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趙氏為王

第二卷 天下 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機畢露(七) 文 / 牧江南

    秦國使團的營地出了如此大事,趙信自然不敢隱瞞主父,連忙令人抬著那刺客的屍體,匆匆趕往信宮求見主父。

    主父此時正在宮中與樓緩用膳,聞言一驚,連忙召趙信進偏殿詢問情況。待聽到涇陽君只是受了點驚嚇,人並無大礙後,趙雍這才放下心來。

    要是涇陽君暴斃在趙國,那無論此事是何人指使,趙國都必然難以脫得了關係。要知道涇陽君是赴約前來趙國陪都信都朝會的,自然安全保障也是由趙國提供。朝會上的賓客若是出了事情,於情於理趙國都必須要給個交代,否則就會使失信於天下,今後誰還敢來趙國會盟。

    趙信也是暗暗捏了把汗,幸好鬼使神差下自己被燕王邀請著去了秦人營地,否則那刺客若是的得手的話,他這個羽林都尉和韓勝這個郎中令必然難辭其咎,丟官是小事,就怕趙國迫於秦國的壓力將他們作為替罪羊交了出去。

    自己雖然極得主父寵信,但政治畢竟是政治,趙信不會天真的到以為主父會為了保全他的性命而冒著得罪強秦,進而失信於天下的風險。

    趙雍盯著地上那刺客的屍體,沉吟了許久,這才揮了揮手下令道;「抬下去,令仵作查看,立刻將結果報來。」

    「諾。」數名趙國侍衛從門外湧入,小心的將地上刺客的屍體抬走,走時又會意的將們關上,只留下主父和樓緩趙信三人在裡面。趙信見主父和樓緩似有秘事相商,便躬身緩緩倒退,也想告退。卻被主父伸手攔下,道;「你留下。」

    趙信低頭小聲應命,心中仍然有些後怕。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目光飛快的掃過主父臉色,見他臉色似乎並沒有想要追究的意思,這才微微放下心來。

    趙雍望向樓緩,沉聲問道;「你怎麼看?」

    這次出事是在秦國使團內,而樓緩畢竟當了這麼久秦國的相邦,對秦國的情況自然十分瞭解,所以趙雍首先問的就是他。

    聽到涇陽君被刺,樓緩倒是吃驚不小。,雖說他昨日已經像涇陽君提出了辭呈,請他回國後代為交給秦王。但終究沒有新的秦相沒有任命前,他樓緩仍然是秦國名義上的相邦,若是涇陽君出了事情的話,樓緩心中定會不安。

    待聽到主父問他,樓緩這才忙定下心神,仔細思慮了一番,這才開口說道;「主父,依臣愚見,此事到似異常處心積慮的政治刺殺。」

    趙雍眉頭皺起,沉吟道;「何以見得?」

    「派出刺客行刺無非只有兩種原因,一種是私人恩怨,一種是利益需求。涇陽君在秦國雖然為人張狂,得罪了無數人,但還沒有到非要置他於死地的地步。況且若是舊怨,大可以在秦國國內就已解決,何必處心積慮的混入燕王身邊才藉機行事。於理不合。」

    「另一種就複雜多了,可能是別有用心之人故意將藉著涇陽君之死向我趙國和燕國發難。」

    趙雍目光中閃過一絲厲色,沉聲道;「那依你之見,誰的嫌疑最大?」

    樓緩搖了搖頭,道;「我也不好確定,只能大致的推測一下,若是涇陽君遇刺死在我趙國境內,燕國第一個要受其影響。秦燕聯盟必然破裂,齊國進攻燕國便也少了一大掣肘。而且我們趙國難辭其咎,痛失愛子的羋太后絕對對遷怒於我們趙國,秦趙和睦許久的關係也必然受其影響。所以從此處看來,齊國的嫌疑最大,」

    「當然,也不排除其他各國渾水摸魚的心態,無論是魏國還是韓國、楚國,甚至可能是宋國這些小國,都很希望看見秦趙交惡,燕國失去外援後被齊國攻伐。所以臣只能大致的推測一番,而不敢大膽的定下結論。」

    「齊國!」趙雍瞇起了眼睛,目光中殺機閃過。

    「如果真的是齊國的話那定是田文主使的,莫非他不甘心受辱於我趙國?倒是有這個可能,」

    樓緩瞥了一眼趙信,見主父當著他的面說話好不避諱,想來是對這名少年信任至極,便也放下心來,道;「那依照主父您的意思,應當如何處理此事?」

    趙雍冷哼道;「田文既然一心與我趙國為敵,那就別怪我趙雍對他下手了,他以為只有他有刺客嗎,寡人的刺客只會比他多,不會比他少。」

    樓緩聽出主父話中的意思竟然是想派刺客報復田文,心中不由一驚,急忙勸道;「主父,此事萬萬不可。若是被他國知道了我們趙國派出刺客刺殺他國權要,必然會引來共憤,於我趙國極為不利。」

    樓緩所說的正是這個時代的遊戲規則。所謂「將相不相辱」,這個時代各國之間的糾紛都是通過權謀和戰事來解決的,極少會有人壞了規矩派出刺客行刺對手。除非是那種像豫讓、聶蓋這種死士,在主公被滅門之後一心報仇行刺。

    這便是這個時代的潛規則,也是各國君王權要遵從的法則。誰若是壞了規矩,必然會引起大家共同的討伐。所以樓緩才苦勸趙雍勿要入了歧途,一旦事情洩露後果必然不堪設想。

    趙雍也只是怒極而說,到並不是真的有此意思,聽到樓緩相勸後便也作罷,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其實他心中也是清楚,趙國暫時奈何不了齊國,因為至始自終,他趙雍只是將強大的秦國視為對手,而齊國並非他的假想敵,他需要的只是一個穩定不具備威脅的齊國,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專心伐秦。秦國一滅,齊國又怎會是趙國的對手。

    況且如今他在趙國大權漸漸旁落,趙國早已不是他一人說的算了,對趙雍而言當務之急是攬回旁落已久的王權,而並非對外征戰。

    趙雍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趙信身上,見他撇著嘴,神色似乎有些不以為然。趙雍知他心細,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便問道;「當時你就在場,說說你的看法。」

    趙信看了看主父,吞吞吐吐的說道;「主父,如果真的是齊國笥的,那卑職心中有一事著實想不明白。」

    趙雍鄒眉道;「有話快說有屁快放,遮遮掩掩的做什麼,在說不痛快我就讓人把你拖下去打板子。」

    趙信聞言縮了縮頭,想了一會才說道:「主父,剛剛樓相分析的十分有道理,只是我實在想不通,若真的是孟嘗君所指示,他為何不直接行刺燕王,這不是對他的利益更大嗎?為何要捨近求遠的行刺涇陽君。」

    趙信這話一出,趙雍和樓緩頓時面面相覷,神情有些愕然。

    的確,他們都陷入了一個思維陷阱中,那就是涇陽君若是出事將會對誰最有利,所以才懷疑上了齊國。卻忽略掉齊國真正最想除掉的人中,涇陽君還遠遠排不上號。

    趙信眼神有些閃爍,又接著說道;「或者說,既然是要行刺,那為何不行刺利益更大的,比如主父您…….要知道那刺客既然能混入燕王身邊,那肯定有過很多次機會和主父你打過照面……」

    說到這裡趙信並沒有說下去了,其意卻不言而喻。

    趙雍的臉色十分難看,後背不禁冒出了些許冷汗。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這些天來是處於一個多麼危險的境地,幸好那刺客的目標不是他趙雍,否則後果不敢想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