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葉紹鈞的作品


  五四左右以創作小說引人注意除了魯迅、冰心,便要推葉紹鈞了。他是一個多產而作風卻極其精煉純粹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說集有《隔膜》、《火災》、《城中》、《線下》、《未厭》;長篇小說有《倪煥之》;童話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有《腳步集》,和與俞平伯合著的《劍鞘》。葉氏的思想可分為兩個時期,五四至五卅為第一時期;五卅至對日抗戰為第二時期。前者為整個五四時代思想之反映;後者則感染世界潮流,而有左傾色彩。
  當五四運動前,周作人在《新青年》提倡「人的文學」,又翻譯波蘭、捷克等弱小民族的作品甚多,於俄國文學尤多介紹。俄國文學本有一種悲天憫人的博大同情,和一種四海同胞的主義;而十九世紀與托爾斯泰、柴霍甫,鼎足而三之杜思妥也夫斯基,尤為當時青年所歡迎。按英國脫利特司(W.B.Trites)論杜氏所著小說《二我者》,主人公戈略特庚的性格「他斷不肯受人侮辱,被人踏在腳下,同抹布一樣,但倘有人要將他當做抹布,卻亦不難做到。他那時就不是戈略特庚,而變成一塊不乾淨的抹布。但並非尋常的抹布,乃是有感情,通靈性的抹布。他那濕漉漉的折疊中,隱藏著靈妙的感情,抹布雖是抹布,那靈妙的情感卻依然與人無異。杜氏著作就善能寫出這抹布的靈魂給我們看。使我們聽見最下等、最穢惡、最無恥的人所發的悲痛聲音:醉漢睡在爛泥中叫喚、乏人躲在漆黑地方說話,竊賊、謀殺老嫗的兇手、娼妓,靠娼妓吃飯的人,亦都說話。他們的聲音都極美,悲哀而且美。他們墮落的靈魂原同爾我一樣,他們也愛道德,也惡罪惡,他們陷在泥塘裡悲歎他們不意的墮落,正同爾我一樣悲歎,倘爾我因不意的災難,同他們到一樣墮落的時候。」按杜思妥也夫斯基名著《罪與罰》(The Crime AndPunishment)寫到主人公在酒店喝啤酒,有醉鬼與之攀談,自述靠女賣淫,維持生活之身世,為有名感人一段。又《卡拉瑪助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ff),《白癡》(The Gdiot),《被壓迫與被侮辱的人》(The Down Trodden And Of fened),《窮人》(Poor People),差不多篇篇都是高貴的災難圖畫,篇篇閃射著神聖的同情和憐憫的光輝,常為五四前後中國文學界所稱道。這些小說和理論初介紹到中國來時,那些思想比較敏銳,感受性強的人,自然受到感染,一時模仿其作風者甚眾,而葉紹鈞可算中國第一個成功的杜氏私淑者。他在《阿鳳》裡曾說「世界的精魂:是愛,生趣,愉快。」顧頡剛替他解釋道:「他理想中有一個很美滿的世界的精神:他秉著這個宗旨,努力地把它描寫出來,可說是成功了。試看這幾篇裡寫學校中認為頑皮的學生、低能的兒童、婆婆認為生氣的養媳婦,在平常人眼光之下真是不足掛齒的人物,而其內心裡卻包含著無窮的生趣和愉快。至於沒人理會的蠢婦人,腦筋簡單的農人和老媽子,他們也都有極深摯的慈愛在他們的心底裡。他們雖是住在光線微弱的小屋裡過很枯燥的生活;雖是受著長輩的打罵,旁人的輕視,得不到精神的安慰,但是「愛、生趣、愉快」是不會被這些環境滅絕掉的。不但不會滅絕,並且一旦逢到伸展的機會,就立刻會得生長發達,這時候,從前的一切痛苦都忘了,他們就感到人生真實的意義了」(《隔膜》序)。
  葉紹鈞表現這種傾向的創作,在《隔膜》中有《低能兒》、《阿鳳》、《綠衣》、《潛隱的愛》。《潛隱的愛》是寫一貧家少年寡婦對鄰居小孩發生母愛的故事,真是悱惻動人。作者描寫少婦小時狀貌道:「命運和愚蠢,使伊成為一個沒人經心的人。伊彷彿階前一個小小的水泡,浮著也好,滅了也好,誰還加以注意呢?伊有小而瘦的臉龐,皮膚帶著青色,眼睛圓睜,看外物時常呈悵惘的神情,微帶紅色的發,生得非常之濃,挽成髮髻,臃腫而散亂,更增全體的醜陋。」這種描寫出現於民國十年間,實不可多得,因為那時人的腦筋尚受浪漫主義的支配,覺得世間人物只有英雄豪傑,才子佳人,才有被寫成小說的資格,貧窮卑微的人實不必加以盼睞,即學寫實主義的寫法也必如英國迭更司小說描寫落難的男女,貌必美麗,性必聰明,且必稟有醇厚正直的天性,如《孝女耐兒傳》中之孝女耐兒;《賊史》中之倭利佛皆是。葉紹鈞把《潛隱的愛》的女主角寫得那樣醜陋、愚蠢,讀者感想如何,不可得而知,但筆者當時曾引起一種反感,以為這種婦女哪裡值得描寫?她的不幸遭遇,又哪裡值得我們惋惜與同情?現在才知我們只知珍惜陷於泥淖中的無瑕美玉,卻不知看重具有靈性的抹布,實是一種重大的錯誤。
  這個醜陋的女孩長大後,嫁給陳家,丈夫不久死去,生活日益淒苦,忽一日鄰居乳媼抱來一肥白可愛的小孩,日日在她家中嬉戲。天然之母愛,一天一天發榮滋長於那寡婦胸中,但以貧富懸殊之故,心裡雖然火熾似的想抱他一抱,卻總不敢接觸他。一日小孩無意摔了一交,才使她達到這個願望。作者描寫少婦這時的感覺道:
  當肥白的小手撫伊的額角,溫軟的小臉龐親伊的顴頰時,伊高興得自己和他已合而為一,遨遊於別個新的世界,是親愛和快樂造成的;而眼前的婆婆嫂嫂,自己冷寂陰暗的臥室,和使自己兩手作酸的接麻工作,那許多造成的舊世界早已見棄於己,而且毀滅了,沒有了。
  她後來以接麻所得的工資,買了一些糖果贈給小孩。
  伊從沒吃過糖果,也不知道糖果是什麼滋味,看人家都買了給孩子們吃,伊就學著他們的樣。伊認為那些糖果就是自己的勞力,將勞力饋贈於他,實是無上的快樂,而且這才覺每天的工作確有甜美的意味。總之伊的外形雖然並沒有變更,別人看伊依然是愚蠢和不幸,實則伊內面的生活變化了。伊的近二十年往跡,對於伊的束縛,悉數解放了,伊是幸福、快慰、真實和光明了。
  後來寫到小孩患病,少婦聞之焦急一段,以及采白荼貜嵹搵f一段,均寫得非常細膩。以及少婦見孩母唱歌撫慰病孩,在旁發呆一段,也微妙傳神,為全篇極有力量的結束。《火災》集中《被忘卻者》,述一小學女教師田女士被丈夫棄而與一同事童女士為友,因而忘卻本身痛苦。《地動》和《小蜆的回家》,則寫小兒對人類和動物原始的同情。
  葉紹鈞這類作品固然受俄國文學影響有關,而也可為五四時代新生的氣象和那時代人的人生觀的代表。那時代青年思想固極其混亂,社會現象亦依然昏濁,而希望、光榮、幸福,卻像美麗的星光似的,不時在黑暗的前途閃耀。大家都想憑著人類心靈的偉力來改造這不合理的世界,所以除了深於世故的魯迅思想仍然陰暗以外,冰心、汪敬熙、落華生、王統照,以及葉紹鈞,筆下所表現的都以樂觀調子居多。
  但是,現代人生的痛苦,社會的醜惡,正像鐵一般的事實擺在面前。雖然想由琥珀色的大路,走進黃金的理想王宮,而四周傳來一陣陣啼饑號寒的酸楚呼聲,能塞著耳朵不聽?身邊圍繞著一幅幅無辜人民宛轉於軍閥內戰,匪盜橫行,糧紳土豪之壓迫剝削的悲慘畫面,能閉著眼睛不看?這慘苦現象,應如何消弭不能不叫你的心靈不思考?況葉紹鈞本是悲觀主義的作家,在民初《禮拜六》雜誌中所作小說如《博徒之兒》、《姑惡》、《飛絮沾泥》等篇,都是偏於社會黑暗面的描寫,後來他的心靈受了五四新潮的洗滌,才有愛、生趣、愉快的主張,並想藉著下等階級的性靈來表現這主張的偉大。但展佈在他面前的人生,到底無法否認,所以他一面藉著美麗的幻想,來美化醜惡的人生,一面又以寫實作風刻劃社會黑暗真相,像《曉行》、《悲哀的重載》、《母》、《苦菜》、《寒曉的琴歌》、《飯》、《火災》等篇,描寫桎梏於苛捐雜稅下的農人,轉輾於火窟中的妓女,被經濟壓迫而犧牲母愛,或屏息於禮學淫威之下的小學教師……,都寫得異常慘澹,筆墨間含著無數血痕淚點,讀過之後使人神經緊張,心靈上感著一層沉重壓迫。作者不惟對成人讀物如此,即供給天真孩童閱讀的《稻草人》,也滲進無數悲觀色彩。
  當他第一本小說結集時,以其中《隔膜》一篇為書名,顧頡剛勸他改為《微笑》,因為人與人之間固然不免有若干隔膜,但書中像阿鳳、方老太等人同情的微笑,卻可將隔膜消除。但葉紹鈞未採納。這可見他當時腦筋裡悲觀的黑雲並沒有被樂觀的光明衝破,所以他五四後的作品可以說是有著「兩重人格」的。
  這樂觀和悲觀的「兩重人格」在葉氏心靈裡,本像天平一般的均衡的。但後來中國情況江河日下,民生憔悴日甚一日,悲觀這一頭秤盤好像加多幾個法碼,漸漸沉重起來而向下墜,於是他的思想不知不覺脫離了五四的型式,而與那時一般社會改造家的思想接近了。有人說葉紹鈞初期作風近似日本白樺派——以武者小路篤實及有島武郎等為中心分子,講究人道主義,以愛人、愛人生、靠愛來救人生為目的,蓋為新理想主義之一派——其後改為柴霍甫式的幽默。其實我覺得葉氏初在文壇露面,即是揉合白樺派撲實的技巧與含淚的微笑的精神的。後來思想雖然改變,作風並沒有改變。葉紹鈞思想的轉變,在短篇小說集《城中》已有萌芽。而長篇小說《倪煥之》則更可以顯明地看出,所以有人說這本書是時代的劃分線,也是葉氏個人思想劃分線。倪煥之是江蘇某縣鄉間小學教師,以才學超卓,服務熱心,得校長蔣冰如的信任。他用最新的教育方法教學生,在校中立農場、開商店、造戲台、設博物館、開各種的會,想借此培養學生處理事物,應付情勢的能力。但學生畢業出去後並無特殊表現,煥之很覺失望。後遇舊同學之妹金女士,以理想志願之相合而戀愛,而至於結婚,不意婚後之金女士,終日瑣瑣於家務育兒,變為家庭人物,使他更感幻滅。而且國內幾次軍閥的戰爭,引起他往實際方面思索的道路。後來遇見了那時已從事社會改造工作的舊同學王樂山,王一席話轉移了他的心境,辭去固有職務,赴滬參加實際工作。最後以革命計劃失敗,王樂山被亂刀刺死,他的學生密司殷被拘辱,煥之悲憤萬分,跑到某小酒店喝酒,悲歌痛哭,終於得腸窒扶斯而死。《倪煥之》似為葉紹鈞自敘傳,雖亦有隨意串插的情節,但寫來極其親切有味。前半部記述倪煥之小學教師的生活和學校的情形,更富有「教育小說」的氣氛,因而有人以此與盧梭《愛彌兒》並稱。我則覺得煥之初次從事黑板粉條生涯的幾段描寫,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都德的《小物件》(Lepetitchose)的初出茅廬。書中五四運動和五卅運動更寫得酣暢淋漓,有聲有色,非葉氏如椽之筆,不足表現這兩個偉大時代。
  茅盾譽為「扛鼎之作」,實不算什麼溢美之詞。
  至於葉紹鈞作品藝術上的特點,我以為有以下幾點:第一,他的作品有真實的情感。顧頡剛《隔膜》序云:「聖陶做的小說決不是敷衍文字,必定有了事實的感情,著作的興味,方始動筆,既動筆則一直寫下不能改竄,換句話說他的小說完全出於情之所不容已,絲毫假借不得的。」他的觀察力敏銳,對於世間萬事,均有深細的解剖。加以富有想像力,雖未曾經驗的事也能揣摩出之。還有他的同情心豐富,能以他人的喜怒哀樂,為自己的喜怒哀樂。不過最要緊的還是葉氏自己所說的「醞釀」(見顧序)。史稱韓干畫馬,神形俱化。又相傳施耐庵作水滸傳,畫三十六人之像於壁,朝夕徘徊其下,揣摩其情性口吻,想像其行藏舉止,積時已久,形之筆墨,於是三十六人有三十六種個性,三十六種面目與行藏。這都是藝人文人醞釀情感的好例。葉氏對婦人、小孩、小學教員、學者、工人、農人,及社會各色人物,無不寫得頰上添毫,栩栩欲活;而於他們心理的分析更是細膩曲折,體貼入微,有如指上螺紋,歷歷可數。我想他下筆之前,一定要設身處地。情感醞釀已熟,發之文章,自然也有一種醇醇醉人的力量,自然會使讀者感到一種低徊詠歎,玩味不盡的韻致。第二,他的描寫富有雕刻美。筆者初讀葉氏《隔膜》時,曾說冰心的小說似詩,葉紹鈞小說則似雕刻。後來讀顧頡剛的序文才知道作者最初果有成為一個雕刻師的志願,可惜那時中國尚少此種藝術,他始做了一個文人。但葉紹鈞雖沒有達到做雕刻師的目的,也不必惋惜,他已經將他的創作造成雕刻品了。他的創作裡雖然沒有飄逸的風神,沒有瀟灑的韻致,更沒有瑰麗神奇幻想的美,但他雕出的「人生」石像,氣像是何等莊嚴,魄力是何等深沉,能不使我們驚歎大匠的「匠心」之不可及呢?有人比雕刻為一首凝固的詩,一部無聲的音樂,一幅立體的繪畫,因為它的德性是堅實、靜默、凝重,葉氏的創作正有這等好處。雕刻是由細磨細鑿出來的,葉紹鈞的筆致,正是善於細磨細鑿。

  選自《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