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糧食能長在樹上嗎?


  研究農業問題的人,常常希望有那麼一天,糧食能夠大量地長在樹上,使農業耕作大為簡便,受水旱的威脅較小,節約大批勞動力而又能夠普遍豐收。這種希望有實現的可能嗎?
  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會有這樣的日子到來。那時候,不但樹上能夠長出糧食,而且到處都可以長糧食。無論高山、平原,麥子象野草一樣,年年自己生長;甚至種莊稼可以不必土地,只要有水就行。許多在現時看來如同神話一般的事情,到那時候都將變成極其平常的普遍現象。這樣的日子距離現在大概也不會太過於遙遠了吧。
  其實,照現在人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說,生產糧食的方法就有不少,糧食的種類和來源也有許多,它們的發展前途將是不可限量的。
  例如,蘇聯的學者不但試驗了多年生的小麥新種;也試驗了在水面上種值穀物的新辦法。這些因為還在試驗,且不說它。聽說我國雲南西雙版納還生長了一種麵包樹。究竟這種植物的果實是否真的可以當麵包吃,我不知道。並且由於氣候等等自然條件的限制,這種麵包樹也還不能在全國各地普遍種植。因此,這裡也不說它。現在只說在大江南北的廣大土地上,大量地生長著能夠出產糧食的大樹,這是特別值得珍視的。
  我說的是栗子樹和棗樹。我國北方普遍生長棗、栗,南方也有,不過數量少些。北方的農民都知道,種一棵栗子樹,大約十年左右就能長栗子,平常一棵樹大約年產栗子二百斤左右。據研究果樹的朋友告訴我說,栗子的營養素很高,它兼有小麥和大豆的長處,這是很可貴的。至於種值棗樹,第二年就能結棗子,五年以後,一棵棗樹就能打棗子五十斤左右。棗子不但能頂糧食吃,而且糖分很多。
  這就無怪乎我們的祖先非常重視栗子和棗子。特別是燕山地區,棗要生產又多又好。據《戰國策》記載:「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曰:燕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田作,棗栗之實足食矣,此所謂天府也。」《史記》《貨殖列傳》載:「燕秦千樹栗,……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王充《論衡》說:「地種葵韭,山樹棗栗,名曰美園。」這些都證明,栗子和棗子盛產於燕山地區及北方各地,從來被當做最好的食糧;有棗有栗的地方,曾被稱為「天府之國」或「美國」。
  尤其是栗子,古人常常把它當成最好的乾糧。陸放翁有一首詩寫道:「齒根浮動歎吾衰,山栗炮燔療夜饑;喚起少年京輦夢,和寧門外早朝時。」我們由此可以想像到陸放翁早年當京官的時候用栗子當乾糧,殊不知我國古代人以栗子為乾糧,其好處決不下於巧克力。
  不但這樣,古人還認為栗子和棗子是老年人最好的滋養品。所以,《禮記》載稱:「子事父母,婦事舅姑,棗栗飴蜜以甘之。」我們如果能夠利用所有的荒野童山,普遍地種植栗子樹和棗樹,讓這些樹林長滿了富有營養價值的糧食,夠多麼美妙啊!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