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趙氏為王

第三卷 同室操戈 第一百五十二章 激流湧動(十一) 文 / 牧江南

    樂毅笑了笑,道;「都尉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樂毅歷世三十餘載,早已經看透了這世間的世態炎涼,如今能像都尉這樣不計任何個人得失、只是如實稟報的人太少了。我樂毅雖然為人粗鄙,但有恩必報的道理還是懂的。今後都尉若是有人吩咐,儘管直說便是,即便赴湯蹈火,樂某在所不辭。」

    趙信笑著搖了搖頭,又道;「不如這樣吧,樂兄若是真有心謝我,不如請我痛飲一番如何?」[|com|]

    樂毅有些為難的說道;「現在已經過了子時,酒肆想必大多都已經關門。我倒是知道家小酒肆不關門的,只是那裡的酒水可大多粗劣不堪,而且下酒菜也無……」

    話還沒說完,卻已經被趙信打斷了,「樂兄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喝酒主要是對人不對酒,若是知己,即便是糟糠也與佳餚無異。可若是陌路,即便瓊瑤玉@漿,也是味同嚼蠟。」

    樂毅到沒想到趙信竟是如此灑脫之人,聞言哈哈一笑,道;「都尉說的是,是樂某錯了,那麼請。」

    說完便去牽來來自己的坐騎,伸手示意趙信先行。趙信笑著問道;「這下我不用出示通行證了吧。「

    樂毅有些尷尬的笑道;「自然不用,我立那規矩只是怕手下的人瀆職而已,並無他意。」

    說完又喚來了一名軍官,仔細了叮囑了一番,便令人將城門打開,他和趙信兩人一前一後兩騎馳往外城。

    樂毅所說的小酒肆就在內城牆外不遠,一片簡陋的棚屋之中。這酒肆著實簡陋無比,只有空蕩蕩的幾張桌踏,除此外再別無他物。大概是時間已晚,這店中也無一個顧客,只有一個老頭在櫃檯上昏昏欲睡,看見樂毅來了才強撐起精神迎了上來。

    兩人挑了一張看上去還算乾淨的桌子坐下,老頭已經迎了上來,笑著給樂毅行了個禮道;「樂校尉,今日又帶貴客來光顧小店,可是要點些什麼。」

    樂毅笑罵道;「那麼多廢話,老規矩,酒加倍。」

    「好了,您候著。」老頭身手利索的告退下去,沒多一會就端上了幾碟涼菜和兩罈酒,轉身告退了下去。

    樂毅為趙信和自己滿上了兩盞,舉杯笑道;「這裡實在簡陋,讓都尉您委屈了。」

    趙信見那店老闆和樂毅十分相熟,想來樂毅經常來這裡買醉的。又看了看四周,忍不住問道;「樂兄,嫂子沒有跟你一起來邯鄲嗎?」

    言下之意就是奇怪樂毅為何不住家中,而是整日在這種地方買醉。

    樂毅笑了笑,笑容有些勉強的說道;「我在家中本是已經成過親的,只是常年在外求學,家中一貧如洗,妻子便和別人跑了,只留下幼子又母親帶養。我母親年事已高,正在老家務農,我不想他車馬勞頓,就沒有將他接到邯鄲來了,所以我在邯鄲並沒有居所,只有住在營中。」

    趙信見他面色有些苦澀,心知問到了樂毅的傷心之事,頓時有些不好意思了起來,只好乾笑道;「那樂兄為何不續絃,這麼一個人單著也不是辦法吧。」

    樂毅卻搖了搖頭,「大丈夫當以天下為志,至於情愛這種讓人分心的事情,不談也罷。」

    「來,今日能夠與都尉重逢,實屬榮幸,今日屬下就以此為意,先敬您一杯。」

    說完兩人碰杯,各自一飲為盡。趙信放下酒杯,搖頭道;「樂兄,你若真當我是兄弟,就別開口閉口都尉屬下的。你我結交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品味相投,你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了。」

    樂毅也是豪爽之人,言罷也不推辭,又是斟酒滿是,對飲乾盡。

    數杯下肚,趙信嘗了些涼菜,又放下筷子道;「對了,還沒問樂兄呢,你之前聽說你不是在城衛軍中,怎麼又當起了這城門令了。」

    趙信心中這疑問也藏了很久,要知道城門令雖無品階,只是一種臨時職務。可大多都是由曲侯這種職務擔任的,樂毅堂堂一校尉,卻做個城門令,卻是讓人費解。

    樂毅皺起眉頭,重重的放下酒杯,面露慍怒道;「趙兄弟莫要說此事,說起來就讓人一肚子怒火。」

    趙信奇道;「究竟何事?樂兄不妨說來聽聽。」

    待樂毅說罷,趙信才明白了個大概。

    城衛軍規模龐大,共二萬人馬分為十部,自將軍李希之下分設二名副將十名都尉,樂毅所屬的一部便是都尉周殷所部。

    這周殷出身平平,本事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亮點,但吹噓拍馬的本事卻是無與倫比。正是靠著這些手段,才巴結上公子成,又極得李希的歡心,所以才做到了都尉之職。

    一般善於專營之人,治軍的本領大多不行,這周殷自然也不會例外。樂毅成為他了手下兩名副手之一,自然看不慣他的作風,屢屢出言頂撞,引來了周殷的嫉恨,兩人在軍中勢同水火。

    正巧因為內城守衛形容虛設,常常有大批的貴戚子弟自由出入,久而久之傳入了趙王的耳中,便令李希嚴加整改。這周殷便趁機向李希推薦樂毅,說他治軍嚴謹,必能讓內城守衛風氣煥然一新。

    李希也沒有多想,便讓樂毅當上了這城門令,先期他必須整改,若是做不到,則軍法從事。

    趙信稍微一想便知道了其中的周殷的險惡用心,這分明就是想將樂毅置於死地。要知道若是樂毅做的好的,必然得罪滿朝權貴,今後在趙國恐怕再難有立足之地了;可若做的不好,正好找借口將他軍法處置。

    看來這個樂毅是個做事的人,卻生性過於直白,所以才會在軍中四處碰壁。想到這裡趙信便沉吟道;「樂兄,你們的統領李希將軍是我舅父的族兄,我若讓舅父去央他賣個人情他定不會拒絕,大可以將你調回軍中,你看如何?」

    樂毅先是一喜,旋即猶豫了下,又搖了搖頭道;「多謝趙兄弟的一番美意了,不過樂某做事向來沒有半途而廢的習慣,既然做了這個城門令,就會將它做好。」

    「無妨。」趙信笑道;「那讓李將軍一月後將你調回就是了,一月的時間,足夠改變很多了。」

    樂毅面上露出了一絲感動,舉起酒杯道;「趙兄弟,真心話,多謝了。」

    趙信聞言一笑,也沒說話,只是舉杯隨他一飲而盡。

    兩人又到了那天涇陽君遇刺的事情。趙信想起了那天樂毅對刺客的出處身份知之甚詳的樣子,心中不由生起了好奇,便問道;「樂兄,你說你曾經遊學十餘載,那定是見多識廣。」

    樂毅點了點,神色有些驕傲的說道;「正是,天下十一國,除了燕國地處極北之地我沒去國外,其他十國我都曾遊歷過。國中大賢明師也都曾一一拜訪。」

    趙信滿是興趣的問道;「那你能跟我說說江湖之事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