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官屠

第三卷 初露崢嶸 第二百○一章 誰是黑手? 文 / 幻狐

    第二百○一章誰是黑手?

    寬敞的轎車裡面,陳子華翻看著當天的報紙,隨意的跟李陽聊著天,「聽說你打算下部隊?有沒有定下來去哪兒?」早上起床後例行打了一圈電話,妻子李倩蓉還是沒有聯絡到,又在電話裡面跟邢雲峰等人告了別,這才趕往林安東的辦公室,拿到批文之後,兩人就一些具體細節稍微交流了一下,就被李陽送往機場。

    李陽一邊開車一邊道:「林主任的任命已經定下來了,馬上就要公示,我在警衛局也已經五年了,也到了下部隊的時候,」輕輕歎了口氣,接道:「家裡安排我去金陵軍區,有大舅照應著,應該進步的快一點兒吧。」

    陳子華搖搖頭,道:「你當初壓根就不應該直接去警衛局,」將報紙收了起來,從兜裡掏出兩支雪茄,自己一根遞給李陽一根,「要讓我說,就應該先去地方基層鍛煉,等晉陞到一定級別了,然後再去參軍,肯定在部隊裡面升得飛快,而且起點也會高上很多。」

    李陽愣了一下,苦笑道:「哥,地方上能像你這樣晉陞的,我還沒見過呢。」李家這一代的培養重點李紅楓,在部委呆了好幾年,已經是正處實職了,這次到地方掛職紀委書記,想解決副廳的級別,到現在都還沒啥動靜呢,最近他還聽說,李紅楓要是再弄不出成績,就只好動用家族的力量,幫李紅楓搞政績了。

    說心裡話,李陽以前是極為佩服大堂兄的,但自從出了這個二姐夫之後,慢慢的便覺得大堂兄有些太遲鈍了,若是李紅楓有陳子華一兩成的本事,在紀委書記的位子上恐怕早就竄上來了,那政績還不是一撈一個准?可惜啊,白白擁有了整個家族的支持。

    最難能可貴的是,陳子華關鍵的幾次晉陞,都沒有借助李家的任何臂助,二十多歲的副廳,這是一個足以讓人仰望的成就。

    只是李陽卻不知道,正因為陳子華妖孽一般的躥升,連李家內部都有了一些反對之音,這次之所以將陳子華孤身仍在隴東,未嘗不是因為家族內部的原因,而李援朝和韓冰塵之所以沒有反對,也有他們的考量,一方面不願意家族內部鬧矛盾,讓人說他們夫妻不公,另一方面對陳子華來說,也是考驗。

    不管怎麼警告,陳子華始終如一,走到那裡都是鋒芒畢露,一點兒虧都不吃,順利的走到副廳位置上,幾乎沒有受過任何挫折,這對於他今後的發展,沒有任何益處,將其放在隴東錘煉,也是想讓他吃點兒虧,等到磨去了稜角,再準備大用的。

    他們卻不會想到,陳子華是那種愈挫愈強的性子,要麼成功要麼毀滅,極容易走極端,在察覺有被拋棄的趨向時,立時就採取極端措施,準備陰管玉和一把,通過管玉和掌控隴東局勢,同時將楊建勳踩得永遠無法翻身,幸虧楊建勳突然死了,不然的話,後邊還不知道會發展成啥樣子,這次曾華和林安東先後入主關西,對陳子華來說,卻又是一次機遇。

    陳子華聞言一愣,隨即便是一陣苦笑,他的青雲直上,說起來借力最大的還是林安東,沒有林安東,他的基礎也不會那麼好,機緣湊巧之下,幾乎抓住了每一次機會,尤其是最後一次進步,貝家原本是攝於李家的背景,才挖了坑給自己,卻不料反而成全了他,反而讓貝家自己栽了個大跟頭,打算渾水摸魚的幾個,也都沒有落下好下場。

    如今這個時候其實才是他進入官場一來最大的考驗,不光有楊家的打壓,還有李家內部的考量,這次來京城,他已經大致明白了李援朝的苦心,同時,對於自己在隴東的安排,也慢慢的期待起來,陰差陽錯之下,他以為被李家徹底拋棄,所以為了爭取主動,做了不少過分的事情,但現在看來,卻是未雨綢繆了。

    李家即便沒有完全拋棄他,現在也無法借助李家的任何力量了,只有自己度過了眼前的難關,重新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後,才能逐漸被李家的人認可,從而走進李家的政治團體,甚或成為團體的核心人物,因此,在隴東爭奪主導權的行動不但不能放鬆,反而還要加快,而新近上任的省委書記曾華和即將上任的省長林安東,將會是他最大的助力,同樣的,為了獲得兩位大佬的資助,不但要與楊家的勢力作對,還要保證楊家在關西能對省委書記曾華和省長林安東形成一定的壓力才成,否則的話,自己可就失去優勢了。

    一旦楊家的勢力被徹底顛覆,省委書記曾華與省長林安東的關係再好,也會逐漸出現矛盾的,到時候,自己夾在兩位大佬之間,那不是左右逢源,而是老鼠鑽風箱,受不完的夾板氣,弄不好就是一個車毀人亡的下場。

    這個度如何把握,就要看他在其間如何運作了,想起即將上馬的高新技術開發區,陳子華臉上隱隱露出一絲笑容,這可是一個好工具啊,單是看看京裡這幫如狼似虎的公子小姐,就能預見即將到來的爭奪會如何激烈。

    一直看著陳子華緩緩的登上飛機,李陽才駕著車離開機場,返回家裡,意外的,看到堂兄李紅楓和三叔家的兩個堂兄弟都在家裡,打過招呼之後便問道:「大哥,啥時候回來的,也不說一聲,我好去接你。」李紅楓在東北的一個地級市掛職,當紀委書記,只是才上任幾個月的工夫,不知道出了啥事兒,居然跑回來了,尤其是還有三叔家的兩個堂兄弟,他們三人可是李家下一代傾力培養的接班人,都在走從政的路子。

    李紅楓晃了晃頭,道:「剛到家不久,對了,子華上飛機了?」他跟陳子華是中央黨校的同學,多少有些交情,雖然對於陳子華的快速晉陞不無嫉妒之心,更多卻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不同於家裡其他人,他從來不認為陳子華的進步是依靠了李家的背景。

    李陽「嗯」了一聲,臉色有些不大好,儘管不大關心家族裡面的事情,但很多事情他還是一清二楚的,這次母親回京升任副總理,隨即家族重新佈局關西,與幾大政治團體進行私下交易,他多少還是知道一些東西的,比如三叔家的堂兄李默,如今在江東省某縣擔任副縣長,就是與楊家交流之後的結果,同樣的,楊家的一些人開始陸續進入關西。

    甚至李倩蓉突然出去執行任務,都與家裡的一些安排有關,在關西省國安局擔任處長的表兄,也被調回京裡,這其中要說沒有針對陳子華的因素,李陽是一點兒都不相信的,因此,面對三位堂兄弟的時候,就擺不出啥好臉色了。

    李援朝沉下臉,瞪了李陽一眼,道:「馬上就要去野戰部隊了,還不去準備準備?」

    李陽聞言,立時乖乖的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他的手續也已經辦的差不多了,不但要去京裡的朋友逐一告別,還有林安東那裡和一些家裡的故舊,都要去走動走動,耽誤下來也不是三言兩句就能完畢的,怎麼地,估摸著也得好幾天。

    李援朝待李陽出去了,方才回過頭看了看三個侄兒,心裡說不出是一種什麼滋味兒,琢磨了一會兒才道:「李默,去江東之後還習慣吧?」為了安頓這個侄兒,他可是煞費苦心,既要能夠達到鍛煉的目的,也要讓他不至於太過依靠家族,唯恐他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李默笑了笑,道:「二伯,侄兒可是正兒八經的中央黨校畢業生,若是連一個小小的副縣長都幹不好,豈不是太廢柴了。」不同於陳子華的那種輪訓,李默確實有驕傲的本錢,可惜這些都是通過家世得來的,而且空降下去做副縣長,前途如何,還真不好說。

    李援朝聞言微微皺了下眉,不過無論是;李默還是李紅楓,都沒有注意到,反而是李默的弟弟李正從這個頗為嚴正的二伯臉上看出一絲憂色,他不同於哥哥,雖然也上了黨校,不過起點要低上一些,如今在南雲省的一個偏僻鄉鎮上當副鎮長,而且已經幹了一年多了。

    看到伯父的目光掃過來,李正忙道:「侄兒在鎮上雖然還有些困難,但比起初到之時,卻要順利上不少,與鎮長和書記的關係也還尚可,不過想做些實事兒,還是很難。」人生地不熟的,空降下去做沒有多少實權的副鎮長,雖然背後的勢力硬扎的嚇人,但沒有真本事,也是很難衝出來的,這一點上,沒有多少基層經歷的李正,可是有著深刻的體驗。

    略微猶豫了一下,李紅楓道:「二叔,要不讓李正到隴東去?」

    李援朝聞言先是一怔,隨即沉默下來,讓李正到陳子華的轄區去任職,確實是個不錯的建議,當初李玉琳就曾經提出過,她的華源公司在芝蘭有工程,自然明白陳子華的強勢,有他罩著,李正也好李默也好,都會有不錯的發展,可惜……

    出了飛機場,陳子華坐在紅旗轎車的後排,翻看著孫莉準備好的當地主要報紙,重要的新聞和需要關注的文章都已經用筆做了記號,能節約大量的閱讀時間,這些事情孫莉早已做得駕輕就熟,趁著看報的工夫,孫莉在旁邊低聲道:「陳書記,聽說東峰嶺鄉的副鄉長案情有了新的進展。」因為有陳子華的吩咐,關於楊建勳案子的後續情況,孫莉十分關注。

    陳子華隨口道:「什麼情況?」除了讓寧林暗中追查之外,他同樣讓孫莉也隨時關注案情的進展,因為牽涉到楊家的重要成員,對自己今後的發展可以說是至關重要,想不關心都不成,其實他更想讓林月虹追查,但這麼久林月虹都沒有跟他通報消息,他怕這裡面有她的什麼事兒,所以強忍著沒有問,打算等見了面再問個清楚。

    孫莉知道寧林是陳子華信得過的心腹,所以並沒有迴避寧林,沉聲道:「據說跟那位有關。」說著話,孫莉豎起嫩白的素手,打了個手勢。

    陳子華一愕,皺眉道:「不會吧?」孫莉的手勢他明白,說的是管玉和,但這種結論無論如何都讓人難以置信,管玉和與王韻梅母女的關係糾葛他自然知道,但要是說管玉和指使王韻梅和管玉欣殺死楊建勳,然後再殺掉王韻梅和管玉欣,這個他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孫莉苦笑道:「慢說是您,幾乎沒有人會相信,不過,上面已經找他談過幾次話了。」

    陳子華皺起眉頭,放下手裡的報紙,開始沉思起來,良久才搖搖頭道:「有沒有更詳細的細節?」沒有詳情,誰也猜不透其中的奧妙,陳子華儘管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東西,也無法參詳透這件事怎麼會牽涉上管玉和。

    孫莉琢磨了一會兒道:「這件案子是省廳直接辦理的,市局幾乎插不上半點兒手,所以只能找省廳的人問問,我只能從別的蛛絲馬跡判斷跟那位有關,但肯定差不了多少,您在省廳要是有關係的話,可以旁敲側擊的打聽一下。」

    陳子華搖搖頭,省廳的關係倒是不少,只是這種事情絕對不能亂問,若是別的事情還行,但其中牽扯到楊家的人員,他就不能隨便去問了,自己不光身份敏感而且還是楊建勳的仇敵,假若楊宏斌在這件事上耍花招,自己被人陰上一把,那可就太他媽算不過賬了。

    正在開車的寧林忽然道:「陳書記,柳宜群也在專案組裡面。」

    陳子華一怔,孫莉說到省廳的時候,他心裡浮上兩個人影,一個就是柳宜群,另一個就是如今的省廳廳長洪雲亮,也就是柳宜群妻子洪雲熙的大哥,沒想到柳宜群居然加入了專案組,看來這幾年在省廳發展的相當不錯,是不是把他弄到隴東來?

    柳宜妃去香港之後,兩人之間雖然不時通話,但聯絡的畢竟不多,若是能把柳宜群調到隴東發展,也算是柳宜妃有點兒交待了吧?只是這個念頭才在腦海裡面一閃,就被他抹殺了,自己與柳宜妃的關係藏都來不及,怎麼還能往上湊?

    不過找柳宜群探聽案情是個不錯的注意,可惜,寧林和孫莉都不知道這件案子實質上是京城楊家的少爺被刺案,自己便是再關心也不能露了馬腳,根本不能出面去問,甚至自己身邊的人都不能去問,尤其是不能引起省紀委書記楊宏斌的注意,否則就有可能惹火燒身。

    紅旗車離開機場之後並沒有回隴東,而是直奔省委,項目申報下來之後,雖然已經電話匯報給曾華了,但陳子華覺得,還是再親自匯報一下更好,何況,還有一些細節需要再跟省委書記曾華敲定一下,在京城的時候,他已經跟林安東商量了一些重要的環節。

    車在高速公路上不快不慢的行進,陳子華卻陷入了沉思當中,原來關心楊建勳被刺案是因為林月虹的安排,怕牽涉到自己,如今卻是擔心管玉和被套進去,儘管心裡上認為,這個案子不管怎麼發展也不會把管玉和套進去,但現在聽孫莉一說,他也開始有些不自信了,難道真的是管玉和動的手?可管玉和為什麼要殺楊建勳?這根本就解釋不通。

    但事情就是這樣,一旦所有的證據都指向管玉和,儘管解釋不通,管玉和也沒法子逃脫干係,尤其是死去的管玉欣和王韻梅,與管玉和的關係太特殊了,不過對於陳子華來說,他目前最不希望的便是管玉和出事情,尤其是栽倒楊家手裡,否則的話,他的所有後手都會變成無用功,煙消雲散,對於通過管玉和順利掌控隴東的計劃來說,簡直就是個災難性的打擊。

    假若管玉和這個時候栽了,隴東市委書記的位置他肯定是沒門兒的,梁珊也不夠格兒,只能是由省裡重新調配,但不管怎麼調配,都不可能派個與他是一派的人過去,如今管玉和是楊家派系的人員,他倒下之後,無論什麼原因,接替他的,最有可能的還是楊系這個陣營的,若是來個比管玉和更麻煩的強勢人物,自己的日子可就真的不好過了,跟一把手唱歌對台戲?除非能掌握多一半的隴東市委常委,否則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心裡又盤算了一下目前隴東的常委,陳子華忍不住苦笑起來,若是李家不給予助力的話,自己能拉攏到的常委實在是有限,根本談不上掌控多半的常委委員,這也是他一心想控制管玉和的主要原因,歎了口氣,目前還真的只能從保住管玉和這一條路出手。

    紅旗車在省委大樓前停下,陳子華夾著文件夾下車,擺了擺手,沒有讓孫莉跟著他進去,獨自前往省委書記曾華的辦公室,從京城出發之前,他就已經跟曾華打過電話,約好去辦公室見他,所以想也沒想,直接來到一處。

    「你的那份計劃書我看過了。」曾華放下筆,從辦公桌後面抬起頭,居高臨下的看了陳子華一眼,「慢說是一百個億,就是五百個億,恐怕也不夠吧?」

    陳子華前往京城之前,有一份高新技術開發區的規劃圖和計劃書,前後三期工程,總投資一百個億,這是相當大的工程了,不過曾華看過之後,又請相關的專家進行了論證,對陳子華的工程預算提出了了疑慮,一百個億不是小數字,一旦成了爛尾工程,那損失可就太大了,最重要的是,還要擔負責任,那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推脫得了的。

    曾華的責問陳子華沒有怎麼放在心上,從一進門他就覺得氣氛不對,曾華的疑問讓他心裡有些低沉,陳子華不是不知道要承擔責任,不過,想幹事就得有幹事兒的氣魄,世上哪有白吃的午餐,光想撈政績不想擔責任,有這樣的事兒的話,還不早就搶破了頭?哪裡還能輪到他陳子華,從京城拿到批文的那一刻,他就預見了這樣的情景。

    不過等到真的變成現實了,卻不得不讓他有些喪氣,原本還以為曾華會與別人不一樣,沒想到在利益面前,尤其是牽涉到個人切身的利害關係時,誰都靠不住,「這一百億,並非是整個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投入,」陳子華沉默了一瞬,立刻調整了心態,他知道,儘管與曾華有著相當不錯的私宜,但在公事上,卻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這只是基礎投入,」頓了頓,陳子華接道:「國家投入的資金主要用於公共設施,尤其是公路的投資,為開發區創造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以及管理,其餘的投入,卻要開發商和有意進入開發區的企業投資了。」這些問題陳子華其實早就有了比較完整的計劃,只是原先是由隴東市出面,如今變成省裡出面了,而且還有國家的上百億資金投入。

    「所以,一百億的資金雖然緊張,但通過合理的規劃,還是能辦些事兒的,只要運作得當,我們一邊進行基礎建設一邊招商引資,這個開發區還是能迅速發展起來的,不過在政策上,省裡還應該有相應的傾斜。」陳子華將自己的打算一點一點給曾華進行了解釋,並相應的提出了一些應該注意到的事情,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招商引資。

    曾華能做到省委書記,自然不是誰都能糊弄得了的,眼睛瞇了瞇,琢磨道:「招商引資,你覺得還沒有正式啟動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有什麼優勢,可以引進大量的資金?」他心裡對陳子華的說法很不以為然,招商引資哪有他說的那麼簡單,這明顯就是一個坑,不過曾華又曾華的考量,略一尋思就明白,陳子華這是怕過河拆橋,項目到手之後省裡一腳把他踢開。

    不能說陳子華的擔心是多餘的,京城裡面的消息曾華要比一般人靈通得多,他在中組部呆了很多年,什麼樣的渠道沒有?他的兒子女婿都在京城的那些圈子裡面混,豈能不知道那些人的打算,自從西北最大的高新區項目批文一下來,消息就不知不覺的傳了出去,國家分期分批的投入一百個億,這麼大的投入,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同樣,這個大項目到省裡之後,眼熱的人更不會少,想跟著撈點政績算是好的,眼睛盯著那一百個億想發財的只怕更多,那些人一上手,怕是把整個項目攪黃了也要狠狠的撈一把的,所以,陳子華不可能不考慮到這些,故意在申報項目的時候把規劃造得這麼誇張,就是挖個坑等人往下跳呢,只是不知道他有什麼樣的把握,就能把開發區搞起來?

    曾華其實跟林安東早就通過電話了,一二把手商議好的方案,沒有理由在省委常委會上通不過,即便是楊宏斌,也沒膽子同時在常委會上對抗省委一二把手,他打的主意絕對是在省委一號和省府一號之間尋找支點,否則的話,不用比就得認輸。

    「若是由你全權負責高新技術開發區,有幾成把握能按這份計劃建成?」曾華神色不動,似乎漫不經心的問道,即便是早就打算交給陳子華,他還是要問清楚,否則的話,自己與林安東的一番苦心可就白費了,他們還想憑著這個政績工程,重新整合關西省的官場呢。

    陳子華自然已經預見到這一步了,故作姿態的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沒有什麼掣肘的話,至少有八成的把握。」這已經是很保守的承諾了,但十成十的話是絕對不能說的,想沒有任何掣肘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稍微一掂量,便給曾華一個這樣的答案。

    曾華的目光在陳子華的臉上凝注了足足有半分鐘,然後淡淡的說道:「希望你能記住今天的話,回去做好準備吧。」說罷,曾華便低下頭繼續看文件了,對陳子華不再理會。

    從省委出來,陳子華長吁了一口氣,得到省委書記曾華的口頭承諾,這件事算是徹底定下來了,下一步,就是盡快組建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管理委員會,等省委常委會通過之後,他就可以走馬上任了,現在已經開始在心裡籌思,那些人可以調過來幫自己的忙。

    紅旗車剛駛出省城,包裡的電話便響了起來,孫莉掏出電話一看,回過頭道:「是吳部長的電話。」吳月萍已經成為市委組織部的部長,雖然還在公示期,稱呼卻已經改了過來,孫莉剛見面的時候就陳子華說了,實際上,吳月萍已經走馬上任了。

    陳子華點了點頭,從孫莉手裡接過電話,接通之後,隨口問道:「喂,吳部長。」

    話筒裡面傳來吳月萍略顯魅惑的嗓音:「是陳書記嗎?我是吳月萍。」因為這個時候手機通話質量的緣故,變音特別厲害,經常無法從行動電話當中分辨出對方是什麼人,有時連特別熟悉的人,也會聽錯。

    陳子華似乎從吳月萍的話音裡面聽出幾分異樣的情緒,皺眉問道:「怎麼了,有事兒嗎?」

    吳月萍歎了口氣,道:「陳書記,連雲縣的新書記歐陽彩妮剛出事兒了,在黨校門口被一輛柴油三輪車給撞了,正在醫院搶救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