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天生韓信

第四卷 江山裂 第128章 間不容髮 文 / 牧江南

    第128章間不容髮

    城牆下血肉橫飛,齊、魏大軍壓上後,原本就擁擠不堪的城下顯得更加混亂。

    層層相擁的士兵互相推攘著,後面的士兵推擠著前面的士兵,前面的士兵則被迫至城牆腳下拚命的想要後退,卻轉身不得。

    因為靠的太近,投石機已經失去了殺傷的有效範圍,剩下的只能依靠弓弩和滾木。秦軍幾乎不用瞄準了,只要將箭疾拚命的往下射,檑木炮石拚命的朝下扔,就能帶出一片片血花,聯軍士卒被成片成片的橫掃,哭喊慘叫聲不絕於耳。赤裸著上身強壯無比的大漢們推著齊腰粗的攻城沖車,伴隨著『嘿呦』的節奏奮力的砸向城門,卻絕望的發現高大無比的青銅城門幾乎是紋絲不動。

    數百架巨大的井闌已經被推到離城外一箭遠的地方,因為靠的太近不少井闌已經被城頭上的秦軍藉著飛鎖將其拉毀,剩下的井闌則謹慎的遠離城牆。其上近萬名弓箭手居高臨下箭如飛蝗,借此來打壓秦軍城頭上的阻擊,秦軍則不甘示弱的藉著弩機之利與其對射。

    數百架蹬城雲梯已經達上咸陽城頭,手持短刃的聯軍勇士紛紛蟻附其上,藉著井闌上弓箭手的掩護奮力的向上攀爬。終於,一名聯軍士卒躍上了城頭,他還沒來得及享受喜悅,就被迎面而來的數支長戟刺了個透心涼,慘叫一聲跌落了下城頭。

    但很快第二個、第三個、無數個聯軍士卒已經衝上這一段城牆,和秦軍混戰成一團。此時英布和鍾離味已經率部通過蹬城雲梯躍上此段城牆,六千楚地死士的加入,頓時讓城頭秦軍的壓力倍增,尤其是英布和鍾離味仗著武藝高強拚死狂突,給秦軍帶來了極大的傷亡。

    缺乏戰鬥經驗有些驚慌失措的秦軍士卒經過了初期的混亂後,最終在軍官的帶領下站穩了腳跟,高舉著長戟排成方陣齊步向前,想要將聯軍逼下城去。聯軍則是寸步不讓,在英布和鍾離味的帶領下附身上去貼身肉搏,後續的援軍則通過雲梯源源不斷的湧上城頭。田市、趙無忌和甘肖三將見勢不妙,則帶著親兵勁卒親自上前增援,這才將聯軍的擴張勢頭止住。

    見秦軍將注意力轉向了這段城牆,城下的聯軍士兵則趁機推動著蹬城雲梯從他處城牆攻上了城牆,甚至不少士卒接著飛鉤自行往上爬去,城牆上一時多處地段相繼告急。城內牆下等候已久的預備秦軍此時也登上城頭支援,與攻至的聯軍殺成一片。幸好聯軍蹬城雲梯有限,每次只能分批攀上士卒,雖然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精銳,但畢竟人數不多,缺乏作戰經驗的秦軍新卒也能抵擋的住。

    高高在上的瞭望樓上,韓信仍然面色平靜的注視著身下的震天廝殺,不時通過身邊的旗令官將一道道軍令傳達下去。

    不同於他的冷靜,他身邊一名年輕的副將卻已經按耐不住了,忍不住小聲說道;「上將軍,我們手中還有著四萬多精銳老卒,為什麼不讓這些人去城頭上廝殺,而是讓那些沒有經驗的士兵去送死。」

    這是一名年輕的秦國將軍,甚至比韓信還要年輕上幾歲,嘴唇處剛剛長出淺淺的絨毛,與之不相稱的卻是滿臉的剽悍之氣。

    他是蒙恬的少子蒙石,昔日趙高誅殺蒙恬時,曾經下令將聲勢顯赫的蒙氏一族連根拔起,以此永絕後患。蒙石當時還是一名十六歲的少年,卻已經能手刃猛虎,以勇力著稱於咸陽。家族蒙此大難之時,他表現出超乎他這個年紀的冷靜和勇敢,趁著趙高派來的大隊人馬尚未到時果斷的捨棄了婦孺老弱,帶領著家族中驍勇的成年男子和死忠家將拚死的殺出了咸陽城,這樣才為蒙氏一族保留住了一點血脈。

    聽聞趙高已經伏誅,而秦國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蒙石便帶著僅存的一點蒙氏一族來咸陽投奔新王。韓信到是對這個年僅十八歲的少年猛將十分賞識,要知道一名十六歲的少年,只為了蒙氏一族不斷嗣就能忍辱負重的拋下母親和妻子家眷,這需要多大的決心和勇氣。

    當然,最讓韓信對他另眼相看的還是他的身份,作為昔日曾經顯赫一時的蒙氏後人,在秦人軍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力,這也是韓信將他帶在身邊打算悉心培養的主要原因。

    面對蒙石的置疑,韓信並沒有什麼表情變化,仍然專心注視著城下的戰局變化,嘴裡卻緩緩說道;「現在讓他們去面對流血,去面對死亡,只是為了讓今後血戰中他們能更小的傷亡。一個沒有經歷過慘烈廝殺的士卒永遠不會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就算他心中充滿了仇恨、充滿了殺意,可當他第一次面對死亡時,仍然會害怕的顫抖不安。與其在日後的血戰中手慌腳亂,不如讓他們在今天的第一場仗中迅速成長,戰場永遠只有強者能生存下來,弱者會被無情的淘汰。要想活下來,只有變得更強,意志更加堅定,哪怕是為此付出血的代價,身為老秦人的你難道不知道嗎?」

    蒙石聽完韓信的話這才明白,臉色不由一紅道:「上將軍恕罪,是末將唐突了。」

    韓信便沒有怪罪他的意思,而是繼續說道;「這四萬人的部隊是我手中最為精銳的大軍,他們都是見過生死經歷過鐵血的合格秦軍,我自然不會讓他們白白損耗在城防短兵相接上。」

    「你看那。」蒙石順著韓信所指望去,只見遠處的聯軍軍陣仍然如同磐石般巋然不動,項羽身後則是整整齊齊的二十萬楚軍,其中以身穿黑甲紅麾的精銳騎兵最為顯眼。

    「那才是他們的主力所在,而現在攻城的不過是些二流部隊而已,項羽的主力未動,我們就決不能先自亂陣腳。」

    「你見過草原上的狼嗎?草原上的狼是飢渴的,是孤獨的,它有著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耐心和殘忍,總是保存著體力等到對手筋疲力盡之時再一擊斃命。而我和項羽就像兩隻對峙的餓狼,我們都在很有耐心的等待著彼此露出的破綻。人總會犯錯誤的,只是看對手能不能把握住機會。」

    「永遠不要輕視你的對手,尤其是項羽這種絕世名將,所有輕視他的人都為此付出了代價,而我絕不會是下一個。」

    蒙石面色露出沉思之色,道;「多謝上將軍的教導,蒙石感恩不盡。」

    說完了一大通話,韓信便也不再言語,繼續注視著戰場的變化。其實他心中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項羽這麼做的目的為何?

    他這根本是在『自殺』軍隊,聯軍雖然已經攻上了城頭,可是秦軍軍勢未頹,仍有大量的可用預備部隊,項羽該不會認為依靠這一輪猛攻就能拿下咸陽吧?

    如果說他是為了削弱其他諸侯的勢力故意為之,那到也說得過去。可是這根本不像是項羽的風格,他作戰從來都是提倡勇戰,率著最為精銳的部隊猛烈攻擊來激發士卒們狂熱的士氣。他麾下的聯軍雖然從屬雜亂,但士卒都為他的神勇所折服,各個諸侯就算是心有怨言也絕不敢不聽從他的將令。

    所以他應該沒有道理會讓這些軍隊去送死,也不會是僅僅是為了消耗秦人的守衛力量這麼簡單的目的。

    韓信心中一動,便向蒙石問道;「北城有沒有傳來消息?」

    北城是王歧親自帥部鎮守的,蒙石一拱手說道;「回上將軍,王將軍一刻前傳來軍報,說北城一切正常,只有小股的聯軍騷擾,想來是為了牽制北城的守軍。王將軍請您放心,說北城一定萬無一失。」

    韓信點了點頭,這才微微放下心來。王歧老成持重,作戰經驗豐富,他既然這麼說了,那想來聯軍並沒有什麼攻城的徵兆。

    蒙石見韓信仍然有有些擔心的樣子便笑道;「上將軍你又何必擔心呢,北城外地勢狹窄,叛軍的攻城器械絕難移至,項羽總不能憑空把楚軍變到城頭上去吧。」

    蒙石說完還『嘿嘿』乾笑兩聲,卻見韓信的臉色已經大變,不由一愣,心想自己似乎並沒有說錯什麼話。

    卻見韓信急聲下令道:「蒙石,你速帶二萬精兵前去和王歧會合,將三營的弓弩手也帶過去,讓王歧提高警惕防止……」

    韓信話還沒有說完,卻已經聽見聯軍陣中號角響起,沖天的呼喝聲從楚軍方陣中傳出,一片紅雲脫離了楚軍的方陣,向北疾馳而去。

    韓信瞪大著眼睛,臉色再無一絲冷靜之色,立即跳下了城樓仗著過人的輕功急奔下城牆,嘴裡同時大聲吼道;「羽林,跟上。」說完翻身上馬沿著街道狂奔向北城。

    萬餘新組建而成的羽林驍騎迅速上馬,緊緊跟隨著韓信而去,城牆上匆匆趕下的蒙石也急忙集結好剩下的步卒緊隨其後。

    城外的楚軍陣前,項羽冷冷的注視著遠處正在慘烈廝殺的兩軍將士,龍且和虞子期駐馬緊隨其後。

    看著血肉橫飛的城下,虞子期露出了一絲擔心,看向項羽說道;「大哥,趙燕齊魏四國的部隊已經死傷慘重了,我擔心再這樣損失下去,恐怕他們會對大哥你生起怨恨之心。」

    項羽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沉聲道;「子期,你要明白一件事情,他們對我的臣服絕不是因為對我心懷感激,而是因為我足夠的強大,強大到他們不得不畏懼到俯首帖耳的地步。我不需要他們記住我的仁義和慷慨,仁義這種東西只有劉邦那種假惺惺之人才會去刻意為之,我需要的僅僅是他們對我的畏懼,從骨子裡對強大力量的畏懼,我只要足夠的強,他們就不敢對我有任何的不滿。」

    虞子期微微歎了口氣,心想看來大哥和當年項公的脾氣秉性一摸一樣,都是固執己見喜好用最直接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屑於去掌握人心,千萬別應了范叔對大哥的那句『至剛易折』的評語。

    項羽卻沒有留意到虞子期的心思變化,只是專注的緊盯著城牆。他在等待,等待韓信將手中的預備之軍投入到城防之上,所以他不停的催促著諸侯,讓他們加大對秦軍的壓力,以便吸引盡可能多的秦軍。

    可是項羽卻失望了,他看出來城牆上正在和聯軍精銳鏖戰的秦兵大多動作都有些生澀笨拙,並不像那支身經百戰曾經威震關東的虎狼秦軍,想來多半都是秦國剛剛成軍的新兵。

    又耐心的等待了數刻,項羽的耐心終於耗盡,他擔憂韓信會看出了他的戰略意圖,那時候就前功盡棄了。於是當機立斷,下令精騎緊跟其後,他和龍且、虞子期策馬向北城疾馳而去。

    他麾下的二萬七千名精騎,其中有他至江東起兵之時就跟隨的八千子弟兵,其後陸續補充了聯軍中驍勇善射的騎士,又從樓煩部落中招募了八千名騎射冠絕的樓煩族人,合為一軍,充當楚軍中的尖刀先鋒。(樓煩部落曾經久居中原北部,和趙人雜相居住,後為李牧所驅才北向逃亡,在中原遺落了不少部落,這些善騎射的樓煩人在秦末之時曾經被諸侯爭相招募。)韓信並不善於守城,他這方面的經驗仍然十分欠缺,他所接觸的兵法中幾乎都是說的如何圍城攻城,利用各種器械戰法。他卻忽略了一點,北方遊牧民族強盛之時南下侵擾邊地城池,他們根本不具備攻城所用的各種器械,可一樣能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此時正疾馳在馬背上的韓信已經明白了項羽的意圖,他是想利用秦軍的麻痺心理,認為攻城只能依賴攻城器械,然後再騎兵突然發難,一舉攻下防備不嚴的北城。

    從咸陽城內的東門到北門,要折路經過街道才能抵達,而城外的楚軍卻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之地。這就是項羽的優勢,時間上的優勢!所以大軍出動時他絲毫不掩飾蹤跡,事實上這麼聲勢浩大的大股騎兵調動,也很瞞過城頭瞭望的秦軍。項羽卻心中信心十足,有把握在韓信反應過來之前拿下北城,一舉攻克咸陽。

    此刻北城之上的王歧卻已經驚駭的瞪大了眼睛,只見遠處鋪天蓋地的數萬騎兵正朝他的城防疾馳而來。

    畢竟是經驗豐厚的老將,王歧立即反應了過來,下令不多的弓弩手裝弩待射,他手下的二萬士卒則全部壓上城頭,同時點起狼煙向城內求援。

    王歧手中雖有二萬的士卒,可大多都是初上戰場的新兵。也不能說是韓信的佈置失誤,他令二萬士卒防守並不算太長的北城,已經算是十分謹慎了——依照王歧的意思,這一段不可能是聯軍重點攻擊的地段,有五千士卒足以。

    王歧原本還感慨韓信讓他做了個閒職,心中還有些抱怨,雖然也知道韓信是因為他經驗豐富才讓他獨當一面,而田市他們畢竟經驗不足所以才由韓信親自指揮。

    王歧雖然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華,卻重在中規中矩,對秦人數百年積累下來的攻城守城經驗瞭若指掌,他見項羽的騎兵攻來很快就猜到了楚軍是想利用騎射攻擊,急忙下令豎盾防禦。

    果然,鋪天蓋地的數萬箭雨迎面而來,長箭所至不斷有秦兵慘叫著倒下,密集的箭雨讓秦軍死傷慘重,根本無力放箭還擊。

    三輪箭雨過後,楚軍則一分為二,一部仍然張弓射箭,另一部則從馬鞍上掏出鉤爪甩向城頭,竟然仗著悍勇直接爬上城去。

    王歧見狀頓時嚇得手足冰涼,急忙下令長戟手列陣,想一鼓作氣將爬上城頭的楚軍碾碎,可惜他碰到了項羽,那個萬人難敵、力能舉鼎的無敵霸王。

    項羽是跟在第二批士卒躍上城頭的,因為長戟攀爬不便,他便背負帶大刀上陣。他腳一落地,便舉刀向秦軍的方陣猛的撲去,所到之處秦人手中的長戟戰刀竟如同細柴火一般紛紛被他劈斷,一時秦軍中慘叫連連,士卒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見主將如此神勇,城頭上的楚軍士卒頓時士氣大振,皆奮勇隨後向秦軍猛攻,隨著龍且和虞子期蹬上城頭加入戰團,楚軍已經穩穩的站住了陣腳,城下的士卒也源源不斷的爬上城來。

    王歧大駭,他知道一旦北城失守,那秦國就徹底完蛋了,他慌亂之下居然帶著親兵直接衝殺上去迎戰項羽,想仗著人多把項羽趕下城去。項羽見這名秦將居然不知死活的朝他衝殺而來,眼中殺機大現,揮刀舞成一團銀光,迎面殺了上去。

    王歧本也是武藝高強之人,和項羽一接手卻覺得臂上一股巨力傳來,虎口劇痛幾乎拿不住佩劍,身子不由被巨力壓著跪了下去。又見項羽橫刀直削他的手臂,急忙放手滾地避開了這一殺招,項羽卻不肯罷手,仍然揮刀猛的朝王歧的門面劈去。

    王歧見刀鋒迎面劈來,他卻已經半臥在地上避無可避,忍不住閉上眼睛,心中閃過一個念頭:我命休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