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趙氏為王

第三卷 同室操戈 第一百七十章 壽辰(十六) 文 / 牧江南

    見趙信沒將冉敏帶回,李崇自然少不了一頓埋怨。趙信也是不以為忤,仍是笑嘻嘻的模樣,渾然一副不放在心上的樣子,李崇說了會也拿他沒辦法,便也不再多說了。

    晚宴過後,便是李府安排好的樂戲。少了冉敏的相陪,樂戲雖然精彩,趙信也是看著索然無味,沒多一會兒就哈欠連天,心中想著怎麼找個借口開溜。

    他身旁的李躋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對台上的戲樂半點興趣都欠缺。好不容易等到曲終人散,才隨著趙信站起身子準備離去。

    夜色已深,因為家中和李府隔著有些遠,行走頗為不便,再加上李氏久未回家,所以趙頜一家也就不回家中了,只是借宿在李府的客房。

    至於李躋,雖然常年不在家中,可畢竟是李家的嫡長子,他的寢居之處仍然打掃的乾乾淨淨,一切如舊。

    不過李躋倒是堅持只住客房,管家也拿他沒辦法,只好任由這位大少爺由著性子來了。李躋便和趙頜一家同路,共去客房。

    一路上四人說說笑笑的,到了房前快要分開時,李躋神色卻有些不對。猶豫了一會對趙頜低聲說道;「姑父,可否借一步說話。」

    聲音雖低,卻也沒瞞過李氏的耳朵,她忍不住有些嗔怒的說道;「怎麼,還有什麼話不能當著你姑姑的面說嗎?」

    李躋忙擺手道;「不是……不是那個意思,姑姑你別誤會了。」

    李氏卻是柳眉倒豎,叉著腰還欲開口罵人,卻被趙信笑著攔住道;「娘親,表哥自然有他的事情,不方便我們聽的,你若想聽,我回頭慢慢告訴你。」

    說完朝著李躋眨了眨眼,心中卻是猜到**不離十了。

    李氏看兩人「眉來眼去」的樣子,心中不禁泛起了些有些狐疑,見兒子伸手來拉自己,稍稍猶豫了一下,便也任由他拉著離去了。

    趙頜靠笑著看向李躋,有些不明白這個平時並不怎麼和自己說話的侄子會有什麼事情要和自己私下交談。

    「好了,左右無人了,躋兒你又什麼話大可直接說與姑父聽聽,我不會告訴你姑姑的。」

    李躋面色一窘,低頭喃喃道;「姑父,我主要是有一事想求你幫忙。」

    趙頜見他神情有些扭捏,不由奇怪的問道;「什麼事?」

    「我想調回邯鄲,還請姑父幫我想想辦法。」

    趙頜一怔,到沒想過李躋會找自己幫這個忙。其實在此之前,李兌不止一次的幫他的兒子想辦法調回邯鄲來,卻被李躋毫不猶豫的直接拒絕了調令,只是安心在房子小縣做個縣令。

    李躋的態度很明顯,他是不想和這個厭惡的父親有任何的來往了。

    卻不知為何今日卻突然想回邯鄲了,難道和李兌和解了?

    趙頜很快否認了這個想法,且不說下午的時候兩父子還是一副劍拔弩張、爭鋒相對的樣子,即便是真的和好的話,李躋又是怎麼可能不去找他父親幫忙,而是找上自己這個有些生疏的姑父。

    趙頜想了會,才微笑的說道;「躋兒,我心中甚是好奇,不論是親疏遠近,還是職權高低,你父親都遠甚於我,你為何不直接和他去說。」

    李躋側過了頭,避開了趙頜望向自己的目光,聲音有些低沉的說道;「我不想多求於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欠他的已經夠多了,不想再欠他半點。」

    趙頜苦笑著搖了搖頭,道;「你呀,真不知道如何說你,你是他唯一的兒子,難道父子之間還有隔夜仇嗎?」

    李躋並未馬上回話,而是沉默了半響才說道;「姑父,這些話已經有太多人對我說過了,現在我還不願意去想這些。如今只是想求你幫我這麼一個忙,可否方便?」

    趙頜皺了皺眉,略一思慮,便開口緩緩說道;「你為中縣縣令,是六百石官員。按照趙國律法,五百石以上官員調動須經廷議方可通過。如今官吏任免之權由相邦肥義手握,大王並不過多插手。但我和肥義交情平平,到是你父親與他交好,即便我要去求肥義,也必須通過你父親去與肥義相商。」

    說到這裡趙頜緊盯著李躋,卻未見他神色有什麼異常,只是低頭輕輕的「嗯「了一聲。趙頜頓時心知肚明,想來李躋早就知道這事要通過他的父親運作,只是礙於面子不肯向李兌低頭,所以才繞個彎子想讓自己做個傳話筒。

    想通了這點,趙頜倒是有些覺得好笑,不過心中委實也有些好奇,不知什麼事情讓李躋竟然放下身段,變相的向自己的父親低頭。

    要知道這兩父子雖然性格大相庭徑,可是這倔脾氣上卻是如出一則,都是死要面子的人。讓他們向別人低頭,恐怕比登天還難,就是不知道這李躋是為何原因。

    既然想不通,趙頜索性也不去想了,只是笑著說道;「那好吧,不過調動之事並非小事,你還是先回房子去吧,我想如果不出意外,大概月餘的時間調令就會送往房子的。」

    李躋面露歡喜之色,忙拱手行禮道;「多謝姑父。」

    趙頜微微一笑道;「我們本就是一家人,這有什麼好謝的,只盼你們這些小輩們多體恤下為人家長的難處。」

    「你父親這人雖然有時候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這點也讓我頗為詬病,但你也要體諒他身為李家支柱的難處。世家子弟不同於我們這些寒門出身的士子,他們凡事都是以家族利益為重,你李家更是如此。」

    李躋扭過頭去,有些不服氣的說道:「難道就只能爾虞我詐嗎,為了爭權奪利連自己的良心都可以出賣。」

    趙頜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你到底還是太年輕,為了家族別說良心,即便是骨肉親情也可以作為籌碼交換。」

    「你知道晉文公稱霸中原時晉國有多少位上卿嗎?整整九位,之後的數百年裡面也是九姓共同執掌晉國的朝政。這九姓不斷的變更著,有人進來有人出局,各大家族也是更迭交替著享受著晉國的權力。可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家族,笑到最後的也只有韓魏趙三家而已,其他的衰落的衰落,匿跡的匿跡,甚至因為權力鬥爭而被誅族。遠的不說,智氏你應該不會陌生吧,他曾經是你們李家的主人,整個晉國的主宰,卻因為晉陽城下一場大水,偌大的家族整整二千多人全部被殺,無一倖存,他自己的頭顱也被對手做成了夜壺。」

    「你父親如今看似風光,其實卻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若是你們李家成為了政@治鬥爭的失敗者,不要說你李家一族,即便我們這些親戚也難逃其咎。你若是真的長大懂事的話,就應該體諒你父親的難處,有些事情不是憑著意氣用事就可以解決的。你要相信你父親他也曾經年輕過,也曾經像你一樣滿腔的熱血,可他最後還是妥協了。因為他是你們李家的嫡長子,從出生開始肩上就有著無法推脫的重擔。」

    趙頜看著低聲不語的李躋,見他一直低著頭並未出口反駁,想來是聽進去了一些,心中暗暗舒了口氣,又歎了口氣說道;「其實這些話我這個做姑父的並不合適說,只是與你父親多年故友,不忍看到因為你們父子的失和讓你們李家沒落,你懂我的意思嗎?」

    李躋沉默許久,終究還是點了點頭輕聲道;「姑父,你的一番好意我心知肚明,只是我和父親之間還是需要些時間的。」

    趙頜見他肯稱呼李兌父親了,心中倒是一寬,便微笑著說道;「好了,時候也不早了,你明日還要回房子,就早些休息吧。」

    「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