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晚上,路易斯和乍得、諾爾瑪坐在乍得家的門廊里喝冰鎮的茶,一邊想著妻子一天里對他的冷淡態度,真可說是冷若冰霜了。明天自己要到學校值一天的班,學生們這兩天都返校了,安置得也差不多了。“我希望艾麗能很容易地理解這件事。”乍得說。路易斯還在想,晚上回去時恐怕瑞琪儿已上床睡覺了,蓋基會睡在她的旁邊,因為他們怕儿子會從儿童床上掉下來。“我說我希望——”乍得重复說。
  “對不起,”路易斯回答,“我有點走神了。是的,艾麗有些心情沮喪。你怎么猜到的?”
  乍得輕輕地握住妻子的手,對她笑著說:“像我說的,我們看到孩子們來來去去的,當然了解他們了,是嗎,親愛的?”
  “是啊,”諾爾瑪說,“大群大群的孩子們,我們很愛孩子們。”
  乍得說:“有時寵物公墓是他們真正第一次面對死亡的地方。孩子們在電視上看到過人死去,但他們知道那是裝出來的,就像他們在星期六下午看到的那些老西部片一樣。在電視和電影里,人們捂住肚子或胸膛倒下就是死了。但山上的寵物公墓會讓孩子們覺得比電影、電視里的死更真實,你不這樣想嗎?”
  路易斯邊點頭邊想:你為什么不把這些話跟我妻子講講呢?
  “有些孩子根本不會受到什么影響,至少不像你想象的那樣。不過我想他們中大多數人會像搜集了別的東西后,裝在口袋里,回家再細細体味一樣,再想起寵物公墓和死亡的事。但是,他們中大部分人沒事。可是,也有些……諾爾瑪,你還記得那個叫郝勒維的小男孩嗎?”諾爾瑪手里端著盛有冰塊的茶杯,點著頭說:“記得,那個男孩總做些噩夢,都是有關死尸從墳墓里出來什么的。后來他的小狗死了——人們都說是吃了毒藥死的,是嗎,乍得?”
  “是的,人們大多認為它是吃了毒藥死的。那是1925年,那時郝勒維可能才10歲。他后來成了州參議員。再后來競選過國家參議員,不過失敗了。那時大概是在朝鮮戰爭之前。”
  諾爾瑪回憶說:“他和朋友們給狗舉行了個葬禮。那是只雜种狗,不過孩子很愛它。我記得孩子的父母有點反對,因為那些噩夢什么的,不過葬禮進行得挺好。有兩個大點儿的孩子為狗做了個棺材,是不,乍得?”
  乍得喝了口冰茶,點頭說:“是迪恩和達納爾·豪爾,他們和比利……還有一個我記不起他的名了,好像是鮑維家的一個孩子,他們是好朋友。諾爾瑪,你還記得住在离米得爾公路很近的那棟老布勞柴特房子里的鮑維一家嗎?”
  “當然記得!”諾爾瑪興奮地說,好像事情發生在昨天一樣。“是鮑維家的一個孩子,叫阿蘭或是波特——”
  “也可能是肯道爾,”乍得贊同地說,“不管怎樣,我記得他們還為誰抬棺材吵了一架。那只狗不太大,所以只要兩人就行了。豪爾家的兩個孩子說應該讓他們抬,因為是他們做的棺材,還因為他們是雙胞胎——也是一對,你知道。比利說他們不了解寶瑟——就是那只狗,因此他們不能做抬棺材的人。他的觀點是:只有親密的朋友才能抬,而不是什么木匠。”
  乍得和諾爾瑪都大笑起來,路易斯也咧嘴笑了。
  “他們正要打出個結果時,比利的妹妹曼蒂拿出一本大英百科全書,是第四卷。路易斯,曼蒂的爸爸——史蒂芬,那時是這個地區惟一的醫生,也只有他們家能買得起一套百科全書。”
  “他們也是第一家有電燈的。”諾爾瑪插嘴說。
  “無論怎樣,”乍得接著說,“8歲的曼蒂拿著那本大書,匆忙地跑了來。比利和鮑維家的那個孩子——我想是肯道爾,他后來在1942年初作為戰斗机飛行員操練時在噴撒克拉墜机燒死了——兩個孩子正要取代豪爾家的那對雙胞胎去抬那個被藥死了的雜种狗上墓地呢。”
  路易斯開始咯咯地笑起來,不久就大笑起來。他能感覺到自己跟瑞琪儿吵完架后的一天的緊張開始松弛下來了。
  乍得接著說:“于是曼蒂說道,‘等等,等等,看看這書上面!’于是孩子們全停下來,看著她。他媽的要是她——”
  “乍得!”諾爾瑪警告他說。
  “對不起,親愛的,你知道,我一講起故事來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我想你也是。”諾爾瑪說。
  “曼蒂拿著那本百科全書,翻到葬禮那一頁,書上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送葬儀式,她的棺材兩邊有無數的人,有的流著大汗抬著棺槨,有的穿著喪服跟在兩邊。曼蒂就說:‘說到喪禮儀式,想要有多少人就可以有多少人。書上這么說的!’”
  路易斯問:“問題解決了?”
  “可不是。最后他們就像書中畫的那樣,有20個左右的孩子參加了進來,只是沒穿喪服罷了。曼蒂主持了儀式,這孩子還真行。她讓孩子們站成一排,給每個人發了一支野花,或是蒲公英,或是雛菊。老天,我一直在想,曼蒂從沒去競選國會議員,真是這個國家的一大損失,要是她去竟選的話我肯定她會贏的。”乍得大笑著,搖搖頭接著說:“不管怎么說,比利打那儿以后就再沒做過關于寵物公墓的噩夢。他對狗的死很悲痛,不過悲痛過后,一切就又好了。我想,這也是我們所有的人該做的。”
  路易斯又想起了瑞琪儿白天近乎歇斯底里的發作。
  “你的艾麗會克服這种恐懼感的。”諾爾瑪挪了挪身子,說,“路易斯,你一定在想我們這儿的人總是在談論死亡。乍得和我都在變老,不過我希望我倆都還沒到該死的時候——”
  路易斯赶快說:“沒有,當然沒有,別說傻話了。”
  “但是跟熟人承認這一點也沒什么。看來,現在沒人愿意談論這事或是想這事,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童電視上不播放這方面的事,人們怕會傷害了孩子們,傷害他們的心靈,人們只是想赶快蓋上棺材,這樣他們就不必看著尸首做告別了。就好像人們想要忘掉死亡似的。”
  “而同時在有線電視上人們又能看到各种各樣的死亡故事。”乍得清了清嗓子,看著諾爾瑪說,“這一代一代的有多少奇怪的事讓人摸不透啊,你說呢?”
  路易斯說:“是啊,我也這么想呢。”
  乍得听起來好像帶些歉意地說:“噢,我們可是兩代人,我和諾爾瑪都是离死不遠的人了,大戰之后我們經歷過流感的大流行,看到過很多母親和孩子同時死去,孩子們死于感染和發燒,那時好像醫生在揮舞著魔棒讓人死似的。當我和諾爾瑪還年輕的時候,要是誰得了癌症,那就意味著接到了死亡通知。在20年代根本沒有什么放射治療!那兩次大戰,謀殺,自殺……”乍得停了一會儿,接著說,“我們了解死亡,就像了解朋友和敵人一樣。我弟弟派特1912年死于急性闌尾炎,那時塔夫特是總統。我弟弟才14歲,他棒球打得比鎮里的任何一個孩子打得都遠。那時,人們不需要去大學學習有關死亡的學科。那時它說來就來,有時你正吃飯呢,它也可能出現。有時你他媽的都能感覺到它。”這次諾爾雞沒糾正他的粗話,而是點了點頭。
  路易斯站起來,伸了伸腰,說:“我得走了,祝你們明天好運。”
  乍得也站了起來,說:“是啊,明天你的工作就像旋轉木馬似地開始了,不是嗎?”路易斯看到諾爾瑪也試圖站起來,就伸手拉了她一把。她面帶痛苦地站了起來。
  路易斯問她:“今晚不太舒服,是嗎?”
  諾爾瑪答道:“還不大糟。”
  “你上床睡覺時用熱水敷一敷。”
  諾爾瑪說:“我會的,我經常這么做。路易斯,別為艾麗擔心。她這個秋天會忙著結交新朋友,忘了那墓地的。也許有一天他們還會一起爬上山去,拔草、种花和重新描描那些墓碑上的字呢。有時孩子們就這么做。艾麗會覺得好些,她會慢慢習慣接受這些的。”
  要是我妻子她就不會這么講,路易斯心里說。
  乍得說:“你明晚要是有空就過來,給我講講學校里怎么樣。我們打牌計分來比喝酒,我准能喝過你。”
  路易斯說:“好,也許我會贏你雙倍,你先喝醉了呢。”
  乍得由衷地說:“大夫,你贏我不可能。我打牌輸給你的那天就是我會讓像你這樣一個江湖郎中給我治病的那天。”
  乍得和諾爾瑪都大笑起來,路易斯在他們的笑聲中离開了,穿過公路,回家了。

  瑞琪儿帶著儿子已經睡了,她蜷著身子,帶著一种防御的姿態躺在自己的那一半床上。路易斯想,妻子的怒火會過去的,他們結婚后也有過爭吵和冷戰,但這次最嚴重。他覺得又傷心又气憤又不幸。想和妻子和好,又不知道怎么辦。他擔心有一天自己不是在讀朋友寫來的告知朋友离婚的消息,而是別人在讀自己寫的或登在報紙上的与妻子分手的啟事。路易斯悄悄地脫掉衣服,把鬧鐘上到早上6點,然后沖了個澡,刮了刮胡子,收拾完后上了床,但怎么也睡不著。他一邊听著妻子和儿子交替的呼吸聲,一邊腦子里想著這兩天發生的事,好像有种東西在譴責他。他仿佛又看到艾麗怒气沖沖地叫著,我不要丘吉死……它不是上帝的貓!讓上帝帶走他自己的貓吧!仿佛也看到瑞琪儿怒气沖沖地說,你作為醫生應該知道……他仿佛又听到諾爾瑪說,就好像人們要忘記死亡似的……接著是乍得那极肯定的聲音,仿佛來自另一個年代:有時你正吃飯呢,它也可能出現。有時你他媽的都能感覺到它。
  乍得的聲音和路易斯媽媽的聲音混雜在一起。路易斯的媽媽在他4歲時撒謊說孩子是草地里揀來的,沒有跟他講關于性的問題。但在他12歲時給他講了關于死亡的真情,那時路易斯的表妹露西在一場愚蠢的車禍中喪生。一個孩子弄到了露西爸爸的車鑰匙,決定開車帶著露西兜風,可是車子開動后,他不知道怎樣讓車停下來。那個孩子只受了點輕傷,而露西爸爸的車全完了,表妹露西也被撞死在車里。媽媽告訴路易斯表妹死了的消息時,他怎么也反應不過來。她不可能死,你說什么,她死了?你在說什么呢?然后,他好像突然回想起來似的:那由誰來埋葬她呢?因為雖然露西的爸爸——路易斯的舅舅自己就是殯儀員,但是,路易斯不能想象卡爾舅舅還可能做這事。路易斯困惑不解,悲痛害怕,他那時覺得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就像誰給鎮里的理發師理發一樣。路易斯記得他媽媽回答說:我想是冬尼來埋葬露西。他是你舅舅最好的朋友和同事。噢,可愛的小露西啊……我真想不出她受的痛苦……和我一起祈禱吧,路易斯,好嗎?和我一起為露西祈禱吧,我需要你幫我……路易斯還記得媽媽說這些話時,眼圈紅紅的,看起來疲憊不堪,像生了病似的。于是他們在廚房里跪了下來,一起為露西祈禱。一邊祈禱,路易斯一邊想,要是媽媽為露西的靈魂祈禱,那也就意味著露西的身体已經离開了人世。干是在他閉上的眼睛前面仿佛出現了露西,她那腐爛了的眼球挂在臉頰,紅頭發上長滿了藍綠色的霉斑,她是來參加路易斯13歲的生日晚會的。露西的形象讓他感到惡心、恐怖但又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愛。他痛苦地大叫道:“她不可能死!媽媽,她不可能死——我愛她!”而媽媽的聲音平淡又像充滿了冬日墓地气氛似地回答說:“她死了,親愛的。對不起,但她是死了。露西已經死了。”路易斯一邊怕得直發抖,一邊在想:死亡就是死亡——你還需要什么解釋呢?
  突然,路易斯意識到自己忘了做一件事,這就是他為什么在開始新工作的頭一天晚上老想些悲傷的事而睡不著的原因。
  他起床向樓梯走去,突然又繞道到女儿的房間,看到她正安靜地睡著,張著嘴巴,穿著已經小了的藍色儿童睡衣。路易斯想:老天,艾麗,你長得可真快啊。小貓躺在女儿的腳邊,也睡著了。路易斯下了樓,走到電話旁,牆上有一個記事本,上面記滿了各种各樣的信息、備忘錄和要付的賬單。最上面是瑞琪儿整齊的筆跡:盡可能推遲做的事。路易斯取下電話簿,查了一個號碼,記在了一張紙上,在號碼下他寫道:為丘吉預約獸醫喬蘭德,若他不為動物做閹割,請他推荐別的獸醫。他看了看便條,想著到該給小貓閹割的時候了,他可不想讓它在公路上亂跑,万一被壓死了呢?不過他心里還升騰起另一种感覺,閹割了小貓就會使它變成一只胖懶貓,只知道在暖气旁睡大覺,等著別人來喂它。路易斯并不想讓貓變成這樣子,他喜歡丘吉原來的形象,瘦長靈活,善于捕食。但是外邊15號公路上的一輛隆隆駛過的大車又堅定了他要把小貓閹割的信心,他把備忘錄挂在牆上,上床睡覺去了。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shuku.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