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趙氏為王

第三卷 同室操戈 第一百四十二章 激流湧動(一) 文 / 牧江南

    趙奢的婚事敲定後,趙信第二日便向主父推薦了趙奢為羽林校尉。

    對趙信舉薦一個完全陌生的人擔任如此重要的職務,主父心中多少有些疑慮,不過仍然按照原定接見了趙奢此人。[|com|]

    趙奢果然沒有讓趙信失望,他在兵事上的獨特見識引起了主父極大的興趣,又得知他也是趙氏族人後,主父便毫不猶豫的命他為羽林校尉,歸郎中令韓勝和羽林都尉趙信直屬。

    因為擔心日子一久,女兒的肚子會藏不住,所以林旻再得知趙奢被任命為羽林校尉後,便催促著趙奢早日迎娶女兒。趙奢自然也樂得如此,於是央得舊任上司趙頜為自己做媒登門求親,定於七月初八之日行婚嫁之事。

    趙奢行婚之時,趙信帶著一眾羽林將尉親自上門為之助興,趙頜韓勝等大臣將軍們也紛紛登門恭賀,原本平常至極的一場婚宴,到成了熱鬧至極。讓出身寒苦、見慣了世態炎涼的趙奢臉色增光不少,心中愈發對趙信感激和尊敬起來。

    只覺得這個上司雖然年紀輕輕,可為人處事和察言觀色的手段卻是高超至極,尤其是待人真誠,身邊有著一大幫真心追隨的兄弟們。如此人物,將來定然前途不可限量。

    雖說主父給了趙奢十五天的假期,可趙奢只是在三天後便結束了休假,披甲匆匆趕往大營報道。趙奢的加入對趙信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他正愁這新軍的操練無人可以替自己擔當,趙奢既然積極性這麼高他自然也不會客氣,所幸將新營的所有事物都托付於他,自己只是和李維負責西宮守衛,倒是樂得清閒。

    自信宮朝會罷朝歸來後,主父出人意料的高調入駐王宮,重新以一種強硬的姿態出現在趙國朝堂。朝中那些早已經習慣了他不在的大臣們,有些吃驚的發現主父忽然間如同變了個人一般,原本朝中大小事務皆是嫌其繁瑣不願過問,如今卻事事關心。即便是本人有事不能臨朝,也要派右師樓緩參與瞭解情況。

    在朝會時,主父的座位排定到成了十分尷尬的事。民無二主,天無二日,按照禮制,趙國地位最為尊崇者應該是趙王何,他才是整個趙國的大王,是萬民的主宰,其他人都是他的臣子,只能匍匐在他腳下,沒有與他平起平坐的資格。

    惟獨主父趙雍卻是個例外,從未有過的例外。綱理倫常中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到了他們兩個人身上卻變得不適用了起來。

    一方面趙何是趙王,整個趙國的人都是他的子民,自然也包括主父在內;而另一方面,趙雍卻是趙何的親生父親,這頂王冠還是他讓給趙何的。

    而「主父」此稱謂無疑是趙雍首創之詞,禮制的規格根本無例可尋。在他之前千餘年的時間裡,都未曾有過像他這樣在位時心甘情願的將王位讓給兒子的。只是自趙雍禪位後長年不在宮中,即便回到宮內也只是召集心腹大臣召開小規模的會議,到也省掉了很多麻煩。

    如今這種場面便讓負責禮樂的大司禮為此絞盡腦汁,才總算想出了一套折中的辦法。在原本用於朝會的臨厥宮主殿中加設了一個金座,與王座平起居於其左,禮制皆以左為尊,父左子右,趙雍居於左象徵著父子身份的。可高度上卻微微低於王座少許,以示君臣之別。

    於是,在趙國的朝會上便出現了一幕極為古怪的場面,原本高高在上的王座左邊卻多了一個同樣黃金打造的主父位,兩君同時臨朝,共同接受著朝臣百官的參拜。

    朝臣方面,因為主父長年不在國中,朝事幾乎都是由肥義和公子成等重臣相商處置。到了趙何登基後,國事雖然依舊有肥義這個相邦代為處置,趙何耳濡目染下漸漸開始學會了為王之道。肥義試著讓他處置了幾件較為複雜的奏疏,趙何也處理的有板有眼,雖然給出的並非絕佳方案,但在他這個年紀已經屬於十分難得。

    算起來從趙雍為王二十七年趙何登基,到今日趙何為王二年七月,趙何已經在王位上坐了足足兩年的時間。這兩年的時間,當初那個懵懂不知的孩童漸漸已經長大,開始熟悉了國事。又有肥義這個出色的師父在一旁不斷敦敦教導,原本就聰敏過人的趙何對王權已經不再陌生,假以時日必然是個出色的君王。

    種種表明,當初主父選擇趙何繼承王位而非以軍功顯名的趙章,其實是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對於趙王這個位子來說,趙何顯然比趙章更能嫻熟的駕馭王權。可是對於趙何來說戲劇性的一幕卻出現了,當初親手將王權交予他的父親,今日竟然千方百計的想從自己手中奪回王權。

    主父向來雷厲風行,一旦定下的事即可便用一種咄咄逼人的之態強行返回趙國朝堂,想要重新樹立自己的權威。面對主父的步步緊逼,最先反應過來的卻並非趙何,而是以趙成和李兌為代表的公族和保守勢力。

    公族作為趙國國內最為龐大的一股勢力,其影響力足以改變整個趙國的走向。雖然在趙雍長年的打壓下公族勢力萎縮了很多,大批草根出身的官吏和軍官充實到了朝堂,取代了原先又公族和世家大族自晉國以來數百年的朝堂格局。但公族的勢力根深蒂固,並非趙雍數十年努力就能消除影響的,更何況趙雍本身也是公族的一員,趙氏家族的強大才是他坐穩王位的有效保障。所以他雖然著手打壓公族,卻也時刻保持著公族的影響力。

    至於朝中另外一股舉足輕重的勢力,則是以李兌、狐易為代表的世家大族勢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繼承自晉國「士大夫治天下」觀念的趙國,其本質上是一個個世家大族組成的龐大國度,其中趙氏自然是其中最為強大的一族,所以是諸氏利益的代表,成為了趙國的王族。但這並不代表「趙國」就是趙氏一家的「趙國」,像狐氏、李氏這樣的大族在其中仍然地位不減,與趙氏共同維持著趙國的運行,壟斷了幾乎整個士大夫階層。

    這趙雍這個千年難得一遇的另類君主卻似乎打破這種模式,他唯才是用,但凡才華之人便破格提用,根本不管公族和世家的利益。在他手上,肥義、樓緩、趙頜等一大批的寒門子弟躍居高位,相反大批資質平庸的世家子弟失去了高官厚祿,反而要向那些草民出身的大臣行禮。到了最後主父強行推行的「胡服騎射」更是讓整個士大夫階層和趙雍離心,這項偉大的變革雖然使趙國迅速強大了起來,卻也極大的損害了士大夫階層的利益,趙雍不再是各家擁戴的君王,反而成為了破壞傳統的異類,在朝中真正成為了孤家寡人。

    昔日趙雍禪位趙何,舉朝竟然沒有一聲反對的聲音,士大夫用一種難得默契見證了趙國權利的更替。在他們看來,沒有什麼比擁有一個離經叛道的君王更加糟糕了。趙何自由乖巧伶俐,性情溫和,待下也是口碑極好,在這些士大夫心中,趙何才是一位合格的趙國君主。所以面對主父的捲土重來,這些人自發的會形成抵@制力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