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東方曼倩第二的劉半農


  上周我收聽中廣公司的國樂節目,聽到了音節非常美妙的二胡、琵琶獨奏各一,據說是故國樂家劉天華的遺制。我雖沒有聆聽天華先生親自彈奏的耳福,但從無線電波裡獲悉他及門弟子的衣缽真傳,也覺得是很幸運的了。
  那天報告員曾提到這位國樂家的長兄劉復,說是國內有名文人,我於是想起那逝世已二十五年的詩人劉半農先生。今日青年大都不知半農先生是誰,但五四前後,他卻是一位才名藉藉,鋒芒顯露的人物,雖不足與陳、胡方駕,卻可與二周並驅。事實上他對新文學所盡的氣力,比之魯迅兄弟只有多,不會少。
  半農本名劉壽彭,原籍江蘇江陰,以前是上海禮拜六派經常撰員之一,筆名「半儂」,又名「伴儂」,尚有他名,不具述。民國三四年間,我們中學生課餘消遣,既無電影院,又無彈子房,每逢週末,《禮拜六》一編在手,醰醰有味。半儂的小說我僅拜讀過三數篇,只覺滑稽突梯,令人絕倒,至今尚保有若干依稀的印象,上海灘文人能寫到這個樣子,當然算是很不容易的了。
  陳獨秀辦的新青年主張文學革命,不惟劇烈攻擊「桐城謬種」、「文選妖孽」,對當日風行一時的林譯小說,也正在開火之中。禮拜六乃是林譯的尾巴,林譯若倒,此派豈能獨存?劉氏既系該派重要份子,論理他當不會贊同新青年意見的了,奇怪的是,劉竟首舉義旗,響應陳獨秀革命理論。他於民國六年在新青年上發表《詩與小說精神上之革新》,提出許多文學改革的具體方案。那篇文章雖仍用文言撰寫,而那些議論,直到今日還覺得警策逼人。從此劉氏便成了新文壇的一員健將,與那鴛鴦蝴蝶的禮拜六永遠分了手。
  到了民國七年,新青年歸陳獨秀、胡適、錢玄同、李大釗、沈尹默及劉半農輪流編輯,已完全採用白話來寫文章,又發行每週評論,與新青年桴鼓相應,聲勢一日盛似一日,引起了守舊派的注意,於是北京大學出了一個「國故」、一個「國民」擁護古文學,抨擊新派。思想界分成兩大壁壘,青年們不歸楊則歸墨。不過移風易俗是大事,幾千年的積習究竟不是短時期內所能改得過來的,新青年於文學革命雖終日大聲疾呼,企圖發聾振聵,而知識青年徘徊歧路,莫知適從者,仍居絕大多數。
  即在那一年裡,新青年忽然發表了兩篇大文,一篇是署名王敬軒者寫給該社一封文言信,一篇是該社用「本社」名義的答辯。那位王敬軒先生自稱是國變以後,遁跡黃冠的人,本已灰心世事,不願再行過問,但見新青年崇拜西學,提倡異說,唾棄固有之文化道德,又倡導什麼文學革命,他實在不能坐視了,所以才起來說話。
  他那封信說些什麼,年代太久,筆者亦已不能記憶。其一、好像說西洋各種學說,中國原來就有。其二、中國古文即文言文如何比白話好。其三、中國文字構造原理如何的奧妙高深,非淺夫所能解。譬如「人」字左一撇清輕上揚以象天,天為男,為夫;右一捺重頓以象地,地為女,為婦,夫婦合體,人倫之始,這才是「人」字的意義。其四、他擁護林譯小說,說林氏翻譯某書,書名曰「香鉤情眼」何等溫柔香艷?儻采新青年直譯主義,則必曰「革履情眼」那豈不大煞風景嗎?其他類此妙論尚多,不能具述。全篇濃圈密點,滿紙琳琅,好像說他自己這篇絕世奇文,是不可無一,不能有二;而且擺出了這種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新青年這些毛頭小伙子從此非掛起降幡不可了。
  新青年那篇答覆,開始用各種俏皮話把這個王敬軒先生挖苦得一個不亦樂乎,最後才擺出正經臉孔,提出許多學術和文字學原理,把他重重教訓了一頓。
  那王敬軒的信忽儒,忽道,忽陰陽五行,思想之夾雜不清,極烏煙瘴氣之致,且內容空洞,言之無物,正足以代表舊式讀書人的頭腦,新青年的答覆,則條理明暢,筆鋒犀利,且學殖深厚,議論宏達,在在可以表現新時代學者邏輯的思致和科學的精神。
  這一正一反兩篇大文,同時在新青年上出現,舊式文人的丑,算是出盡,新派則獲得壓倒性的輝煌勝利。那大多數依違新舊壁壘中間者,一時意志都堅定起來,都趨向新派的旗下了。日後新詩人朱湘曾自白道,他原是受過舊文學訓練的人,五四前,對新文化亦頗觀望,自王敬軒事件發生後,他才蛻變而成新派,即以筆者個人而論,我之「轉變」,這兩封信也極有關係哩。
  那位王敬軒雖被新青年迎頭一頓痛擊,棄甲曳兵,狼狽而走,從此再也不敢出頭。守舊黨卻認他是一名同志,想將他迎接過去,加以慰勞,鼓勵他再度上陣。誰知他們踏遍北京城,也找不著他的蹤跡。後來真相漸漸洩漏,原來這位王敬軒本是子虛烏有之流,是劉半農、錢玄同兩人秘密商議之下,變戲法似的憑空變出來的。守舊派因而大歎人心不古,並極詆新派道德低落。
  平心而論,劉錢這種作法,誠亦不足為訓。不過這兩篇遊戲文章刺激讀者心理,實遠勝於百十篇莊嚴的論文。昔人謂作文如用兵,有正有奇。正兵苦戰疆場,一時未必取勝,奇兵自天而下,往往使敵人措手不及,而獲全功。禪門又有所謂「棒喝法」,當你正襟危坐,聽講師千言萬語的演說,反而會聽得昏頭昏腦,找不出那道理的頭緒來,忽然有人在你冷不防的時候,給你當頭一棒,迅雷似一聲斷喝,當下你的思路反而會豁然開朗,大澈大悟。我以為劉錢的兩封信,正可作如是觀。
  半農即於那年秋間出國留學,初赴英,繼赴法,前後六載,研究語言學,獲巴黎大學國家文學博士,是個很榮譽的學位。返國後,歷任北大、中法大學的教授,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院長,輔仁大學教務長等職,兼世界日報副刊主編。發表詩集有《揚鞭集》、《瓦釜集》、《初期白話詩稿》。揚鞭集裡作品可分三類,第一類是用舊式詩詞的音節,排斥富麗的詞藻,略去瑣細的描寫,而以質樸淡素之筆出之,如《賣樂譜》、《憶江南》、《秋歌》、《記畫》、《儂家》、《陣雨》、《歸程中得小詩五首》皆其例。第二類是採取純粹的方言作為詩歌的言語,如他用江陰方言寫的《山歌》、《兒歌》;用北平方言所寫《人力車伕對話》、《麵包與鹽》,無不生動佳妙。不過這種法子並不正當,筆者從前曾議論過,現且不贅。第三類是體裁嶄新的創作如《一個小農家的暮》、《稻棚》、《回聲》、《巴黎的秋夜》、《兩個失敗的化學家》,有許多都是極有意境的好詩。
  他又在人間世半月刊發表了好多的遊戲體的白話詩,總題是什麼《芝麻綠豆齋詩鈔》,是陳芝麻爛綠豆壓搾不出油來之意。單看詩題已令人忍不住要笑,至詩之詼諧雜出,妙趣橫生,每一首讀了都會教你笑得肚子生痛。有幽憂之疾的人,若能弄一本芝麻綠豆齋詩鈔,置之座右,不時翻讀,包你無須醫藥,貴恙自會霍然。可惜那些詩竟無單行本。劉氏作品無論其為文言、白話,亦無論其為詩歌、散文,滑稽趣味每洋溢字裡行間,可謂之為新文壇的東方朔。
  劉氏晚年在北平找著了舊日名妓賽金花,與她發生了一段交涉。賽從良後喪夫獨居,已到餐饔難繼的田地,劉躬赴其居拜訪,命其弟子某筆錄她所談跟隨洪狀元赴英倫充大使夫人,及庚子聯軍之役,她與德帥瓦德西的遇合經過。賽氏談話當然露尾藏頭,處處隱諱。譬如她和瓦帥那一段艷史,竟隻字不提。我們從前讀了樊樊山前後彩雲曲,賽到英倫竟和女皇維多利亞合攝過照片,什麼「誰知坤媼河山貌,竟與楊枝一例看」,誰不覺得她氣運非常,而為之咄咄稱異!再讀曾孟樸先生的孽海花,描寫她如何的聰明美麗,及心機如何之富,手段如何之高,簡直有點神化意味。寫她與瓦帥在德先有私情,亦嫌附會,不知二人年齡相差甚大,何致會有那種事?事實上的賽金花不過一個中國舊式婦女,僅識之無,貌亦並不怎樣美。為了文人學士好奇心理作了許多文學作品替她捧場,她遂為之聲譽鵲起,真的成了當時的「名女人」。庚子亂後,不但一般士大夫,喜談賽金花,以得識其一面為殊榮;連外國交際場裡也愛談她,這在賽金花也真可算是「不虞之譽」了。我想歷史上好多「名女人」的故事,恐怕都是由這種方式轉輾造成的。劉半農先生替她所記的那本談話錄,把多年以來文人學士在這位名妓身上附會出來無數半神話式的美麗故事一概澄清,雖像有點煞風景,也於無意之間指示我們以一種「實事求是」研究歷史的精神,不能謂為毫無意義。
  民國二十三年,劉氏赴綏遠考察方言,被一種地方性的毒虱所叮,得一種很奇怪的傳染病,逝於北平協和醫院,壽僅四十四歲。其友胡適等謂劉為學術而殉身,其死不比尋常,請政府明令褒揚,並優恤其家。

  選自《文壇話舊》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