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冰心及其《超人》等小說


  冰心原是個詩人,詩和散文比較接近,所以她的散文空靈清雋,十分可愛,前面已談過了。至於她的小說也負盛名,一面是由於她天資的穎異,一半也佔了時代較早的關係。凡露臉文壇的時代早,所謂得風氣之先,給人印象每較為深刻。冰心在五四前便用新文體寫了些短篇小說,像《寂寞》、《別後》、《國旗》、《魚兒》、《兩個家庭》等,描寫小兒女間瑣事,或舊家庭腐敗的排場,筆調完全是紅樓夢式的,沒有特色。《斯人獨憔悴》算進步多了,仍是紅樓調調兒,不過因為刊登當時《晨報副刊》上,自然會引起人們的注目。後來她又加入文學研究會,在該會發行的《小說月報》發表《超人》、《笑》,她的詩名本已震動了北京城,這幾篇小說確也寫得哲理湛深,文筆優美,已從紅樓調子蛻化出來,成一種戛戛獨造的風格,於是她的小說家之名,與她的詩名一樣稱於眾口了。
  我們現在先談談她的短篇小說《超人》。
  未談冰心作品之先,我們可以略談她的思想。文學革命初起時,歐美日本先進國的新主義、新思想,如洪潮巨浪,洶湧而來。少數人能夠站在潮流的前面,引導別人前進,其餘沒有見識的人,忽然投身這亂流中,便如一葉輕舟,忽東忽西,不知其所趨向了。所以他們的思想隨時變化,不能有一定的型式。今日大談唯美主義,明日又高唱血淚文學,後日又來提倡什麼浪漫了,過幾天又一變而為普羅文學的擁護者了。人類的思想本是活的,「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戰」也許就是進步的表示。但過於隨波逐流,與世推移,便有汩沒「真我」的危險。況且真正對於「人生」有深切體驗,內在真為「生的歡喜」所燃燒的人,發揮而為文藝,自有一段不可磨滅的光彩。這是他個性的表現,也就是他思想的表現。比那些在生命的冰河上,滑來滑去,永不能深入河底與生命大流相融匯的人,真不可同日而語,這種人自然會說自己的話,永不「俯仰隨人」的。
  冰心之所以勝人一籌者,以其一開筆便有一種成為系統的思想,又以一種固定的方式表出之。在一切文學主義的萬花鏡幻影中,她靜穆地、莊嚴地、無所顧慮她,寫她母親的愛、小孩的愛、雲霞的變幻、花草的芬芳、深夜長空繁星的燦爛、蔚藍無際大海波濤的壯闊……也許被人嘲為單調,但她那自成一派的作風,卻有一種逼人不得不注意的力量。許多作家的作品,雖喧赫一時,不久都煙銷火滅;寂寞地被遺忘於時代後面去了。而冰心的作品卻是一方光榮的紀念碑,巍巍然永遠立在人們的記憶裡!
  冰心鼓吹「愛的哲學」,她同泰戈爾一樣抱著「宇宙和個人的靈魂間有一大調和」的信仰(見《遙寄印度詩人泰戈爾》)。自近代自然科學發達,人們視宇宙間之萬象,不過是物質的盲動。人在宇宙之中,也不過是一種受著自然律支配著的機械,他同宇宙的結合不過是偶然的,是無意義的。人類既作如是想,而懷疑苦悶,動搖不安之心情起,所謂「世紀末」、「世紀病」便似垂天裹地黑雲一片,昏慘慘地籠蓋歐洲了。自然科學傳入中國之後,中國人也傳染了這種「世紀病」,加之國勢之凌夷,社會之紊亂,民生之憔悴困苦,愈使人汲汲皇皇,不可終日,遂相率而趨於厭世思想。激切者,以自殺為解決痛苦之不二法門;怯弱者,則沉溺於酒精、鴉片、女色及種種刺激品以求剎那之陶醉,而忘卻這現實世界。中國那時情況,人心失其平衡,特別歡迎過激或頹廢的文學,無非是個中消息之流露。
  在絕望矛盾中、呻吟咒詛中,如山的罪惡壓在人類靈魂上,把他們淪陷到地獄底去了。許多思想家不忍於此現象,想法補救,唱出無數好聽的主義,但也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人生根本問題,究竟不能解決。冰心以她一雙慧眼,一片晶瑩剔透的心靈,觀察這糾紛的一切,忽然大有所悟。她深深感到人和宇宙之間,並不似唯物論所說的那麼毫無關係,它們中間其實有個「和諧」的存在,這「和諧」以「愛」為之貫通聯絡。而愛之最強烈者則為親子間的愛。所以冰心「愛的哲學」的起點是鼓吹母親的愛,推而至於小孩、海、花、香、光,以及世間一切的美。她的哲學以《超人》為發端,以《悟》為收局。《超人》中的何彬是個冷冰冰的青年,拒絕愛與憐憫而想做超人。後來聽了深夜病孩的呻吟,三夜不眠,想起許多往事,夢見了他幼時院中的花,天上的繁星,甚至夢見慈祥撫愛他的母親,但他還想保持他超人的嚴冷,賞給病孩十幾元醫藥費,免得又以呻吟擾亂他的心曲。孩子病癒之後,非常感謝他,送了他一籃花,寫了一封真摯動人的信。於是多年不動情感的何彬,也「淚痕滿面」了,他答覆了祿兒——病孩的名字——一封信,如何懺悔過去的罪惡,如何覺悟到「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牽連的,不是互相遺棄的」,而更向他的新人生觀努力前進。這篇小說曾感動了無數青年的心,博得無數讀者的讚美。
  《悟》是在冰心留學美國時寫的,《悟》的主角星如,答覆他那懷疑苦悶的朋友鐘梧說:
  ……而童年的母愛的經驗,你的卻和我的一般,自此推想,你就可以瞭解了世界。茫茫的大地上,豈止人類有母親,凡一切有知有情,無不有母親。有了母親,世上便隨處種下了愛的種子。於是溪泉欣欣的流著,小鳥欣欣的唱著,雜花欣欣的開著,野草欣欣的青著,走獸欣欣的奔躍著,人類欣欣的生活著。萬物的母親,彼此互愛著,萬物的子女,彼此互愛著,同情互助之中,這載著眾生的古地,便不住的紆徐前進。懿哉!宇宙間的愛力,從茲千變萬化的流轉運行了。
  至於「宇宙的愛」怎樣呢?她又寫道:
  你說「天地不仁,萬物芻狗」,然而為何宇宙一切生存的事物,經過最不幸最痛苦的歷史,不死滅盡絕?天地盲觸,為何生山川?太空盲觸,為何生日月星辰?大氣盲觸,為何在天生雨雪雲霞,在地生林木花草?無數盲觸之中,卻怎生流轉得這般莊嚴璀璨?依你說為「盲觸」,不如依我說為「化育。」
  又說:
  自私自利的制度階級,的確已在人類中立下了牢固的根基。然而如是種種,均由不愛而來。斬情絕愛,忍心害理的個人、團體和國家,正鼓勵著向這毀滅世界的目的奔走……
  所以青年有為的朋友,應當攜起手來「……一邊迸著血淚,一邊肩起愛的旗幟,領著這『當面輸心背面笑,翻手作雲覆手雨』的人類,在這荊棘遍地的人生道上,走回開天闢地的第一步上來!
  冰心全部的哲學思想,都在這幾段話裡表現了。詩人呢?哲學家呢?我們竟不知如何喊她才好,只有把徐志摩「詩哲」的頭銜,暫時奪來獻給她吧!
  這哲學系統的建設並非容易事。冰心是一個現代人,不能不帶點懷疑和苦悶的色彩——有人批評她不帶「時代的創傷」,那是皮相的觀察。以前她也彷徨於厭世與樂天,信仰與懷疑之間,心頭交激著冰和炭,思潮起落如大海水,這狀況詩中屢有表現。她的最後想法也不過是空幻的希望,鏡花水月般的希望,聊以自欺自慰而已。粉霞色的快樂之中,原是隱隱襯托著一層悲哀黑影的!到了《悟》的出世,她的信仰才算確定。
  且看她用怎樣鄭重的筆法寫她「證果」的快樂?當青年星如接到鐘梧的信,輾轉反倒了幾天,病了,入醫院,又昏睡了三日,終於最末一夜,大徹大悟,得無上智慧。「他兩手交握著放在額上,從頭思索。太空穆然,眾星知道這青年人要在這末一夜的印證,完成了他永久的哲學,都無聲的端凝的揚光躍彩……四面繁花的溫香,暗中圍拂著,他參禪似的,肅然過了一夜。」「幾天以內,這位苦悶思索的哲學家,如沉下酒池,如躍入氣海,如由死入生,又如由生入死,始得達於曠劫功圓,光滅心死的境界。」這與佛陀在菩提樹下趺坐四十九日,於東方明星出時,恍然大悟,成無上正覺的情形相彷彿了。作者如此寫來,自負確是不淺,然而也值得自負。
  在當時的中國,受著帝國主義的壓迫,政治文化經濟各方面的侵略,加之內部軍閥橫行,盜賊紛起,生活真「急如束濕」一般,冥冥中若果有一位造物者,我們除怨恨之外,決不能說出感謝二字;對人類除咒詛之外,也決不能說出愛憐二字,這時候我們「外表的人格」是閉著口,淌著汗,僂佝著背,在生活重擔下掙扎,我們「精神的人格」卻早變成一隻被飢餓烙瘋了的野獸,紅焰燒在眼睛裡,森森的毛豎在脊樑上,見了人便要撲過去一陣亂咬亂撕,整個吞下肚。「殺人呀!」「放火呀!」「血染全世界呀!」這樣戰慄的口號,我們耳朵才歡迎。
  所以冰心的「愛的哲學」越是描寫得莊嚴圓滿,一般人越有「勸饑人食肉糜」的反感。那些「對社會的幼稚病」,「有閒階級的生活的讚美」,「資產階級的女性作家」,「在她作品裡只充滿了耶教式的博愛和空虛的同情」等等批評,像雨點似的紛集於她身上了。
  人生是否有什麼意義,人與宇宙之間是否有什麼和諧,這是哲學上的大問題,我怕是永遠不能解決的。但人類不生存則已,要想生存,則「互相愛助」是必要的條件。那些尼采式的超人學說,馬克斯式的階級鬥爭,未嘗沒有救世之效果,但其作用等於藥中之大黃硝樸,用之得當,可以攻去病的癥結,天天用它,則非送命不可。冰心的哲學像大米飯,在舉世歡迎大黃硝樸的時代,大米飯只好冷擱一邊,但是等到病人的元氣略為恢復,又非用它不可了。文卻斯德(C.T.Winchester)說文學須含有「永久的興味」,我說冰心的作品就是具有這樣「永久」性的。

  選自《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