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官屠

第三卷 初露崢嶸 第八十一章 白水河電站(中) 文 / 幻狐

    第八十一章白水河電站(中)

    南渡江邊的臨江樓,是芝蘭縣最有名的酒樓,據說三國時期這裡便有臨江樓了,不過現在這座樓肯定不是那個時候建的,但也有了上百年的歷史,當然了,這個時間都是當地人這麼說的,尤其是臨江樓的木板牆上掛的字畫,都在言說臨江樓的歷史。

    臨江樓並不在縣城範圍之內,而是距離縣城中心約近十里的郊外,依山傍水,坐在二樓臨窗處,可以俯瞰江水,視力好的話,甚至能夠看清南渡江中的魚蝦戲水,聽臨江樓的服務員說,以前經常有人買上一罈酒,一盤鹽水花生,坐在二樓憑欄垂釣,甚至一坐就是整天。

    因為距離縣城有些距離,來回折返浪費時間,所以臨江樓不但經營酒菜主食,還兼顧旅館生意,雖然與城裡不能相比,生意卻也能過得去。

    品嚐著南渡江的清蒸鯉魚,喝著內供的藍山玉液酒,陳子華的心情難得清爽了一番。

    最近工作都慢慢走上了正軌,他也不似才來時那麼繁忙了,今日個卻是陪倩華酒業的技術總監徐巡航來談關於創建酒廠的芝蘭分廠事宜的。

    「陳書記,這臨江樓雖然不似這裡的人吹得那麼玄乎,卻也是有幾分意境的,尤其是這座半新不舊的木樓,但要說這座木樓有上百年的歷史,那就純屬瞎吹了。」徐巡航已經不似第一次與陳子華見面時那麼拘謹了,說起話來,很有些揮灑自如的味道。

    「哈,那不過是牽強附會而已,聽聽也就罷了,做不得真,」陳子華笑了起來,「硬要說百年歷史的話,這座樓的地基應該是百年歷史以上了。」他到芝蘭後,曾經仔細研究過芝蘭縣的縣志,對臨江樓有些瞭解。

    「其實這裡原來並不只一家臨江樓,還有更有名的一家望江樓,建在半山之上,佔地是臨江樓的數倍,後來都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了。」陳子華微微歎息了一聲,臨江樓佔地不過幾畝,還都是江邊岩石之上,若是也在半山,佔地哪怕只有半畝,也早就被人給扒了,不過這涉及到國家的一些政策和那段特殊的歷史,他不便宣之於口罷了。

    「可惜南渡江污染嚴重,已經沒有魚蝦戲水的景觀了,不然的話,這裡還真的很有開發價值呢,」隨同徐巡航一起來的,是酒業公司的一名行政助理,也是負責分廠考察的,對南渡江邊的風物倒是非常的欣賞。

    陳子華聞言不禁苦笑,芝蘭縣幾乎沒有什麼基礎工業,招商引資更是無從談起,前面幾任書記均是碌碌無為,倒是前任縣長做主,引入了一家造紙廠,以芝蘭縣豐富的林木資源為原料,生產木漿紙,如今已經成為芝蘭縣獨大的私人企業,每年上繳的利稅,幾乎佔了芝蘭縣百分之二十的財政收入,那位縣長也因此而晉陞為隴東市副市長,分管隴東的經濟開發。

    在陳子華眼裡,這家造紙廠純粹就是個禍害,是對芝蘭縣林木的瘋狂掠奪,以極低的成本獲得原材料,又將大量的污水排入南渡江,對南渡江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害,至於上繳的利稅,相對於那些低廉的林木,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這次調整常委分工,便將陳紅梅和蒙海亮進行了調換,負責生態環境的工作交給了蒙海亮,由他負責牽頭,與政府那邊分管環境保護的副縣長,一起督促環保局加緊對造紙廠的查處,最好能將這家廠給弄關閉了。

    為了這家紙業公司,蒙海亮最近已經焦頭爛額了,包括常務副縣長謝映銘,都被楊文生叫去給訓了一頓,當然了,背後推動的,依然是陳子華,只是他不想去當這個黑臉,處理造紙廠,不光得罪的紙廠老闆,還有那位主管經濟的副市長,甚至與之相關的其他人。

    楊文生如今便是陳子華手中的一把刀,他想怎麼用就怎麼用,這個楊文生還非常的有眼色,陳子華只是稍微提了提,他就知道陳子華的意思是不光要根除造紙廠的污染,恐怕是要對整個紙廠的利益集團下刀子了。

    「南渡江的環境很快就會好轉,縣裡正在對污染源進行處理,只要沒有了污染源,南渡江的生態環境馬上就會好轉的。」陳子華對這個還是很有信心的,蒙海亮就屬於那種為了媚上不擇手段的人,所以當初才會將環境保護的工作交給他。

    徐巡航卻道:「對南渡江我沒興趣,陳書記,我看上白雲山了。」

    陳子華苦笑道:「白雲山是白水河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如今縣裡正在論證開發白水河水力資源,所以,這個地方有些不好辦。」

    徐巡航卻道:「芝蘭縣的自然環境雖然不錯,但最好的水質卻出在白雲山,那裡沒有經受過絲毫污染,水質清冽,是釀製玉液酒最好的水源了,而且,白雲山高山湖泊、冰川遺跡都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作為倩華酒業的高層,徐巡航多少知道一點兒陳子華與公司的關係,尤其是陳子華從藍山剛離開,周春書記就將酒業公司裡面屬於藍山集體的股份,全部賣給了控股方倩華股份公司,只要求每年公司能夠給藍山縣一定的玉液酒配額,這裡面的事情可就頗為耐人尋味了。

    如今的酒業公司所屬藍山玉液酒廠已經成了倩華公司獨資掌控了,而徐巡航等人也就成了公司聘請的高級員工了,因此,現在她考慮的,實際上就是陳子華自己的利益。

    對於自己與倩華股份公司的真正關係,陳子華其實還是十分在意的,他實在不願意讓人知道這家公司實際上是他的,但一些早期的高級員工和親近的人,卻無法避免,比如吳明和陳大海,比如徐靜芸、弗蘭卡,還有眼前的徐巡航。

    「你先做一個計劃書和項目分析報告,等你們公司高層批示之後再拿來洽談白雲山的開發,暫時不談這個吧。」陳子華擺了擺手,他還要等隧道工程的測量數據和測評報告,白水河水電站的論證分析,若是再加上白雲山的開發,攤子未免鋪的太大。

    除過隧道工程還需要論證測繪之外,白水河的梯級開發與白雲山的旅遊資源開發,總計需要投資將近十個億,這是陳子華請有關專家做過的大略估算,成本回收的時限暫時還很難說,一切都要看大隧道工程是否順利可行,若是不能開鑿這麼一條隧道的話,白雲山的旅遊開發價值也會大大縮水。

    徐巡航道:「即便不談白雲山旅遊開發,酒廠的選址總得談談吧?白雲山的水質化驗之後,非常理想,除了釀酒之外,還可以建一家純淨水廠。」

    「純淨水?」陳子華心裡暗暗好笑,自己怎麼把這個給忘了,這可是真真正正的暴利行業,一直到十年之後,街上一瓶普通的冰鎮礦泉水也要三塊五角,而成本,除了包裝和運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個時候,絕大多數人還沒有養成喝純淨水的習慣,甚至很多人都不曉得有純淨水這個概念,隨著芝蘭縣純淨素潔的自然景觀的宣傳,想必投資純淨水廠,也是一個極佳的發展途徑了。

    「貪多嚼不爛,還是把精力集中在酒廠的擴建上吧,不要把所有的路都自己一個人給佔了,那樣是不行的。」陳子華淡淡的笑了笑,同時,自己也凜然驚醒,開始考慮是不是把水電站的建設,交給華源集團來做。

    京城之行後,他對華源集團實在沒有什麼好感,或者說對那些所謂的高門大戶子弟看不順眼,所以,在白水河水電開發上,他幾乎從來沒想過引進華源集團,甚至都考慮自己的公司投資建電站了,卻沒有想過李家的家族企業華源集團。

    與徐巡航大概敲定了一些意向之後,陳子華讓她去找馮雅君,招商引資這塊還沒有敲定負責人,暫時還是有馮雅君在做,陳子華打算公路和梯級水電站項目決定下來之後,再專門組建一個負責招商引資的綜合辦公大廳,將後世的一些經驗直接引用過來。

    回到辦公室,副書記白文斌已經等著他了,將手裡的文件夾放在桌面上,白文斌道:「書記,這是縣裡邀請省有關專家做的測評報告和論證分析,白水河梯級水電站開發,完全可行,建成發電之後,每年可為我縣提供一億千瓦以上的電力。」

    陳子華用手撫摸著文件夾,慨然道:「辛苦了,文斌書記,等我認真看過之後,就到省裡去申報項目,順利的話,下半年就可能破土動工,你要有個準備,到時候各方面的協調,還得你親自負責,尤其是拆遷移民,要有充分的準備。」

    白文斌臉上的疲乏之色瞬間消失無蹤,精神抖數的回道:「放心吧,書記,我一定做好下面的安置工作。」

    看著白文斌出去,陳子華猶豫了一會兒,終究拿起桌面上的話筒,撥給了遠在華都的岳父李援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