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路官場

第一卷 黑河的日子 第一百零三章 萬畝茶園(二) 文 / 石板路

    第一百零三章萬畝茶園(二)

    隨著省裡在黑河鄉的扶貧試點項目的立項批准,劉思宇召集黑河鄉的十五個村的村長支書和全鄉幹部開會,在會上,劉思宇宣讀了省市縣關於在黑河鄉建設萬畝茶園基地的文件,當那些村幹部聽到省裡有近一千萬的扶貧資金投入到黑河鄉時,臉上都露出興奮的表情,更有的則在盤算如何讓鄉里把基地建在自己的村裡。至於鄉里的幹部,好多已經聽說了這件事了,其興奮的程度已漸漸減弱,只是跟著大家進行熱烈的鼓掌。

    隨後,劉思宇又從這個項目的規模、建成後的美好前景等方面向大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同時還宣佈鄉政府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就是做好這個扶貧項目的啟動準備工作,在今年之內務必完成土地的規劃和改造,茶苗的培育、以及附屬的交通、水利設施建設。從而保證明年開春能順利進行茶樹苗的移植。

    至於茶葉加工的事,鄉里準備建成五個比較大型的茶廠來承擔茶葉加工的任務,至於茶廠是由鄉政府出面修建,還是採用引資,扶貧辦進行補助扶持的方式,還有待萬畝茶園基地領導小組研究後決定。

    張高武最後對這個萬畝茶園項目的意義進行了闡述,他要求鄉幹部要高度重視萬畝茶園基地建設,積極參與到這個扶貧試點項目中去。

    這次會後,劉思宇的辦公室就從來沒有斷過人,這些人都是來自各村的村幹部,他們的要求也很簡單,就是希望鄉政府把他們村的土地納入萬畝茶園中去。剛送走大坪村的村長,統山村的黃玉成和宋寶國就走了進來。

    看到是他倆進來,劉思宇熱情地從椅子上站起來,向兩人伸出手來,親熱地握了一下,招呼兩人坐下,又親自替二人各倒了一杯水。

    雖然黃玉成宋寶國和劉思宇關係一直很好,他們現在還在替劉思宇管理著那上園圃,但那時劉思宇還只是一個鄉黨委副書記,沒想到短短一年不到時間,劉思宇竟成了黑河鄉的正鄉長,同時還真的說到做到,把從鄉政府到統山村的公路修通了,這讓兩人對劉思宇產生了發自內心的敬佩,不但是他倆,就是在全鄉兩萬多老百姓當中,劉思宇的威望也是如同火箭般地上升,各種版本的傳言在黑河鄉的地盤上到處流傳。

    自從上次聽到劉思宇說鄉里有一個萬畝茶園的項目,他倆在回去的路上就一直在盤算著是不是找劉思宇把統山村也納入進去。

    現在從鄉政府回統山村,比以前方面多了,山上有兩戶人家買了小四輪,趕集的日子就從統山村的湖邊到鄉政府裝人跑運輸,其餘時間則幫著統山村和山腰的幾個村運點磚瓦等修房子的材料。而宋寶國手裡有上次劉思宇分給的賣蘭草的錢,還有幫劉思宇管理園圃也有不菲的收入,看到劉思宇騎著摩托車很是拉風,就到城裡去買了一輛俗稱油啄母的摩托,劉思宇讓凌風幫他弄了個駕證,上街的時候就騎著,感覺很是不錯。

    這次他拉著黃玉成一起來,看到劉思宇對他倆還是一如既往的熱情,原本求人的那點拘束也就不見了,接過劉思宇遞過的紅塔山,點燃狠吸了一口,宋寶國說道:「劉鄉長,我知道你最關心我們統山村的發展了,自從你來到鄉政府後,我們統山村的面貌那是一天一個樣,村民們都在念叨著你的好,你看這次是不是把我們村也納入萬畝茶園的範圍?」

    這宋寶國先真誠地捧了劉思宇幾句,這才說出了兩人這次來的目的,說完,兩雙眼睛期盼地盯著劉思宇。

    關於這個萬畝茶園項目,劉思宇已在心裡想好了方案,只是時機未到,他連張高武書記都沒有透露,張高武還在心裡認為劉思宇是因為自己墊付的五萬多元沒有報帳,對張中林縣長過多插手扶貧項目的事產生看法,工作有點消極呢。

    「你們村也想種茶葉?」劉思宇望了他倆一眼,說道。

    看到劉思宇的眼裡並沒有什麼表情,宋寶國心裡有點打頓,暗道:難道劉鄉長不贊成我們村種茶葉?不過話已出口,也不好收回,就不好意思地笑道:「劉鄉長,我和黃支書都是很少出門,也不知道這種茶葉需要什麼條件,更不知道我們村是不是適合種這東西,這不,我和黃支書商量了一下,到你這裡來討主意來了。」

    旁邊的黃玉成趕緊點了一下頭,附和道:「就是,劉鄉長你是瞭解我們村的,你認為我們村該做啥我們就做啥,我們聽你的。」

    劉思宇沉吟了一下,這才說道:「老黃老宋,我們都是老交情了,我就不遮著藏著,你們這統山村啊,我看這萬畝茶園還真沒你們的戲。」

    宋寶國和黃玉成對視了一眼,臉色便暗淡下來。

    劉思宇接著說道:「不是我不幫你們,茶葉這個東西,我專門查過資料,而且也請教過這方面的專家,這種植物並不適合在海拔超過一千米的地方生長,當然也不是不可以種,不過這茶葉的製作需要的是茶樹發出的新芽,你想,你們那裡的樹木發芽比山下遲了近一個月,山下可以采三季,而你們那裡如果種的話,只能采兩季,而且質量也不好,你說如果真的要種茶樹,是不是比山腰的收入少得多?」

    兩人聽了劉思宇的話,這才明白不是劉鄉長不幫自己,而確實是自己那個地方不適宜種茶樹。

    看到他倆失望的神情,劉思宇安慰道:「老黃、老宋,你們也不要失望,我過段時間我好好幫你們想一下,看有沒有什麼適合你們那裡的項目。」

    兩人聽到劉思宇答應幫他們想項目,這才高興起來,隨後三人又商談了一下園圃裡的事,這園圃在劉思宇的示意下,已平整出了大片的土地,準備進行桂花樹和小葉榕的扦插培植,同時也移植了一部分較大的樹木,特別是修公路時,在步遠的幫助下,凡是因修公路需要砍去的有價值的大樹,宋寶國都在劉思宇的示意下出面買了下來,然後向步遠借車挖出運到園圃裡種起來。

    一條公路修下來,園圃裡的大樹足足栽了一大塊地。

    當然也在收購村民挖來的蘭草,不過宋寶國和黃玉成也分不清蘭草的好壞,全憑感覺買下,種在園圃裡,劉思宇上來看到有價值高的,就挖出來搬到林志超的後花園種起來。

    只是公路修通後,有一批專門從事蘭草生意的人跑到了統山頂,開始收購村民家裡的蘭草,園圃裡收到的就都是村民賣不出去的蘭草了。

    九月份,黑河鄉的扶貧項目正式啟動,省扶貧辦的黃海根自告奮勇帶著幾個人參加啟動儀式,在這之前,扶貧項目工作組在徵得蘇向東和張中林的同意後,由縣扶貧辦曹建中主任到平西農業大學請了幾個茶葉專家,專門到黑河鄉進行實地考察,最後決定把河西四個村和村東兩個村納入萬畝茶園基地建設範圍,鄉政府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實地測量,做好農民工作,請技術人員規劃茶園建設和道路水利建設,同時著手準備對農民進行茶園和種植管理培訓。

    啟動儀式在鄉政府的大會議室裡舉行,萬畝茶園基地建設領導小組的成員全部到會,市扶貧辦的主任廖遠方出席會議,省扶貧辦則是黃海根科長到場。

    在這次大會上,蘇向東書記代表紅山縣縣委縣府向省市的領導保證一定按文件要求管好用好扶貧資金,建設高質量的萬畝茶園,使之真正起到扶貧一處,脫貧一處,致富一處的作用。張高武書記則代表工作組,表明了自己一定盡全力搞好這個項目的決心。當然,省裡和市裡的扶貧辦領導也免不了提些要求。

    會後,劉思宇陪著黃海根到了統山頂,指著山下的土地,向他介紹了規劃中的萬畝茶園的地方及大致範圍。

    黃海根站在統山邊的懸巖上,看到山下滿目青綠,一條彎曲的河流在群山中緩緩流過,而這時夕陽正要落山,天空一片深藍,與大城市的喧囂完全是另一種境界,不由得心曠神怡,覺得這裡彷彿世外桃源一般。

    送走黃海根後,張高武和劉思宇就忙著讓萬畝茶園涉及的農戶抓緊時間清理土地上的農作物,有些小塊的土地也要進行改造,使之形成較大的地塊,縣農業局支援的技術人員每天到田間地裡去進行指導。

    按照文件的要求,農民每改造出一畝符合要求的茶地,扶貧辦將補助現金一百元,有了這筆補助,農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涉及到了幾個村開始了熱火朝天的茶園改造工作。

    這天,劉思宇剛到辦公室,杜清平就跑了過來,看到杜清平的樣子,劉思宇知道又有事情發生了。

    果然,杜清平是來向他匯報縣農業局的技術人員今天已經全被撤回縣裡的事,至於原因,杜清平在他們離開時把自己的一個同學拉到一邊,詢問了一陣,這才知道是因為縣扶貧辦承諾的生活補助沒有到位,使他們在黑河鄉的生活成了問題,他們不得不提前離開。沒有向黑河鄉政府打招呼,是他們體量張高武和劉思宇的難處,知道他們是有心無力。

    得知技術人員已經離開,劉思宇心裡暗喜,杜清平看到劉思宇陷入了沉思,就悄悄退了出去,劉思宇在屋裡抽了一支煙,這才上樓向張高武的辦公室走去。

    看到劉思宇進來,正在屋裡來回走動的張高武眼睛一亮,忙說道:「思宇鄉長,縣農業局支援的技術人員已經離開了,你聽說沒有?」

    「我剛聽說,這不,我就是來向你匯報這件事的。」劉思宇答道。

    「你看,這都成了什麼事?現在是茶園土地平整的關鍵時間,這農業局的人也真是,說走就走,連招呼也不打一聲。」張高武氣憤的說道。

    「可能他們也有說不的苦衷,張書記,我看發生了這樣的大事,我們還是向張書記匯報吧。」劉思宇歎了口氣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