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楔子


  近來,在京都長安城內常會听人提起“春色山人”這號人物,沒有人知道他的真面目,只知他繪的九幅“秘戲圖”早已成為王孫公子們討論搜集的目標,甚且听說他的畫已流進了宮里,成為后宮玩賞的最熱門畫作……
  所謂的秘戲圖,就是激情斂艷的“春宮畫”,這類的畫多半不大,約八寸見方,以折疊頁方式繪制而成,其主題皆以男歡女愛的場面為主,以往,有關這類圖畫的畫質都相當的差,听說多是一些私人畫工的拙作,販售的對象也都以苦讀書生為主,為了纖解讀書的煩悶,才會出現這种小書好私藏在袖籠中,讓書生讀累時拿來消遣自娛。
  一般說來;這些畫有的以寓意表達,有的忠于原貌,但不管含情或是放蕩,這种畫仍被指為“淫畫”,難登大雅之堂,很少在市面上流通。
  但是春色山人卻是將這袖中畫重新賦予新風貌的第一人,他以華麗精美的畫技直接表現出禮教下男女的情欲,毫不遮掩地將自古以來男女最私密的事全都暴露出來,大膽而狂野,明目張膽地挑戰著大唐原本就特別薄弱的道德規范。
  所以,他出名了!
  出陶的程度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
  只是,究竟誰是“春色山人”?
  這問題至今依然成謎,這位以秘戲圖名噪一時的書師從未露過面,他的畫都是透過城內一家名叫“賞心樓”的畫坊出售,而且標价昂貴,一般尋常百姓根本買不起,但那些出手闊綽的少爺卻經常為畫爭相搶購,并以研究畫中所繪的“房中術”為樂。
  隨著“春色山人”的揚名,他的神秘也就挑起許多人的好奇,開始有人打听他的身份,賞心樓的老板在被逼問之下,終于透露說,“春色山人”通常只在夜晚送畫,而且都是差人送過來,從不親自現身,因此難以窺知他的真面目,但有一次他忍不住跟蹤那位送畫的小廝,發現那小廝將銀兩全都交給藏身在黑夜暗巷中的一個俊俏書生!
  老板回憶那位書生的長相,仍是一臉惊艷。
  “他雖是個年輕男子,但面若白玉,目若流星,五官生輝,立在夜色之中,一身素衣遮不住朗朗清逸之气,宛若下凡的天仙般絕色,令人久久移不開視線……
  听得賞心樓老板如此形容,那些人士都目瞪口呆。
  “春色山人”競是個年輕男子?
  一個年輕男子能將男女之間的房中事畫得如此精确迷人?這未免大匪夷所思了些,大家原以為他會是個經歷丰富的老頭儿才是。
  种种的揣測更將“春色山人”的名气推向高峰,不久,連宮里的皇親國戚都有人出未私下打听“春色山人”這個人,而听說其中對“春色山人”最感興趣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安樂王”李琛与太子李琰!
  自從五年前立了太子,李琰就成了未來皇帝的接班人,但由于他心胸狹小,在宮內想盡辦法排除异己,建立勢力,許多遭他排擠的官臣都會私下耳語,說他沒有气度,喜猜忌,將來也不會是個好皇帝。
  至于安樂王李深,其實真正見過他的人很少,百姓也只知道他是大唐李氏的皇族,雖不是皇子,但莫名地深得皇帝喜愛,有人為此傳言他是當今皇帝与已逝的安宁王妃所生的私生子,因此才會深得皇帝的心,甚至將長巡近畿之地賞給他當封邑。
  李琛向來深居簡出,但有關他是個好色之徒的傳聞卻在民間喧嚷得甚囂塵上,听說每隔几天就會有女人被送進那個位于長安城郊的豪門宮邪中,供他踩蹭作樂,等玩膩了,才將女人踢出王府。
  正因為這些流言,長安城內的百姓同樣對他的評价也不高,但百姓們對驕貴奢華的皇親貴戚早就司空見慣,多了個縱欲好色的安樂王也不足為奇,充其量只是把他這號人物當茶余飯后的閒聊話題,談談他和太子李琰之間的“不和”而已。
  所以,當大家听說李琰与李琛都著了魔似的要找尋“春色山人”這個神秘的人物時,并沒有多少人感到吒异,男人嘛,有哪個不好色,會喜歡春宮畫是正常的事,也沒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大家唯一的好奇,是成為許多貴族們目標的“春色山人”到最后究竟會落入誰的手里。
  當然,他們更想知道,這位風靡全城的畫師到底是何等模樣……
  ------------------
  晉江文學城 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