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官路之步步高陞

第一卷 第138章 天南的城建計劃 文 / 帶疤的蘋果

    第138章天南的城建計劃

    老董終究沒去成香港,他托露西將鑲嵌了藍鑽的那兩個長命鎖給曼尼帶了過去。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老董忐忑的心情,終於在曼波公司的賬面上多了六百萬美元之後,回歸了平靜。在這期間煤礦終於開工了,雖然現在煤炭市場還不是太景氣,但是已經有人和劉強接觸提出了購買意向,每噸給出了八十元的價格,略高於當前的煤價。在請示老董之後,他以煤礦剛剛開工,無法保證數量為由,婉言回絕了。告訴對方如果真的想購買的話,等到來年再說。老董給劉強就目前的經營方向只說了兩個字「屯煤」。劉強心中感到很不理解,挖出來煤就是為賣的,再說價格給的也不算低,難道把好好的煤放在那裡,董哥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有一次兩個人坐在一起談起這件事情來,老董只是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說話。

    就這樣日子在平淡中一天一天的過去。鄭洪斌將侵吞的贓款如數退回,再加上夏副省長的大力幫助,判了死緩,看來命是保住了;至於尚家弟兄張局長和岳處長的承諾最終沒有兌現,弟兄兩個共赴黃泉,一路上倒也不寂寞。胡學勤終於結婚了,娶得是高平縣縣委書記的女兒,婚事辦得很是排場和熱鬧。空了沒多久的組織部部長和紀檢委書記的位置,正如周衛國所預料的一樣,直接從省裡下派了兩個幹部,絕了好多人的想法。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選舉副市長沒有通過的吳繼忠,這一次竟然出任了紀檢委書記一職,人人都搖頭歎息宦海波折,只有幾個瞭解內幕的人心裡知道,吳繼忠背後的那個人算是對天南頂上火了。高速路終於竣工了,舊城改造新城興建計劃也轟轟烈烈的開始實施了,高速路的開通正如老董預測的那樣給天南市帶來了大量的人力和物流,經濟狀況得到了大力的改善。到了年底各項經濟指標進行統計匯總,天南市的經濟指標比上年提高了五個百分點,天南市的經濟指標比上年提高了五個百分點,頭一次沒有坐紅椅子,並且位於全省兄弟市裡的中下游位置。在全省工作經濟會議上,孫書記和葉省長在會議上頗為高調的的表揚了天南市的領導班子一番,當然這裡也有消除鄭洪斌事情所造成不良後果的因素在裡面。不管怎麼樣周書記和馬市長兩個人很是高興,就好像在路上撿了一個金元寶一樣,不,應該是一堆金元寶,每天笑瞇瞇的。

    轉眼間就要到了舊歷年底,這幾天老董一直跟隨著周衛國往省城裡跑,給上級領導拜年,當然年貨更是不可缺少的。當然他們不可能將省裡的衙門拜倒,省裡行局方面就由侯秘書長統一安排部署,他們要去的是省一級領導的家裡,就算這樣也花了將近一個禮拜的時間,好不容易該磕的頭磕遍了,改拜的廟拜全了,也差不多該過年了。終於在大年二十八的時候,老董能夠安安穩穩的在家了。

    回到了家裡,看到一屋子的年貨不禁又開始頭疼,煙酒還好說有四海幫著處理,可是肉禽蛋副食方面怎麼辦呢?再買個冰櫃嗎?老董撓了撓頭,他考慮了一會,得先找的地方把它們其中的一部分粗加工一下,這樣保存起來可能比較便宜,剩下的給親戚朋友分了算了。

    三十的晚上,全家在一起吃了一個熱熱鬧鬧的年夜飯,然後用時下流行的短信拜年的方式給眾人拜了一個年,當然有幾位重要的人物是需要自己登門拜年的,接下來就是今天你做東明天我請客,就連打起嗝來都帶著濃厚的酒氣。

    很快這個年在人們的記憶中慢慢的過去了,正像老董所預料的那樣,從1996年開始沉寂好時間的的煤炭市場,轉年變得欣欣向榮起來,煤價一路飆升,從六十元一噸的價格,上漲到了四百元每噸而且這只是碎煤的價格,如果是塊煤的話達到了六百元每噸的天價,劉強這個年都沒過好白白替老董擔心了一年。這些天上山聯繫他買煤的人絡繹不絕,沒幾天的功夫不管以前所囤積的煤全部賣光,就連還沒有出坑的煤都已經有人預定了,看到這一片大好的形式,劉強這一次對老董佩服得五體投地。就這樣沒用一月的時間他們的前期投資在全部收回的同時實現了純利潤。老董在高興的同時也沒忘了給劉強封了一個大大的紅包,並且給了他煤礦的一成的股份,但是這一成股份不能轉讓,只能在年底分紅。劉強在這一成股份的的激勵下,幹勁更足了。很明顯老董的錢途很光明。

    這天周建國帶上老董來到了省城,向孫書記匯報了關於天南市的短期工作思路和中長期的規劃目標,其中就城建這一部分得到了孫書記的大力肯定,表示省委會想辦法幫他們籌措一筆資金但是剩餘的部分可以在稅收上想辦法解決。最後在周建國離開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小高啊!看來我放你出去是對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次天南市的經濟能夠實現零的突破,你做的很好,但是這還不夠,你不要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眼光要再放得長遠一些,力爭在今年的年底的經濟總結會上將名次在有突破,省委可是看著呢!好好幹!」。然後拍了拍他的肩膀,將他送到門口。

    周衛國給孫書記當過秘書,知道他可是有從來不會將下屬送到門口的習慣,最多只是從座位後面站起身來,這次破天荒的這麼做會不會有什麼深刻含義,走出了省委大樓他心裡暗自琢磨,而且孫書記的話裡還有別的意思,難道這次省委之行除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不光得到了省委的大力支持,而且幫助解決了一部分資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孫書記的態度,難道我…?周衛國一時間感到心情大好,晚上邀了高書記以及省裡的一些至交好友在紫氣東來閣敘敘舊,席間高書記向周建國透露一條很重要的消息,孫書記最近不止一次的在省委會上提到他,並且對他的近期工作感到很滿意。周衛國更加應證了自己心中的預感,信號這就是一個信號。

    回到市裡第二天召集所有的常委開會,將這次的省委之行的結果向與會者作了通報,並且在周市長的授意下提出是不是成立一個天南城市改造指揮部的建議,周書記不置可否看著大家的表情,首先馬市長高屋建瓴的就成立這個指揮部先立了一個命題,,然後列舉了很多的具體實例來證明成立指揮部的重要性,最後蓋棺定論,指揮部成立是及時的是必要的是重中之重;接下來林部長發表了一番就關於成立指揮部好處的高論,說實在真不愧為搞宣傳出身,引經據典,提升高度,彷彿如果不成立這個指揮部,天南的城建計劃就會一切付諸於東流水。接下來唐市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旗幟鮮明的站到了周書記的一邊,剩下的人都復議了這項決定,就這樣天南市城建指揮部熱騰騰的新鮮出爐了,總指揮當然是周書記當仁不讓的親自掛帥,副總指揮馬雲忠老先生勉為其難的擔當了起來,底下又下設了好幾個分支機構,大家見者有份,都在指揮部裡擔任了一定的職務。這種局面皆大歡喜,反正有了功勞誰都有一份,倒了霉大家一起背黑鍋,到時候上面問起來,我們可以自豪的告訴他們,這是集體的決定。周老闆心情大好,中午安排了一頓聚餐,破天荒的宣佈今天中午可以少喝一點酒,可見周老闆心情的激動。

    老董也接到了周老闆下達的一系列任務,其中一條就是借助媒體的力量,大肆宣傳城市改造的好處,為天南城建計劃大肆造勢,讓城市改造觀念深入人心,最好能在省報佔據一定的版面,如果能上中央機關報那更是求之不得。

    老董立刻行動會同林部長,組織全市各媒體單位主要領導開會,會上積極鼓勵他們為天南城建發展建言獻策,沒過幾天天南市的媒體報道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但是主要的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全部都圍繞著城建上做文章。一時間大街小巷裡每一個人的問候語都變了,從以前的你吃了沒有變成了你拆了沒有。拆遷已成為了百姓嘴裡唯一的話題。應運而生的拆遷公司多如牛毛。當然有拆就有住,這個住的問題,就讓周維衛國傷透了腦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