血跡,還劍入鞘道:「師兄,放他不得。您想想,若是放他逃走,他去向賊人通風報信,賊人聞信將黃牛廟中的人質轉移,咱們上哪兒去找?」
  眾人一想的確如此,不單不責備霜雪寒,反而讚他考慮周到。
  霜雪寒見眾人都在誇獎他,心裡樂滋滋的,越發來勁了,道:「師兄,咱們還得將賊人的屍體埋了,決不能讓敵人知道這些人的死訊。」
  慧明大師和肖丹平都表示贊成。於是,大家七手八腳將賊人屍體搬到一處,用寶劍刨了一個大坑,連同他們的兵器全部埋在一起。收拾乾淨後,又仔細查看一下,無什麼遺漏。
  慧明大師這才道:「肖師兄,還得辛苦大家走一趟,也將前邊那六具屍體一併掩埋了。」此事確實馬虎不得,大家緊跟在意明大師身後來到他們用絕招斃敵之處,將賊人的兵器屍體全部埋了。
  一切弄妥後,肖丹平道:「大師,咱們還得趕快到少林寺去。看看風穴寺的賊人又要耍什麼花招,玩什麼把戲。」
  慧明大師沉峙一下道:「好!咱們先繞道武當山,讓他們也有個準備,多加防範。」
  眾人取道北上,直奔武當山。

  ------------------
  幻劍書盟掃瞄,龍狂在天、第一王朝等 OCR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