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玩轉官場

第四卷 y市官場 第四百八十四章 馮立傑的家鄉 文 / 大示申

    第四百八十四章馮立傑的家鄉

    吃完飯,馮躍進、王文軍和梅家灣的黨委書記帶著王清華在幾個村裡看了看,由於安排劉寶山同志調研的並不是梅家灣,就看的比較粗糙,隨便看了看,也就結束了。不過每到一個村,王清華總隱隱好像有幾雙眼睛在暗地裡看著自己。看來這個梅家灣確實是存在問題。

    最後去的一個村子是馮立傑的老家,王清華就對馮立傑開玩笑道:「到你家門口,就不請我去你家裡坐坐嗎?」馮立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這是肯定的,我在市委幹這麼多年了,還沒有領導去過我家裡,您去了我爸媽肯定高興。」說著就在前面引路。

    村長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不大愛說話,馮立傑介紹的時候,王清華也沒有聽清楚到底叫什麼名字,好像也姓馮,一直跟在後面。王清華就招了招手,村長馬上過來了,「你們這個村子有多少人口呢?」王清華隨便問道。

    「報告王書記,有六百多口人,不過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裡的老的老,小的小,能拿得起鐵掀的都少了。」村長謹慎說道,還是被馮躍進瞪了一眼。村長馬上就緊張了起來。

    「村裡有多少耕地呢?」王清華又問了一句。

    這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直接回答就是了,可剛才馮躍進的表情,讓村長變得侷促了起來,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又看馮躍進。馮躍進面無表情,村長就又求助黨委書記。

    黨委書記就往前走了兩步,跟在王清華的身後,拓展開講了起來道:「梅家灣鄉大多數都是嶺地,耕地面積倒是不少,這個村有一千五百畝耕地,人均將近三畝。這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梅家灣鄉黨委做了大量的工作,對農田進行了大範圍的改造,在比較高的嶺上建造了一些小型的水庫,目前這些土地基本都能保證每年澆一次。雖然還沒有做到旱澇保收,但相比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農民的收入也在不斷的提高,從過去人均收入不到一千元,達到了現在的人均收入接近五千元的良好局面。」

    黨委書記說的,一聽就知道肯定是屁話,即便是梅家灣的人均收入確實提高了,也絕不不會是搞農田水利建設的功勞。村裡人都出去打工了,收入自然就增加了。至於農業收入,估計跟以前沒有什麼區別,弄不好,因為青壯年勞動力都出外打工了,土地荒廢了,農業收入比以前還要少了。

    這都是起碼的常識性問題,王清華也不便點破,也不再問什麼了,逕直往馮立傑的家中走。

    到了馮立傑的家門口,卻發現馮立傑的父母早早就迎候在大門口了,整個街道也是剛剛打掃過的,有些地方還培了新土,看上去街道整潔,別的家門口卻連一個人影也沒有。王清華就佩服下面的人的動作真是快,自己剛剛說要去馮立傑家中看看,他們馬上就把排場給收拾出來了。

    馮立傑的父母也就五十來歲的樣子,見人群過來,即急忙迎了過來,卻不知道哪位是兒子的頂頭上司,就一邊往人群跟前迎接,一邊用眼睛尋找兒子的身影。馮立傑早走在了前面,把王清華介紹給父母。

    兩位老人見了王清華,握了手卻不知道說什麼好,愣在那裡光知道笑了,馮立傑就把王清華和一行人帶進了家中。

    馮立傑家的房子應該是村裡唯一的一棟二層磚瓦房,看上去很是氣派,朱紅的大鐵門,院子裡都鋪了地板磚,一位老人坐在屋簷下,也不知道是癱瘓還是老年癡呆,見這麼多人進來了,就癡癡地笑,也不說話。王清華看了一下馮立傑。馮立傑急忙介紹道:「這是我爺爺,今年九十多歲了,耳朵背,眼睛不大好使了,腿腳也不太靈便。」說著又跑去,對在爺爺的耳朵旁邊指著王清華大聲道:「爺爺,這是咱們新來的市委副書記,王書記。」

    老人也不知道聽清楚了沒有,就呵呵地笑,顫顫巍巍地把手伸了起來,意思是想跟王清華握手。馮立傑卻壓住了爺爺的手。

    王清華就覺得有點奇怪,想不到一個老農,竟會懂得這些禮數,就上前跟老人握了握手。

    馮立傑這才含蓄地給王清華解釋道:「我爺爺過去在縣裡任過職,退休了非要回村裡。奶奶早早就過世了。父母也是怕老人在外面孤單,就把老人接回來了。」

    王清華問:「老爺子在縣上任什麼職務?」

    馮立傑笑笑道:「是從馬山縣縣委書記的位置上退下來的。」

    既然是老幹部,王清華就不能怠慢了,又上前握了老人的手,也學著馮立傑的樣子大聲問:「馮老,你身體還好吧。」老爺子也不知道聽清楚了沒有聽清楚,就一直點頭笑著好好好地應對。王清華問了幾句,老爺子也都是那一個好字。

    院子裡不知道什麼時候早多了幾個扛著攝像機的記者,把這個歷史性的一幕記錄了下來。

    在馮立傑的家中坐了大半個小時,王清華看了一下時間也不早了,還要去富源鄉看看蘋果種植的情況,就起身告辭。馮躍進卻小生對王清華道:「王書記,是不是去幾個貧困戶家裡也走走?」

    王清華知道馮躍進是什麼意思,本不想搞這些虛套子,也不便違拗馮躍進的一片好意,何況這也是經常有的事情,體現一下領導對老百姓的關心,也是宣傳黨的愛民路線,就點了點頭道:「好吧,就走幾戶吧。」也不用多說別的。馮躍進既然提出來了,肯定是已經安排好了。

    在村長的帶領下,出了馮立傑的家門,往南一拐,走了沒有幾步,就在一個泥牆洞門的門前停了下來。進了門,卻發現院子收拾的非常乾淨,兩個人老人坐在院子裡,也不說話。

    馮躍進就跑過去,拉了老人的手道:「老人家,咱們市委王書記來看你們了。」說完,好像覺得力度不夠,又強調了一遍道:「王書記非常關心你們的生活,特地從市裡過來看你們。」

    兩個老人就呵呵地笑著,拉著馮躍進的手道:「感謝王書記,感謝黨,感謝政府。」就這三個感謝反覆說了不知多少遍。王清華就知道,就連台詞也是提前排練好的。這時王文軍一探手,把幾張鈔票塞進了王清華的手中。

    訪貧問寒,沒有一點表示是不可以的,王清華雖明知這是走形式,也是無可奈何,過去把錢塞進了老人的手中,想說點什麼,卻覺得有些違心,還是應著頭皮,避開了說錢的事兒道:「老人家,身體還好吧。」後面的照相機就喀嚓喀嚓地響了一會,攝影師也扛著攝像機圍著王清華和老人轉了幾圈。

    兩個老人還是一句一個感謝王書記,感謝黨,感謝政府。馮躍進明明知道這是程序化的東西,王清華不可能不知道,也好像害怕穿幫了一樣,忙對王清華道:「王書記,兩個老人年齡大了,沒見過世面,見了您難免激動,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接著也從口袋裡掏出二百元塞進了老人的手中,接著王文軍、梅家灣黨委書記也都做了表示。王清華的是三百,馮躍進和王文軍的都是二百,黨委書記的是一百,總共是六百元。

    從兩位老人的家中出來,又看了兩戶,都是王文軍提前把錢給王清華準備好了,然後王清華把錢塞到困難戶的手裡,接著馮躍進、王文軍和梅家灣黨委書記送上自己的錢。王清華再說上幾句關心的話,照幾張照片,錄一段像,然後就結束走人。

    在梅家灣跑了一早上,又到吃飯時間了。梅家灣黨委書記非要在梅家灣安排,王清華沒有同意,客客氣氣地說已經叨擾一次了,不能再添麻煩了。梅家灣黨委書記哪兒承受的起這樣的話,一個勁地說王書記能在梅家灣吃飯是梅家灣人民的榮幸。王清華心中就想:在你梅家灣吃飯是你的黨委書記的面子,跟梅家灣人民有個狗屁關係。

    上車的時候,王清華把馮躍進叫到了自己的車上,王文軍的臉上就訕訕的。

    出了梅家灣鄉,王清華問馮躍進梅家灣的黨委書記叫什麼?剛來的時候,馮躍進記得給王清華介紹過了,也滿臉抱歉道:「剛才忙,忘了給王書記介紹了,梅家灣黨委書記叫尤龍。」說完覺得還應該給王清華介紹詳細一些,也不知道王清華想不想聽下去,就在王清華的臉上掃瞄了半天。見王清華面無表情,就拿捏不準了,也只好繼續道:「這個馮冠,總體上來講還是不錯的,就是有時候不注意工作方法。老百姓對他可能有些成見。」說著停頓了一下,忽然來了一句:「王文軍同志對他特別器重。」手法上有些電影藝術中的蒙太奇效果。

    王清華始終未發一言,希望馮躍進能把梅家灣鄉政府鬧事的事情給自己解釋一下,馮躍進卻隻字不提。王清華就知道這裡面肯定有問題。而且聽馮躍進的意思,好像問題出在王文軍的身上。不過有一點讓王清華感覺非常納悶,自己應該沒有見過這個王文軍,怎麼會覺得那麼眼熟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