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航海與造船


  一位教師在來信中提到,他和同學們都很想知道我們祖國的航海與造船業的歷史,但是找不到有關的書籍和參考資料。這卻使我驚奇,難道這許多年來真的沒有出版過我國航海和造船的歷史書籍嗎?
  查問了書店和圖書館,果然只有解放前老早出版的《航海術》、《航海學》、《現代航海學》和《造船》的工程小冊子等幾種,內容主要是外國的材料,卻沒有一部完整的介紹中國歷代航海與造船業的書籍。
  這是什麼緣故呢?也許過去的人以為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航海事業不發達嗎?其實,我們祖國有那麼長的海岸線,不能不經常和海洋發生直接的關係;而在我國的廣大領土上,到處都是江河湖泊,舟楫往來極為頻繁,造船業更有悠久的歷史。中國人又是最早發明指南針的,航海所必需的羅盤則是指南針的一種實際運用。因此,要講航海和造船的歷史,也應該以中國為最久。
  事實的確是這樣。我們的祖先老早就會製造舟楫。你如果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去參觀,就會看到原始社會已經有獨木舟了。《詩經》《小雅》也有「汎汎楊舟,紼纚維之」的句子。可見遠古時期的人,不但知道用楊木鑿成小船,而且知道製造繩索來系船。這類小船經過長期的發展,種類和名稱越來越多。它們大都是在江河湖泊中航行或作戰用的,至於航海使用的大船,叫做「海舶」,那是由內河內湖航運中使用的「站船」(一種官船)、「漕舫」(一種貨船),以及水戰中使用的艨艟戰船等逐漸發展而來的。
  但是,這並不是說起初就沒有海船。據晉代王嘉的《拾遺記》載:「(秦)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浮沉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這可以說是最早的一種潛水海船。
  古代航海是冒險的事情,甚至被人看成比作戰還危險,所以在那時候,製造海船的還不如製造戰船的多。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赤壁之戰」,那實際上是一場大水戰。三國時的曹魏和後來司馬氏的晉朝,先後動員了很大力量建造戰船。如《晉書》《王濬傳》載:「武帝謀伐吳,詔濬修舟艦。濬乃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超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舟櫂之盛,自古未有。」可見這種戰船的規模,比普通的海船有過之無不及。
  到了隋煬帝的時候,造船的規模就更大了。據《隋書》《煬帝本紀》稱:「大業元年三月,……造龍舟、鳳艒、黃龍赤艦、樓船等數萬艘。」又據宋代劉義慶的《大業雜記》,描述隋煬帝游幸江都時乘坐的龍舟,其規模是:「高四十五尺,闊五十尺,長二百尺。四重:上一重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周以軒廊;中二重有一百六十房,皆飾以丹粉,妝以金碧珠翠,雕刻奇麗,綴以流蘇羽葆、朱絲網絡;下一重長秋內侍及乘舟水手,以素絲大條繩六條,兩岸引進。」此外,還有朱鳥航、蒼螭航、白虎航、玄武航各二十四艘,又有青鳧舸、凌波舸各十艘,又有五樓船五十二艘、三樓船一百二十艘、二樓船二百五十艘、黃篾舫二千艘,以及其它各種小船,名目繁多。當時舳艫相繼,二百餘里,聯綿不絕,真是浩浩蕩蕩。
  唐代的造船業也很發達。如《冊府元龜》載:「梁成汭唐末為荊南節度使,時鄂州杜洪為淮南楊行密所襲,汭出師援之。造一巨艦,三年而成,號曰和載艦。上列廳、所、司、局,有若府署之制,又有齊山截海之名,其宏廓可知矣。」宋、元兩代還有許多同樣的記載,不過,當時造船的規模都沒有超出隋、唐的了。
  過去許多朝代都能製造各種大船,其中也包括航海用的大船在內。這裡有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說:只要造船業發展起來了,航海事業也一定會跟著發展起來。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想不必列舉歷代小規模的航海記載,只要舉出最大規模的航海事跡就夠了。
  民間流傳的三保太監下西洋的故事,應該算是最大規模的航海故事。當時說的西洋,就是現在的東南亞。鄭和在一四○五年率領艦隊,由蘇州劉家港出發,到福州稍停後就遠航南洋群島,經印度支那、爪哇等地而達錫蘭。他的艦隊擁有六十二艘巨艦,每艘長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載士卒二萬七千五百餘人,往返歷時兩年多。後來在一四○七年、一四○九年、一四一三年、一四一七年、一四二一年、一四二四年、一四三一年又有七次遠航,共計八次「下西洋」,在我國航海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幾頁。
  但是,到了清代以後,由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我們的祖國竟逐步淪為半殖民地,航海事業和其他事業一樣被外國資本所壟斷,一直到國民黨反動統治被推翻了,這局面才改變過來。
  今天,解放了的中國人民,完全可以獨立自主地發展自己的航海事業和造船業,並且能夠用最新的技術來裝備自己,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呀!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