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譯后記


  我和韓國著名推理小說家金圣鐘先生有一面之緣。一九九三年六月,我應韓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金俊燁先生的邀請去韓國訪問,于六月底赶到韓國釜山拜訪金圣鐘先生,解決本書的版權問題。金先生約我在他的家鄉海云台推理研究室見面。當我到達海云台時,精神為之一暢。這是釜山的海邊,綠樹成蔭,烏語花香,碧海和藍天一色,美不胜收。金先生邀我進岩邊的三層小樓,只見底層是寬大的客廳,似無廊柱,當中放著大方桌,一圈都是靠背椅,這是供讀者用的閱覽室。順著扶梯盤旋而上,是藏書室,桌上和四壁放的盡是清一色韓國和世界各國的推理小說,以及各种翻譯版本,三樓一間布置得很雅致的小屋就是金先生的工作室,置身室中遠离市聲和喧鬧,只覺得出奇的安靜,在此中寫作精神集中、不受干扰、文思洶涌想必是自然的。對于我的要求,金先生一口答應,喊來打字員小姐,不一會儿,一份授權書就交到了我手中。但他告訴我,延邊教育出版社有一位上海籍的韓先生已先于我來過,也要求翻譯此書,因我已有全稿,所以他成我之美。這使我非常感動,由此而聊開去,逐漸了解到他的歷史和創作。
  他一九四一年生于金羅道術禮郡,延世大學政外科畢業,學的是德語。從一九六九年開始,曾連續三次受到《朝鮮日報》、《現代文學》、《韓國日報》的褒獎,發表過推理小說二十多部三十余卷和長篇大河小說1《黎明的眼睛》十卷,以及若于短篇小說,并主持編選了一套《最新世界推理小說》,匯集了世界各國推理小說的精華。
  1意為長篇巨著。
  他的作品個性鮮明,推理精确,情節生動,起伏有致,在韓國擁有大量讀者,聲譽卓著。近年來,他更專攻一門,只寫推理小說,不寫其他。不僅寫,而且全力進行研究,力圖造成世界影響。一九九四年他就計划召開世界推理小說研討會,邀請各國作家,探討撰寫推理小說的規律,一應費用全由他出資,可見他的气魄和雄心之大。
  《美妙的幽會》是他的近作,在八十年代我國出現推理熱時和《刑警吳炳浩》一起傳入我國。當友人贈我這兩本書后,我競花了整整一個通宵,一气呵成把它讀完。若問是什么使我如此著迷,分析起來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現實的題材和浪漫主義的包裝。《美妙的幽會》是一部推理小說,照理說應以破案為主。但作品一開頭就描寫了一場与一般破案無關的情人幽會。新娘子愛上了其貌不揚的大學生,而且敢于在自己結婚前夕与之偷情。一下子就把讀者的興趣抓住了。偷情之后,接下來的是結婚,大學生竟然又出現在蜜月場所,簡直不可思議。究其原因,是出于一個女人的電話通知。隨著大學生出人意料地死亡,主人公崔基鳳的出走和搬尸,引出了朴和善的蒙羞和妙花的無端失蹤,這都在人們心中引起了疑問:究竟是怎么回事?直到邊孝植謀殺崔基鳳不成,反被崔基鳳打傷,事情才有了個逆轉。殺人者由主動變成了被動,終于逐步暴露,顯出了事實真相。原來是和東家有隙的國際販毒集團頭目盧信子的复仇舉動,策划了一切陰謀,釀成數條命案,最后使整個集團暴露在警察面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販毒集團的凶狠和惡毒。當今我們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販毒集團想利用我國作為通道販運,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本書揭露了他們的罪惡,對我們來說是一面鏡子。因此,我覺得經過包裝的懸念強烈的現實題材,是本書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二,本書是推理小說,是通俗文學的一种。它利用制造懸念的手法,一出手就不同凡響。兩只電話引入了故事的正文,凶險的場面讓人心涼,急于想弄清是怎么回事。于是讀者的心情便隨著主人公的活動而起伏,這就仿佛進入了眼花繚亂的迷宮,盤旋轉折,不能自己。只覺得一會儿是敘述故事,像小橋流水般的平靜,一會儿是殺人越貨,像假山兀立般的崢嶸,一會儿又是談情說愛,像曲折回廊般的激蕩,在李明姬被殺、秀美被辱以后,凶犯和無端蒙難的人位置顛倒。其變化之自然,讓人無法察覺,終于峰回路轉,直搗販毒集團的巢穴“假日農庄”,于是真相大白。讀者的情緒始終隨著書中情節而變化,忽喜忽憂,不能不說是金圣鐘一環扣一環的布局和出神入化的藝術手法所致,金圣鐘一再得心應手地制造懸念,足見其功力之深厚。
  寫到這里,我還是想起了海云台的會見。本書的問世,是和他的慷慨大度分不開的,也是對他的一种補報。由衷祝愿他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譯者
                           一九九八年四月


  ------------------
  亦凡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