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趙氏為王

第二卷 天下 第一百零四章 大朝信宮(二十二) 文 / 牧江南

    趙雍抬頭看著樓緩,道;「齊國雖強,國富四海,國富民強,有著幾代稱霸之資。但如今齊王性情乖戾,為人好大喜功,又貪婪成性,即位到今無時無刻不在攻伐周邊國家,將楚燕魏韓得罪了個透,國內也是怨聲載道。再加上與齊秦矛盾尖銳,若是魏韓放下與秦國的矛盾,轉而一致對齊,那齊國必危。」

    「楚國雖有其大,沃野千里帶甲百萬,人口遠勝於其他六國。但楚地武風不振,地方實力強盛而軍權旁落,舉國猶如一盤散沙,舉國猶如垂垂老矣的老嫗,不過是吃著老本而已。」

    「魏國和韓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夾在大國之間殘喘延續,即便有心自強也無力回天,至於燕國,燕王倒是個人物,只可惜燕國終究偏寒積弱,難以成事。」

    「所以天下的歸屬,若無意外的話是在我們趙國和秦國之間產生,正是如此,我才會一直把秦國當成我們趙國最強的對手,也是唯一的對手。而對於其他五國,我趙雍是看不上眼的。」

    樓緩沉聲道;「主父,請恕我直言,如果你真的有侵吞秦國之志,則亦早不亦晚,秦國如今政局已經漸漸穩定,因為王位之亂而實力大損的國勢也漸漸恢復了。如此下去,不用幾年羋太后就能完全掌握秦國了,再次整頓軍備出關為戰。我恐怕那時候我們若是伐秦,倉促間恐怕難以攻下。」

    趙雍卻擺了擺手,道;「這個不急,我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樓緩一愣,在他印象中主父對秦國向來是志在必得,二十幾年來的夢想都是如此,當年追隨主父時,曾不止一次的和他反覆推演著滅秦的詳細計劃。原本樓緩以為大朝信宮後,主父會立即對秦國動手,按照早已定好的計劃從雲中居高臨下的攻入秦國薄弱的上郡,再入關中徹底摧毀掉秦國這台令人恐怖的戰爭機器。卻萬萬沒想到如今趙國具備了如此實力主父卻反而不急了,當真令人費解。

    當下心中有些奇怪的問道;「有何事能比此事更為重要。」

    趙雍卻沒有立即回話,只是目光盯著樓緩,許久才緩緩說道;「如今趙國已經偏離了我的掌控之間了,我必須要重新執掌趙國,集起舉國之力伐秦,如此才有勝算。若是國內不穩,則必敗無疑。」

    樓換大吃一驚,滿臉吃驚的看著主父,道;「主父你這話是何意?難道你想……?」

    「沒什麼意思。」趙雍語氣淡淡的說道,語氣卻陰沉的可怕,

    「我只是想把我之前讓出去的東西拿回來,僅僅如此。」說道這裡有抬頭看了一眼樓緩,道;「你們當初不是都勸阻我不要禪位何兒嗎,現在我真的後悔了,如今想要來糾正這個錯誤,有何不可?」

    樓緩沉默了,只是靜靜的看著主父,眼神有些複雜,卻也又不說話。

    趙雍耐著性子等了半天,卻未見他說一句話,不免有些按耐不住的說道;「怎麼不說話,你覺得我的想法如何?」

    樓緩望向主父,開口緩緩說道;「主父,那你希望我說什麼呢?」

    「廢話。」趙雍不耐煩的揮了揮手,「你是我最為信賴之人,我自然希望你能如實對我說話。」

    「好,既然主父你希望我說實話,那作為臣子的我並不贊成。主父,我且問你,你可還記得你當初禪位之時你是怎麼說服我和肥義的。」

    「自然記得。」趙雍面上的尷尬之色一閃而過,說道:「我當時是想到我長年在外領軍,王權長年旁落朝中,難免會生出事端,而且我在外行蹤不定,萬一有了意外趙國的王位必然會引起許多人窺覷。」

    「我趙國只三家分晉後,數次先王暴斃無太子,導致各個公子都是自相殘殺,趙國因為內亂不斷才國勢漸衰。所以我才想在我還活著的死後就送上何兒一程,以免他冒然接手會生出變故,」

    樓緩微微歎可口氣,道:「我當初和肥義苦苦相勸,你就是不聽,只是堅持自己認定的一切。主父你想法很好,王上在國主政,主父你則在外主軍。可是你可曾想過,一旦你失去了王位,又遠離朝堂,很快就會失去主宰一切的王權,大臣們也會有了新的效忠對象。」

    趙雍冷哼一聲,道;「說的一點都不錯,我幾次為手下清功,居然被肥義打了下去。我原本還想肥義為人謙恭忠厚,又對我向來忠心,肯他為相邦,一定會維護我在朝中的聲望。卻沒想到這個傢伙竟然處處與我為難,虧我還當他是多年的好兄弟。」

    樓緩歎了口氣,猶豫了下還是說道;「主父,難道你還不懂嗎,肥義他為人忠厚,他之所以效忠於你是因為你是趙王,而他是趙臣。你既然不是趙王了,他效忠的對象也就發生了改變。」

    「肥義此人一生為國,他效忠的永遠是趙國,而非任何一人。」

    可惜這番話根本沒有打動趙雍的心,他望著樓緩說道;「這次你就不用跟秦人回去了,留在我身邊助我吧。」

    樓緩心中微微歎氣,卻也知道趙雍所說的「助他」是什麼意思。

    主父之前禪位的一番佈置無疑是為了避免趙國出現王位不穩的情況,可如今他自己卻又成為了王位不穩的最大因素,就算他並不是想奪回兒子的王位,那也必是要將趙何手中的王權收回己用。

    但凡一國之內王權起了爭奪,那必然是國亂的開始。只是希望,趙國能成為一個例外。

    ps:感謝各位這麼久來的陪伴,本來不想說的,可是心中還是有些糾結,糾結到我都有些想放棄了。但想到努力那麼久,又捨不得放棄了,於是咬著牙又堅持了下去。

    這本書寫的很累,很累,可能是因為寫的太冷的歷史,成績很慘淡,慘淡的到我每天都不會去看成績了。現在開始有些後悔當初沒聽一些編輯和讀者的忠告,去寫一些比較熱的歷史時代,否則也不會輪到到現在這種尷尬的處境。我當初寫這本書的動機是真的對「大爭之世」的戰國時代非常感興趣,所以才想著動筆寫一段這個時代不同的歷史。如果用心點的讀者,不難發現江南在這本書裡面花費了很多心血,大到歷史主線,小到人物典故細節的推敲,為了寫這本書,我專門停過一個月大量的閱讀著各種戰國史,雖然不敢說瞭如指掌,但至少也是知之甚詳。

    可惜還是撲街了,成績確實很慘淡,以致我每天的寫書都成為了一種煎熬,異常的煎熬,每晚都是盯著顯示器打著瞌睡,卻不知道該寫些什麼。當初寫天生韓信時,雖然收入很低,但是始終有著很多關心的人不斷的鼓勵和打氣。呵呵,現在雖然是買斷的書,卻真的成了孤家寡人,連一點像樣點的意見都沒有了,每天只是閉關熬出章節交稿,我想編輯看見我這成績,大概都打算放棄我了,基本對我不聞不問。

    恩,這本煎熬完了,下本我會找個合適的歷史時代開始故事,不會再挑選一個冷的不能再冷的歷史時代了,這本書就是很慘痛的教訓。不管你下多大功夫,花了多少心血,你寫的東西沒人感興趣,終究是要撲街的。以前很多人給我提過意見,讓我不要寫戰國時代,可我終究固執的沒有聽從,現在嘗到代價了。

    牢騷發完了,繼續碼字去了,不管怎麼說,這本書還是要繼續寫下去的,我沒有半途而廢的習慣。白天上班,晚上的時間全磨在書裡了,人生就是這麼悲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