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抗日軍

第三卷 第113章:戰前 文 / 秋風起葉落

    第113章:戰前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張明宇找到了一名在會講德文的愛國華僑,他的名字叫楊聯盛,讓他幫忙負責向國內運輸工人和機器,並且邀請他加入了獨立旅,擔任獨立旅的副參謀長。搞定了在德國的一切事宜,張明宇告別了希特勒,帶著他的兩位保鏢和楊紅從柏林坐上一特快,朝法國駛去,在法國休息了一個晚上,從布洛涅港乘坐一艘渡輪前往英國倫敦。

    到了英國之後,張明宇馬不停蹄的找到了青黴素的發現者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此時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雖然發現了青黴素,卻沒有成功完成對青黴素的提純。

    張明宇找到他,就是要和他合作,一起生產青黴素,並申請專利。除了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張明宇找到了一名生物學家錢恩,把他們倆人聯合起來,用上張明宇帶去的現成的青黴素和新的提純方法,很快就能提純青黴素,由於張明宇帶來的蝴蝶效應,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到現在還沒有將青黴素提純,將張明宇將現成的一瓶青黴素拿到他的面前,他幾乎瘋掉。

    最後張明宇很無恥的將後世一些培養青黴素的方法說成自己研究發現的,很快錢恩博士和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就按照張明宇所說的提純方法成功提純了青黴素,取得成功的他們開始著手創建生產青黴素的醫藥廠。

    很快專利申請就獲得了成功,有了專利之後,張明宇同錢恩和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成功的從銀行獲得一筆貸款,這筆款項將成為創建青黴素生產工廠的啟動資金,張明宇和兩人簽訂了合同,公司的股份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和錢恩各自佔百分之三十,張明宇佔百分之四十。最後,張明宇提議在英國完成醫藥廠的建設之後,他將帶著這種專利去美國,在哪裡建立更多的醫藥廠將來張明宇的醫藥廠將是世界上最大的醫藥公司。

    到了美國之後,張明宇由於手持青黴素專利,而且又是青黴素的發明者之一,華爾街那些美國大財團爭相要和張明宇一起投資賺錢。張明宇又將當初在那名倒霉蛋身上扒下來的滌綸襯衣和在那輛奔馳車上找到的阿司匹林藥片,有了這兩樣跨時代的東西,張明宇很順利的從花旗銀行貸款了一億美金,有了錢張明宇從旅店搬出,在華爾街帝國大廈買下了一層寫字樓。

    經過準備一家掛著波斯頓中英美聯合國際有限公司招牌的公司開始開門營業,公司剛剛開業,前來應聘的美國人和在美華僑絡繹不絕。張明宇招了一位名叫查爾斯.桑頓的年輕人來擔任他公司的總裁。許多有著多年的豐富工作經驗的高級職員看到張明宇找了這麼一個年輕人,都感到十分的不理解,心想中國老闆怎麼能將那麼大的一個公司交給一個年輕人呢?

    可是那些人那裡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擔任過福特公司總裁,並擔任過世界銀行行長的一位高級企業管理人才!他是一名年輕有為的青年人。

    要是聘請現成的高級ceo不是請不到,而是張明宇對那些人不放心,張明宇遠在萬里之外,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跳槽或者和財務做假賬來欺騙自己,而張明宇找到一名未來的高級ceo,自己給他舞台讓他展示自己的人生價值把他一手培養成才,那麼此人對自己肯定是感恩戴德,不會背叛自己的!

    接下來張明宇將公司全權交給了查爾斯桑頓,自己帶著李剛、鐵牛。從美國基本上是原路返回,路過蘇聯的時候,張明宇見了多日不見的杜月,在蘇聯休息了一晚之後,張明宇開始回國,經過半個月的輾轉反側艱難的旅程,張明宇終於回到了寧夏。

    此時他的兵工廠已經生產出第一批槍支彈藥,由於規模尚小,所以第一個月份只生產了仿蘇式莫辛步槍1500支,捷格加廖夫輕機槍200挺,就是在朝鮮戰場上出盡威風的轉盤槍。莫辛納干狙擊步槍一百支,手榴彈1萬顆由於這些都是蘇聯的技術和工人,所以這個被張明宇命名的一號兵工廠主要生產的都是蘇式裝備。

    張明宇的兵工廠除了坦克飛機和重型火炮暫時因為技術和各方面的原因無法生產,對於陸軍所需要的輕重武器基本都能生產。

    除了上述的幾種步兵武器,兵工廠還生產出45毫米反坦克炮兩百門,炮彈一萬發,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對付鬼子那種輕型薄鐵皮坦克綽綽有餘,比德式37mm戰防炮更給力。

    除了戰防炮之外,兵工廠還生產了三十門85式高射炮和四十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主要是這些高射機槍可以放平射擊,也可以用來打日軍的薄皮坦克。

    各種子彈五十多萬發,以上的這些裝備除去給馬鴻逵的百分之四十,還剩下大量武器裝備。

    張明宇將第一團的裝全部換成蘇式裝備,第一團原來的裝備則交給第2團使用,另外張明宇還將孫大力的機炮營一分為二,成立一個防空營和一個炮兵營,主要對付日軍的坦克。張明宇派了大約兩百多位戰士到蘇聯學習坦克的操作和駕駛。

    與此同時,楊聯盛在德國也將德國的機器和工人都運送過來,張明宇的二號兵工廠開始投入生產。

    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張明宇開始了大肆的招兵,此時張明宇的部隊升至一萬多人。名副其實的升編為獨立師。原先獨立師的稱號在**的序列裡,就沒有改變過,只是張明宇後來私底下壓縮了下。

    而經過兩個月的磨合,一號和二號兵工廠的生產力也是大大的提高,張明宇的獨立師下轄三個旅,一個獨立防空團,一個騎兵營,一個特種兵連,一個狙擊手連,一個警衛連。另外三個旅當中基本上每個班就有配有一個狙擊手。

    此時獨立師除了第三旅的戰鬥力較弱,使用的仍然是一旅和二旅更換下來的日式裝備,其餘的兩個旅,第一旅是全蘇式裝備,第2旅是全德式裝備,兩個多月來張明宇對部隊的訓練也是沒有落下,基本上各旅各團都能熟練的使用新式武器,除了師直屬的防空團,原先的機炮營被擴充分散到各旅各團,抱著每個團都有一個營或者兩個連的炮兵火力。

    獨立師的編制,師長張明宇,師參謀長劉誠兼任後勤部部長。第一旅旅長張彪,下轄三個團。第2旅旅長凌天豹,副旅長王鐵漢。第三旅旅長賴三,獨立防空團團長孫大力,副團長陳小春,騎兵營營長馬立群,特種兵連連長李剛,警衛連連長鐵牛,狙擊手連連長張海生。

    此時張明宇可以說是兵強馬壯,全師加上輜重隊共有一萬八千多人,其中戰鬥部隊達一萬五千人。由於日軍此時已經將戰線推進到武漢,武漢保衛戰打響,張明宇當然不可能去參加武漢保衛戰,也來不及,再說去了,還能不能回得來不好說,蔣校長要是知道他現在的情況,絕對會幹掉他,不管他是不是民族英雄。

    但是張明宇抗日的雄心並沒有減弱,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將華北的日軍全部趕出關內,奪取山西獲得豐富的資源,但是首先擺在張明宇面前的就是日軍駐蒙兵團,於是張明宇打算對日軍發動反攻,先奪回內蒙南部和山西邊界再說,日軍駐蒙兵團除去一個被張明宇殲滅了第2混成旅團和三島大隊,就剩下一個第26師團和四個步兵大隊,總共也就是四萬多人,但是日軍都分散在內蒙和山西邊界地區,因此張明宇還是有機會的。張明宇將第一個目標指向鄂爾多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