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趙氏為王

第一卷 趙武揮鞭 第十九章 叢台騎射(上) 文 / 牧江南

    叢台位於邯鄲城內,是趙雍為了演練軍隊而修煉的操練場,其規模宏大,可容下數萬鐵騎馳騁演練。

    叢台騎射原名信宮操練,起源於趙烈侯在位之時,是趙國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的一場盛大演武,多由公卿貴族的少年子弟參與,介時趙王會從其中挑選出優秀者讓其加入自己的羽林親衛,以此來保持貴族子弟們的好武之風。

    趙國地處北疆,民風幾近胡風,士多以善戰為榮。因為常年與北方的林胡、樓煩、東胡三支遊牧部落交戰,所以受起騎兵的戰術思想影響頗深。在中原各國還在中規中矩的按照春秋時期留下來的老一套車兵步兵的戰術時,趙國已經率先擺脫了笨重的戰車和鐵甲,漸漸改由機動靈活性更加優越的騎兵為主作戰方式。

    在趙雍開展「胡服騎射」後,更是將騎兵捧上了軍隊的最高層。趙軍對選拔騎兵有一套十分嚴格的方法,取四十歲以下,長七尺五寸以上,壯健捷疾超絕倫等,等馳騎弓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兵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端的是嚴苟得緊。這些經過精心選拔出來的騎士,便是號稱「百金之士」的趙國精銳騎兵。

    至此,趙**中的將尉選拔大多數是從騎兵中的佼佼者直接晉陞的,也確定了趙軍以騎兵作戰為主的戰略思想。而以往有公卿子弟擔任軍中將尉的時代便一去不復返,趙軍成為了一隻充滿了活力的年輕軍隊。但是為了安撫公卿世家,趙雍便成立了一隻羽林親軍,由貴族子弟中的佼佼者充任,作為趙軍預備軍官團。

    而叢台騎射正是主父選拔羽林的騎射比試,所以這些年來趙國貴戚子弟趨之若鶩,皆以入選羽林為榮。

    本來按照規定,是需要年滿十五歲方可參與羽林的選拔,趙信才剛剛過十四的年紀,論年紀還是不夠,但他是主父親許的,自然可以例外。

    趙信今天一身嶄新的騎服,頭上緊縛武冠,腰跨短劍,背負長弓,在馬背上努力的挺直著腰板,看上去倒有幾分英姿颯爽。

    趙信雖然年少,可在同齡人裡面到算生的高大,才十四歲的弱齡就已身長六尺有餘,再加上遺傳自李氏的出色的相貌,在人群一站到顯得格外吸引人。叢台騎射中圍觀的有不少貴戚的女眷,趙信如此好的賣相倒是吸引了不少眼波,甚至又不少膽大的女眷笑著著著他指指點點。再遠一些便是萬餘身著鐵甲的趙國步卒組成的人牆,將十餘萬圍觀的趙民擋在外圍。

    趙信對這些指指點點倒是沒注意,如今他專注的雙腿用力夾著跨下的坐騎,緊握著馬韁的手心全是汗水,心中倒是有些緊張。他學馬術騎射不過短短數月的事情,如今也只能勉強做到奔馳時能平衡住身體射出箭羽,準頭就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所以父親前些日子回家時告訴他要提前參加叢台騎射,心中倒是叫苦連連,他倒是有自知之明,以他半吊子的水品十有**是來丟人現眼的。無奈王命已下,只好硬著頭皮來了。

    抬頭瞥了眼身邊的幾名少年,見他們也是滿臉緊張,大冷的天甚至額頭上冒出了汗珠,想來都是第一次參與如此大的陣勢,沒準還有不少跟自己一樣來撐撐場面的水貨。想到這裡,趙信心中倒是寬慰了許多,緊握著馬韁的漸漸鬆開,開始笑瞇瞇的打量起四周的人來了。

    這次參加叢台騎射的共有貴戚子弟一百七十六人,大多是十五到十八年紀的兒郎,共分為甲乙二組。甲組是較為年長者,佔去了人數的大半,這些人都是貴戚子弟中的佼佼者,再加上年歲稍長些,無論體制還是騎射的嫻熟,都遠在乙組之上,這才是今天比試中的最為吸引人的看點。

    相比較而言,年少些的乙組比試到顯得沒有什麼觀賞性。這裡的都是些十五六歲的少年,大多身材尚未成型,臉上也是稚氣未脫,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參加叢台騎射。每年主父從二組挑選的羽林都少之又少,多半是要等他們年長些第二次、第三次參加的時候才有機會被挑選上。

    趙信轉頭張望,卻是有些意外的看見了兩個熟人。身後不遠處就是上次事情的罪魁禍首趙敕,他見趙信的目光遞來,有心心虛的移開了目光,到似怕了趙信,想來是上次趙信紅著眼想殺他報仇的樣子在他心裡留下了不小的陰影。

    再遠些一道怨毒的目光正緊盯著趙信,趙信卻微笑的迎上了目光,咧嘴一笑。趙權見他絲毫不畏懼自己,心中更是恨意上湧,緊握著手指嘎嘎作響。

    趙權自小得到公子成的寵溺,又自負天資極高,更是驕傲無比,卻被趙信害得被人打斷了腿,窩在床上整整二個多月。依他驕傲的性子如何能忍受的住,若非公子成再三叮囑他叢台騎射前不要惹是生非,他早就帶人殺上了趙頜的府邸。

    如今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趙權瞪大眼睛狠狠的盯著趙信,心中盤算著一會如何找機會讓他好看。

    就在趙權盤算的時,主父牽著年幼的趙王已經登上規模宏大的叢台,身後肥義、公子成、趙義等一眾大臣將軍相繼跟在其後入座。趙信瞇著眼睛找了半天,才從一大堆一樣服飾的大臣中找出了自己父親,趙頜正面色平靜的坐在稍微靠後的位子上。倒是有些意外的看見師傅信期也在將軍的隊列中,站在主父身後。

    主父和趙何共坐在寬廣的王座上,重重的拍了拍手笑道;「讓兒郎們久等了,開始吧。」

    威武雄壯的號聲緩緩響起,伴隨著震天的鼓聲想起,三千身著騎兵手提著馬韁,牽馬踏著整齊的步伐進入馬場,齊齊上馬,開始了叢台騎射前的例行檢閱,

    這三千騎士是趙軍精銳中精銳,常年跟隨主父四處征戰,當真是虎賁之師,以一當十毫不為過。這些騎士們大多面色冷峻,滿臉的彪悍,望之讓人心生畏懼。

    前軍紅旗翻動,三千鐵騎緩緩跑動,慢慢加速,越來越快,如同傾瀉的洪水,勢不可擋。

    馬蹄伴隨著戰鼓聲重重的砸在地上,揚起了漫天的灰塵。鐵騎如流,馬踏如雷,沖天的殺氣瞬間騰起,連數百丈外觀望的趙民都齊齊變色,屏住了氣噤若寒蟬。

    幾乎是一瞬間,馬背上的騎士們已經弓箭在手,用雙腿緊緊夾住馬腹,空餘出來的雙手已經從箭壺中抽箭搭在弓弦上。

    「放!」

    箭已脫弦,三千支羽箭猶如烏雲般騰空升起,在空中劃過一道弧度後狠狠的扎向數百步外的靶場。藉著馬勢,箭枝巨大的衝力輕易的射穿了厚厚的草人,甚至將木樁射穿。一輪箭雨過後,靶場一片狼藉,已經再無一個站立的草人。

    還未等眾人從這一幕震撼著回過神來,第二輪箭雨接踵而至,緊接竟是第三輪。短短四百步的距離,趙國騎兵竟然射出了三輪箭雨,可以想像得出,如果對面迎戰的是一直敵**隊,光這衝鋒前的三輪箭雨就足以讓一切的抵抗蕩然無存。

    百步轉瞬即至,馬上的騎兵迅速放下弓箭,拔出了腰間的佩劍,動作如同行雲流水,令人瞠目結舌。藉著馬勢巨大的衝力,三千鐵騎狠狠的插進了草人陣中,將眼前的一切碾成塵埃。

    那百餘名少年騎士就在靶場之後,正對著騎兵衝鋒的正面,雖然隔著遠卻仍然能清晰的感受到那騰騰殺氣。當箭雨騰起時,大半人更是嚇得臉色慘白,下意識的掉馬想要逃走。趙信卻是看著熱血澎湃,緊緊的握著拳頭,激動的幾乎要大聲吼了出來。

    這才是男兒博取功名之地,這才是男兒應當效死之地!若生不能如此,有何樂趣!

    騎兵鑿穿對陣後迅速轉向,動作齊整,毫無滯塞之意,隊伍繞過一個完美的弧度返回原地,伴隨著前方主將的手高高舉起,全軍齊齊勒馬,衝勢戛然止住,如同一人。

    三千人馬,一番騎射、衝刺、轉向、停步下來,竟無一人掉隊。如此強兵,天下莫有!

    最前列的趙軍主帥拔劍高舉,三千其實齊齊舉劍,高呼萬歲。呼聲迅速感染了在場的十幾萬軍名,每一個趙人都高揮起手臂,竭力的隨之呼喊。「萬歲「聲如同山崩海嘯一般,驚起了林中的飛鳥,在叢台上空久久盤旋,不曾散去。

    趙雍已經站離了王座,牽著趙何走上前來,無比自豪的接受著他的臣民們的愛戴。在這一刻,他的雄心壯志就如同插上了翅膀,他愈發覺得,又這麼一隻天下無敵的鐵騎在手,他趙雍又有何心願不能如意!先是中山,藉著是秦國,然後是齊魏韓楚燕,這天下的天下,只能是我趙雍一個人的天下,所有的臣民,都必須臣服在我趙雍一人的膝下!我要做眾王之王,要做這天下獨一無二的天子!

    可是陶醉其中的趙雍卻沒有注意到,他的小兒子眼睛中已經流露出一絲羨慕和嫉妒。

    趙何已經認出來了,領軍的主帥正是他的大哥趙章,那個本該坐上他現在這個位子的大哥,如今卻匍匐在他的腳下。可是趙何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根本不喜歡當這個趙王,不喜歡被別人當木偶一樣整天讓他做這個做那個,不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

    突然間他很羨慕自己的大哥,他能長伴在父親的身邊,能每時每刻享受著父親的寵愛。他能騎馬,能踏遍每一座山川每一條河流,還能帶著千軍萬馬威風凜凜的衝鋒打仗,他有著自己所沒有的一切,而自己擁有的不過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囚籠而已。

    父王,你太偏心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