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趙氏為王

第二卷 天下 第九十三章 大朝信宮(十一) 文 / 牧江南

    今天才從老家趕回來更新,抱歉了各位。

    想到這裡,魏冉心情也是一鬆,也隨著羋太后和羋戎一起笑了起來,氣氛一時輕鬆無比。[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bsp;這時送膳的小宦官又送上來了各種食盒糕點,魏冉二人都是議事半天,肚中委實也有些飢餓,便也不客氣的坐下來大吃起來。羋太后食量不大,只是淺淺嘗了幾筷便放下了筷子,只是在一旁笑瞇瞇的看著兩位弟弟狼吞虎嚥,不時端起酒水為二人斟上。

    站在一旁伺候的宮女和宦官知道這姐弟三人關係非比尋常,見狀也識趣放下了卷席,轉身悄悄退下。

    待酒飽飯足,三人才放下碗筷,喚來宮女撤去桌案,再次商討起應對趙雍邀請的話題了。這姐弟三人中的智囊非穰侯魏冉莫屬,所以羋太后和羋戎都將目光望向他,等著他說話。

    魏冉放下手中的茶盞,用手指頭輕輕的蘸了點茶水,在桌上寫上了一個「趙」字,然後畫上了一個圓圈,沉吟了許久,才緩緩說道;「太后,如今孟嘗君正統領齊國大軍攻入燕國,欲吞併燕國自強,趙雍此時如此所為,無疑是向齊國施壓迫使孟嘗君退軍,以此保全燕國。」

    「燕國是我們秦國的姻親之國,有甥舅之情,而齊國與我們爭霸多年,長期與秦國為敵,月前更是與魏韓為盟,攻破我函谷關。所以對我們而言,燕國親而齊國疏,自然不希望燕國被齊國吞併。否則齊國擴地數千里,國力定會大增,實力必然凌駕我們秦國之上。所以趙雍此時插手齊燕之戰,也是符合我們秦國利益的,從這點上而言,我們秦國應該積極相應。」

    說到這裡魏冉微微頓住,目光遞向羋太后。羋太后目光中露出思索神色,放在桌案上修長的手指漫無目的的敲打著桌面,道;「你以為齊王會如何應對?」

    「他一定會向趙國屈服的。」魏冉自信滿滿的說道。

    「原因很簡單,齊國剛剛和我們秦國鏖戰數月,又和燕國輪番大戰,雖然都已獲勝,但士卒大多已經疲憊不堪,自身的損耗也十分驚人。若此時和士氣正旺的趙國大軍交手,未戰勝負已分,齊王和孟嘗君雖然狂妄,但也不至於愚蠢至此,所以既然趙國強勢介入,齊國無論以何等方式回應,結局無非屈服從燕國退兵,除此別無他途。」

    羋太后沉吟道;「那依照你的意思,稷兒應該去信都恭賀趙雍?那豈不是代表秦國向趙國臣服,與魏韓小國同列,墮了我秦國的威名。」

    「太后所言極是。」魏冉微微躬身,道;「所以大王決不能移駕前往。趙雍的書信上不是寫的很清楚,邀請各國君王協同太子前往相會,這其實是變相的給我們秦國和齊國、楚國這種大國一個台階下。他心知肚明我們絕不會讓大王移駕前往,所以才提到了邀請太子前往,畢竟太子只是儲君,並非國君,前往朝拜同等大國的君王也未嘗不可。」

    華陽君羋戎有些沉不住氣說道;「你這不是廢話嗎,說了也等於白說,我們秦國現在哪來的太子,難不成生生變一個太子出來。」

    羋戎說說的正是秦國實情,雖說秦王贏稷即位十年,已過了而立之年,子女已有六人,最大的兒子都已經十三歲了,按照秦國的慣例早應該冊封太子儲君,已安江山社稷。可在羋太后的強壓下,秦國竟然十餘年沒有立太子。

    其實羋太后的心思秦人各個皆知,她雖然迫於形勢立了贏稷為秦王,可心中仍然屬意的是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涇陽君贏芾。她之所以強壓著不立太子,無非就是想效仿已故秦武王和今上傳位兄終弟及的規矩,等贏稷百年之後,立自己的最心愛的小兒子涇陽君贏芾為秦王。

    魏冉素來知道自己這個弟弟脾氣急躁,所以也沒介意,反而微微一笑,臉上露出會心的笑容,看著羋太后說道;「正是因為我們秦國無太子,所以這裡才好做做文章。你以為趙雍真的在乎我們派不派一個真正的太子去嗎?他所需要不過是要我們秦國表個態,表明對他調解齊燕戰事的支持,我們不過是去做個順水人情的,至於是不是太子對他有何區別?」

    「而且趙雍書信上寫的是邀請君王和太子,芾兒代表我們秦國前去信都,這無疑是在某種程度上向天下傳達我們的意思,同樣也能試探各國以及秦國朝內對立芾兒為王太弟的反應,太后和弟弟以為如何?」

    還未等羋太后開口說話,羋戎率先猛地一拍巴掌大聲叫好,滿臉興奮的說道;「到底是二哥你腦子好用,這真是一箭雙鵰的妙計,技能應對如今困局,又能讓我們從其中受益,妙,妙,實在是妙。」

    魏冉面色露出些許得意,又道;「若說一箭雙鵰,倒不如說一箭三雕。」

    「哦?」羋太后面帶微笑,看著自己這位才智超絕的弟弟,笑道;「二弟你直言便是,莫要賣什麼關子。」

    「我們秦國與齊國爭霸多年,兩國國力損耗都極為驚人。我秦國國力本穩居齊國之上,卻因為諸公子爭奪王位大亂損耗不小,所以才被齊國趁機打倒了家門口,十年不曾東向一步,反而損失了不少關東土地。」

    「其實說到底我們秦國與齊國並沒有什麼本質衝突,秦齊從未接壤,自然談不上國仇。究其根本原因無非是齊國為了奪取中原霸權,所以才驅使魏韓將我們秦國困在函谷關以西,但齊國的主要精力也同樣被我們秦國拖住,無法向四周擴張。如今趙國強勢崛起,天下有資格爭奪霸權的也就不再只有我們秦國和齊國兩國了,秦齊之間的矛盾衝突便也沒了存在的根基,倒是趙國這個強大的鄰居會讓齊國寢食難安。」

    「趙雍高明之處就在於這十幾年低調處事,趙國不參與任何的爭霸攻伐,而是在暗地裡挑撥秦齊爭霸交戰,所以趙國才有機會悄悄崛起。現在趙雍按耐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想要跳了出來,那我們所幸向他學學。芾兒在信宮朝會後,轉道南下臨淄,向齊王轉達我們秦國何解的善意,並且讓芾兒留在齊國為人質。齊王本就是睚眥必報的人物,這次平白無故吃這麼大虧,一定會尋思著從趙國哪裡趙回面子,我們秦國這時候向他表達和解的意思,定不會有錯。」

    「這樣一來不但化解了秦齊數十年圖耗國力的爭霸,也能挑撥齊國和趙國的關係。鶴蚌相爭,漁翁得利,若此這齊趙兩國大打出手,對我秦國無疑是最好的結果。不知太后以為如何?」

    羋太后站起了身子,笑著拍掌道;「好一招驅狼吞虎,穰侯果然是我大秦的賢相,有你輔助,本宮又有何懼,只是…….」

    羋太后猶豫了一下,又道;「只是出使齊國一事凶險異常,當年孟嘗君來我秦國時,曾被武王所拒,差點喪命於此。我擔心孟嘗君會尋機報仇,為難芾兒,不如信都仍由芾兒前去,出使齊國就派其他人去如何?」

    魏冉暗暗歎了口氣,心想這個姐姐為人性情剛毅,殺伐果斷,事事不讓鬚眉,可惟獨這愛子之情和普通女人並無區別。

    若她僅僅是愛子之情到也還好,因為今上也是她的親生子嗣,母子若是齊心協力,秦國何愁不能獨霸中原。偏偏這個姐姐卻是極度偏心之人,對小兒子涇陽君贏芾寵愛異常,一門心事的想著如何讓他能當上這儲君。

    「兄終弟及」向來是君王傳承的大忌,自然激起了朝中老臣們的一直反對,羋太后為此不惜處心積慮的向朝中的老貴們頻頻開刀,先是二朝相邦甘茂,隨後是將戰功赫赫的宗室名將樗裡疾罷職,致使樗裡疾鬱鬱而終,讓秦國憑白損失了一員名將,這才在這十餘年的征戰中頻頻失利。

    當然,也正是因為羋太后的私心,才讓魏冉得以取代了老相甘茂一度出任秦相,即便是秦國迫於趙國的壓力任命了樓緩為相,魏冉仍然實際上把持著秦國的相權,將樓緩這個秦相架空大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