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活之漫漫人生路

正文 第593章 目標硅谷 文 / 曲封

    第593章目標硅谷

    左江親自把高爾文一行送到機場,和凱麗凱茜姐妹依依惜別。從機場回來的路上左江給胡曉雅打了電話,告訴她自己在紐約第五大街的別墅,讓她晚上過來相聚,然後又分別給在加州宋可欣和在波士頓的李欣蕊打了電話,告訴她們自己在紐約,希望她們能過來相聚一下。

    凱迪拉克載著左江和珍妮一行四人穿過了紐約市區,又穿過了連接新澤西州的哈德遜河下的霍蘭隧道,進入了新澤西州的第二大城市-澤西城。左江此行一是視察一下設在這裡的哈里波特藥物研究所,二是看望一下在這裡主持研究工作的久未謀面的喬治叔叔。

    自從哈里波特藥物研究所在澤西城建成,喬治回國主持研究所的工作三年多的時間,左江一次也沒到這裡來過,也沒有再見到過喬治。此次正好有機會就讓珍妮安排他來這裡看一下。喬治得知左江今天要來回這裡時,十分的高興,早早的佈置了一番,就等左江的到來。

    三年來,哈里波特藥物研究在喬治的主持下,科研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後研製出多種用途的新型藥特藥二十多種,都已經由哈里波特藥業集團投入生產,並行銷全國及出口東南亞以及非洲市,同時研究出多個系列的野生果汁飲料,佔據了中國果汁類飲料的半壁江山。此外,在澤西城的研製基礎也有小批量的生產,全美各大醫院臨床的效果都反應不錯,呈供不應求之勢,喬治早就打算擴大在美國的生產,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這次左江來讓他看到了希望。

    哈里波特藥物研究所坐落在澤西城市效,佔地一萬兩千多平方米,原是一家小型的製藥廠,破產後被哈里波特金融投資公司收購,在原址為藥物研究所蓋起了一座實驗大樓,同時翻新了廠房,更新了機器設備,成為集科研和生產為一體的小型基地,製藥車間主要為藥物研究所用,其生產能力有限。

    自從相繼開發出多種用途的新藥特藥之後,廣受各大醫院的好評,訂單紛紛而來,可由於生產能力所限,根本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喬治只好採取從哈里波特藥業集團打包出口的辦法,到美國後重新進行包裝,再銷往各大醫院,但這麼做成本過高,進口的藥基本上賺不到什麼錢,還面臨著被美國藥監局調查的風險,因此,他便想到了擴大生產規模,反正哈里波特藥業也沒有向美國出口藥物,不產生競爭的關係。

    緊鄰藥物所是一家農產品加工廠,由於近幾年經營不景氣,加工廠的老闆喬杜裡就想把工廠轉讓出去,轉行做其它的生意,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賣家。喬治和喬杜裡很熟,得知他想轉讓工廠後,就悄悄的上了心。他的農產品加工廠佔地近2萬平方米,如果賣下來建成製藥廠,那麼生產能力一下子就能增加十幾倍,基本上就可以解決目前的困境。

    但是,喬治一直心存顧慮,他的主要職責就研究的開發藥物,如果提議建藥廠就有不務正業之嫌,左江根本不缺製藥廠,缺少的就是他這樣的科研人員,人家高薪高福利的養著他們,就是為了讓他們多出成果,可不是讓他們生產產品的,因此,這個口他很難張。

    現在是藥物研究所歸哈里波特金融投資公司管理,喬治不認為的自己的提議能得到珍妮的支持,畢竟她主要是負責金融投資的業務,與藥物研究根本不沾邊,如果想實現自己的計劃,他只有向左江提才可能獲得通過,當初是左江把他請到中國的主要製藥公司的科研和生產工作的,說白了,喬治認為左江比珍妮更懂行!

    高爾文一行的飛機是9點鐘起飛,左江從機場趕到這裡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喬治焦急的看了一下手錶,才9點半,左江還得半小時才能到,不由得抓緊了手裡的那份計劃書,這可是他耗費了大量的心血才拿出來的,準備一會兒左江到了就交給他。

    左江坐的凱迪拉克從機場一開車後,就一直看著珍妮為他收集的關於美國硅谷的資料,他此次美國之行其中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硅谷,他想趁美國經濟還沒有完全復甦之際,在硅谷收購幾家有發展前途的公司為自己所用,可令左江遺憾的是,前世他雖然知道美國的硅谷,也知硅谷是美國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國信息產業人才的集中地,像思科、英特爾、惠普、朗訊、蘋果等著名的公司都在硅谷,可他連硅谷的具體位置都不知道在哪兒,只知道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都是中小型公司為主的,科研技術各有所長,這就給他有針對性的收購一些公司提供了便利。

    左江通過查看珍妮為他的提供的資料,才知道硅谷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一條小山谷,也不生產硅。它位於美國西海岸北加州,即舊金山以南、聖克魯斯以北的狹長地帶,總面積約3800平方公里,核心地帶南北長48公里,寬16公里,面積約800平方公里,其中北加州第一大城市聖何塞為硅谷的中心。從舊金山的灣區中半島沿著加州101號高速公路往南至聖何塞,被稱為「硅谷大道」,在它的兩側有著上千家高科技公司,既有世界知名的領先企業,也有許多依附大公司製造零部件的中小型公司,它們都是硅谷的組成部分。1971年《商業週刊》首次稱這一地區為「硅谷」,此後被廣泛使用至今。

    硅谷所產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和電子計算機約佔全美1/3和1/6。80年代後,生物、空間、海洋、通訊、能源材料等新興技術的研究機構紛紛出現,該地區客觀上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的搖籃,現在硅谷已成為世界各國半導體工業聚集區的代名詞。

    在硅谷,創業、冒險是一種風氣。企業家開創從前沒有的事業。新想法、新產品、新工藝、新市場,從無到有,棄舊從新。他們不滿足四平八穩,勇於探索冒險。這使硅谷形成了企業家創業文化和精神。這種文化精神還蘊藏著另一個重要理念-接受失敗。在硅谷創業的失敗率很高(60%-70%),能存活十年以上的公司只有10%,10%-20%的公司存活3-5年。失敗成為硅谷經濟運行的組成部分,它淘汰了開創公司開發產品初期不切實際的想法,同時也錘煉了那些從失敗中站起來再干的創業者。

    左江看到這裡眼睛不由得一亮,這更加印證了他的心中所想,硅谷從來都不缺乏人才和技術,缺乏的是創業和發展的資金,那些失敗和難以存活的公司,大部分都是由缺乏獎金才倒閉的,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左江的優勢就是錢多,用錢買技術,買人才,這是一條捷徑!

    硅谷中介服務體系不僅是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一部份,而且它在整合各種創新要素、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硅谷的中介服務主要包括人力資源機構、財務和法律服務機構及技術轉讓機構等。

    硅谷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在那裡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在硅谷存在著許多為高科技公司尋找技術和投資人員的獵頭公司。硅谷的人才招聘可以說是在世界範圍內選拔的。高效的人力資源網絡為企業和個人及時提供信息,促進了人才的交流和流動。斯坦福大學和伯克利大學為硅谷提供更高素質的研究人員;而聖何塞州立大學工程系則源源不斷的為硅谷提供應用工程師,正是這些高素質的實幹工程師們使企業創新的藍圖變為現實。

    左江正愁對硅谷無處下手的時候,便看到了這裡,硅谷既然存在著許多獵頭公司和中介公司,那麼就為自己收購一些公司和進行風險投資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憑借自己對後世高新技術發展走向的先知,收購什麼樣技術的公司,對何種有潛力的公司進行風險投資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謂風險投資根本談不上有什麼風險!

    左江放下手中的資料閉目思考著,現在想收購像思科、英特爾、惠普、朗訊、蘋果等已經發展壯大起來的公司是不可能了,購買他們的股票也只能從中嫌取一筆錢而已,收購的對象只能針對那些擁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技術的不知名公司,特別是國內來此創業的人員開辦的公司,硅谷已經聚集了一大批清華來此創業的高技術人才,如果能收購他們的公司或是進行合作,那是再好不過的!

    左江張開眼睛望著珍妮說:「珍妮,你馬上派人到硅谷進行一次會面的考察,重點是電子技術、絡技術等方面的公司,特別是中國人在硅谷創辦的公司要重點考察,深入和那裡的中介和獵頭公司進行接觸與交流,盡快的把詳實的資料給我!」

    左江與珍妮就硅谷的問題已經進行了幾次探討,珍妮清楚左江的意圖,見左江下了指令,便點頭回答說:「好的,我現在就安排人員前去考察!」

    說話間,凱迪拉克已經停在了藥物研究所的大門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