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天生韓信

第四卷 江山裂 第117章 何人可為王 文 / 牧江南

    第117章何人可為王

    被蒙在鼓中的王歧得到皇帝的死訊後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被趙成戲弄了,可卻也無可奈何。

    胡亥已死,他又是趙高一派的,就算他棄暗投明站在了皇室的一邊,且不論他手中的羽林打不打得過趙成手中的城防軍,就算他僥倖成功,繼位的新君也絕不會放過他的。他現在只有一條出路了,那就是硬著頭皮跟趙高一條路黑到底。

    趙成解下了胡亥屍身上的玉璽,欣喜若狂的跑去獻給趙高。趙高緊緊的握著玉璽,許久不語,忽然兩行淚水落下。

    他想起了他這幾十年的辛酸,像狗一樣小心翼翼的在宮中活著,他發過誓要一步步爬到大秦的最頂端的。

    今天他終於做到了,天下再也沒有誰能騎在他的頭上了。

    趙高捧著玉璽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趙成害怕的看著他,以為他瘋掉了。可趙高自己心裡卻清楚,他是太高興了,喜極而泣。

    趙高將玉璽掛在脖子上,下令擊鼓召集群臣,他要想天下人公佈自己高貴的血統,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贏姓趙氏的血脈,是先王的嫡系子孫,他趙高也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

    群臣在殿中交頭接耳,他們大多都聽到了皇宮中傳來的喧嘩聲聲,卻因為宮門禁閉所以不知道宮中發生了什麼事情。事先趙高為了做到隱秘,並沒有告訴他的那些親信,只是和趙成閻樂兩人相商,幾乎所有的人至今尚不知道皇宮中發生了何事。

    待趙高站在殿上大聲的宣佈胡亥『自殺』的消息後,所有大臣都目瞪口呆,殿中頓時鴉雀無聲。趙高見到大臣們的表情,心中隱隱有些得意,便又高聲陳列胡亥的十幾項大罪,昏庸無道、殘殺手足、濫殺無辜等等……趙高說的是慷慨激揚,唾沫橫飛,簡直把胡亥說成是人神共憤,天下人無不得而誅之。

    所有人都沉默著看著高高在上的趙高滑稽的表演,趙高直說的口乾舌燥,仍然洋洋自得。他把天下人都當成傻瓜了,和他滿是熾熱的眼神想比,群臣漠然的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趙高有些掃興,只好打斷了自己的即興演講,隨即開始主題——該立誰為新君。

    這時趙成會意,跳了出來振臂高呼;「我等擁立丞相為帝。」

    有了上次指鹿為馬的經驗,趙高原以為群臣會跪在地上擁戴他稱帝,因為反對他的人已經被他清理乾淨了,現在這些人都是他的親信還有明哲保身的膽小之人。只要有人率先提議他稱帝,其他人必隨聲附和。

    他本來還想裝作謙虛的樣子推讓幾次再勉為其難的登上皇位,可他看到卻是殿下死一般的沉寂。

    趙高站在皇帝的寶座旁邊等了很久,把他那顆火熱的心都等涼了。群臣一直沉默,沒人附議擁立他當皇帝,也沒人站出來反對他,所有人都低著頭以無聲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夢。

    趙高惡狠狠的瞪向他的幾名親信,希望他們站出來說話,可那些平時對趙高卑躬屈膝的傢伙,面對趙高憤怒的眼神卻都低下了頭。這些人內心並沒有誰是真心依附趙高的,有些人是戀權,有些人是貪錢,出於種種的私利才彙集在趙高身邊。

    可是他們更怕死,章邯的投降還沒有讓他們緩過神來,武關又被起義軍攻陷的消息又讓他們惶恐不安,幾乎所有的人都感覺到大秦已經窮途末路了。

    儘管趙高已經派了兩萬精兵去駐守崤關,他仍然信心滿滿的認為可以閉關坐個關內王,可他的自信顯然感染不了其他人,大臣們都開始為自己的後路做打算了。

    起義軍最初打出的扶蘇的旗號,這就說明他們並沒有誅盡秦人的意思,只是想推翻朝廷盡復六國而已。秦國仍然可能存在,只是胡亥和趙高卻是必死之人,因為他們壞事做盡,不死不足以讓天下人平息憤怒。這種時候若是推舉了趙高為帝,恐怕不但會青史留下罵名,而且會死得很慘。

    巨大的失落感讓趙高覺得頭暈目眩,他這才感到自己的罪惡達到了『天弗與,群臣弗與』的程度。他忽然覺得自己一生注定是個悲劇,好不容易爬到了大秦的最高點,最仍然要為他人圖做嫁衣。

    可是國不可一日無君,他只得咬牙提議立子嬰為帝,大臣們這次都態度積極,一致同意了趙高的提議。

    子嬰並不是一般的人,他是扶蘇的兒子,被封為當陽君。

    可能是胡亥心中對扶蘇這個寬厚的長兄心存歉疚,也可能是念及小時候和這個年紀相仿的侄子關係密切,所以一直沒有對這個侄子下手,這才讓子嬰躲過了一劫。

    在大秦的宗室之中,子嬰無疑是個異類,他既不像他祖父一樣信奉法家霸道之術,也不像他父親扶蘇一樣親近儒生。他信奉的是道家黃老之術,修煉的艱苦修行與世無爭的本領,他不吃肉,不喝酒,不近女色。聽說一個妾室與家丁私通後,他反而付之一笑,只說了兩個字『天意』,便放二人出府。此事成為了整個咸陽城的笑談,也讓趙高對他放下了警戒之心。

    如此窩囊之人,趙高又有何懼之。所以子嬰才被趙高提名為新的皇帝,因為他仍然想把皇帝牢牢的掌握在手中,而與世無爭的子嬰似乎是最佳的人選。

    於是趙高便帶著一眾大臣親自前往子嬰的府,要擁立他為三世皇帝。

    子嬰在聽說他的叔父胡亥『自殺』後並沒有流露出什麼多餘的表情,只是平靜的聽著趙高一一敘說,並不插嘴。待聽完趙高想要擁立他為皇帝的話後,便連連搖頭道;「我只是凡夫俗子一個,如何有大德能即位天子,丞相還有諸位還是另選他人吧。」

    趙高和諸大臣越是勸,子嬰越是不答應,趙高看了心中反而放心,便更加賣力的勸他即位。子嬰無奈,只好答應了下來,不過提出了兩點條件:第一,秦國已經盡失關東,領土還沒有統一之前大,再稱皇帝恐怕不合適了,還是改稱秦王為妙,也能稍安諸侯滅秦之心。第二點就是他的叔父剛剛駕崩,作為侄子的他應該恪盡晚輩的職責,為他戴孝守靈五日,五日後沐浴更衣再行登基之典。

    趙高見子嬰終於鬆口答應了,自然對這兩點小要求點頭允許。

    待趙高一眾人走後,子嬰的貼身宦官韓談滿是喜悅的恭賀道:「恭喜公子,哦,不,是恭喜大王,終於榮登皇位,拿回了本該屬於你的東西。」

    子嬰臉上卻不見任何喜悅,而是閉目仰天長歎一聲,說道;「這哪裡是喜,我分明看到是殺身之禍。我忍了幾年,處處行事低調,無非就是想避開殺身之禍,沒想到還是逃不開。」

    「趙高是什麼人,他是毒蛇,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餓狼,這種人怎麼能去信任,看看我那昏庸叔父最後的下場就知道了。我原本就是無大志之人,只求平平安安的了卻殘生,為我父王延續子嗣。可是這個趙高野心太大,他害死胡亥就是為了篡奪帝位,因為沒人支持他稱帝,才不得已將我搬出來平息眾怒,早晚他會殺掉我稱帝的。所以這個王位對我而言不是福,而是禍。」

    韓談面露恐懼,他只是一名忠心耿耿的宦官,並沒有什麼政治頭腦,聽子嬰這麼一說才恍然醒悟,急聲道;「那公子,我們該如何應對?」

    子嬰緩緩搖頭,又歎了口氣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這趙高原本殺我父兄,禍亂我大秦,乃是我贏氏之死敵。既然他早晚要殺我,那我就只能先下手為強了。韓談,你去將平兒和易兒叫來。」

    韓談急忙應聲退下,沒多久,兩名虎背熊腰的佩劍少年就隨著他走了進來,看見子嬰皆是一拜,粗聲齊道;「參見父親。」

    這兩名少年雖然只有十五六七的年紀,卻一個個彪悍精壯,眼神中滿是桀驁不馴,正是子嬰秘密收養的兩名養子。子嬰見二人滿意的點了點頭,目光閃爍的說道;「我喚你們來是有大事相商,事關生死,不知我兒可敢應否?」

    那名叫贏平的少年瞪大這樣眼睛,滿臉不屑的說道;「有何不敢!」

    依照秦律,秦王登基前必須去祖廟前祭拜先祖,然後才能登基為王。

    趙高耐心的等待了五天後,第六日一大早便率著眾臣來到祖廟,準備擁戴子嬰繼位。可直到日上三竿,子嬰仍然遲遲沒有露面。趙高急了,命人去請子嬰府上請他,沒多一會兒派去的人便回來稟報,說秦王染了風疾,正在床上臥病不起。

    趙高聽完大怒,他一聽就知道子嬰這是推諉之詞,明明昨天還好好的,今天卻突然病了,一定是他反悔不想當這個傀儡秦王了。

    趙高嘴裡罵罵咧咧的,決定親自登門去逼這個軟蛋來即位。趙成卻在一旁提醒道;「大哥你還是小心為妙,不如我帶著人馬跟你一起前去吧。」

    趙高卻不以為意的搖了搖頭,不屑道;「怕什麼,你大哥我一生看人從來沒有走眼過,子嬰這傢伙,胸無大志滿肚窩囊,他若是有膽量敢對我不利,那簡直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說完甩袖就走,趙成想想心中還是不放心,便派出親衛去跟著趙高,一有消息立即稟報。

    趙高駕著馬車,僅帶著幾名侍衛就氣沖沖的衝進子嬰的府邸。遠遠的看見子嬰正好整以暇的站在院中,哪有半點風疾的樣子,頓時勃然大怒,指著子嬰的鼻子就要衝過去。

    子嬰見趙高孤身前來,頓時仰天長笑,厲聲道;「趙高,你禍害我贏氏江山,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說完他的兩個義子就帶著一群家丁一擁而上,將趙高和幾名侍衛剁成了肉泥。

    可歎趙高奸雄一世,卻死在他最瞧不起的人手裡,正應了一句話;出來混的,早晚要還的。

    子嬰砍下趙高的頭顱提在手上,登上了象徵天子的車架,帶著兩名義子和一眾家丁浩浩蕩蕩的殺向咸陽宮。正在城中守衛的王歧遠遠的看見趙高的首級,驚得手足冰涼,當機立斷打開城門,出城擁立子嬰為帝。

    城外的趙成聽說了趙高的死訊,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他知道趙高一死那他的末日也快來了。

    與其左右是死,不如趁現在大軍在手奮力一搏。趙成馬上殺回咸陽,和閻樂會兵一處,令閻樂守衛城門,他自己則親自帶著大軍圍攻咸陽宮,想要擊殺子嬰自立為王。

    咸陽宮頓時一片混戰,兩方穿著一樣盔甲的秦軍在城牆上殺的血流成河。羽林雖然是大秦第一驍騎,可自從蒙毅獲罪被誅後,趙高就一直著手於裁減這支他並沒有好感的軍隊,昔日堂堂數萬的精銳羽林,被壓縮成了今日僅僅五千多的老弱殘兵。

    反觀趙成一方,足足有著五萬的城防精銳,將領又大多是他心腹死忠,知道若是趙家倒了他們也會隨著株連,便賣力的驅逐者士兵攻打咸陽宮。

    羽林在趙成優勢兵力的壓迫下節節敗退,守地不斷失陷,只得退守到最後的一道宮門,形勢岌岌可危,連子嬰的兩個義子都戰死在亂軍之中。

    子嬰臉色慘白的看著城牆下猶如狂潮般湧至的叛軍,心中害怕到了極點,他萬念俱灰,仰天長歎道;「難道大秦今日就要亡於我手,無奈我有心殺賊,卻無力回天!」

    說完就要拔劍自刎,韓談死死的抓住他的手,跪在地上連聲哀求。

    韓談忽然站了起來,眼睛睜大看著遠方狂叫道;「大王,你快看,那是什麼。」

    遠處傳來了一陣殺聲,一支騎兵正捲著煙塵飛快的馳來,當前的旗手手中高高舉著一名黑水秦旗,上面正寫著大大的一個蒙字。

    城頭上一名眼尖的士卒最先發現這面旗幟,隨即高聲狂叫道;「是蒙字,蒙大將軍來了。」

    「我們有救了,大秦有救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