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別枝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是辛稼軒的一首小詞,調名西江月,題目是《夜行黃沙道中》。詞文就老老實實的描寫他深夜在山野中趕路時所見所聞。不掉文,不用典,完全用口語。這種詞總是最容易懂得的了。但是,為了第一句中一個語詞「別枝」,幾乎使所有的註釋家、欣賞家都墮入陷坑,沒有能把這首詞講得完全正確。
  「明月別枝驚鵲」這一句,如果改成散文句法,就是「明月驚別枝之鵲」。「驚」是全句的動詞。「別枝」呢?有人解釋為「斜枝」,「驚起了睡在斜枝上的烏鵲」。有人解釋為「橫斜突兀的樹枝」。全句的意義是說:「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幹之上。」這兩家都把「別枝」理解為「斜枝」。還有人把「別」字解作「離開」;「明月出來,鵲見光驚飛,離開了枝頭」。此外,還有一種講法,以「別枝」為另外一枝,根據的是方玄英的詩:「蟬曳殘聲過別枝。」
  以上這些講法,散見於各種註釋本和鑒賞辭典,甚至教材。讀者如果一對照,就會懷疑。於是,這一首非常淺顯明白的小詞,一直存在著一個未解決的問題。
  這個「別」字的用法,在現代漢語中,確是很少見了,但是在唐宋詩詞中,卻是常見的。讀者如果從「鑒別」、「區別」這兩個語詞去求索,就可以悟到它可以有「揀選」的意義。曹操有一首樂府詩《短歌行》,其中有四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描寫月光下,受驚的烏鵲,想找一個安全的樹枝棲息,正在徬徨不定,挑選不到合適的樹枝。這個意象,被後世詩人用來比喻一個人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蘇東坡詩云:「月明驚鵲未安枝。」又有一句云:「揀枝驚鵲幾時眠。」周邦彥詞云:「月皎驚烏棲不定。」都是用曹操詩意。辛稼軒這一句也同樣。可知「別枝」就是「揀枝」。
  白居易《見紫薇花懷元微之》詩句云:「除卻微之見應愛,人間少有別花人。」又《戲題盧秘書新移薔薇》詩句云:「移它到此須為主,不別花人莫使看。」這兩個「別花」,都應當解作「鑒別花卉」。「不別花人」,就是不會賞花的人。鄭谷詩中兩次用到「別畫」:「別畫長憶吳寺壁」、「別畫能琴又解棋」。都是鑒別(欣賞)名畫的意思。梅聖俞有句云:「君謨善書能別書」,是說蔡君謨自己能寫字,因此,也能鑒別書法。曹唐《病馬》詩云:「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別是古龍孫?」這個「別」字是單獨用的動詞,明清時代的人已不能理解了,所以《全唐詩》中此句下有一個小注云:「一作識」。可知有過一個版本乾脆把「別」字改作「識」字了。
  更可怪的是,儘管這個「別」字唐宋詩人都在用,也還有詩人不能懂。葛立方著詩話《韻語陽秋》有一條云:「白樂天詩多說別花,今好事之家,有奇花多矣,所謂別花,人未之見也。」他竟以為「別花」是一種花名,這位著名的詩論家不免出了洋相。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