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放下即實地」


  這幾天整理舊書,偶然又拿出明代劉元卿的《應諧錄》,翻閱其中有一則寫道:
  「有盲子過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揗,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墜深淵。過者告曰:無怖,第放下即實地也。盲子不信,握揗長號。久之,手憊,失手墜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實地,何久自苦耶?」
  看了這個小故事,覺得很有啟發。有的人自己雖然不是瞎子,但是平常遇到某些事情,實際上卻很像這個故事中的瞎子所表現的。這是為什麼呢?根本的原因是由於不瞭解實際情況,心中無數,所以遇事沒有把握,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底,不是不可捉摸的。因此,遇事完全可以不必害怕,不要像這個故事中的瞎子那樣,生怕墜入深淵,拚命抓住橋揗,不肯放手;儘管放心大膽地撒手,要知道「放下即實地」,又有什麼可怕呢?
  當然,這個故事的背景和含義也不簡單。它大概是編書人根據一些流行的故事,結合了自己的切身經驗寫出的。因為劉元卿自己在明朝隆慶年間,參加「會試」的時候,「對策極陳時弊,主者不敢錄」。有了這一段遭遇,使他深深地體會到當時的官吏們太膽小了。所以,他的思想傾向於大膽放手做事的一面,而不贊成畏首畏尾的態度。
  所謂大膽放手是以瞭解實際情況為前提,這是非常明顯的。如果不瞭解實際情況,那末,無論膽大也好,膽小也好,也無論放手或者不放手,同樣都只能是盲目的。假使不瞭解實際情況,而盲目地提倡大膽放手,其結果可能比盲目地不放手要壞。換句話說,任何盲目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
  由此看來,那個瞎子既然不知道橋下沒有水,而失手下墜的時候剛好又抓住了橋揗,那末,起初他緊緊地抓著橋揗,不肯放手倒是完全合乎情理的。問題在於後來過路的人已經告訴他說,不要害怕,放下就是實地,這個時候他仍然不相信,還是照舊抓住橋揗不肯撒手,這就太不聰明了。結果他的手一定疲累不堪,終於抓不住橋揗,而失手下墜了。如果橋下真有萬丈深淵,他就一定要摔死。幸虧橋下的確是乾涸的實地,使他失手之後,立刻腳踏實地,毫無危險。這裡又證明了一個道理:人必須經過親身的實際體驗,才能知道事物的真相。從這一點說來,故事的含義就更深刻了。
  但是,我現在還覺得對這個故事的含義,作這樣的理解仍然是不夠的。有時辦一件事情的時候,由於調查研究工作做得不夠,總覺得自己帶有某種程度的盲目性。甚至周圍的群眾也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見,反映了苦幹正確的情況,只是自己因為心中無數,也無法判斷這些意見和情況的正確與否。反而覺得人們議論紛紛,真相不明,不得不把各種不同的意見和情況,暫時都擱在一邊,等待以後的事實去做證明。到了事實完全弄清楚的時候,有些問題又事過景遷了,心裡感到十分懊惱。這正如那個瞎子說的,早知道放下即實地,又何必自討苦吃呢?
  與此相反,也有一種情形使自己吃了大虧,好比失手下墜,橋下雖非深淵,卻也不是干河,以致自己渾身受傷。經過這一次吃虧,後來就膽小得厲害,即便走在非常平坦的路上,每走一步也害怕跌倒。現在想起來,這樣也很糟糕,必須克服這種不正常的情緒。
  在這裡,我又連想到《荀子》的《修身篇》中有兩句話很重要。他說:「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可不是嗎?農民怎麼可以因為怕水旱災害就不種地了呢?商人怎麼可以因為怕賠錢就不做買賣了呢?
  我們對於任何崎嶇艱險的道路,都要有膽量走過去,因為我們做著空前偉大的事業。我們是革命者,難道我們害怕危險就不革命了嗎?我們在工作中,只要瞭解實際情況,即便偶然失墜,也不會心慌,因為自己完全知道「放下即實地」啊!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