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玩轉官場

第四卷 y市官場 第五百零三章 王清華製造的群訪事件 文 / 大示申

    第五百零三章王清華製造的群訪事件

    劉寶山的意見,王清華不敢怠慢,馬上撥通了王文軍的電話。王文軍也沒有料到劉寶山會對這麼一件小事如此敏感,急忙解釋道:「王書記,是這樣的,前兩天剛下了雨,去承過縣城,有一段路不好走,我們也是怕耽誤了劉部長的行程,才自作主張了。你批評我吧。」

    王清華知道王文軍是在狡辯,可也不該在自己跟前說這種話,就訓責道:「王縣長,你少在我跟前來這一套。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肚子裡的那幾條花花腸子。」

    王文軍見瞞不住了,只好嘿嘿笑了兩聲,實話實說道:「王書記,劉部長下來一次不容易,我這不是為了表示對劉部長到來的尊重嗎。所以才臨時決定用上了警車。」

    這才是實話,王清華也不便跟他過於計較,停頓了一下接著問道:「這事馮書記知道嗎?」

    王文軍已經不敢再欺瞞了,乾笑了兩聲道:「這是我臨時決定的,所以……馮書記……還不知道。」

    王清華本還想說王文軍兩句,由於時間緊迫也只好忍了,想了想道:「這樣吧,警車既然已經來了,再撤回去也不好。你們還用警車開道,但是不准鳴笛,不准在路上喊話,一切按正常程序走。至於劉部長那裡,我再去解釋。」

    掛了王文軍的電話,王清華馬上把電話給劉寶山打了過去,把情況解釋了一下,又把自己的建議給劉寶山說了一下。劉寶山也不能做的太過分了,非讓警車回去,也只好答應了。

    和劉寶山通完話,王清華又想起梅家灣的事情來,靈機一動,就用馮立傑的手機把電話打了過去。打完了,王清華又覺得自己這樣的做法多少有些下作。就從汽車的反光鏡裡了一下馮立傑,發現馮立傑並沒有什麼反應,才稍微安慰了一些。

    停了一會還是有些不放心,試探性地隨便說道:「尤龍這個人太過分了,眼裡根本就沒有黨紀國法,市委常委的對尤龍一個鄉鎮黨委書記的處理意見竟然無法達成共識。真讓人難以理解。」

    馮立傑不知是真不知道,還是有意裝作不知道,接過王清華的話道:「王書記,其實這裡面的文章並不是處理不處理尤龍的問題,關鍵是還牽扯到了王文軍。一牽扯到王文軍,就難免不把市委的某些人捎帶進去。一步一步調查下去,事情就變得更加複雜了。弄不好就會因為一個尤龍把y市這鍋粥攪黃了。」

    王清華似是而非道:「你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幹部的圈子問題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最後都會演變成拔出蘿蔔帶出泥,不得不來個一鍋端,可是目前我們的幹部結構又不合理,陳新不接。一下子處理那麼多幹部,似乎工作一下子就沒辦法搞了。然而**問題總是要處理的,長痛不如短痛,快刀斬亂麻,也不失為一個立竿見影的辦法,只是手段有些殘忍罷了。」

    馮立傑笑了笑道:「王書記高見,長痛不如短痛,關鍵還是這個長痛在老百姓身上,如果不讓**分子短痛,老百姓就必須長痛。長期以往,我們這個執政黨遲早是要出問題的。」

    王清華沒有再接馮立傑的話茬,轉臉隔著車窗看著外面的田野風光。正是秋熟時節,到處是黃橙橙的果實和白欣欣的棉花,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五千年農業文明,這種繁榮穩定的局面不敢說是絕後,起碼可以算的上是空前了。

    老百姓是滿足的,同時老百姓也是不容易滿足的。縱向比較,我們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如果要是來個橫向比較,跟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比較,我們還處在自給自足的小農式經營階段,頂多也就算是解決了溫飽問題,何況還有很多山區,連溫飽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還有很多貧困人口和失學兒童,社會福利還無法得到保障。這些都是擺在我們眼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說不好聽一些,我們現在還沒有具備**的資格的條件的情況下,已經開始**的一塌糊塗了。**分子不是從老百姓的手中奪錢,而是從老百姓的口中奪糧,才使得**如此容易達到白熱化的程度。

    好在我們的老百姓都是世界上最善良和最具有忍耐力的,要不然,還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呢。

    由於警車開道的原因,儘管沒有鳴笛,沿線上早就被王文軍提前安排好了交警,隔一段就有一個交警在維持秩序,到了承過縣城更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所以車隊行進的非常順利,不一會功夫就進了成果縣委大院。

    按照行程安排,承過縣委要做一個簡短的匯報工作。這樣就是難怪馮躍進不大情願去富源鄉指揮接待工作了。因為馮躍進一走,匯報工作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王文軍的頭上,一次在省委領導面前露面的機會就拱手讓了出去。馮躍進的心裡豈能高興。然而因為王清華的橫生事端,馮躍進去富源鄉指揮接待工作,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下車後自然是紅地毯鋪地,小學生列隊歡迎,漂亮的禮賓小姐夾道迎接。劉寶山踩著鬆軟的地毯,邊走邊對身邊的王清華搖手道:「太過了,太過了,不應該弄出這麼大的陣勢。」王清華卻從劉寶山的臉上看到的是滿意的微笑。

    承過縣委早就在縣委大廳裡準備了幾盆清水和嶄新的毛巾,禮賓小姐帶著各位領導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到臉盆跟前,先用手試了一下水溫,或添些涼水,或添些熱水,覺得溫度剛好合適了,才讓領導擦拭一路的塵土。

    上了二樓會議室,各位領導坐定了。王文軍開始匯報承過縣委這些年在農業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貢獻。王文軍音容並茂,鏗鏘有力,字字珠玉,做了大約十分鐘的簡短匯報,劉寶山非常滿意,免不了要被承過縣委要求講幾點指導性意見。劉寶山首先是不肯講,說自己是來學習的,講指導意見愧不敢當,結果自然還是講了。第一,充分肯定了承過縣委這些年在農村基層黨建和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第二,充分肯定了承過縣縣委縣政府所做的工作;只有第三點還算是具有一些指導意義,希望承過縣縣委縣政府,不驕不躁、再接再厲,繼續為承過縣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劉寶山講完,全場一片熱烈的掌聲。匯報會議完了後,王文軍就跑到王清華跟前笑,笑了半天卻沒有說出一句話。王清華也不大理他,只是跟他鬆鬆跨跨地握了握手,就跟著劉寶山往外走。不是王清華不想跟王文軍說些什麼,而是馬上的好戲,會讓這位縣長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尷尬和無奈。

    王文軍是沒有資格總跟在劉寶山身後的,在王清華跟前露了個臉,就充當了引路人的角色。

    就在隊伍剛要走出縣委大樓的時候,一陣的騷亂,讓剛才還井然有序的隊伍馬上有些亂了陣腳了。先是走在前面的王文軍得到縣委辦公室的匯報,說老百姓堵住了縣委大門,正在跟交警發生爭執。王文軍的腦子裡嗡的一聲,差點沒暈過去,急忙問辦公室主任:「什麼情況?」

    辦公室主任焦急道:「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知道省委領導要來承過縣視察工作,堵在門口告狀。」

    「這不是他媽的操蛋嗎!」王文軍低聲吼了一句,馬上開始整理頭緒,想了想,只能求助王清華了,就轉身走到王清華的身旁,低聲將縣委門口的情況給王清華匯報了一下。

    自己一手搞的事情,自己心中自然有數了,王清華也不好說什麼,心裡早有了主意,不過還是低頭沉思一會,道:「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就要正確面對,總得想一個解決的辦法。現在老百姓已經把縣委大門堵住了,總不能為了不讓老百姓見到劉部長,就讓劉部長翻牆逃跑吧。我馬上給劉部長匯報一下,你也出去跟老百姓溝通一下,最好讓他們派出幾個代表過來談一談,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說完了,王清華又責備王文軍道:「你們的工作是怎麼搞的嗎,明知道老百姓會告狀,難道事先就不會做一些預防工作嗎。」說著去跟劉寶山匯報去了。王文軍當然也出去跟老百姓去溝通了。

    聽了王清華的情況匯報,劉寶山的臉上並沒有做出多大的反應,顯得還算沉靜,只是略微點了點頭道:「清華,這件事情,你處理的非常妥當。不能鎮壓老百姓,但是也不能讓老百姓一窩蜂都進來。即便是我們要解決問題,人多嘴雜也說不清楚嗎。」

    劉寶山必須拿出這麼一個姿態來,設讓他是省委常委呢。省委常委就要有比一般幹部更加寬宏的度量和更加處變不驚的氣概。

    王清華的心中卻竊竊地笑了笑。他想,y市的蓋子總有一天是要揭開的,市委裡誰揭開這個蓋子都不合適,那就讓劉寶山揭開吧。梅家灣的老百姓把梅家灣鄉鎮的事情給劉寶山說了,劉寶山估計也不會太在意。不就是處理一個鄉鎮黨委書記嗎。就是你沒有什麼罪,槍斃了你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是一個慣性的思維。當然發生這樣的群訪事件,劉寶山也不能不向省委匯報,匯報了省委就要拿出個解決方案了。到時候,東方晨龍隊伍估計就要進駐承過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