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二、被忽視的童年——渴望搖籃曲



  2.1 沒有搖籃曲的童年

  家長們每每這樣斥責孩子:你什麼都有了,為什麼還不好好讀書。然而實際上,比起自己的父母,他們在物質上可算是「什麼都有了」,在精神與心理上,他們卻缺少被信任與被尊重,在情感上,有些孩子幾乎患了「飢渴症」。
  請看這一個渴望母愛的女孩寫給雜誌社的傾訴信:

  或許由於我是女孩,很小的時候,我就被媽媽送到礦上,同爸爸一起過上了「單身漢」的生活。我的童年不是在媽媽的懷抱中度過的,也不是在布娃娃和玩具的陪伴下走過的,而是在鄰居的「百家飯」和漫長的等待中度過的。鄰居們看我小,爸爸又忙,有什麼好吃的總給我一份,而我只能在空洞的大屋子裡等爸爸下班回來。所以現在,看到那些小朋友們歡快地度過童年,我心底仍帶著絲絲妒意。
  終於,媽媽搬來同我們一起住了,全家五口人也終於可以歡聚一堂,也許是相隔時間太長,也許是我太敏感,我總覺得媽媽對我似乎抱有很深的成見。我是女兒,我就得忍,後來我沒能跨進高中的大門,無法再圓「大學夢」,進入中專就讀。當初離家求學時,心中湧有一絲安慰:可以走出家門了,空間的相隔能否加深母女間的感情。第一學期,總是在淚水中進入夢鄉,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一人在外生活……自己總無法盡情歡笑,期待著家的溫馨。然而放假回家後,我的心徹底涼了,母親的態度依然如故,絲毫沒有因為我一人在外生活便有所改變。曾經幾百次在夢中呼喊著:「媽媽,女兒是否做錯了什麼」,然而誰人給我回答。
  我已經好久沒給家裡寫信了,因為我不知信上該說些什麼!我原本就不善交際,現在我徹底把自己封閉起來,自己的母親都如此對待女兒,讓我如何敢對別人產生出希望,有時我甚至懷疑起自己的身世,但我知道這和身世沒有關係。
  這就是我,我感覺我的世界一片灰暗,我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使我媽媽展顏,才能使我走出這份失意……

  這個女學生因為被母親冷淡而惶惶不安,以至於懷疑起自己的身世。我們假設她的母親是個「大忙人」、「要人」,但是她卻因為沒能給予孩子一份最基本的母愛而使孩子心理失衡,假如這位母親認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那麼她的這種行為恰如「南轅北轍,離題萬里」。

  一個漂亮活潑的9歲男孩極不喜歡做功課。為此他會想出種種理由來推諉搪塞。他把自己的作業本放到自來水龍頭中沖洗,然後拿去對老師說他無法做功課。不僅如此,他還討厭別人完成作業,有一次竟把同學的作業本一把搶走,扔到了廁所裡,同學哭了,他卻若無其事。在臨放暑假前一個中午,他乘人不備,放完了學校中教師學生們所有的自行車、助動車、摩托車車胎內的氣,然後站在一邊欣賞著人們大呼小叫的尷尬。人們忍無可忍,把他拖到了校長室,他卻不慌不忙,像模像樣地坐下,聽候他人發落。
  「你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
  「好玩,看著車胎癟下去多有意思,還有那怪怪的聲音,辟……」
  班主任問我:這個孩子是否有心理障礙?他為什麼如此無情?
  他的母親是一位獨資公司的經理,忙得沒日沒夜。為了事業的發達,她把新生的嬰兒全托給他人領養,母親的錢越賺越多,兒子的孤獨感卻越積越深。
  隨著時間的流淌,他對父母日漸陌生。他像石頭中爆出的孫大聖,頑劣不堪,毫無牽掛。他把自己全部的能量與情感投放到一鳴驚人的鬧劇中,以傷害他人為樂事。
  當父親發現兒子在放鄰人的車胎時,先央求他:別人的車胎不能放,要放就放你老爸的胎。兒子聞言,樂不可支,劣跡越來越多。父親終因受不了如此的胡鬧,解下腰際的「鞭子」狠命地抽打。可沒過多久,兒子便對老師說:「我現在再也不怕了,爸爸的皮帶已抽軟了。」
  這個9歲的孩子,因為缺少親情的滋潤與足夠的關愛,情感與行為都出現了問題。他無法適應現有的生活秩序,沉浸在個人的興趣與好惡之中,以致劣跡斑斑,不可理喻。乍看起來他是個冷漠而殘酷的孩子,其實他是太需要情感,因未能滿足才「離經叛道」。忙於個人發展的父母們,也許你辛苦勞累是為了孩子的將來,但是你卻不能貽誤了他的現在。親生父母的愛是孩子心靈生長的陽光雨露,絕不能缺少也無可代替。一朝的疏忽則會招來無窮後患。

  2.2爺爺奶奶的小兒女

  「一切為了孩子」也許是所有的具有正常心態的父母所懷的最大的心願,然而卻並非是所有的父母們都懂得如何才是真正的「為了孩子」。尤其是在心理科學還未普及的80年代,人們還未擺脫農業經濟時代的權力崇拜心理,因而變相地尊崇地位與「事業」的成功。為了所謂「事業」的聞達,擁有機會的父母們不惜任何代價,包括捨棄他們孩子的感情,去追求成功的榮耀。於是,孩子們的情感在父母的心靈中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為了孩子的莊嚴的奉獻。
  在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童年時代,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被父母們一捨棄」了的,他們是在祖父母或者外公外婆的羽翼下長大的,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自稱是「爺爺奶奶的小兒女」。
  然而,隔代領養的孩子畢竟不同於親生父母的教養,無論是在情感的親疏間隔上,還是生活方式與思維習慣上,祖孫兩代畢竟相去太遠,「隔靴搔癢」式的領養方式或者容易造成「溺愛」,或者容易產生「逆反」,更主要的是,父母子女之間親情的生疏,不但加深了兩代人的溝通困難,並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偏差。
  某重點中學的學生小莉在情感上長期與母親很疏遠,在人生觀與處世方式上也與媽媽格格不入。十幾年來,這種代際摩擦時有發生,因而令母女雙方都很傷感。她們彼此都對對方懷有希望又都懷有偏見,卻因為未能尋找到更合理的溝通方式,因而各自界定在某種距離之外,妨礙了母女親情的暢通。
  她們之間代溝的難以彌合,不僅是因為兩代人之間本來就具有的價值觀、生活觀及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反差,還因為小莉從小就被祖父母領養,在情感與生活方式及人生觀方面與其母親拉開了更遠的距離。
  小莉的母親是一位新聞工作者。為了工作的圓滿順利,她一生下孩子便急急地投入了自己的事業中。當時小莉的祖父母剛剛退休,身體都很旺健,在無所事事之際,孫女的問世不但使他們感到了家族後繼有人的欣喜,並及時地填補了其退休後的失落空虛心態。爺爺奶奶都是老知識分子,年輕時因為忙於「事業」把2個孩子都交給保姆領養。一旦孫女臨世,他們就把年輕時的遺憾加倍地償還到孫女身上,百般加以呵護,再不顧及其他。
  莉剛生下十幾天,奶奶就以讓莉的母親好好養生為由,把莉抱到了自己灑滿陽光的大房間。他們用兩隻大沙發椅圍成圈,讓莉靜靜地閉著眼睛曬太陽。奶奶是個醫生,但她仍然按照現代育兒知識,一絲不苟地給小孫女餵食。
  一個如此稚弱,如此美麗的小生命,誘發了暮年老人全部的熱忱:那種對生命的由衷的讚歎與敬畏之情。他們對孫女的眷眷之情,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的自私心,那是一種完全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奉獻之心。
  莉出生後的第33天,偶而有些鼻塞,老人們便堅持要去醫院就診。莉的母親便抱著女兒去醫院,沒想到後面跟來了爺爺奶奶,因為他們不放心小孫女讓母親獨自抱出門去,他們說,萬一小孫女從「蠟燭包」裡掉下來,而她粗枝大葉的母親卻沒有發覺,那該怎麼辦呢?
  對幼小生命的強烈的愛心幾乎使老人對正常事物失去了判斷力。莉的母親不但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問題,相反順水推舟,卸下了養育女兒的重擔。因為她實在太忙。但是她卻沒有意識到,在徹底放棄了自己作母親的義務之後,她同時也放棄了自己作母親的權利。同時,她變得笨手笨腳,不像個溫柔的母親,甚至不像個女人,但是她卻非常嚮往執行自己的母親責任。當她聽見女兒蹬著小腿哇哇亂哭時,便很快地上前幫她換尿布:她以為小孩子一定是尿濕了尿布因而才哭。但是等她發現換下的尿布是乾的,才變得很是沮喪,她自責自己是個太不稱職的母親,甚至不會替女兒換尿布。
  一個失職的母親往往會引起家庭功能的失調,家庭成員的角色錯亂,給孩子情感的發展帶來了某種障礙。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她的心理會變得複雜,因為這種家庭的人際關係很是微妙。小孩子知道自己的衣食起居都離不開祖父母,因此她必然在情感上會向他們傾斜。但是在血緣上心理上,她與母親千絲萬縷的聯繫是無法割斷的,她是本能地向著母親的。但是母親的失責卻使她恨鐵不成鋼,怨氣猶存。於是她的心態變得複雜起來:在表面上,在情理上她是依戀祖父母的,在本質上她卻是傾向於自己的母親的,然而礙於公平原則與出於實惠心,她卻無法表現出對母親的親愛之心,與母親過分的親近會傷害了老人的情感。於是,在這種生存環境中,孩子便選擇了外交上的親祖態度,而不惜傷害母親的情感,同時,也扭曲了自己的親母之心。她必須尋找種種理由,來原諒自己對母親的冷淡,就像當年母親選擇了「事業」為由,放棄了撫養孩子的職責一樣。
  顯然,孩子是曾經努力過的。在莉6歲的時候,有一晚乘著母親替她洗腳的機會對媽媽說:「以後你下班回家趕緊下廚幫助奶奶煮飯……」
  孩子一定是聽到了什麼,才給母親透了信息。母親心中雖然明白,但卻忽視了這個重要信息,並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依然我行我素,才導致了日後的母女鴻溝。因為,當時母親疏忽的,不僅是自己在家庭中應有的職責與地位,更主要的,是忽視了女兒愛母親的一片心意。也就在那個關鍵時刻,母親又一次傷害了女兒的心。

  2.3全托生——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環境因素

  在現代青少年中發生的心理偏差,有一部分是因為年幼時的撫養方式造成的。例如在人際交往方面,有一部分兒童呈現出對外界與其他兒童麻木不仁的現象;有些卻因為對於人群過分敏感而產生交往恐懼心理。這種對人際交往的兩極態度,與他們在童年時代,甚至在嬰兒時就與母親隔離,產生不安全感覺有關。
  揚揚已經讀小學一年級,但是每天放學回家做功課時,卻不知道老師佈置的作業是什麼。媽媽只好再打電話給其他同學與老師,問清楚了再讓他做。他不僅僅是忘記功課,還忘記其他事情。他母親告訴我,揚揚是個粗心的男孩,在幼兒園裡生活了四年,小朋友的名字卻一個也叫不上來。我認為,揚揚的性格是有明顯缺陷的,他對外界的信息反應遲緩,幾乎到了漠然的地步。我看他總是開開心心的,玩起來滿頭大汗。這樣的孩子過度專心於內心的感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而缺乏對外部世界的正常的關注。過度敏感的人會因過分重視外部世界的壓力而受傷害,而過分麻木的人可以是快樂的,卻不容易適應現實而使自己陷入困境。揚揚對外界刺激麻木遲緩的心理狀態,會妨礙他的學習與人際交往。如果不及時治療矯正,今後便會寸步難行。我建議他母親領揚揚去做一些心理測試,然後根據他的特點對他進行必要的訓練。
  揚揚的父母均是軍人,由於工作繁忙,揚揚生下不久就被送人「全托」制托兒所,一個星期回家一次。揚揚呈現的麻木狀態也可以說是一種「鴕鳥式」的自我保護方式;他以主觀上對外部世界的忽視,來免除自己的不安全心態。他也許是無憂無慮的,但卻是以拒絕人際交往為代價。
  有一位家長寫信為她的孩子心理咨詢,因她覺得自己的兒子有較明顯的「交往障礙」。

  編輯先生(小姐):您好!
  我想請求您幫助推薦一位滬上有名的心理專家。
  事情是這樣的。我的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天資很好,自尊心很強。但小時候曾有段時間寄養在外,對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從此害怕競爭環境,甚至很小的遊戲比賽由於害怕失敗而拒絕參加,讀了二年級後情況更不好,學習不求上進,除了與他父親談論國際時事類問題有興趣外,其他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無精打采,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老師一天到晚批評,我倆也只好跟著批。他現在在樓下玩耍看到小朋友都難為情。我們非常著急,他自己也很焦慮,卻都束手無策。
  兒子才9歲,這樣下去將成「廢人」。我看了近期的《交際與口才》,覺得貴社會幫助我的兒子的,為我們找一位好的心理專家,教給我一些幫助他的方法。
  救救我的兒子,拜託了!
  註:我先生學歷研究生,我亦大專畢業。我想我們會配合好專家來指導孩子的。
                           ×××
                           1998.3

  這封信經由雜誌社轉交於我手上,閱信後我覺得關鍵的問題也許就是這孩子「有段時間寄養在外」。他所具有的害怕心理,也即是由於不安全心理所致。
  在兒童期的心理發展研究中,近年來心理學家對「依附行為的研究」很感興趣。依附是指人對人的親近傾向。個體對其所欲親近的對象得以親近時,將會感到安全與滿足。依附行為始於嬰兒期,是人類社會行為的初始。因此,近年來研究社會發展的心理學家多對嬰兒的依附行為感到興趣。
  研究者在結論中指出,一週歲的嬰兒都會表現對母親的依附,而且在正常情況下,嬰兒多半發展為合於心理健康的安全依附型。安全依附型與不安全依附型的形成原因,主要由於母親育兒方式不同使然。安全依附型的母親,多數以嬰兒的需要為取向去照顧嬰兒;不安全依附型的母親,則多按自己時間許可或情緒狀況去處理育兒事務。
  個體在身心發展的歷程中,任何時期的發展狀況,都是遺傳與環境兩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在研究影響兒童心理的環境因素時,其中一個專題就是「母親就業」對其幼年子女心理發展的影響。
  按一般常識或一般假設去推論,母親就業對兒童有不良影響,但就台灣心理學家研究,母親就業並未對子女發展有明顯不利。
  儘管如此,心理學家(張春興,1994年)還是向就業母親提了三點建議:(1)嬰兒在週歲前是人性發展的關鍵期,為母親者最好停職在家,悉心養育嬰兒。(2)如第一點無法做到,則必須選擇最適當的人,以代替母職;選擇托嬰或者托兒中心照顧者,應注意其人員訓練及教育性設施。(3)認識母子親情是孩子一生人際關係的基礎,在家時間盡量與孩子相處,愛他、教他,以補償母愛的缺失。
  可惜的是在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誕生之際,心理科學還未發展到如今的程度,具有科學育兒觀念者,尤其是能運用心理學知識培養兒童者不是很多。因此使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受到了損傷。然而我們現在學習有關知識也還不晚,不但是因為孩子們在不斷地出世,就是獨生子女們本身,也將陸陸續續地面臨著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更主要的,我們應具備一種意識:在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之際,我們該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否則,我們將與快樂幸福無緣。

  2.4爸爸媽媽在國外

  上海青年的「出國潮」是一個形成時間早,涉及因素多,影響面較廣的社會現象。80年代開始,成千上萬的中國青年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與前幾十年的封閉狀態相比,中國青年走向世界是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標誌之一。
  然而,出國潮卻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些家庭問題。曾經轟動一時的話劇《留守女士》便是以「出國潮」為背景,敘述了丈夫出國、夫妻分離所引起的種種心態及生活方式。
  沙沙的別號叫小羊,比她大一圈的丈夫在出國熱中腳一抬就出了國門,扔下一個幼子跟著母親天天形影不離。
  一年半載過去了,沙沙累極了,便怨天尤人:「他只顧自己闖天下,把我們母子一扔就是幾年,真正是自私自利的傢伙……這兒子也真會瞎咋呼,早上醒來只要不見我的人,就大哭大喊:『媽呀,你半夜上哪兒去了』!真難聽,恨不得扇他兩巴掌,我不是去取牛奶了嗎,他這麼嚷,隔壁的大伯聽了,還真以為我半夜裡老往外跑,有好事嗎……」
  出國潮中的單親家庭,除了使留守的配偶在心理上覺得孤單,在體力上特別的勞累,更主要的,是在培養孩子成長的方面,造成了諸多不利。離開父母的孩子在心理與行為上,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問題,而單親領養孩子的辛苦,也易於使父親或母親變得心情焦慮,脾氣暴躁,因而使孩子受到委屈。

  淵淵的父親在他兩歲時便出國去打工了,他跟著母親長大。母子倆形影相伴,打打鬧鬧沒規沒矩,誰也奈何不了誰。那天,上課鈴響了以後,淵淵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一個來校體檢的醫生立刻指著他對班主任說:「這孩子是個典型的多動症。」老師說:難怪呢,整天手腳不停的,真煩人。
  第二天晚飯後,媽媽的臉色特難看。她取過一把小椅子,讓淵淵坐在對面,對兒子說:「你聽著,老師說你是典型的多動症,讓我領你去醫治,我想先給你治療一下。現在開始,你手腳不停地得給我動上20分鐘,少1分鐘,別怪我不客氣。」一把木尺就在桌邊放著,看著媽媽凶霸霸的模樣,淵淵直想笑。然而,媽媽這回動了真火,高高地舉起了戒尺:「開始吧。」淵淵這才變了臉色,還沒開始動,「啪」地,手背上就起了一道紅印子。淵淵的眼淚慢慢地溢出來,他覺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媽媽還在威脅他,他把腳在地上拖來拖去,用手捂著臉大聲地哭叫起來:「爸爸,你快回來吧。」
  爸爸真的被淵淵盼回來了。聽了媽媽的「告狀」,爸爸並不十分贊同「多動症」的說法。他仔細觀察,發現兒子雖頑劣不堪,卻是個聰敏的孩子。他喜歡動腦筋,動手操作。鬧鐘、照相機、「奧特曼」玩具現拆現裝,得心應手。看電視對劇情理解也透徹得當,就是功課方面不見起色。他領著淵淵到咨詢中心就診。通過討論、觀察、分析,咨詢老師認為:這是因為淵淵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心不定,神不安,散漫慣了。最後他們商定,讓他到外婆家去住一陣子,規定學習時間,保證學習質量,請個大學生當家教,陪讀、陪住、陪玩。培養他集中注意力做功課,任務完成後玩個痛快。經過三個月的集中訓練與「家教」輔導,他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後又進了重點中學。
  多動症全稱「少兒多動症」、主要症狀是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自控能力差,易衝動、任性。它的成因並沒有很確切的說法,但被確認為是一種輕微的腦功能障礙。「少兒多動症」患者因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做功課拖拖拉拉,甚至無法完成作業,因此影響學習成績。因抑制性差,故常任性,影響人際關係。但是多動症絕對不是頑皮好動,活潑淘氣,那是望文生義的理解。以前人們習慣性地把「差生」歸納於思想品質問題。現在又習慣於把不符合常規的學生說成是「多動症」,這也同樣是缺乏科學根據的。隨意地把一些頑皮的學生定為多動症,是對他們極大的不負責任。淵淵母親因為輕信兒子患多動症的結論,而做出了近乎荒誕的舉動,使兒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傷害。也許有別的家長也會無意之間這樣誤教、誤治。
  父母出國是一種社會現象,無可厚非。但是父母出國後對子女的教養問題卻不應該被我們忽視。不但是「留守女士」,也許「留守男士」面臨的撫養兒童的問題會更複雜一些。事情常常是這樣的,當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其中有些什麼不妥當或者是有些什麼問題時,「問題」卻已經變成了我們不良的習慣,被我們熟視無睹,被我們視為正常。但是,問題卻始終存在,它會在我們毫無防備之際,出來干擾我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帶給我們痛苦。

  2.5自言自語的孩子

  自己對自己說話的孩子現在並不鮮見,孩子們有說話的需要,可是他們在很多時候卻無人可說,尤其是在自己放學以後,爸爸媽媽還沒有下班以前。
  小魯是個女學生,可她卻以為自己得了「怪毛病」,喜歡一個人自言自語。她與想像中的人物大段大段地對話,就像在背台詞。起先並沒有這麼厲害,可後來卻越來越嚴重了。她自己認為,她的自言自語是因為她找不到朋友可以傾訴心裡話,除了一個男生之外。有一天,小魯和他談起了自己的苦惱與煩惱,說著說著,小魯的眼淚流出來,這裡面既有被理解的快樂,也有傾訴之後的舒暢……在這一段時間內,小魯不再對自己說話。可是,好景不長,這位男生開始迴避她,因為他誤以為小魯愛上了他。他們的友誼有了間隙,少男少女之間失去了互不設防的純真,小魯又開始「自說自話」。她開始為自己的行為擔憂,企圖控制壓抑自己的這種情形,可是她卻仍然自言自語,她因此更加緊張不安。
  1王裕如、葉斌:《叩問心靈》,安徽文藝出版社,第119頁。
  為什麼孩子們會一個人自言自語呢,幼兒園的老師與家長發現了這種現象後常會提出疑問。
  孩子們的自言自語是一種自我中心的語言,在心理學上稱為「獨白」。用皮亞傑的話來說,這種「言語機能只能當作一種刺激而決不是當作溝通思想的手段」。語言成了兒童活動的一部分,它伴隨並加速了兒童的活動。
  1高鴻鳴、劉金華主婦:《人生心理指導大全》,上海文藝出版社,第81頁。
  成人在解一道題或考慮一個問題時,常常「苦思冥想」或默默地思考著,一般不會獨自一人自說自話,除非有時遇到百思難解的課題時,只是朗朗地把問題再讀幾遍,以求頓悟。大聲地念在成人是有聲思維、或者是把思維外化了,這會有助於促進思考。兒童語言還未內化,思維與行為還未分化,只能大聲地念,如果成人不准他發出聲音來,他就無法思考。這種情況不僅在幼兒身上有表現,剛進小學的低年級學生也有這個特點。
  幼兒獨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即用來滿足幼兒的願望,用幻想的滿足去代替實際行動。例如,兒童害怕打雷,他就會責怪它:一雷公公,你幹事情不可以輕一點嗎?我不想聽見你那麼大的聲音。」有時候,孩子獨自一人玩得高興,可以什麼事也不幹,就一個在那裡自說自話。這種情況在獨生子女中是較多見的。獨白有時可起到幫助孩子驅除孤獨作用,並有著代替遊戲的功能。
  1同上,第81頁。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和有意識的訓練,自言自語的習慣應該逐步得到改善,或完全改正。小魯是個進入青春期的少女,她為什麼還會自言自語呢?這是因為她從小的生長環境缺少基本的安全感與輕鬆氛圍。小魯的母親脾氣暴躁,和父親的關係長期不好,目前正處於離婚協議之中。從小她就被父母吵得鬧得心煩意亂,上了學後,一度有五門功課同時亮出了「紅燈」。母親對她很嚴厲,常常毫不留情地訓斥她。有時她實在感到委屈,想對母親傾訴,可話一出口就被母親的教訓堵住了口。時間久了,她便放棄了與母親溝通的努力。父親懦弱自私,與女兒更無共同語言,所以,小魯積鬱之下,只能通過自說自話得到一絲安慰。
  孤獨的獨生子女養成了自說自話的習慣,既有心理學上的原因,也有具體環境的因素。隨著交往的增加與年齡的增大,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而代之以社會化的語言交流。但如果像小魯這樣由於環境因素延長了自說自話的年齡時段,也不必過於著急或害怕。在人生的有些時候,「對自己說話」是一種自我暗示,也是排放心理壓力的一個途徑。
  小魯帶著焦急的心情曾經去咨詢,心理咨詢師向她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不要過於壓抑自己,自說自話比悶在心裡不說好。第二,得慢慢地學會與人交流,尋找可以吐露心事與煩惱的知心好友。第三,克服防禦心理,通過自我鼓勵和循序漸進的人際交往實踐慢慢消除以前的陰影。
  1王裕如、葉斌著:《叩問心靈》,安徽文藝出版社,第120頁。
  有人對海倫·凱勒說過:把你的心事說出來吧,只要你說一次,這個世界就屬於你的了。

  2.6寂寞

  一個在寂寞中長大的女孩,利用自己的創造天賦,編製了「系列悲劇故事」,用以驅除「寂寞」……
  鶯小姐那年18歲,在讀高中。高中幾乎是人生中最緊張、最痛苦的階段,將來的命運如何,就看高中關鍵的三年。人們都是這樣以為的。一旦進了大學門,就可以高枕無憂,好歹可以做個終身的白領,如果落了榜,不但你自己心情沮喪,所有對你曾有期望的人,都會把他們的失落加在你的心理上。於是高中生們成了讀書蟲。早讀、晚讀,夢中還在讀。數理化、語政外門門不能拉下。苦啊,高中生苦不堪言。想想讀好了可以一勞永逸,這份寒窗苦也就受下來了。但是比讀書還苦的,是寂寞與孤獨。爸爸常年出差在外,母親隔三差五地外出打牌,燈火通明的大屋子裡,只有她一人形影相隨,伏案苦修。即使父母都陪在身邊,又怎樣呢?或許更無聊,還不如一人在家可以自由自在。鶯實際上是寂寞的,但她卻已經感覺不到,因為她從小已經習慣了寂寞地長大。這一代獨生子女,又有幾個不是如此生活的呢?
  這一天,她做完了功課,坐在電話機旁,甚至開始羨慕起這小小的電話機:它可以連接世界各個地方,它可以傾聽各類人們的心聲。想著,她拎起了電話筒,隨意地按了幾個數字後,聽筒裡便傳來「喂、喂」的呼聲。由於出乎意外,她有些兒慌亂又有些兒羞澀地說了聲「你好!」對方是位先生,他和藹地問她找誰,有什麼事。想不到這陌生的聲音卻是那麼寬和慈愛,並在那一刻深深地感動著她的心。非說一些話不可了,但她實在無話可說。而她卻不願就此擱下話筒。情急之中她說:「我是一個苦命的女孩子……」,剛說了一句,她便覺得自己的眼淚要淌下來。或許,她真的感到痛苦,但是她的生活卻沒有痛苦的理由。於是,她順口編了一個故事:她是一個寄人籬下的回滬知青子女,平時受盡了舅舅、舅媽的白眼……
  誰知她的故事卻引起了那位先生無限的同情,他也是一位當年的知青。他好言相勸,軟語寬慰,並與她討論人生的技巧與策略。
  這一個電話很快便過去了,但那一個晚上卻讓她興奮異常。這即興編出的故事,換來素不相識的先生真心真意的同情,帶給她心中一片溫暖。她沉浸在這新奇的刺激中,覺得分外有趣。繼而又想,如果隨意地撥些號碼,就會有一個人來接電話,然後她隨意地編些故事,就會得到各種各樣的同情、理解和安慰,這生活將會多麼有意思!
  從此,只要父母外出,她閒時便坐在電話機旁編織她的「人間悲劇」。幾乎所有的聽眾都會給她同情與憐憫。她成了一個地道的灰姑娘,有著訴不完的悲慘經歷。
  然而,當她編到第28個故事時,她的內心開始不安,並日益焦慮起來。因為她覺得用謊言去騙取他人的同情是對人間真情的褻瀆。當她記下隨意組合的號碼再次撥過去時,人們關懷備至的神情語言給她的心理增加了許多壓力,因為這一切都是「純屬虛構」。但是,她卻被自己創造的悲劇所籠罩,她會定期地去找那些真誠地關懷著她的人。鶯小姐說:他們會惦記我的,我也會思念他們,我們之間彷彿已成朋友。但是人們如果知道了事實真相呢,人們將會怎樣看待她,她因此而焦慮。甚至,她可以不在乎自己的聲譽,卻不忍心使這些未曾謀面的好心朋友失望。
  這就是鶯小姐告訴我的故事。與鶯「創舉」相比,我的想像力是太貧乏了。因此我會感到震驚。它所以令我不能忘懷,是此事看似荒誕,實是悲傷。鶯是太寂寞了,才用這個辦法去驅趕孤獨。他們在孤獨中長大,又被生存逼迫著去競爭,可他們的拚搏是只有動機而無信仰,精神因此虛無而空泛。信仰沒有了,理想褪色了,精神支柱倒塌了,人就會變得無聊。這一切本都是潛移默化的,只有當無聊襲來之時,你才會去重視靈魂的出路。而鶯卻用如此奇特的方式來驅逐她的無聊。
  鶯小姐已經懺悔了,並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但是以我想來,鶯既然有著那麼強的想像能力,不如去創作文學或藝術,那裡才是她正當的用武之地。如果是在書本裡而非電話筒裡,她也能得到如此的理解與同情,那便是她藝術的成功。在失落信仰的時候,追求事業的成功也是人生一個很不錯的理由。
  也許,這個電話是鶯創作的第29個故事,即使那樣,我也原諒她,因為她太需要關愛。需要被愛的人,總是會有一顆柔弱的心。而同情弱者會使我們增加自信。所以,鶯的故事便有機會演繹下去。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因為自己軟弱才憐憫他人呢!

  2.7功能失調的家庭

  有相當多的問題兒童與問題青少年來自功能失調的家庭。「功能失調」家庭並非是指形式上的單親家庭或破碎家庭,更主要的是指家庭人際之間角色錯位,心理隔膜,共同掩蓋著一個「公開的秘密」,或者是父母子女之間過於親呢,未能保持適當距離;或者父母之中有一方或者兩人都患有心理疾病而不能履行其職責者。總之,當一個家庭無論由外部或是內部原因而使得家庭成員之間失去了親和力,失卻了彼此的信任,失去了愛的能力與被愛的可能,就處於「功能失調」之中。
  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有相當多的心理疾病是由於兒童時期的生活不幸造成的種種心理創傷而形成的。這些致病因素往往被不具備心理學知識的家長們所忽視,等到孩子們長大成人,再經由心理醫生揭示病因,已經延誤了調適預防的時機。我常碰到一些女青年,她們在戀愛、交友方面,有異常心理傾向。經仔細詢談,反覆討論,發現這些女青年特殊的情感表示方式,都與其父親異常的性格與性情有關。她們長期受到性情孤僻、易暴易怒的父親的影響,所以在情感的表達上也脫離常情,並使自己陷入痛苦的境地。我把它作為一個專題做出來,一是為類似這樣情況的小姐們自我調適心態提供借鑒資料;更主要的,是想引起家長們的注意,要對自身的心理狀況、素質、個性特點有所把握,並及時調適,這當然也包括家庭中人際關係的調適,否則,家長們留了一時之快,卻貽誤孩子一生的幸福。
  劍拔弩張的父女關係,使她對未來婚姻失去信心。葉紫小姐在外遊蕩了三天。她已經25歲,不很年輕,葉紫的男友待她很好,她也很愛他,但總是害怕結婚。究竟為了什麼,葉紫也說不清楚。內心裡隱隱約約藏著對為人妻的恐懼。這次葉紫離家三天,她居然沒有告訴男友。我立刻意識到葉紫的這種心境,很可能與她來自於一個功能失調的家庭有關。
  葉紫是個現代青年,並不忌諱說出「家醜」。父親與母親是一對相對無言的怪人。爸爸整天陰沉著臉,媽媽的臉上也沒有陽光。葉紫幼時,父母親曾經幾度爭吵著要離婚。及至進入老年期以後,他們倆才相安下來,但冷漠依舊,然而父親的暴虐行為卻增多了。三天前,父親因為葉紫下班回家比往常稍晚一些,便怒氣沖沖地責罵她「不要臉,不學好,在外遊蕩」。罵到勁處還滿口「畜生」。葉紫忍無可忍,回罵:「你才是畜生。」暴怒的父親立刻隨手抓起葉紫的袖珍收錄機,劈面砸來。葉紫讓開了沒打著,卻見媽媽在房間裡眼瞼下垂,無動於衷。傷心之極,葉紫便衝出了家門,一溜就是三天。
  我驚異於葉紫竟會罵父親「畜生」。葉紫說:「我仇恨他。從小他動輒就毒打我,只是因為我的成績不好。媽媽雖不打我,卻也因為自己的不幸而無心顧我。我就是在這樣缺乏溫情,極其冷漠,甚至是充滿了仇恨的家庭中長大的。我的心中常常也是冰雪世界,父母給了我漂亮的外形,加上冷峻的性情,很得異性的青睞,因為他們誤把冷漠當作了高傲與純潔。」
  在這樣的家庭中,葉紫的性格被扭曲了,情感被壓抑了。她對未來婚姻沒有信心,因為父母的婚姻使她深受刺激。「萬一婚後丈夫也變成了父親一般殘忍的人,怎麼辦呢?」正是童年生活的潛移默化,使得葉紫對男性失去了信任,也對自己的愛心缺乏自信。最後一次打電話時,葉紫說:「我現在根本無心思去考慮婚嫁,我心中充斥的只是對父親的仇恨。」
  也許像葉紫這樣的女孩不會很多,但是像她父親那樣具有虐待心理傾向的家長還是有的。他們在「為你好」的理由支配下,恣意妄為,動輒打罵,使孩子們陷入痛苦的深淵,並為今後人生發展留下障礙。父親對女兒的暴行將會讓女兒深惡痛絕。一些女孩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對情感作出的錯誤抉擇,有許多因素便與父親的心理行為有關。因為女孩對異性的認識是從父親開始的,對異性渴慕也從父親開始,然後超越了父親,發展成為對一般異性交往與理解的正常心理。這便是成長。而早年情感受挫,很容易使她的性心理,及對異性的情感發展方面出現障礙。
  父女關係過分親密而排斥母親是非正常婚姻家庭。健康正常的家庭應該是夫妻關係融洽,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信任,充滿親情,充滿快樂。
  丹妮生活在一個非常特殊複雜的大家庭。整個家族規矩森嚴,且非常排外。嫁進門的女子,三個已經走了兩個,只剩下她的母親還在這裡陪著丹妮,保存著一個外殼完整的家庭形式。
  令丹妮不安的是,她已經能感覺到父母之間性格與情感的裂痕,並隱隱約約地預感到他們的破裂已是不可逆轉。父母似乎在等待,等待著丹妮從初中讀到高中、大學。然後他們便會很理性地分手。丹妮同情父親,因為從小就是父親更關懷體貼她。
  丹妮像母親一樣要強,強女孩很容易被弱的男子吸引,彷彿只有弱者的感激與依戀,才是強女子們奉獻的舞台與犧牲的動機。孱弱的父親,很自然地成了丹妮「保護」的目標。媽媽去出差了,丹妮便情不自禁地擔當起照料父親的「母親」、「妻子」與「護士」三者合一的角色。她為爸爸洗衣服,問寒問暖,把小床拖到爸爸的大床邊,夜間還問他是否要喝水。臨睡前她坐在爸爸的床邊,像老太太一樣耐心,有滋有味地與父親聊天。無意識之中,取代母親的意願竟非常的強烈與明顯。
  平日在家,丹妮對母親非常不友好,她認為媽媽是不稱職的母親與妻子。她從不與母親一起上街。偶爾三人外出,也是丹妮與父親挽臂前行,母親一人在後跟隨(其實這便是家庭角色錯位的典型形式)。母親由於自己位置已被女兒取代而在心理上與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女兒因為自己的得逞而使潛在的竟爭意識發揚光大,變本加厲地排擠母親的地位,父親則因為與妻子本就感情不合而默認了女兒的關懷。他們各自的心態與行為,使這個原本就功能失調的家庭顯得更加混亂。家庭成員之間角色錯位,使丹妮的「戀父」傾向加重,成了一個不與男性交往的奇怪少女。有一次她居然對父親說:「這樣的妻子你還是不要了好,我會幫你再找一個合適的。憑你的模樣與兩間大屋,不愁沒有人來做你的新娘。」父親只當戲言,不往心裡去。媽媽聽慣了此類閒言碎語,已變得麻木。他們都缺乏心理學知識,不知道丹妮的心態正在畸變。假如她不能趕快走出這個「戀父」的心理怪圈,沉溺其中,她的心理狀態便會受到嚴重損傷。
  從丹妮的心態,我們得到這樣的啟示:夫妻感情性格失和,家庭功能混亂的家庭,為了孩子,該離的當離。否則,不但使家長本人心態扭曲,給孩子帶來的心靈創傷更是無法預料。內向懦弱的孩子會總是責怪自己不乖,要強的孩子會不自覺地擔當保護者的角色,而使心態異化。
  童年時難以得到父愛,成了她青年時代的「宿願」,她總是愛慕父親般的男子,以彌補她兒時的遺憾。吉小姐是位玲瓏剔透的聰明女孩,卻深陷在愛的痛苦中難以自拔。她的戀人是一位年齡與她父親一般大的成熟中年人。吉小姐並沒有因他有妻有女,並與她有著如此年齡差距望而卻步,相反,這一切更激起她征服的熱情與不屈不撓的鬥志。對於一個已步入人生秋季的落寞的中年人,吉小姐如火如荼的激情,堅貞不渝的愛心,於他無疑是如日中天的甘泉。人性的弱點之一,便是受不了愛的誘惑。當他們忘卻一切,步入愛河之後,現實問題便猶如滔天大浪,一個接一個地撲來。沒有婚姻保護的愛情,或者是曇花一現的美麗,或者成為不成功便成仁的仇恨,更多的,則成了一段永難忘懷的憂傷。眼看結婚無望,卻又棄之不忍,吉小姐因此內心倍受煎熬。她反覆自問:「我有戀父情結嗎?」即使如是,她仍擺脫不了,任由自己受盡愛的折磨。
  吉小姐的這種心態,被心理學家稱為是「愛得過分」的病態心理。這樣的女孩並不少見。她們總是被不可能有正常結果的目標所吸引,因為她們追求「挫折感」。這種心態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吉的父親是一個性情極其孤僻的人。用吉的話說,「他是一個幾乎不懂得表露自己情感的人」。她小時候因為有一次打攪了他午睡而被暴怒的父親大吼一聲,嚇得心驚肉跳。在表面,童年的吉似乎在感情上離父親越來越遠。但是在內心深處,吉卻越來越渴求父親的關愛。父親對女兒的冷漠與忽視,深深地刺傷了吉的心,以致形成癥結。長大了的吉除了為「父親是愛我的」這樣的結論找些理由來自慰再無它法。當她獨立工作走上社會時,一旦遇見那個符合她內心追逐目標條件的男子,便會引發她所有兒童時期熟悉的情感:渴望、期待、挫折、沮喪、絕望。這些情感的再次體驗,既是一種釋放疏導,也是一種彌補。既然父親從未真正得到過,在她現在追逐的目標身上,她便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決。唯有這樣,她才能彌補自己童年的缺憾。這其中的艱辛使她興奮。與人競爭的勝利,彌補了幼時被父親忽視、醜小鴨似的心情。這種主動出擊的求愛方式,可以掃除兒童時代積下的自卑感,並使她擁有掌握主動權的安全感覺。然而,無論如何,這樣的愛情不是真正舒暢和諧自然默契的結合。從某種角度上說,這只是一種女孩治癒自己心理創傷的努力。

  2.8生命探索——她為何懷疑人生

  一個電話把我從家中喚出來,急急忙忙地趕到咨詢所,為一個從安徽省跋涉而來的中學生心理咨詢。撲進門,一個中年男子上上下下地朝我打量。我才發現也許是自己穿著下廚的衣服,套一雙黑布鞋,讓人覺得不適當,還不安全。
  父女倆各坐在我的斜對面,女兒微低著頭擺弄著自己的衣角。爸爸則仰在沙發上,雙手攤開,讓我覺得是一位擁有實力的人物。女兒為什麼急急地來求詢呢?父親居然說不上來。他只是模模糊糊地說:「她心慌,總是迷迷糊糊的,也不知為什麼,是她自己要來求詢的。」接著他又說:「讓她自己說吧。」父親走出去了。我挪了挪座位更靠近女兒。她張大迷惘的眼睛,問:「是否什麼話都能說?我真怕自己說不清楚。」我勸慰她:「人是可以有任何思想的,無論怎麼想都不奇怪,只是要學會正確的思想方法與行為。」
  她是一位剛考進中專的新生。從讀中學開始,就發現自己時常迷糊。讀書、吃飯、看電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一會兒到了這裡,一會兒又到了那裡。更不知道自己活著為什麼,常常懷疑自己是在做夢。她問:「我是否有精神病?我從不敢對人說自己的古怪念頭,但是我卻越來越迷糊,也越來越痛苦,無人理解我啊!連父母也不知我究竟在想什麼。」
  帶著這些心病,她曾經想通過看書自找答案。見到有一本書上寫著,有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天才的發明家,在他們的青少年時代,都曾經對自身的存在發生懷疑。因此,她對自己的這種心理狀況給了個名稱:「懷疑人生」。
  聽完這位聰慧靈秀的中專生的敘述,我告訴她,憑她這份對生命現象如此敏感的天賦與執著,將來可以去當個人文科學的專家與教授。並非每個人都有這種素質。她聽了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不知為什麼我會如此說。
  從哲學的意義上說,人開始意識到生命存在的現象以後,便很自然地會意識到「死亡」現象。兒童們常在八九歲時,有了自我意識之後,便會進而探究「我」是誰,「我」活著為什麼,「我」能做些什麼,「我」將來去那裡等最本質的哲學命題。這也是少年兒童認識世界、發展自身的一個進程。兒童的心理與精神還是一片純潔的藍色,所以能感悟生命中本質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如何克服「老」、「病」、「死」的恐懼,也是佛家孜孜以求的目標)。而成人所以有理智接受生命存在,是因受到各種慾望與思想的支配,投身於社會,才淡化了對生命、存在、死亡及人的終極關懷等專業的哲學問題的追究。
  這位中專生,就是一位對生命現象特有感覺的青年。這除了她自身具有這種素質之外,還有一種可能,便是榮格所認為的,有一類人,在心靈深處,「集體無意識」即「原始映像」沉澱豐富複雜。如有些生理上的「返祖」現象那樣,這些人在無意識深處有著人類原始生活的映像投引。這些原始映像便是造成人們難以適應正常社會生活的原因。也是造成某些人們心理疾病的因素之一。但是這些原始映像是可以通過心理分析、自我心理調適及習得的知識來治療調整的。
  無論你有什麼樣的念頭,都不足為怪。但是你必須以能夠適應現實,以正常生活為基本前提。如果任它干擾你的生活,並使你痛苦不堪,這就成了「問題」。
  這位中專生很痛苦,因她常常迷糊,不知活著為什麼。甚至,她不知活著與死了的區別(這又是一個哲學命題:物質存在的形式問題),她很敏感,但她的心理狀況是需要調整的。我建議她,一是乾脆去找有關心理學、哲學、人類學的書籍,去研討生命哲學,去解開人類心靈之謎。二是在心理上要認可自己,不要害怕自己的「迷糊」,這是正常現象。有許多青少年都是這樣走向心理成熟的。三是不能夠任其「糊塗」,要有意識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聽音樂、看電視、會朋友、做家務都可以。
  問她:現在是否「清醒」一些了,她微笑了。原來她是一位很美麗的少女。
  任何一種心態的形成都是有其背景原因的。通過與其父親的交談,知道了她從小便讓他人帶領而非父母親養。而且父親自知對女兒過分嚴厲,父母子女之間沒有親和感。這使她產生不安全感覺。而她最迷糊的時候,便是一個人離家到異地去讀中專的那幾個月。在寂寞孤獨的陌生環境中她竟然產生了不知自己究竟被何種規律支配,形成了現在這樣來來去去的生活現狀。
  正是這種缺少親情呵護,缺少足夠的安全感,又缺乏足夠的心理與生活自立能力的生活現狀,才帶給她痛苦與憂慮。她說:「家中雖有錢還不如貧困人家快樂。」因為錢不能代替父母的舐犢愛心與無微不至的關懷。她的父親則不理解:「家中要什麼有什麼,可她卻什麼都不要,只愛胡思亂想。」(父親是某市的商業局長)看完了這個案例,也許她的父親,及所有有錢卻無暇關懷子女的家長們會有所瞭解,孩子們需要的決不僅僅是錢,還有其他的許多許多。

  2.9親情的缺失

  80年代初期,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經濟浪潮,人們都很忙碌,誰也沒有閒著。小杜的父親就是這樣的大忙人:為了完成學歷取得文憑,為了返城後的第二次創業,他們甚至不惜放棄了自己撫育孩子的機會。他們把兒子寄養在別人家,被打扮成小女孩與那家的女兒一起度過了童年時代。但是,他們卻沒想到,這種在幼年時很少親人的呵護,又被偽裝了性別的生長環境,日後竟導致了兒子的「同性戀」心態。
  幾十年前,倘若我們聽到「同性戀」這個詞兒,有相當多的人也許會從心底裡感到厭惡。雖然同性戀心理與行為在中國早就存在,只是這種異化現象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被公開地討論過。就是在目前,能夠坦然討論這類話題的機會仍然不是很多,因為有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公開自己「同性戀者」的身份。
  初接到還在求學的「同性戀者」小杜的咨詢電話時,他只有17歲。他有著一副很柔軟的嗓子,用很誇張的女性語調說話。他為自己成為「同性戀者」而非常焦急。
  小杜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對女性有過半點興趣。開始他總以為自己還小,並不把這放在心上。可是今年春天,他發現自己看見班上的一位男生會情不自禁地心情激動,想與他說話,想與他一起玩。有一天小杜終於忍不住了,放學之後找到他家,向他表示了「愛慕之情」。沒想到這位男生居然接受了他的「愛情」,從此充當起小杜的保護者,在家中無人時,兩人便親吻、擁抱,互相愛撫。
  小杜說:「我是一個鐵桿同性戀,對姑娘一點也不感興趣,可他卻與我不一樣,除了與我要好,平時還與女同學眉目傳情、言語調笑。見他那樣我心中雖然很痛苦,卻也只能隨他去,畢竟他已經接受了我的愛。」
  小杜為自己成為同性戀者而不知所措,認為這一切都太難以理解、令人意外了。但是他卻不知該如何克服改正,並且不知該如何去走這漫長的人生之路。
  同性戀是由性心理變態而引起的。有一部分是生理上的因素(大多是遺傳因素所致),經由同卵雙生子都發生同性戀行為而證實。也有因激素系統的缺陷而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心理因素而引發,心理因素中包括同性戀者的童年生長環境與道德倫理教育,以及異性交往等諸因素的作用。有人是因為在與異性交往時受了刺激而轉向同性戀,也有的是因為從小被當成與原性別相反的角色哺養長大而習得了異性心理,產生了角色錯亂現象。還有一些至今未被徹底瞭解的其他原因。
  我首先要解除的是他認為「很丟人」的思想問題。同性戀雖是一種性心理異化現象,並且沒有任何益處,「但是,它根本不值得害羞,它並不是什麼惡習,而且也不是墮落,它可能被歸為一種疾病。古今中外許多十分可敬的人都曾是同性戀者。他們中間有些還是偉人,如柏拉圖、達·芬奇等。把同性戀作為一種犯罪是很不公平的,那樣做也是殘酷的……」這是弗洛伊德當年寄給一位曾徵求他對自己同性戀兒子意見的婦女信中的一段話。在那個視同性戀者為鬼怪的年代,弗洛伊德已經對同性戀者有獨具一格的理解。美國心理學界有人認為,有相當多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有過同性戀傾向,這既說明了同性戀者在人群中有一定的比率(男性占3%,女性占1%),也說明了同性戀是可以治癒的。
  要矯治同性戀行為,首要條件是本人必須有堅定的要求。這位17歲的青年說他非常渴望治癒這種異常行為,不但是他自己將來要娶妻生子,他母親還等著抱孫子呢。但是,他卻實在難以控制自己對同班這位「戀人」的情慾:雄健的體魄,油亮烏黑的頭髮,叼著香煙瞇著眼睛朝自己看時的深情模樣,都會像火似地燒灼著他的心,使他情不自禁地向他撲去。小杜覺得在那一刻,自己的身心全都被激情融化,但是每次事過後,他又深深地自責、後悔。
  根據他請求治療的要求,我讓他在「戒欲」的最初幾天,把課餘時間盡量排滿,使自己沒有空閒去找那位「戀人」。經常看一些言情小說與電影,並在休息或入睡前想像姑娘們天使般的婀娜多情,喚起對異性的情慾,偶爾還可以在想像中伴以「手淫」,以增強刺激效果,體會喚起異性相愛的涵義。如果他調適之心堅決,這種異常心理及行為是完全可以治癒及糾正的。

  2.1 0父母的「平常心」

  精神科專家發現,心理疾病患者一旦從醫院康復回歸家庭之後,處於「高情感」環境中的患者復發率達十分之六,而處於「低情感」境遇中的病人復發率只有十分之一二。
  「高情感」指的是人們對病人過多的關注,過分的遷就,以及時時處處的「監視」;或者是採取了相反的過激態度:過分地斥責、歧視與討厭他們,使他們時時意識到自己是個病人而受刺激,導致舊病復發。
  「低情感」則是一種以平常心待平常人的態度,在相當的幅度內不干涉他的自由。平等相處,既關懷他又不顯得過分,對他有要求而不給他過分壓力。這種低情感環境給人一種輕鬆自在的氛圍,有助於人們減緩心理壓力,調適失衡的心態,修復受創的心靈,從而恢復心理健康。
  這個理論與實踐同樣適用於家長們對於子女的教育與培養。有相當多的家長發現子女的逆反心理增長明顯,這種對立情緒不但妨礙子女的學習積極性,也導致他們的人格扭曲並妨礙心理健康,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父母過分地關注子女,使他們產生厭煩情緒。
  對生存的危機感使家長把焦慮轉化為長年的嘮叨,使孩子麻木不仁而失去進取心。這個三口之家從外部構成條件衡量,應該是很和諧快樂的。爸爸是醫院的行政管理人員,媽媽是政府機關部門的公務員,兒子長得健壯、英俊,已經在讀高中。可是這家人卻終日陰雲籠罩,沒有歡聲笑語。既不是為生存憂慮,也不是有病有災,僅僅只為了他們的兒子成績平平,連區重點高中也考不進。兒子的「不爭氣」成了母親的心病,鬱積心頭無法化解,於是她每天下班回家就像老和尚唸經,說教評理擺譜比喻,威逼利誘軟硬兼施。兒子見了她害怕、討厭、恐懼,可又躲不開,逃不了,天長日久的死磨硬纏,像無數根鋼針在兒子的心靈上烙上自卑、沮喪、悲觀、無望的創傷。到了高二年級時,他的學生手冊上甚至亮出了不及格的紅燈,到這時,當母親的才開始反思,為什麼如此「諄諄教導」,效果卻如此不好?她領著兒子去心理診所求詢。
  咨詢老師單獨與這個可愛憨厚的少年交談以後,發現他在學習方面的心理阻抗,全是因為對母親的反感造成。母親對他無孔不入的窮追不捨,使他心中產生極度的厭煩,在無意識之中便有了開幾個紅燈以懲罰母親的念頭。兒子提出,唯一的要求就是讓媽媽不要干擾他,他自信自己是有自律能力的。
  他從小就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愛好畫畫與做航模,幼時一直是父母的驕傲。自從讀書開始,被父母的高要求折騰得幾乎喪失自信,越往上念越膽怯,歸根結底是他的父母親對他過於關注、過高要求、「高情感」行為造成的後果。他們的孩子是有心理問題的,如果不及時調適,問題會更嚴重。這一對夫婦曾經是下鄉青年,對逝去年華的焦灼使他們將兒子作為實現理想的全部希望。壓力由此而來。但是,孩子們僅僅是為實現父母的心願而活著嗎?他們應該有權利選擇成為自己。
  有錢的父母忽視了對孩子的情感交流,一味的物質補償卻使子女人格異常。喬是電視台的編導,她寫書編劇連導帶演全身心地投入到她所熱愛的事業中,似乎忘了家中還有一個女兒的存在。當女兒還年幼的時候,見媽媽忙得幾天幾夜不回,她還含著眼淚找媽媽,隨著媽媽在她事業的康莊道上越走越遠,女兒對母親也越來越失望了。孩子把她那份依戀全部給了父親、爺爺和奶奶,等到喬忙累了,往家中走的機會多了,才發現女兒的臉色是多麼漠然。喬為自己只顧工作忽視女兒而深深地內疚,她有錢,轉身出去抱回一大堆好看的衣服飾品、玩具、音樂帶送到女兒的跟前。買過了,錢花了,喬心中好受一些,女兒享用了,默默的,不用說謝。從此只要喬回家,必定有好東西相隨,女兒一見母親進門,就眼睛發亮盯著媽媽的包袋,花錢成了喬討好女兒的捷徑,「敲竹槓」成了女兒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先是補償心理使然,繼而養成了亂花錢的生活習慣,最後,不給錢女兒就罵罵咧咧,喬卻忍氣吞聲。可女兒依舊認為:媽媽只有錢,別的一無所有。
  這種以錢為中心的母女關係當然是越來越糟,而這一切,全是由於喬不得當的關愛造成的不良後果。面對女兒驕橫、浮躁、冷酷的性格,喬無可奈何,喬擔心的不是自己,喬為女兒的性格缺陷與自私冷漠而擔憂,她隱約感到是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所致,因而更加自責。
  離異的夫婦尊重自己的選擇,不卑不亢以平常心對待孩子。他們曾經是同事,成了夫妻之後卻慢慢發現了彼此間的不協調,他們是大都市的文明人。既然湊和讓人不愉快,不如分手各自去和諧,他們認為離異的夫婦可以各不相干形同路人,但是他們對於孩子的愛心不該減少,父母親的身份永遠存在。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父母親協議商定,週一、三、五、日女兒跟著媽媽過,週二、四、六則由父親照顧。好在父母居住的地方並不遠,天性純真的女兒便快樂地穿梭於兩地間,分居前父母親並不曾有過激烈的爭吵,居住兩處後更是禮尚往來。家長們理智地處理了自己的私事,不浮躁,不焦慮,一如既往地各自生活,又盡心盡責地照顧著女兒的生活起居與學習諸事。
  節假日中,媽媽會捧著一束鮮花,放在她曾經住過的屋中,感謝前夫與爺爺奶奶對女兒的悉心照料。而當從前的婆家親戚得知「前兒媳」的母親不幸去世,便舉家趕去憑弔,以示關懷。
  由於父母親的明智與豁達,使得女兒的心理並沒有因他們離異而蒙塵。而且她學習很努力,考上市重點中學,令父母、親戚大為欣慰。
  雖然是離異家庭,但平穩祥和的氛圍、足夠的心理距離、相互的尊重與理解,仍然使得孩子健康成長。假若父母以為離異是虧待了孩子因此補償之心迫切,溺愛無止境,這都會妨礙了孩子能力的發展並帶給他們心理陰影。
  平平淡淡才是真。無論是一般人際交往還是父母子女,以平常心進行平等的交往是最簡單自然有效的方式。平常心便是健康持久平和的心態,有足夠的心理距離,給人和諧與輕鬆,這樣的心態可以帶給他人安全與溫暖,也使自己快樂而愉悅。家長們要做到這一點也許很難,因為他們需要放下架子,並需要先安定好自己的心。假若你自身緊張壓抑焦慮、急躁充滿慾望,又怎能以平常心對待孩子?
  平常是虛靜狀態,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讓孩子健康成長,平常心可以給他更大的發展餘地。

  2.1 1安全的需要——給孩子撐一把保護的大傘

  心理上的安全感與生理上的飽暖感一樣是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在現代社會人們諸種心理疾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人際關係失調引起的,而人際關係失調帶來的最大心理壓力便是不安全感。與家長們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在咨詢中,我發現一些青少年求詢者的問題,與他們真正的合法權益被他人侵犯後,既沒有得到成人的合理保護,又沒有能力自衛有關。尤其是當他們的父母,在關鍵時刻不能給予真正的、合理的保護,會給孩子們心頭投下陰影。事實表明,有相當一部分的心理疾病患者的病因,其根源都與童年經歷有關。

  被罰坐三腳椅的小學生

  丁丁是個一年級的小男孩,本來活潑調皮,可最近幾天卻一反常態,悶悶不樂。爸媽忙得無暇注意他的神情,是奶奶拉著他的手問長問短,百般呵護關懷,丁丁才很傷心地說出了他的不公平遭遇:有同學向老師反映說丁丁弄斷了椅子的一隻腳,雖然他竭力為自己申辯,可老師不但不聽,還罰他坐了一天斷腳的椅子,用自己的腿撐著身子當椅腳固然很累,但丁丁的自尊心受到的傷害卻更深。看到有的同學暗暗取笑他的狼狽樣子,他別提有多沮喪。丁丁是個內向、懦弱的孩子,從不敢違抗老師的指令,回到家也無處投訴,怕父母不相信自己,便獨自「忍辱負重」。
  奶奶聽了這事兒,大鬧著要找老師評理去,可媽媽思忖再三,覺得還是忍了的好,得罪了老師對孩子總是沒好處的。丁丁的頭又往下垂了一些,心想:連媽媽也怕老師,誰還能幫助我洗清冤枉呢。奶奶按捺不下這口氣,打電話到咨詢所來徵詢。我當然希望奶奶能去與老師談一談,「得罪」了老師與毀壞了孩子的自尊這究竟孰重孰輕呢?如果丁丁從此認為,世界上的事沒有是非對錯,並且連奶奶也無法保護他,他還會相信什麼,還會有信心去追求美好的理想嗎?其實,去找老師並非就會得罪老師,老師只是做法欠妥當「錯判」而已,並不是故意混淆是非。
  聽了我的建議,奶奶真的去了學校,可她誤撞進了校長室,把事情說了一遍,校長很客氣地代那位老師道了歉,這是她後來打電話說給我聽的。

  吞吃了鉛芯的孩子

  柳柳的爸爸長年出差在外,只有媽媽與他相伴。已經是入學的兒童,可他長得特矮小,又黑不溜秋的,老師不喜歡他,媽媽身體多病又要操持家務,也沒時間多照管他的功課,所以柳柳的學習成績總是六七十分。那次語文測試他又只得了66分,老師當堂把他叫起來教訓:「你怎麼這樣蠢啊,我看你人像隻猴子,腦瓜子是否也像啊?」同學們哄堂大笑。
  下課後,男同學們圍著他做鬼臉,又笑又跳,大聲地嚷「猴子,猴子……」,他再也忍不住了,像只小狗撲向人群,逮住就打。事後他被老師叫進了辦公室,老師又說:「看看,這副德性,不但長得像猴,動作也像起來,打人、咬人。」
  柳柳在眾教師的注視下,低著頭,把嘴唇咬出了血,回到教室,他越想越氣,拆開一包鉛芯,抓了一撮放進嘴裡亂嚼,有人報告了老師,老師便指派一個學生把他送回家。媽媽不問青紅皂白先把兒子責罵一頓,然後氣得嗚嗚哭,直到柳柳拒絕去學校唸書,媽媽才仔細詢問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聽完了兒子的敘述,媽媽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她又氣、又急、又怕,還是姨媽給她出了個主意,她才帶著兒子前來心理咨詢中心,細問原委。我問柳柳:「你吞吃鉛芯時想到什麼?」他說:「我覺得自己太無能、只能被人欺,活著也沒意思,我就懲罰自己。」最後他還輕聲說了一句:「媽媽也總是不相信我……」
  媽媽在一旁已經泣不成聲,對兒子說:「柳柳,媽媽相信你,喜歡你。媽媽會去與老師談的,這樣對我們大家都有好處。」

  面對「學霸」的欺侮

  葉理人雖不笨,成績卻不怎麼好,是個「差生」。葉理的同桌,是一個「學霸」,所謂學霸就是校園惡少,總干欺侮小同學,敲詐勒索零花錢、文具用品之類雞鳴狗盜之事。葉理生得瘦小,鄰座卻像個大黑熊,又高大又結實,他偏偏喜歡找葉理的茬,說是開玩笑,用胳膊挾住了葉理的脖子,看他憋得臉紅脖子粗的挺有趣,可憐小葉理「近水樓台先得月」,每每被他耍弄了卻不敢吭聲。那時咨詢中心恰好設在葉理他們補課的場所,下課時,葉理探頭探腦地進來瞧瞧,是我看見了他脖子上、手背上的紅色的抓印主動問他,他才說了出來。他還告訴我,同桌也在補課,我讓他傳話,想找那「學霸」談談。
  他的同桌真的來了,我給了他一張名片,說交個朋友好嗎,然後請他說說對同桌的印象,他大大咧咧地回答:「他麼,是個差生,我常治他。」我正色對他說:「以大欺小是孬種。」他又改口說是玩兒的。後又碰到葉理,說同桌依然欺侮他,更厲害了,說因為他告狀了。我問老師為啥不管,葉理說老師不知道。我又問那麼媽媽見了傷痕說什麼呢?他說媽媽只會垂淚。我說要給葉理的母親打電話,讓他去與老師談談,至少給換個座位,免受欺侮。「不行,不行,媽媽說我是個差生,差生家長是沒有資格提要求的,提了也沒人理睬。」葉理喪氣地回答我。
  我很愕然,她如果去交涉了,老師又能對她怎樣呢!而一任兒子被人如此踐踏,他會生成怎樣的性格和怎樣的一顆心?
  自認為是差生,在心理上矮人三分,以致不敢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多麼的可悲,人性被扭曲到何等地步,葉理們的母親難道不該深深地反省嗎!
  「說廢話的不是我!」
  一個小姑娘尖細的嗓音劃破夜晚的寂靜,撞人我的耳膜,她氣憤地喊:「說廢話的不是我!」喊出這句話時,她沉默了。她開始抽泣。
  她還只是一個幼兒園大班的女生,再過半年才入學。小姑娘性格倔強,下午上課時,老師轉身寫黑板,下面有同學講話,老師轉回來指著她說,又聽見她在講廢話,可她大聲地爭辯:「說廢話的不是我。」老師堅持說是她,並問她的鄰座是否是她。那個圓圓臉的「洋娃娃」居然點點頭,她便哇地一聲哭起來,說別人不該都冤枉她。老師越罵,她越哭。
  下課後奶奶來領眼睛紅紅的小姑娘。媽媽回家了,她滿懷委屈地把事情原委告訴她,滿心指望媽媽的支持與理解。可媽媽輕描淡寫地說:「這有什麼關係呀,沒說廢話你自己明白就好,讓老師去說吧。」
  「哇哇哇——」小姑娘這下真的傷心地哭了,如果說在幼兒園她的哭聲是反抗,在媽媽面前的,就是委屈與憂傷。她傷心,自己怎麼可以隨隨便便地被他人冤枉。連自己的媽媽也很隨便認同這種冤枉!是表姐讓她撥通了熱線電話以尋求幫助。我聽完了她的敘述,勸慰她要頂住這些不負責任的斥責,並且告訴她,不僅是她一個小小的人兒,幾乎是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生活中遇上許多不合理的事。既要據理力爭,也要學會承受,如果人人都對不正確的事聽之任之,世界將變得多糟糕。我又讓她的母親聽電話。我說,如果媽媽不能夠是非分明地支持她,也許她將來會變成一個很懦弱,很膽怯,很沒自信的人,如果真的是那樣,在她今後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她何來勇氣去克服生活中的艱難險阻呢?這雖是一個小小的挫折,卻能夠毀掉她的安全感,使人格成長受到阻礙。未必要去找那些老師講理,但至少該對她的被冤枉表示足夠的關注、理解與支持,那樣,她也許便會增添堅持正義的勇氣與承受挫折的耐力。而這一些,才是今後人生競爭中長足發展的良好素質。

  2.1 2獨生子女多磨難

  百講不厭的「道理」讓孩子們麻木不仁。常常有父母帶著子女來到咨詢中心求詢:為什麼我的孩子不願聽我的話?我每天苦口婆心地要對他說上一二個小時,可他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不當回事。
  依我看來,也許只有這樣的孩子今後才有可能發展得更健康,更順當。我反問那些父母親:如果你的領導每天對你教育個把小時,你的心情如何?他們會微笑著說:一定覺得煩死了。對孩子自然也是一樣的,父母過於嘮叨,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有損自己的威信,並使兒童產生厭煩心理,輕則麻木不仁,無動於衷,重則影響了他的心理正常發展,產生反感,甚至逆反心理。
  有一位母親說自己的兒子一定是患了多動症,因他無法集中精力聽媽媽訓話,一刻不停地在動。但是他卻能集中注意力看電視、做作業,這種「多動」,就是少兒在潛意識中產生的「自我保護機制」,他用動作來抵抗媽媽的訓話教育。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更應注重的是身體力行,而非口頭上的「講道理」,可家長們偏愛「講道理」的太多了。少兒的思維能力是有限的,而模仿能力卻很強,講千遍不如做一遍。如果能為他制訂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和獎罰制度,明確地告訴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並告之以其中的原因,效果會好得多。
  隨心所欲的父母卻要求子女循規蹈矩。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位漂亮的少婦正在訓斥八九歲的女兒,訓得小姑娘低下頭去,眼淚漣漣。可是這位母親卻仍舊像發了□病似的大聲地責罵:「抬起頭,不許垂下去!」女兒抽泣著仍然不願抬起頭,她的內心一定因為自尊心被損而異常痛苦,可是她的母親卻因自己的命令未被執行而怒不可遏,伸手扯住她的耳朵,硬是要她抬起頭。小女孩哭得淚人兒一般,車廂裡一片沉默。那位少婦餘怒未消,順手把餐巾紙往車廂裡一扔,我忍不住了,說:「你對自己沒有要求,又怎能教育好女兒?」
  曾經有一位中年婦女,領著還在讀小學的女兒來求詢,問:為什麼女兒不願說話?可是還未等我回答,她就開始滔滔不絕地大歎苦經:婆婆怎樣偏愛有錢的大兒子兒媳,丈夫又是如何地憨厚老實,家中裡裡外外全由她一人操勞,說到激憤處,「啪」的用手敲打了一下桌面,她的女兒卻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這位母親轉而對女兒說:「你抖什麼,我又沒打你。」然後她歉意地對我說。「也沒有狠揍她,可也就見我怕,我手一揚起來她就抖,以後,我就不打她了。」
  可是,她現在不打已經晚了,她兒女的情感、性格、心理狀態,都由於母親的專橫和強烈的控制欲而受到扭曲。這種在家中「稱霸」而壓抑丈夫與子女個性的女子,往往會使得子女心情壓抑,情感冷漠,智力遲滯。雖然女兒是聽話的乖孩子,卻是一個缺乏主動性創造性的弱者,這樣的孩子是難以在社會上參與激烈的競爭的。
  父母都是關愛子女的,對於現代獨生子女,已不能再按照傳統思維要他們唯命是從,也不能一味溺愛而養成孩子的驕橫無度。還是需要家長先研究檢討自己再研究孩子,這樣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
  「吃飯」成了孩子們最大的煩惱。李婷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你問她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她便立刻告訴你:怕吃飯。現在的獨生子女不是愁沒有好東西吃,愁的是她不想吃的東西,父母硬要塞下去。李婷長得很瘦小,爸爸說是吃得太少,媽媽就拿著個碗,跟在她的後面,一口一口地塞。她實在吃不下了,可媽媽說沒到規定的數量,還是塞,李婷只好把飯菜含在口裡,再也嚥不下去。喂的時間長了,媽媽終於忍不住發火了,一個巴掌打過去,她哇哇大哭,最後連飯帶菜,一古腦兒全部吐出來。這樣的現象在有兒童的家庭裡並不少見,然而卻因為其普遍而被人們忽視。
  其實,家長們根本用不著逼迫孩子「多吃」。吃飯是人的本能,根本用不著做父母的三請四邀,左哄右騙,這種種逼吃飯的行為,其實只是家長們因內心焦慮,用以安慰自己的辦法而已。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健康總是貪得無厭的,殊不知過於關注了,反而有礙孩子的健康,因為這樣,也許就弄壞了孩子的口味,並使他害怕吃飯,妨礙正常吸收。
  有一位小學生打電話告訴我:當他功課來不及完成時,媽媽一邊餵他吃飯,一邊讓他做作業。這種做法,幾乎就是殘忍,連吃飯也不得安心,他的生活能快樂嗎?至於有些家長,喜歡在進餐的時候對孩子進行「教育」,那也是很不妥當的。那樣狀況下的批評教育會使孩子產生不快情緒,引起消化不良。
  「吃」的折磨也許就是大都市少年兒童獨特的「待遇」,希望家長們能注意到這個問題。倘若真的要他吃得多一些,教你一個好辦法:你給他節食,保管他千方百計地自己弄東西吃。

  2.1 3兒童撫育的家庭環境

  在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上,我們面臨的情況是可供我們選擇的理論和借鑒的經驗還是太少:一方面是國外引進的以實證為主的研究成果,可是它離我們太遠,不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研究卻又過於理性化、倫理化、道德化,難以對症個體發展的現實。因此,我便在這種間隙之中,做著類似嫁接的普及工作,介紹一些國外更具普遍意義的心理學知識,結合我們生活中的實際,以及我在臨床操作中的案例,來共同探討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
  家庭是兒童生長的主要空間,關於兒童撫育中家庭生活方式的意義,德莫斯對歷史上兒童撫養方法變化的心理起源作了這樣的解釋:人類的心理特質是由一代一代人在解決自己兒童期的問題中形成的,在人格發展以及兒童撫養的做法上就會相應地有所變化發展;人們通過做父母或是照料孩子來重新體驗兒童時代的經歷。這種做法在心理上對人是有益的,可以幫助人成為一個更有愛心的更民主的父母親。
  多少世紀以來,哲學家或是那些尋求理解世界的人,把他們的信仰體系伸展到了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教育、政府、科學和社會生活等。這些基本的哲學思想派別構成了基本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基礎。詹姆斯·O·盧格在《人生發展心理學》一書中,對歷史上及現代家庭的主要生活方式,傳統型的、實用型的和存在型的作了闡述和比較。
  傳統型家庭生活方式:這類家庭以理想主義哲學思想為基礎。理想主義的價值觀集中於理智、美、形式、邏輯和清晰的思維。這種家庭中有許多「理想」要求孩子們去實現。在這種家庭裡有這麼一種傾向,即相當重視教育、學習和自我發展。在孩子很小時就會鼓勵他們去學習藝術、詩歌和音樂等,重視培養他們為國家、社會和他人服務的精神。
  由於理智在這種家庭中被認為是最高尚的美德之一,因此他們鼓勵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和基本的衝動。失去自制力被認為是一種弱點。對於孩子來說,總有更高尚的目標要去獲取。
  實用型家庭生活方式:這類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客觀的科學和實際的人文觀點為基礎。它強調訓練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在同他人和社會的交往中有效地發揮作用。在這類家庭中從小就鼓勵孩子去運用邏輯推理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但是不提倡感情的發洩和通過情緒方式來解決問題。這些家庭往往在達到某一目標上有強烈的任務觀點,在著手從事另一計劃前,先作出細緻的分析和評估。這類家庭鼓勵以相當實用的形式同社會發生交往。
  出生於這類家庭的孩子對他人的看法,往往是看他們對自己是否有用,他也許會把他人當作實現自己目的的手段。
  這類家庭的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不會害怕他們犯錯誤,善於幫助孩子分析和認識錯誤。這樣的家庭也會對社會問題和社會改良表示關心,他們會鼓勵孩子積極幫助解決學校和社區活動中的問題。這類家庭培養出來的人極能適應美國的教育和商業機構。這些類型的個人常能成為頗有成就的科學家和商人等。
  存在主義的家庭生活方式:這類家庭強調的是主導思想的選擇自由。理想的目標是任兒童向自己所選擇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家庭中幾乎很少有硬性的規定限制。犯罪感起的作用是極小的。鼓勵孩子培養高度的思想自由。對他們幾乎沒有紀律約束。
  由於在這類家庭裡基本上沒有什麼角色,因此不會產生角色衝突。父母兒女都享有充分的自由去成為他們自己。在這種家庭裡強調的是生長和發展的自由,每天的日子都過得不一樣。這裡有一個可能存在的危險,即這類家庭出生的孩子也許不適應具有高度組織性作用和活動的教育體系。這些兒童將來也許可能難以適應社會職業。
  美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制度相對成熟,社會秩序相對穩定的國家。也是一個以中產階級為大多數的發達國家。實用型的家教方式則是培養「白領」的溫床。在現代中國的大城市,大部分家庭是以培養白領為教育孩子的目標的。但是,經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與美國人相比,除了培養孩子實用的動機相同,在方式和策略上卻是大相逕庭。我們恰恰忽視了實用型人才的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的培養,卻過分注重對孩子的技能和知識的培養。以致使他們有「不能承受之重」之感。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