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白洋澱之曲》後記


  我以為詩應該有一種力量:號召的力量,感動的力量,啟發的力量,或是陶冶的力量。沒有一種力量,能叫做詩嗎?或者只是詩人自己做出一種聲嘶力竭、慷慨激昂的架子,而實際上並不產生這種效果,這也不能算做詩。再或者在字句上賣弄玄虛,自以為吸收了古典或綜合了中外,而在有識者看來,有時文法尚且不通,米糠混在一起,這樣形式的詩,也恐怕終於行之不遠吧。
  詩是很難寫好的,它比散文更難。較之散文,詩是以質取勝的。詩在政治、思想、情感和語言藝術方面的要求,都是高標準的。過於拘謹,寫作很少,自然不一定就能產生好詩;過於隨便,出口成「章」,卻往往質和量不能相稱。
  因此,我在嘗試了一些時候之後,就沒有再寫過詩。而現在保存下來、收在這本集子裡的七首,也只能說是分行的散文,詩形式的記事,它是缺乏上面提到的那四種力量的。
  我在抗日戰爭時期,寫詩的興趣比較大。那時行軍走在路上,時常湧現一些詩句,在那些年月,詩的句子經常反映到頭腦裡來,一點也不奇怪。休息了,掏出小本子,放在膝蓋上,詩的句子短,抄寫方便,很快就記下來了。風裡雨裡能寫,黎明黃昏也能寫,那些年容易產生詩人。
  我那時寫的都是敘事詩,這和我當時從事的記者工作有關,希望在詩裡報道一些事件,以便能登在報紙上。例如《白洋澱之曲》,就是登在當時晉察冀通訊社編印的《文藝通訊》上。
  形式的變化,常常是和學習的方面有關。當時我正在閱讀一些翻譯過來的詩,因此,前幾首都是那麼一種形式。抗日戰爭勝利,我從延安回到冀中,在農村工作,熱衷於民間的說唱形式,寫了一個時期的大鼓詞,所以在進城以後所寫的《山海關紅綾歌》這一首裡,就很明顯地帶有說唱的味道。
  《春耕曲》的情形也是這樣。
  這都是習作,很難列入當前豐茂的詩作之林。但它們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生活,因此貢獻給讀者。
                     1963年8月10日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