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天生韓信

第四卷 江山裂 第142章 驅虎吞狼 文 / 牧江南

    第142章驅虎吞狼

    上郡,膚施城。

    因為膚施城離關中較遠,也就沒有被邊境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所感染。雖然已經臨近黃昏,可城門依舊大開,守門的幾個兵卒沒精打采的靠在城門邊,絲毫沒有動手關閉城門的意思。

    正是一年最熱的時候,即使是太陽落山後城牆上仍然冒著熱氣騰騰,要不是接到命令說翟王今天要回城,守門的士卒哪會自找苦吃的站在太陽下曬了一整天。可等了一下午仍然不見董翳的影子,這些兵油子一個個都憋著一肚子的不滿,心中忍不住咒罵起來。

    膚施城仍然是二年前的膚施城,高大巍峨的城牆,寬闊極深的護城河,二個月前司馬欣和董翳趁著上郡之兵被李信悉數征走的機會,一舉偷襲拿下了空虛無比的膚施城。

    因為沒有經歷激烈的戰事,所以膚施城仍然保存完好,幾乎沒有任何損傷,看上去和幾年前北軍大營駐紮之時一樣。唯一變的就是城頭豎起的大旗,不再是黑水秦旗,而代之遍插城頭的是一種不倫不類的褐紅色旗幟。

    上郡屬秦百年之久,居民絕大多數都是秦人,司馬欣和董翳佔據後不敢施以太激烈的軍政,轉而改為一種較為溫和的統治手段,這才沒有激起秦人的激烈反抗,勉強在上郡站住了陣腳。

    他們的舊部早就被項羽坑殺殆盡,現在依靠的軍隊大多是在關內臨時招募的秦人流民,以及因為逃避勞役兵役而流竄山頭的逃犯和巨盜。這部分人大多受秦國苛政的迫害,雖是秦人可對秦國並無什麼好感,司馬欣、董翳二人這才敢放心使用。

    至於從上郡招募的士卒,站站崗守守城還可以,若是和關中的秦軍一打起來,他們是幫誰都還說不准呢。

    這些司馬欣和董翳自然心知肚明,卻也無可奈何。項羽做事情做的太絕了,他原本是想在秦國滅亡後好限制二人手中的權利,卻沒想到秦國竟然沒有攻下來,反而讓他們二人成了孤魂野鬼,在上郡惶惶不可終日,生怕秦軍殺上門來將他們碎屍萬段。

    幸好咸陽暫時沒有對上郡用兵的跡象,想來應該是秦國自身兵力也十分緊張,而且顧忌著項羽以此為借口重開戰端。只是有件事情卻讓司馬欣和董翳大為頭疼,那就是上郡的秦民大批的朝著關中逃亡,起初還只是個人的行動,後面幾乎變成了整村整族的大規模逃亡,迫不得已二人只好領兵南下攔截逃民,否則用不了多久上郡就會變成人去城空,那他們靠什麼來維持四萬人馬的人嚼馬咽。

    董翳這次南下正是巡視邊境,嚴防上郡子民南逃。顧名思義,這自然是項極為無趣的任務,而且還是在熱死人的天氣,所以董翳進城時是滿腔火氣,見守卒動作慌亂便火冒三丈,狠狠的一鞭子迎頭抽去。

    那名士卒來不及躲閃,一聲慘叫後才跳開,一隻眼睛被打的高高的腫了起來,捂著臉瞪著董翳一眾人離去的背影,狠狠的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神氣什麼,等我們的秦軍打過來有你好看的,你個秦奸。」

    董翳自然是聽不到那兵士的咒罵,他快馬加鞭的在街上橫衝直撞,朝著大營衝去。

    大營仍然是北軍那昔日大營,只是偌大足以容納十萬的大營如今卻冷冷清清的,司馬欣和董翳在膚施城內的兵馬充其量也才二萬人。董翳一路風風火火的直奔中軍大帳,到了帳前下馬把馬鞭扔給親衛,自己則大步走了進去。

    揎開帳簾,司馬欣正好整以暇的慢慢的喝著酒,見他進來只是抬了抬眼。董翳也不客氣,大步上前抓起案上的一大壺涼茶痛飲了一番,喝足了才打了個飽嗝隨意坐下。

    「南邊還好吧。」司馬欣放下酒杯,慢條斯理的說道。

    「好個屁。」董翳朝地上重重吐了口唾沫,「有什麼好不好,那些兔崽子們倒是良心好,對逃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一去連殺了幾十門軍官才鎮住他們,媽的,這些傢伙真靠不住,我看早晚要出事。」

    「靠不住也得靠。」司馬欣沒好氣的說道;「總不能讓我們兩個大王親自去抓人吧。」

    「什麼鳥大王,也不就你當回事。」董翳罵罵咧咧道。

    「你看看我們現在這德行,混的這麼落魄哪裡有半點大王的樣子。媽的人家也是王,我們也是王,卻把我們打發到這個鬼地方,還整天提心吊膽的提防著咸陽打上門來。關東那些王們一個個活的滋潤的很,誰有我們兩兄弟混的慘!我看這日子還不如我們當初跟著上將軍呢。「司馬欣苦笑道;「這不至少我們還活著呢,還能在這裡發發牢騷。」

    董翳哼了一聲,道;「也不就這剩下這條爛命了,活的真他娘的沒意思,項羽那狗日的也不是好人,打開始就對我們沒安好心,虧你還這麼信任他。」

    司馬欣面色一緊,壓低著聲音低聲道:「這話跟我說說也就好了,在外面可別亂說,要知道我們現在除了依靠項羽外還能指望誰,若是連他也得罪了我們就真的完蛋了。」

    董翳悶頭『恩』了聲,「我自己有分寸,你別瞎操心了。」

    抬頭看著司馬欣又問道;「到是你,這麼急喊我回來,有什麼事情?」

    司馬欣沒有直接回話,而是從懷裡掏出了卷布帛,扔給了董翳道;「這是咸陽來的,你看看就知道了。」

    董翳伸手接住,皆是黑色鑲著金邊的布帛便認出了是皇帝的聖旨,便習慣性的問道;「陛下又有什麼旨意?」

    一語既出,董翳這才意識到說錯了話。兩人目光對視一番,齊齊將目光移開。

    說到底兩人為秦將幾十年,早已經習慣了秦人的身份,董翳一句無心之語弄的兩人心中皆有些異樣。

    「你怎麼看?」司馬欣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抬頭問到董翳。

    董翳沉吟道;「你說這會不會是咸陽對付我們的計謀,假途滅虢?假裝借道上郡然後趁機消滅我們。」

    司馬欣緩緩搖頭道;「應該不會,北地告急我們也早有所聞,想來是咸陽內也得到了消息,這才發兵想要救援的。沒想到這個韓信倒是個膽識過人的角色,秦國都四處漏水了他還敢出兵北地,倒是以前同在上將軍帳下時我們小看了他。」

    「那依你之見?」

    司馬欣猶豫了會,說道;「若是不借的話那恐怕不行,昔日楚秦會盟時項羽答應過讓北軍借道上郡返回關中的,如果我們反悔,咸陽正好有借口攻打我們。」

    「只是如果我們痛快的答應,那一旦北地的軍民返回了關中,那咸陽一定會勢力大增,到時候我們一定會是它下一個目標。」

    司馬欣歎了口氣,道;「確實好生讓人為難呢。」

    董翳許久不語,忽然抬頭看著司馬欣說道;「司馬兄,你說你我皆是秦人,昔日也曾對秦國有功,只不過是形勢所迫才投降了項羽,如果……」說完就不再言語,只是直盯著司馬欣。

    司馬欣自然聽出了他話中的意思,苦笑著搖頭道;「你以為我沒想過嗎?只是秦人恨你我早已經入骨,又豈是一句『迫不得已』就能掩過去的。你想想上將軍吧,他自新安叛出,可曾聽到過任何關於他的消息?」

    「我告訴你,我剛剛得到密報,關東有一支數萬人的軍隊翻過了少習山返回了秦國,我想這應該就是上將軍帶領的隊伍,可卻沒有傳來任何關於他的消息傳來。那只有一種可能,上將軍被咸陽秘密處決了。想想上將軍對秦國之功,遠遠勝於你我,況且韓信等人久為他的部下,他對韓信也一直關愛有加,就連他都沒能得到寬恕,你覺得你我二人會有何下場?」

    司馬欣和董翳相視一看,皆歎了口氣,司馬欣又緩緩說道;「我們既然做了,就只能一條路到底了,絕無回頭之路,回頭就是萬丈深淵粉身碎骨,此事以後不要再提了吧,省的你我兄弟生出芥蒂。」

    「那我們該如何回應咸陽?」董翳又問道。

    「我到有一個辦法,驅虎吞狼如何。」司馬欣眼神閃爍閃過了一絲狠毒,忽然開口說道。

    「怎麼個驅虎吞狼?」董翳急聲問道。

    「很簡單,咸陽為狼,他們早晚要吞下我們的,不如我們引來一頭猛虎讓他們兩敗俱傷,不論誰敗了都是有利於我們。」

    「那頭老虎就是匈奴,咸陽不是要借道上郡嗎,我們當然借,不止皆,還為他們提供渡船和補給,讓他們無話可說。然後我們派人前往塞外告訴匈奴人,讓他們知道秦軍正在北上援救北軍,到時候秦軍一過河那河對岸就是等待已久的匈奴大軍了。」

    董翳聽完眼前一亮,細細的琢磨了一番,到覺得司馬欣的計謀著實可行。

    又聽見司馬欣開口哈哈笑道;「到時候咸陽必然損失慘重,不但沒有多餘的兵力來攻打我們,說不定還能被我們乘虛攻入關中呢,我們就不用再和現在一樣過的如此潦倒了。」

    此時的咸陽,出征前的準備工作也在緊張密鼓的開始佈置著,軍隊被重新調動,將軍們也被召回咸陽重新佈置防務。

    韓信打算帶著蒙石前去北地,因為他勇猛過人擅於衝鋒陷陣,適合在草原上騎兵軍團作戰,田市則被調往接掌咸陽防戍。其實韓信原本是想帶上田市的,田市在北疆多年,對匈奴作戰經驗非常豐富,這些都不是韓信和趙無忌能比的。

    可是韓信考慮到自己走後咸陽必須有一名親信的將領鎮守,王歧和甘肖老秦人的背景太重了,容易被孟堅同化,唯有田市和趙無忌算的上心腹之人,而田市的生性沉穩,更適合鎮守咸陽。

    至於對匈奴的經驗豐富之人,田市倒是推薦了一人,正是他們的老上級隴西郡尉左丞奚達。奚達自漠北之戰後就申請調回了家鄉隴西郡,原本還有些告老還鄉的味道,卻沒想到幸運的躲過了鉅鹿之敗。他在隴西表現平平,一直中規中矩只是恪盡職守,所以並沒有得到陞遷。

    韓信當日也曾想起過奚達,不過因為軍務實在繁忙一直都沒有時間。再說二人今日地位差距過於懸殊,也怕奚達會有不適,便將此事放在腦後了。現在聽田市一提起,這才猛的響起還有這名北軍的老軍侯在此,論經驗他一定不會輸給田市,便急招奚達入咸陽。

    奚達倒是坦然處之,並沒有表現出什麼促狹,在正規場合則以下級之禮待韓信等人,在私下則談笑風生,神色如常。這就是奚達的精明之處,論說他心中毫無芥蒂,那是絕無可能。想當年他為軍侯之時,韓信不過是他部下的曲侯,田市為副曲侯,趙無忌更是小小的百將,如今這三個一個國尉上將軍,一個前將軍,一個右將軍,這如何能不讓他心懷尷尬,不過他卻將妒忌之心很好的掩飾了起來,因為他知道,依照自己和三人的關係,日後若是立功的話一定會平步青雲的。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坦然處之。

    奚達的配合也讓韓信放心了許多,剩下唯一讓他覺得為難的事情就是留守將軍的不足。

    田市居中鎮守咸陽,武關仍由甘羅,趙無忌接掌北地,只是防禦劉邦和駐守函谷關各需大軍,而能獨當一面的也只有王歧一人,這就讓韓信有些為難了。

    秦國看是依關固守,也卻是四面受敵,只要有一處失守那整個關中就不攻自破了,所以四處都需要獨當一面的大將。韓信思來想去,實在再沒有合適的人選了,如果實在沒辦法那只有將蒙石留下來了,這樣一來勢必削弱他北上的部屬。

    就在韓信為此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人的到來卻為他緩了燃眉之急。

    韓信在接到親兵稟告有一青年文士求見,說是故人來訪,韓信心中有些奇怪,似乎並不認識什麼文士。忽然猛地想起了一個人,便興沖沖的迎出門去。

    果然見李左車一身白衫從容站在門外,正面帶微笑的看著他。韓信拍了拍手掌哈哈大笑道;「我一聽有文士來訪,便想到是李兄你了。」

    李左車微微欠身行禮,笑著說道;「正是區區在下,怎麼,韓上將軍不歡迎嗎?」

    韓信笑著握住李左車的手,道;「求之不得,你居然還說我不歡迎,真是大煞風景呀。」

    「來,裡面請。」

    李左車隨韓信走入廳堂,各自落座後待侍女奉上香茗,二人相視一笑,韓信先開口道:「李兄真是信人也。」

    李左車微微一笑,也不置可否,只是淡然說道;「我雖自幼長於山野之間,卻知禮義廉恥,君子許諾,必守信義。我既然說過你若取得了立足之地我李左車便倒屐相投,那就自然不會食言。韓兄如此驚訝之色,難道是懷疑我李左車的品行?」

    韓信笑著搖了搖頭,「不敢,不敢,我只是存在感慨,我正一籌莫展無人可用時,你卻正好來相投,你說這是緣分不?」

    李左車露出感興趣的神色,便出言相問,韓信也不隱瞞,一五一十的悉數告訴了他。

    李左車聽完微微有些驚愕,沉吟道;「那你是想讓我去幫你守何處?」

    韓信略為一想,便坦言道;「我想你去幫我防守漢中,防止劉邦乘虛北上。」

    李左車似笑非笑的看著韓信,張口慢慢說道;「韓兄,要知道那裡可是秦國的命門所在,你真放心交給我?若是一平庸的將領守函谷和武關,就算大軍來攻只要不犯什麼大錯誤也能支撐段時間,可是漢中可不相同,一旦我私通劉邦放漢軍入關中,那你們秦國就危險了。

    韓信曬然道;「李兄未免太小看我了吧,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然敢用李牧的孫子,自然信得過他是個諄諄君子。」

    「只是……」

    「只是什麼?」李左車問道。

    「只是我能給你的兵力卻十分有限,只有一萬五千人,而劉邦的在漢中的兵力不下八萬。」

    李左車笑著搖了搖頭,道;「韓兄又何必激我呢,有秦嶺所阻,我若是還守不住,那就未免有些丟人了吧。」

    「好!」韓信哈哈一笑,伸出手掌,「君子一言!」

    李左車笑著迎掌擊上,「快馬一鞭!」

    兩人相視皆是大笑,舉杯共飲。李左車放下陶杯,卻正色說道;「不過我有一言在先。」

    「李兄但說無妨。」

    「我希望你明白,我只是為你而來,而非效忠秦國。」

    韓信不解道:「這有何區別?」

    「當然有,」李左車臉上忽然露出狡黠的笑容,「秦國是秦國,你是你,兩者不可混為一談。我觀韓兄你的所作所為,志向抱負應該不僅僅是做一名能臣名將吧?」

    韓信一窒,正想岔開話題,卻見李左車已經說出了句石破天驚的話,讓他震撼不已。

    「我觀關中半壁無主,不知將軍可有意乎?」

    韓信愣了許久才緩緩笑道;「飯可以亂吃話可不可以亂吃,李兄切莫害我。」

    李左車卻不以為然的搖頭道;「此處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厚牆所隔,豈會有人聲張出去。我只是想知道韓兄你究竟是何意。」

    韓信歎了口氣,這才說道;「其實我也不知道,事在人為,看事態發展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