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關於短篇小說


  一、《人民文學》編輯部來人,同我交談起文學理論和文學寫作問題。好多年來,自己的學業很荒疏,既沒有創作實踐,對於理論問題,更是缺少學習與思考。
  但我們還是興致勃勃地談了起來。談來談去,談到近來的短篇小說越寫越長的問題,我倒有些感想,他們要我寫出來。盛情難卻,因此就定了這樣一個題目。
  二、文章的長短,並不決定文章的優劣。短篇小說,雖說短字當頭,也沒人說過,究竟應該限制在多少字以下。但是,同樣的內容,用更短的篇幅,能表現得很好很有力量,這卻是藝術能力的問題。凡是藝術,都是講求這一點的。熟練的畫家,幾筆就能勾出人的形體,而沒有經驗的人,塗抹滿紙,還是不像。
  三、中國文學的傳統,文章講究短小。這是一個很好的傳統。這個傳統是怎樣形成的?有人說是古代書寫困難,不用說寫在竹板上,就是傳抄,也夠費事的了。這可能是一個原因。在竹板上寫字,廢話多了是不行的。但主要的是作家對藝術工作的負責認真、精益求精所致。《古文觀止》是一部容易得到的書,上面都是大作家的傳世之作,其中有很多篇,也可以說是很優秀的短篇小說。但每篇文章都在千字上下,好像有一定的規格似的。《聊齋誌異》是中國有名的短篇小說,其中長的不過四、五千字,二、三千字一篇的居多,甚至有的幾百字一篇,寫得非常生動,並有百字上下的,就其藝術來說,也不能不承認是好的文學作品。
  四、短小精悍是文學藝術的一種高度境界。古人是知道全力以赴,奮勇攀登的。魯迅先生翻來覆去地勸告初學,要把文章壓短,不要把它拉長,要把稿子放一放,多改幾遍,把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可惜能體會這一點的人並不十分多。這種嚴肅的處理,並不單純是文章長短的問題,而是藝術態度、藝術思想問題,關係藝術成就的大小,藝術功用的大小。
  五、在「四人幫」橫行文壇的時候,有機會閱讀初學者的小說稿,也和個別業餘作者談過他的創作情況:
  「你一年寫多少篇小說?」
  「一年寫一兩篇。」
  「那太少了吧。短篇小說,三、四千字,一個月可以寫三、四篇,這樣才能練習出來。」
  「我們現在寫東西,和你們過去不一樣。我們不是一個人寫,而是一個人提出想法,然後大家討論補充,又要『三突出』,還要『三陪襯』,還要『三對頭』……應有盡有,這樣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半年能發表一篇就算很好的了。」
  「一篇有多長?」
  「兩萬字。」
  「……原來如此。」
  六、這都是「四人幫」造的孽。這樣一種短篇小說的創作方法,其苦頭,因為沒有參加過活動,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可以看得出來的,這只能把文章拉長,不能把文章壓短。
  就我看過的一些稿子來說,有些短篇所以寫得太長,還因為作者生活的缺少,包括對生活認識不足,理解不深。這種寫作,多從概念出發,而不是從生活出發;是把概念錯當成創作的源泉。從概念出發,概念是空的,因此它也是無止境的,大概念之下又包括很多小概念。要把概念寫完全,照顧周到,自圓其說,文章就不能不長了。再加上開會討論,補充,幫助,這也只能把文章越拉越長,兩萬字能打住,還算是萬幸。
  七、即使你的概念多麼正確,如果沒有相應的現實生活作為它的穩定基礎,那麼你的小說是沒有人能讀得下去的,何況又這麼長。因為概念是大家熟悉的,你寫是這個概念,他寫還是這個概念,讀者就去看《紅旗》雜誌和報紙上的短評,或者社論了,在那裡所得的概念,會更清晰準確。
  如果知道生活是源泉,能不斷深入生活,加深對現實的認識和理解,那麼,文章就不只可以寫得好,而且可以寫得短。因為生活豐富了,人物熟悉了,故事知道得多了,你就能夠選擇,能夠提取精華,塑造典型,能夠有話即長,無話即短,適可而止,給讀者留有思考的餘地。
  八、作者沒有真正的生活實踐,硬行編造故事,這並不是當前罕見的現象。從概念出發,強拉硬扯,編造故事互相「觀摩」,互相「促進」,神乎其神,而侈言「高於生活」,這就是當前有些作品千篇一律凌亂冗長的重要原因。
  九、再有,就是讀作品太少,借鑒太少。有些作者讀過幾篇報刊上的短篇和一兩部長篇以後,就開始寫作了,這當然可以。但要繼續學習,開闊眼界。古今中外,凡有定評的好的短篇,都要找來看。當前,最重要的是要認真學習魯迅先生的作品。有些青年同志,對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讀不進去,這是因為還沒有認真下功夫研究。讀魯迅小說,要研究魯迅所經歷的時代、生活,要研究他的雜文、日記和書信,才能讀懂弄通。魯迅的短篇小說是現實主義的典範,它會使我們理解生活和創作的關係,典型創造的方法,小說的結構組織,文字的錘煉運用。然後,我們再讀魯迅編的《唐宋傳奇集》,這些作品是很簡練精采的。此外可以讀《宋人平話》、《今古奇觀》,瞭解中國傳統短篇小說組織故事,刻劃人物,批判社會,宣揚思想的方法。如有可能,可再讀些歷史上的人物傳記,《史記》、《三國誌》裡的人物小傳,都寫得短小活潑,對寫短篇很有幫助。
  讀書多了,不只創作眼界寬,創作思路廣,辦法多,而且可以辨別優劣,取法乎上,推陳出新,洋為中用,創造出自己的風格來。
  十、關於短篇小說,曾有很多定義,什麼生活的橫斷面呀,採取最精采的一瞬間呀,掐頭去尾呀,故事性強呀,只可參考,不可全信。因為有的短篇小說,寫縱斷面也很好。中國流傳下來的短篇小說,大都有頭有尾。契訶夫的很多小說,故事性並不強,但都是好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是文學作品裡的一種形式,它的基本規律和其它文學形式完全相同。生活、思想、語言的藝術綜合,缺一不可,哪一方面的修養欠缺,也會影響小說的藝術成就。
  其中,深入生活是最主要的。練習寫作時,不一定先寫短篇小說。可以把你在生活中的深切體驗,寫成速寫,或者叫做素描,寫多了,自然就會把短篇小說寫短寫好了。
  十一、文學是黨的事業,社會的事業,但它是通過個人勞作產生的。短篇小說也是如此。像幾千字的短篇,一個早晨可以寫完的作品,我覺得是可以自己經營,獨出心裁的。寫好以後,當然可以拿給師友去看,發表後也可以得到工農兵的反應,這還是群眾路線。不要一拿到題目動不動就開會,這樣曠日持久,不一定就寫得更好,也浪費時間人力,叫別人騰出時間去深入生活,或是看點書都好。有的業餘文藝組織,成年累月在那裡開會,討論作品,而成效不大,收穫不多,這是可以思考的問題。
  總之,這些年來,文壇上的一些怪現象,都和「四人幫」的反革命言論有關,毒害很大。他們的混淆是非,顛倒黑白,裝腔作勢,吹牛撒謊,使得文壇上的一些幼苗也受污染,影響長勢。粉碎了「四人幫」,黨的雨露普施,我們的文學欣欣向榮,短篇小說的豐收季節,很快就會到來。
  十二、很自然,也想到革命戰爭年代的文學創作,那時的短篇小說都很短小,千把字或幾百字一篇。那時發表作品的園地有這樣幾種:牆報,就是把作品抄清貼在牆壁上,這當然不會長;油印小報,刻蠟板的同志那麼費力,只看這一點,你也不會把文章放長了;石印小報、鉛印小報,只大軍區、區黨委一級才有,每天要登多少大事,也容不開長文章。
  主要的還是當時的生活環境、條件,戰爭空隙少,紙張筆墨都困難,群眾也沒時間去看篇幅長的文章,所以文章就要短小精悍,富於戰鬥性。當時的文章,大部分還在,大家是可以參閱的。
                     1977年7月21日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