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孫犁文集》自序


  當我把這幾卷文集呈獻在親愛、尊敬的讀者面前時,我已經進入七十歲。
  當我為別人的書寫序時,我的感情是專一的,話也很快湧到筆端上來。這次為自己的書寫序,卻感到有些迷惘、惆悵。彷徨回顧,不知所云。這可能是近幾年來,關於我的創作,我的經歷,談得太多了,這些文字,就都編在書裡,此外已經沒有什麼新鮮意思了。另外,計算一下,我從事文字工作,已經四十多年,及至白髮蒼顏,舉動遲緩,思想呆滯之期,回頭一看,成績竟是如此單薄貧弱,並且已無補救之力,內心的苦澀滋味,富於同情心的讀者,可想而知。
  限於習慣和體例,我還是寫幾句吧。
  一、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它的種種特點。因此,每個歷史時期所產生的作家群,也都有他們特殊的時代標誌。讀歷代大作家的文集,我常常首先注意及此,但因為年代久遠,古今差異很大,很難彷彿其大概。
  我們這一代作家,經歷的也是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青年讀者,對這一代作家,並不是那麼瞭解的,如果不瞭解他們的生平,就很難瞭解他們的作品。老一代人的歷史,也常常難以引起青年一代的興味。我簡略敘述一下,只能算是給自己的作品,下個註腳。
  二、我的創作,從抗日戰爭開始,是我個人對這一偉大時代、神聖戰爭,所作的真實紀錄。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進腳步,我的悲歡離合。反映這一時代人民精神風貌的作品,在我的創作中,佔絕大部分。其次是反映解放戰爭和土地改革的作品,還有根據地生產運動的作品。
  三、再加上我在文學事業上的師承,可以說,我所走的文學道路,是現實主義的。有些評論家,在過去說我是小資產階級的,現在又說我是浪漫主義的。他們的說法,不符合實際。有些評論,因為顛倒了是非,常常說不到點上。比如他們曾經稱許的現實主義的傑出之作,經過時間的無情沖激和考驗,常常表現出這樣一種過程:虛張聲勢,騰空而起,遨遊太空,眩人眼目,三年五載,忽焉隕落——這樣一種好景不長的近似人造衛星的過程;而他們所用力抨擊,使之沉沒的作品,過了幾年,又像春草夏荷一樣,破土而出或升浮水面,生機不衰。
  四、我認為中國的新文學,應該一直沿著「五四」時期魯迅和他的同志們開闢和指明的現實主義的道路前進。應該大量介紹外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的作品,給文學青年做精神食糧。我們要提倡為人生進步、幸福、健康、美好的文學藝術,要批判那些末流的誨淫誨盜敗壞人倫道德的黃色文學。
  五、我們的文藝批評,要實事求是,是好就說好,是壞就說壞。不要做人情。要提高文藝評論的藝術價值。要介紹多種的藝術論,提高文藝評論家的藝術修養。要消除文藝評論中的結伙壯膽的行幫現象,群起而哄湊熱鬧的幫閒作風,以及看官銜不看文章的勢利觀點。
  六、文藝雖是小道,一旦出版發行,就也是接受天視民視,天聽民聽的對象,應該嚴肅地從事這一工作,絕不能掉以輕心,或取快一時,以遊戲的態度出之。
  七、我是信奉政治決定文藝這一科學說法的。即以此文集為證:因為我有機會參加了抗日戰爭和土地改革,我才能寫出一些反映這兩個時期人民生活和鬥爭的作品。十年動亂,我本人和這些作品同被禁錮,幾乎人琴兩亡。絕望之餘,得遇政治上的撥亂反正,文集才能收拾叢殘,編排出版。文藝本身,哪能有這種回天之力。韓非多才善辯,李斯一言,就「過法誅之」。司馬遷自陷不幸,然後歎息地說:「余獨悲韓子為『說難』,而不能自脫。」有些作家,自托空大之言,以為文藝可以決定政治。如果不是企圖以文藝為餌祿之具,歷史上並沒有這樣的例證。我是不相信的。
  八、我出生在河北省農村,我最熟悉、最喜愛的是故鄉的農民,和後來接觸的山區農民。我寫農民的作品最多,包括農民出身的戰士、手工業者、知識分子。我不習慣大城市生活,但命裡注定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恐怕要一直到我滅亡。在嘈雜騷亂無秩序的環境裡,我時時刻刻處在一種厭煩和不安的心情中,很想離開這個地方,但又無家可歸。在這個城市,我害病十年,遇到動亂十年,創作很少。城市郊區的農民,我感到和我們那裡的農民,也不一樣。關於郊區的農民,我寫了一些散文。
  九、我的語言,像吸吮乳汁一樣,最早得自母親。母親的語言,對我的文學創作,影響最大。母親的故去,我的語言的乳汁,幾乎斷絕。其次是我童年結髮的妻子,她的語言,是我的第二個語言源泉。在母親和妻子生前,我沒有談過這件事,她們不識字,沒有讀過我寫的小說。生前不及言,而死後言之,只能增加我的傷痛。
  十、我最喜愛我寫的抗日小說,因為它們是時代、個人的完美真實的結合,我的這一組作品,是對時代和故鄉人民的讚歌。我喜歡寫歡樂的東西。我以為女人比男人更樂觀,而人生的悲歡離合,總是與她們有關,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寫到她們。我迴避我沒有參加過的事情,例如實地作戰。我寫到的都是我見到的東西,但是經過思考,經過選擇。在生活中,在一種運動和工作中,我也看到錯誤的傾向,雖然不能揭露出來,求得糾正,但從來沒有違背良心,製造虛偽的作品,對這種錯誤,推波助瀾。
  十一、我對作品,在寫作期間,反覆推敲修改,在發表之後,就很少改動。只有少數例外。現在證明,不管經過多少風雨,多少關山,這些作品,以原有的姿容,以完整的隊列,順利地通過了幾十年歷史的嚴峻檢閱。我不輕視早期的作品。我常常以為,早年的作品,青春的力量火熾,晚年是寫不出來的。
  十二、古代哲人,著書立說,志在立言;唐宋以來,作家結集,意在傳世。有人輕易為之,有人用心良苦。然傳世與否,實在難說。司馬遷忍發汗沾衣之辱,成一家百代之言,其所傳之人,可謂眾多。然其自身,賴班固以傳。《報任安書》,是司馬遷的親筆,並非別人的想當然之詞。文章與作者,自有客觀的尺寸與份量,別人的吹捧或貶抑,不能增減其分毫。
  十三、我幼年尪怯,中年值民族危難,別無他技,從事文學之業,以獻微薄。近似彫蟲,不足稱道。今幸遇清明之世,國家不棄樗材,念及老朽,得使文章結集出版,心情十分感激。
  十四、很長一個時期,編輯作風粗率,任意刪改別人文章。此次編印文集,所收各篇,盡可能根據較早版本,以求接近作品的原始狀態。少數刪改之作,皆復其原貌。但做起來是困難的,十年動亂,書籍遭焚燬之厄,散失殘缺,搜求甚難。幸賴冉淮舟同志奔波各地,複製原始資料多篇,使文集稍為完善充實。淮舟並制有著作年表,附列於後,以便檢覽。
  十五、文集共分七卷。計其篇數:短篇小說三十八,中篇小說二,長篇小說一,散文七十九,詩歌十二,理論一部又一○四,雜著二部又五十七。都一百六十萬言。
  文集的出版,倡議者為天津市出版局孫五川等同志,百花文藝出版社社長林吶同志主持其事。出版社負責編輯為李克明、曾秀蒼、張雪杉、顧傳菁等同志。在討論篇目、校勘文字時,又特別邀請鄒明、冉淮舟、阿鳳、沈金梅、鄭法清等同志參加。正值溽暑,同志們熱心討論,集思廣益,在此一併致謝。
                     1981年8月5日寫訖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