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保護文物


  誰都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無限豐富的文化藝術遺產。現在幾乎在每一個城市和鄉村,都可以遇見許多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文物古跡。
  對於各種文物古跡,我們的人民政府一貫都很重視,並且積極地加以保護。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國務院發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一百八十處。其中,在我們北京範圍內的有十八處,佔十分之一。至於各省市自己規定的地方文物單位,當然還要多得多了。
  最近有幾位同志談起北京郊區大房山的古跡,大家都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文物區,它的歷史價值僅次於周口店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在這裡,集中了隋、唐、遼、金幾個朝代的石經和其他遺物。只因它遠離北京城區,所以沒有引起人們的充分注意。其實,這裡的名勝古跡十分優美。例如,在上房山,有一座鐘乳石的瀜洞,名叫「雲水洞」。它是地質構造中典型的「喀斯特」現象。許多人認為它比廣西桂林的「七星巖」決不遜色。然而,有人寧願跋涉千里去七星巖遊覽,卻不知道在自己城市附近就有象雲水澗這樣的去處,這豈不是怪事嗎?
  如果打開明代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人們就可以看到關於雲水洞的一段描寫:「秉炬帚杖,隊而進洞。洞門高丈,入數十丈。……過一天地,入一天地矣。左壁聞響,如人間水聲。炬之,水也。」聲潭底,不知其歸。又入,有黃龍、白龍盤水畔,爪怒張。導者曰:乳石也。焠炬其上,杖之而石聲。乃前,揚炬,望鐘樓、鼓樓,欄棟簷脊然。各取石左右擊,各得鐘聲、鼓聲、磬聲、木魚聲。……」本來下面還有許多文字,是描寫雲水洞中由鐘乳石形成的石塔、雪山等各種奇妙景致的,我想不必抄錄全文了。同時,這部書上關於石經山等處許多名勝古跡的介紹,大家如能詳細一讀,也一定會引起很大的興趣。
  明代還有幾個著名的學者,都曾到過房山,寫了文章,如徐文長的《上房山房》、袁宏道的《游小西天記》、曹學佺的《游房山記》,都異口同聲地稱讚這裡的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色。
  清代以後的文字記載更多,用不著一一介紹了。
  可惜的是,上房山的道路沒有修理,雲水洞等處更加處外失修了。這些地方現在所以不如七星巖等處知名,恐怕原因也就在此。但是,只要稍加修整,這幾處都不難很快地繁榮起來。
  特別應該提到保存在「小西天」的石經,從公元六世紀隋代僧人靜琬開始募款雕刻,一直到明代末年,許多佛教的重要經典都刻成了碑板。據說小西天九個巖洞中封藏的石經碑板,大小共四千一百九十二塊。另外,從雲居寺壓經塔舊址中,挖掘出來的遼金兩代所刻的石經碑板,編號共達一萬零八十二塊。但是,這許多碑板經過幾次損失,殘缺的部分已經無法彌補了。
  解放以後,在我們人民政府的大力保護與支持之下,由中國佛教協會於一九五六年重新整理拓印,共得大小經板一萬四千多塊。這是非常寶貴的一批文物。正確地利用這一批材料,不但可以校正歷代印行的佛經,對於佛教典籍的研究大有益處;而且還可以借此研究隋、唐以來的書法變化以及有關的歷史背景。
  然而,這個山上值得保護的文物,還不只是這些。我們對於唐代以前開鑿的雷音洞,還必須特別注意加以保護。這個洞又叫做千佛洞。它是就天然的崖石鑿成的方洞。在周圍洞壁上嵌了石經碑板一百四十五塊,洞內有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每根柱上都有各種形態的浮雕佛像。前二柱各刻佛像二百七十二尊,後二柱各刻佛像二百五十六尊。洞的中間又有一尊唐代雕塑的石佛。儘管有許多已經被文物的破壞者敲打得殘缺不全了,但是看了這些雕刻,不能不令人欽佩古代匠人的藝術天才!
  多少年來,這裡所有的珍貴文物,不知遭受了帝國主義強盜、漢奸賣國賊、軍閥、官僚、奸商等等的多少催殘和破壞。如今剩下的這些,更加值得我們予以保護。希望首都各方面關心祖國文化遺產的人們,都來認真執行行國務院的規定,進一步注意保護這些文物吧!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