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天生韓信

第五卷 大爭之世 第166章 彭城大戰(1) 文 / 牧江南

    第166章彭城大戰(1)

    劉邦所部自漢中倉皇東逃後,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好不容易才到達了穎川郡和三川郡交界之處。這一路劉邦走的並不平坦,因為背井離鄉,六萬大軍中逃亡近三分之一,到路上糧草又告盡只能節衣縮食,最後來到三川的僅是飢腸轆轆不到四萬的殘軍。

    昔日項羽分封天下諸侯,三川郡是河南王申陽的封地,穎川則為韓王成建國所在。韓成羸弱,於滅秦無功,項羽便將他的屬地剝奪了近半,僅給他五縣用於立國。後魏王豹擊敗了河南王申陽,將他的領土全部納入了到魏國治下,隨後又被季布大敗,只得收兵北上大梁自保。季布聯軍急於攻下大梁,對穎川也無暇顧上,只是派了不到幾千的老弱殘兵駐守其中。

    這到便宜了劉邦,缺兵少糧的漢軍千辛萬苦的翻越了層層山脈,原本還惶恐不安的擔心等待他們的是嚴正以待的楚軍,卻沒想到居然是一座座空城。劉邦大喜過望,急忙拔營疾行,路上又使了個心眼,下令先鋒部隊全部撤下漢軍的旗幟改而打上楚軍的旗號。對外詐稱是楚國南面奉命前來接管三川郡的先頭部隊。

    劉邦本就是楚將,部下的將領大多是楚人,軍中的士卒楚人也過半,對楚軍的行軍旗號是瞭如指掌,所以冒充楚軍來得心應手。竟連連詐開十餘城,其中就包括天下雄城的滎陽,劉邦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就輕取了三川郡。

    佔據了滎陽後,劉邦迅速封存了糧倉,將郡內的官吏鄉老悉數召來滎陽,這才宣佈了自己的身份。當著數千父老的面,劉邦居高台上慷慨激昂的一番說辭,說項羽殘暴天下,背信棄義殺死義帝熊心,他漢王則是奉義帝遺詔,起兵號令天下諸侯討伐項羽。

    不得不說劉邦收買人心十分有一套,原本三川郡民還對劉邦這個突然殺來的外來戶心懷戒心,可被他一番說辭鼓動下竟然群情激奮了起來。昔日項羽滅秦之時再中原之地廣開殺戮,稍有抵抗的便滅城屠池以示警告,所以中原魏韓之地對項羽積怨甚深。

    劉邦這一來打出的第一句口號就是項羽殘暴,喜好殺戮弒主自立,這也激起了三川百姓內心中對項羽深深的恨意。才不到三日的時間,漢軍就迅速從四萬人膨脹到了八萬大軍,劉邦一面下令整軍備戰一面派人前往大梁打探楚軍的消息。

    不得不說劉邦的運氣確實十分好,一場罕見的大雪讓道路斷絕,在加上劉邦嚴密***,楚國在三川郡的密探們一時也難以將消息送給季布,這就為劉邦爭取了到了幾天寶貴的時間。當他知道楚軍正在大梁城和魏軍趙軍對峙之後,便當機立斷的決定冒著大風雪揮軍東進,準備援救形勢不妙的魏趙聯軍。

    劉邦這次東進是帶著極大的氣魄和決心,他將手下所有可以用的士卒都帶上了,沒有留下一兵一卒留守後方。因為他心中清楚,這次若是再敗了的話那就萬事休矣,沒有誰會願意一直跟隨個一直吃敗仗的君主的。

    這場仗決定了他劉邦能不能鹹魚翻身。贏了,則是他劉邦風風光光的號令天下諸侯討伐項羽;敗了的話,那就真的一無所有了。

    大風雪在為漢軍前進帶了重重阻礙的同時,也為漢軍的奔襲帶來了隱匿蹤跡的機會,直到奔至孟津港,楚軍仍然對這支突然殺到的漢軍一無所知,季布也只是專心的在他大營中籌謀一舉殲滅魏趙聯軍的計劃。

    連日的行軍早已經讓漢軍疲憊不堪,尤其是在野外的寒冬下更是寒冷難耐。當大軍行至大梁城西二百里處的關縣縣城時,劉邦才肯讓大軍入城紮營暫時休息一晚,以養足力氣明日再戰。

    漢軍大營之中,巨大的火盆被擺放在廳中,劉邦和一眾心腹愛將們正在案幾上大快吃著酒肉。這幾日的急行軍可沒有讓細皮嫩肉的劉邦少吃苦,一雙腳更是冬的又紅又腫,一到熱水中就如同針扎般疼痛難忍。可劉邦仍然咬著牙堅持了下來,不但一聲不吭,反而四處奔走在隊伍中鼓舞士氣。

    關縣只是個小縣城,而且還是處在魏國的勢力範圍之內。劉邦的大軍一到便打出了漢軍的旗幟,那縣令見是盟軍立馬屁顛屁顛的打開城門,同時派人去向魏王豹通傳消息。

    關縣雖小,可酒肉還是不缺的,這讓連吃了幾日乾糧的劉邦等人迫不及待的大吃了起來。吃到一半,外面卻有親兵報來說抓到一名奸細,一直在軍營外徘徊觀看,上前捉拿他的時候也不逃跑,口口聲聲說有要事要囚禁漢王。

    劉邦這時正酒飽飯足,到也有些無聊,便張口隨意說道:「帶上來我看看。」

    「諾。」親兵應聲下去,很快就將一名五花大綁的大漢押了上來。

    這大漢約莫三十多歲的年紀,生的是魁梧高大,滿臉彪悍之氣,見到劉邦也不害怕,反而是瞇著眼睛徑直說道:「你就是漢王劉邦?」

    一旁的周勃聞言大怒,站起來指著大漢罵道;「你是什麼狗東西,竟然敢直呼大王的名諱,信不信我這就讓人把你推下去砍了。」

    劉邦見那大漢相貌有異,便不由多看了幾眼,伸手止住了皺襞,笑瞇瞇的說道;「對,我就是劉邦,可有何事?」

    那大漢鼻孔重重的哼了一聲,道;「久聞漢王仁義,是天下少有的英主,可今日一看就覺得也不盡然,難道漢王你就這麼對待壯士的嗎?」

    劉邦也不生氣,反而哈哈一笑,便吩咐手下將大漢鬆綁。反正這廳內有樊噲這種高手在,他自然不用害怕。

    「來。」劉邦抓起身前的一大塊烤肉,隨後扔給大漢。「就衝你這麼膽色,寡人請你吃肉。」

    那大漢也不推脫,伸手抓住烤肉,狠狠的下口咬去,看來也是餓了不少時間。

    劉邦笑瞇瞇的看著大漢狼吞虎嚥的吃完烤肉,又指著地上的酒罈道;「壯士能飲酒呼?」

    那大漢上前幾步一把抓住酒罈,滿臉不在乎的說道;「這有何難。」說完二話不說的就仰天長灌,竟將一整罈酒喝了個精光。

    「好豪氣。」劉邦笑著大聲鼓掌道,「壯士請儘管自便,隨意吃喝,不必拘禮。」

    那大漢抱拳粗聲粗氣的說道:「多謝漢王賞賜。」說完就在周勃身邊找了個空座大大咧咧的坐了下來,又接過侍女遞來的食盤大嚼起來。

    待大漢酒飽飯足後站起來向劉邦拱了拱手道;「漢王,我吃飽了,我這次來是為你送來大敗楚軍的妙計的。」

    劉邦笑瞇瞇的臉色忽然一變,翻臉的速度比任何人都快,指著大漢大吼道;「來人,把這人給我拖下去砍了。」

    那大漢頓時愕然,愣在那渾然不知所措,這時已經有數名親衛衝了上將他又五花大綁起來,就要朝問外退去。那大漢也不反抗,只是張嘴狂喊;「我何罪之有,為何殺我。」

    劉邦瞇著眼說道;「你是楚軍的奸細,我當然想弄死你呢。」

    那大漢不服,一邊被士卒拖拽下去一邊仰頭狂叫道;「大王,我冤枉呀,我真不是什麼楚軍的奸細,我如果是奸細怎麼會束手就擒呢。」

    劉邦聞言止住了親衛,看著大漢笑著說道;「那我怎麼才能信你呢?」

    那大漢大聲說道;「你去城中問問任何一個人,有誰不知道我少梁山灌嬰大名的,你一問便知,我父親死在項羽手下,我早已經和項羽誓不兩立,又怎麼會是楚國的奸細呢。」

    劉邦便依他言喚來幾名本縣的官吏一一詢問,果然都知道灌嬰大的大名。原來這灌嬰是橫行少梁山上的巨寇頭領,他父親曾經是秦國所置的關縣縣尉,跟隨李由在雍丘之戰中被楚軍殺死,所以灌嬰曾經立下誓言說要殺死項羽替父報仇。

    劉邦問過數人後,這才全信,連忙站起身子嬉皮笑臉為灌嬰鬆綁,嘴中請罪道;「是寡人錯怪壯士了,還望恕罪、恕罪。來,壯士請座,寡人親自為你倒酒壓驚。」

    灌嬰剛剛從鬼門關走了一圈回來,原本心中的傲氣也被煞去半分,到也不敢太過放肆了,見劉邦前來斟酒就忙站起來連聲推脫,口稱不敢。

    兩人又互相謙讓了一番,劉邦這才說道了正題,「不知灌義士剛剛所說的妙計是什麼?」

    灌嬰面色隱隱有些得意,笑著反問道;「且問漢王,您原本是打算如何進攻楚軍的。」

    劉邦略一遲疑,這畢竟涉及到了行軍機密,冒然告訴灌嬰似乎並不妥當。可轉念又一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便坦然說道;「寡人是打算明日發兵,從西南面的蕭關進攻楚軍的。」

    灌嬰曬然笑道;「漢王你失算了,這蕭關雖非什麼大的城關,可也有駐有數千的楚軍精銳,是楚軍命門所在。若是漢王你強攻蕭關的話,那季布一定會帶兵回援的,那時候最多只能僵持不下。」

    劉邦有些無奈的攤了攤手,道;「我也沒辦法呀。除了蕭關其他都是山脈所阻,我們總不能大搖大擺的從楚軍眼皮底子下……」

    話還沒說完,忽然抬頭見灌嬰滿臉的得色,便急忙張口問道;「你可是有什麼辦法?」

    灌嬰點了點頭,「若換了以前,那我就算有通天之能也一樣沒任何辦法。可今天不同了。漢王你看見沒,外面正下著大雪,大河已經凍結成冰。」

    劉邦眼前一亮,忍不住驚呼道;「你的意思是可以通過渡河繞道從背後襲擊楚軍?」

    「正是。」灌嬰揚了揚眉。「若是從蕭關進攻的話,恐怕還沒到關前季布就會得到消息了。兵者詭道也,若是連行蹤都已經暴露了那至少失掉了一半的優勢。可是從大河繞道則不然,不但可以節省一半的時間,還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季布絕對想不到會從西邊冒出這麼一支大軍來的。」

    劉邦聞言哈哈大笑,滿臉興奮的拍了拍灌嬰的肩道;「真是天助我也,有灌兄如此妙計,我漢軍焉有不勝的道理。」

    一旁一直沒說話的行軍司馬曹參卻猶豫了會說道;「灌兄,若是水面結冰的話,那過小股部隊還可以,若是像我們這麼龐大的軍隊,那恐怕會有危險吧。」

    灌嬰卻笑著搖了搖頭道;「這位大人恐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錯,河水奔流不息只能表面結冰,但大河有一處地方確是水流平緩。往年天氣不是很寒冷的時候都會結冰,這次如此大寒早已經有厚厚的冰層再上,我灌嬰可以人頭擔保,過大軍絕無任何問題。」

    劉邦此時也不再猶豫了,便哈哈大笑著看了起來,「好,就依你所言,明日我們就去渡河,晚上再一起大破楚軍,如何?灌嬰如此才能,可願意不願意在我這屈才?」

    灌嬰低頭大聲道;「末將願為先鋒,我手下三百名兄弟一個個武藝高強,不如有我帶領打頭陣先攻入楚軍。」

    「好,就依你所言,我封你為中軍都尉,由你擔當先鋒一職。」

    灌嬰果然沒有騙劉邦,大河上的冰層厚度足以承載大軍。漢軍渡過河後,短暫的休整後便立刻撲向楚軍大營,終於在夜間趕到了。

    灌嬰帶著三百心腹和漢軍中一萬名精銳作為先鋒,率先朝著楚軍發動了猛攻,樊噲和周勃則各領一軍分從兩側攻入,夏侯嬰隨後帶著中軍殺入。

    漢軍的突然殺到果然打了楚軍個措手不及,很多楚軍士卒都是衣衫凌亂的慌亂著從營中跑了出來。但楚軍畢竟是百戰之兵,作戰經驗豐富,季布在最初的混亂後也及時的反應過來,下達了一道道果斷的軍令,將原本搖搖欲墜的局面強撐穩住,令漢軍不能長驅直入。

    相反倒是漢軍多為新卒,儘管是作為偷襲方卻反而軍中一陣慌亂,失去了銳氣後就被楚軍漸漸站穩了腳跟。

    季布坐鎮軍中,一面拚命抵擋漢軍的狂攻,一面派人火速向東營的司馬卬和申陽求援,令他們迅速帶著大軍從漢軍的側翼放棄攻擊。

    可季布卻遲遲沒有等到二人的增援,反而是聽到他們率軍想要單獨逃走的消息。頓時勃然大怒,便將這一片的殘局交給副將維持,他則親帥輕騎前去攔截二人。」

    司馬卬和申陽果然已經集結好了大軍,正準備向東逃竄的,卻被季布攔腰截住。季布見友軍如此不堪,頓時火冒三丈,大吼道;「都不許逃,再有逃著,一律斬首。

    說完揮起大刀將一名從他身邊逃走的將領攔腰劈成成兩截。他手下的親衛也紛紛拔刀將逃兵砍死。季布如此一番才止住了大軍的潰逃之勢,將殷軍和河南軍生生的逼著退回。

    這時司馬卬和申陽已經趕了上來,司馬卬看見地上那名將領的屍體,頓時怒火中燒,要知道這名將領正是他的表弟,忍不住大聲問道季布;「季布,你莫要欺人太甚,什麼時候我殷國的將軍輪得到你殺了。「季布卻不為所動,反而惡狠狠的瞪回,一把抓著司馬卬的衣襟吼道;「你居然還有臉來問我為什麼,唇亡齒寒的道理你動嗎,你們這兩個蠢貨居然扔下我們想要保存實力。難道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將附焉,我楚軍完蛋了,你們還能立足嗎?」

    在季布的強逼之下,殷軍和河南軍這才掉轉了槍頭,轉而向正在混戰的楚韓兩軍殺去。有了這一支生力軍的加入,楚軍漸漸扭轉潰勢,漢軍也從最初的是勢如破竹變成了現在的交著混戰。

    這時和劉邦約定好一起起兵的魏豹和陳余也帶著大軍趕到,先後從北邊的大營殺入,一南一北夾擊楚軍。季布見大勢已去,這才不甘心的帶著殘部趁聯軍尚未合圍猛衝出去,一路且戰且退向東南退去。

    司馬卬和申陽則沒有這麼好運了,他們被漢軍和魏軍趙軍團團圍住,被迫降了劉邦。劉邦倒是表現的很大度,不但沒有殺兩人反而保存了他們的王位,只是讓他們加入反楚聯盟中來。

    經此一戰,楚軍死傷慘重,季布僅帶著三萬殘軍逃回了楚地,彭城以西已經再無一兵一卒。劉邦借此一躍成為天下反楚聯盟的領頭人,佔據了中原大片領土,勢力大增。

    隨即在雒陽會盟諸侯,集結漢、魏、趙、殷、河南、韓等七國聯軍,共計大軍五十六萬,浩浩蕩蕩的殺向項羽的都城彭城。而季布自知兵少不敵漢軍,便拚命將楚國國內僅有的兵力聚齊在一起退守彭城,一面向正在齊地苦戰的項羽快馬報急。

    而此時的齊地,項羽費了極大的功夫才攻下了齊都臨淄,田榮敗退至平原,卻被當地人殺死。項羽立了田假為齊王,繼續進軍北海。楚軍沿途燒夷齊城廓室屋,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齊民相聚而叛之。田榮弟田橫收編數萬殘兵,立田榮子田廣為王,佔據城陽一帶,在齊地百姓的支持下,與楚對抗。楚軍接連失利,陷入困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