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路官場

第一卷 黑河的日子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華村(一) 文 / 石板路

    第一百一十二章新華村(一)

    調令到了黑河鄉,張高武看到杜清平被調往市政府辦公室,一時被震住了,他知道這一定是劉思宇在背後操作的,不然的話,憑杜清平一個普通的鄉幹部,想調往市裡,而且還是市政府,那簡直比登天還難,只是這劉思宇在鄉里正是用人之際,為什麼會把自己培養的親信想方設法調到市裡,這裡面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內幕,只是自己想不出來。

    不過,自己的鄉里有人調往市政府,畢竟是一件好事,到時去市政府辦事,多一個熟人不是。張高武就和劉思宇商量要給杜清平餞行。

    這幾天杜清平在鄉里可算是體會到了眾人仰慕的滋味,很多鄉幹部老遠看見他就熱情打招呼,對他調往市裡表示祝賀,而且言語之間,似乎友誼無比深厚,還有好多人爭著請客。

    孫雪對杜清平調往市裡的事,心裡很高興,比自己調走都高興,那些女同事不時圍著她,不斷表達著自己的羨慕,更有的還在教她如何拴住杜清平,最好是馬上結婚,以免他在外面心變野了。

    不過孫雪知道杜清平有今天,都是因為有了劉鄉長的幫忙,看來當初杜清平跟著劉思宇,那是跟對了,不然的話,現在有可能還只是鄉黨政辦的一個辦事員,她和杜清平私下說話的時候,在心裡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以後凡是劉鄉長的事,就是再難也要做到,劉鄉長說東,他們絕不往西。

    在給杜清平餞行的酒席上,張高武深情地說道:「杜清平同志能得到組織的信任,調往市政府辦公室,這不但是他的榮耀,也是我們黑河鄉的光榮,今天這頓酒後,杜清平同志就是市裡的領導了,我代表黑河鄉全體幹部群眾,歡迎杜領導隨時回娘家來看看。來,為了表示對杜清平同志的祝賀,我們大家敬他一杯。」

    杜清平還從來沒有享受過這種眾星捧月般的榮耀,當下臉色微紅,兩眼有點濕潤,和大家喝了一杯後,他趕忙端起酒杯,對張書記說道:「張書記,不管小杜我今後走到哪裡,我都忘不了你對小杜的關心培養,沒有你的教導,小杜也沒有今天,你永遠是我的領導,我敬你一杯。」

    張高武大笑著和杜清平碰了一杯,然後杜清平又敬了劉思宇一杯,不過他沒有過多的語言表達,畢竟一切都在酒中,有些話不說兩人都知道。

    這次酒席,以杜清平醉倒而告終,凌風和田勇把杜清平扶回去,孫雪心疼地跟在後面,到了家裡,替杜清平脫下衣服,替他蓋好被子……

    第二天,張高武讓鄉里的小車把杜清平送到市裡,杜清平就正式到市政府辦公室綜合科上班了,不過他因為是新人,負責辦公室的一些雜事,並沒有安排給領導當秘書。

    每到12月,鄉里的工作都異常的忙,農稅提留的催收,迎接縣裡的各項檢查,年終總結之類,讓鄉幹部們忙得不亦樂乎。

    這天,黑河鄉黨委擴大會召開,這次主要是研究如何完成財政徵收入庫的問題,現在離96年結束只有二十天了,這農稅提留的任務還只完成了90%,剩下的都是一些困難戶釘子戶,往年因為農稅提留款的徵收最多只完成了85%,就把這群人忽略了,但今年不同,首先是河對面的幾個村,因為路修通後,兩個採石場開工,很多村民都到石場去做工,每月有兩三百元的收入,農稅提留款都痛快地交了,只有少數幾家,家裡沒有勞動力,不能到石場上班,也找不到其他門路,面對這幾百元的農稅提留款,覺得是一筆巨大的數字,無法完成。而萬畝茶園涉及的幾個村,因為茶園改造鄉扶貧辦給了補助,所以這農稅提留款也收得差不多了。只有靠近鄉政府的新華村,農稅提留的完成情況還不到60%。

    在會上,聽到財政所長蔣興財和農經站的謝朝前主任通報農稅和提留的完成情況後,劉思宇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新華村的完成情況也太差了,嚴重拖了鄉里的後腿,雖然今年鄉里的財政收入較上年增長了30%,但那主要是兩個石場上交的資源費和磚廠上交的承包費什麼的,農稅這一塊的增幅並不大。

    如果這個新華村的農稅提留收不起來,就怕開了頭,明年其他村都這樣,那鄉里的工作就被動了。

    劉思宇邊聽邊在本子上記,按照分工,這財稅可是自己負責的,前段時間,自己忙於修公路和建萬畝茶園的事,這一塊的工作就交給李竹馨盯著,其他村的村長支書很支持李竹馨的工作,和包村幹部一起,經常走村串戶,工作做得不錯,沒收上來的都是一些困難戶,只有這新華村,效果不大。

    這萬畝茶園的建設已走上正軌,只等明年開春茶苗移栽了,現在只要把制茶廠建立起來,其他的工作就簡單了。

    看來自己應該親自來處理新華村這個老大難的問題了。

    蔣興財和謝朝前匯報完後,張高武看了看大家,說道:「今天專門把大家找來,就是商量如何解決農稅提留收尾工作的事,大家都發表一下看法。劉鄉長,你先說說?」

    看到張高武點了自己的名,劉思宇抓起桌上的煙,給每個同志丟了一支,一包煙就只有幾支了,笑著說道:「還是讓其他同志先說說吧。」

    「也好,顧副書記,你先說說吧。」看到劉思宇沒有準備馬上發言的意思,張高武轉過頭,對顧季年說道。

    顧季年剛接過劉思宇丟過來的紅塔山,他啪的一下打燃一次性打火機,把煙點燃,吸了一口,這才開口道:「既然張書記點了我的將,那我就先說說自己的看法。今年我們鄉里的財政收入,較往年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這和張書記劉鄉長的努力工作分不開的,照這種趨勢下去,我們鄉里的日子會越過越好。至於這個新華村的農稅提留徵收,我認為大家要認真研究一下,想出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不然的話,如果其他村明年都向新華村看齊,那我們的工作就會很被動,當然,在這裡,我並不是要批評這個村的包村幹部和村長支書,大家都知道,這個村的人比較難纏,每次去收農稅提留,他們都會有一大堆的理由和你胡扯,不過我想只要我們下定決心,就一定會解決這個大難題的。」

    聽了顧季年的話,副鄉長鄭國風接過話頭說道:「我是這個村的聯繫領導,這個村的農稅提留完成得不好,我負主要責任。說實話,我現在都有點怕和這個村的人談事了,這個村的人講歪歪道理特別厲害,往往我說一句,他們就會找出十句話來反駁,我是常常被他們弄得焦頭爛額的。」說到這裡,鄭國風無奈地搖了搖頭。

    當下就有幾個幹部跟著附和,只有李竹馨和田勇還有冷遠明沉著臉沒有說話。

    隨後很多幹部都發言表示這個村的工作難做,等大家都說得差不多了的時候,劉思宇合上面前的筆記本,抬頭看了一眼大家,這時所有的人都靜了下來。

    這段時間劉思宇所表示出來的強勢,讓全鄉的幹部都有點畏懼,況且杜清平只不過緊跟了劉思宇一年多,就調到市裡去了,也讓很多年輕的幹部心裡產生了想法,很多人都在慢慢地向他靠攏。

    「剛才很多同志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都希望鄉里能想辦法採取措施,解決新華村這個老大難,這說明我們的幹部都關心鄉里的發展,都在為鄉里的工作出謀劃策,這是一個好現象,只要我們全體幹部都行動起來,我們鄉的工作就會越來越好。

    至於大家說到的新華村,我的看法是這個問題不能再拖,鄉里一定要想法解決,不然明年其他村開始效仿,我們的工作就被動了。

    至於如何解決,我的意見是成立一個強有力的工作組,進駐新華村,迅速搞清老百姓不願交農稅提留的原因,如果他們的理由有道理,該我們鄉里解決的,盡量想法解決,如果那些理由是無理取鬧的,我們先做宣傳說服教育工作,如果還沒有效果,就要對那些有能力交農稅提留的人採取強制措施。「

    大家看到劉思宇態度如此鮮明,心裡都在叫一聲好,對這個村,很多幹部都有體會,特別是這個村的人特別團結,只要你惹著一人,往往就是幾十個人圍了上來,還有幾個六十多歲的老年人雜在裡面,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很大的糾紛,現在劉鄉長已下了決心,或許他真的有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張高武聽了劉思宇的發言,接過話題說道:「剛才劉鄉長說得很好,我們當幹部的就是要善於做群眾工作,就是要敢於迎難而上,這個新華村的事情如果不能很好解決,將會給鄉里的工作造成極壞的影響,我同意劉鄉長的提議,鄉里成立農稅提留徵收小組,建議由劉鄉長親自掛帥,其成員也由劉鄉長確立,我在這裡說一句,成立這個小組是為了鄉里的工作,凡是抽到的人,必須無條件服從劉鄉長的調遣,包括我。」

    聽到張高武如此高調支持自己的工作,劉思宇向張高武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然後調整了一下思路,說道:「既然張書記已經表態了,我也就不客氣了,下面我點名,希望點到名的同志,這幾天辛苦一下。」

    看到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劉思宇開始確定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劉思宇

    副組長:鄭國風李竹馨

    成員:田勇蔣興財謝朝前王軒成凌風

    本來鄉里的這些事,派出所一般是不參與的,不過劉思宇點了名,凌風自然是不說二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