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官屠

第三卷 初露崢嶸 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書記 文 / 幻狐

    第二百三十七章新書記

    陳紅梅在竹椅上沉思了一會兒,從案幾上抓過電話,把才纔張文紅與李明浩來過的事情跟陳子華在電話裡面大致說了說,告訴他,晚上張文紅和李明浩也會去臨湖小區,然後才輕輕扣上話筒,伸手端起茶杯,輕輕吹去漂浮著的嫩綠色葉片,泯了一小口清香的茶水,這才吁了一口氣,對剛從廚房出來的大嫂道:「大哥回來沒?」

    陳建國的妻子如今常駐陳紅梅家裡,幫著打理家務,照顧陳紅梅,這會兒已經做好了晚飯,就等陳建國和兒子陳鋒回來了,「快了吧,往常這個時候都到家了呢。」

    為了給陳紅梅補補身子,陳家國隔三差五便去白水河釣魚,如今沒有了店面,他自然也沒啥事情可幹,跟老婆一起過來照顧懷孕的妹子,每天的精力基本上都用在改善伙食上了,聽說菜市場裡面賣的魚都是魚塘用飼料喂的,不若野魚營養好,便讓兒子送他去白水河電站的蓄水站釣魚,上次運氣好,捉了一隻野生的甲魚,今天又去碰運氣了。

    陳紅梅笑著搖搖頭,對大哥和侄子的關懷感到很暖心,可惜侄子陳鋒志向不大,也沒有什麼文化程度,除了給自己開車,安排別的事兒也幹不來,如今也只能先這麼混著,等以後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會,給陳鋒安排個正當的工作幹幹,總不能一直給自己當司機吧。

    想了想又拿起電話,撥給組織部長李彬,對於李彬,她還是非常信任的,畢竟是陳子華一手提拔起來的人,聽說他的妻子,如今的藍山縣縣委書記何雲鳳,就是陳子華在鄉鎮上工作時的得力臂膀,想必這個李彬,也是陳子華為以後精心培養的班底。

    自從開始在家休養,陳紅梅便把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都交給了縣長李明浩,但人事權卻始終牢牢的控制在手中,任何人事變動,都要經過李彬和她的手,而她的一些意志,也都是通過李彬來實施的,今天打這個電話,就是準備調整一部分的人事,其中就包括公安系統。

    對於出現在東余分局的事情,陳子華的反應讓陳紅梅也不自覺的重視起來,通過與陳子華商量之後,她迅快就做出反應,不能給任何人留下借口,所以,張文紅和李明浩前腳才走,她便打電話跟李彬做出安排,打算明天就召開臨時常委會,對張文紅的分工做出調整,讓張文紅去掉公安局局長的兼職,任命副局長蔣文出任縣局的局長,然後調副局長石青去新成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擔任高新區公安分局的副局長,這個她已經跟陳子華溝通過了,至於東余分局的人事調整,還要等縣局那邊做出安排。

    這樣一來,等於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東余分局所造成的影響降到了最低,快速處理了相關人員,而且反應相當及時,消除了有心人可能的插手意圖,陳紅梅的反應不能說不快,可讓她想像不到的是,當天晚上,陳子華就打電話說,省廳那邊已經有消息傳來,省上已經在過問這件事了,也就是說,東余分局做的有關弋家的事情,居然傳到了省裡。

    「這件事未免也太惡劣了吧?」楚源皺著眉頭,語聲平淡的說道,目光在楊宏斌的身上一轉,隨即又道:「沒想到隴東的公安系統竟然糜爛成這個樣子了。」他是專程來拜訪楊宏斌的,早上接到電話,任命他為隴東市委書記的提議已經在常委會上通過,所以,他幾乎停都沒停,立即從東平市趕到省城,到省紀委書記楊宏斌這裡來領受指示。

    楚源已經四十六了,在東平市擔任了兩屆市長,本來很有希望成為一把手的,沒想到關鍵時候,黃天培卻從天而降,憑空坐上了東平市市委書記的位置,這讓他心裡始終都藏著一口怨氣,有一種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受,但黃天培背後有省長韓冰塵支持,他的後台只不過是一個副省長,還不是常委,假若不是能力出眾的話,在東平市,連市長的位置都未必保得住,因此,在楊宏斌高調來到關西省之後,他第一個就投入楊家的陣營。

    對於京城楊家,楚源自然是精心的瞭解過一番的,所以才會選了這麼個時機投誠,楊宏斌需要在關西打開局面,挽回因貝家的倒台而使關西有些星散的楊家勢力,對楚源的投靠自然歡迎備至,楚源則需要一個硬扎的靠山,改善自己仕途上的助力,兩人各取所需,很快就非常非常融洽的走到了一起。

    管玉和的倒台,為楚源提供了一個契機,在楊宏斌的運作下,他如願以償的離開東平市,成為隴東市的市委書記,而楊家也通過楚源,準備在隴東下一步好棋,一邊對應曾華的高新技術開發區計劃,雙方的利益在這一點上又不謀而合的達成一致。

    「不光是公安系統啊,」楊宏斌面色沉凝的歎道,彷彿說不出的憂心,「省委打算在隴東上馬西北最大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都在盯著芝蘭和連雲這兩個縣,發生了如此惡劣的事件,難道說,當地的黨政部門就沒有一點兒察覺?說不過去啊。」

    「這應該是紀委職責範圍之內的事吧,」楚源心思靈動,約莫琢磨出楊宏斌的一點兒意圖來,「可以責成紀檢機關進行調查一下,看是不是有相關人員涉案。」頓了頓又接道:「隴東不是剛出了一件大案麼,我看很有必要對隴東的黨政班子進行一次調整。」

    楊宏斌目光一凝,隨即神色突然放鬆下來,「楚源,去隴東擔任市委書記,擔子很不清吶,那裡的市長和市委副書記都是剛上任不到一年的年輕人,要做好班長,得有些心理準備才成,尤其是那位年輕的市委副書記。」他沒有回應楚源的話,卻把話題引到隴東的人事上。

    「韓副總理下的一手好棋啊,」這時候,韓冰塵即將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消息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楚源自然也知道一些,而且他還從一些人事變化上推斷出,李家與楊家的一些默契,投入楊宏斌的陣營時間雖然不長,但楊宏斌確實看上他的能力,所以也在著意的培養他,意圖將這個沒有多少複雜背景的人才逐步納入楊家政治集團當中來,所以,對楚源也有意無意的表露了一些楊家的意識形態,這也是進入集團內部的必須道路,若是在意識形態和執政觀念上有差異或者差異較大,雙方便沒有走到一起的可能,即便聯合,也是暫時的。

    因此,對於李家和楊家之間的關係,就沒有刻意隱瞞過,但楚源的政治素養卻要超過楊宏斌的意料太多,從一些蛛絲馬跡當中,察覺出楊家與李家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融洽,兩家之間還有著不小的摩擦,比如省委班子的這次大變動,就是李家主導,而且韓冰塵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楊家卻在這次變動當中受到了極大的損傷,這一半年來,楊家經受的挫折已經很多了,尤其是楊老太爺的下世和緊隨起來的幾次打擊,連嫡孫楊建勳也在前不久死於非命,儘管沒有什麼證據,但楚源卻感覺到,有人在針對楊家。

    不管是什麼人針對楊家,出於對韓冰塵的怨氣,楚源還是下意識的把火往李家身上引,這次去隴東上任,李家的女婿陳子華將是他的政治對手,因此,他不介意提前多燒上幾把火,最好楊宏斌能主動去找找陳子華的麻煩,那樣可就幫了他的大忙了。

    「楊文生是芝蘭縣的老縣長,對芝蘭的情況比較熟悉,」楊宏斌這次還是沒有理會楚源的話頭,雖然提起韓冰塵的時候,尤其是稱呼韓副總理,讓他心裡莫名的生出一縷怨憤,但他還是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神情,沒有表露出那麼一絲半毫,他非常清楚,不管李家和楊家內部如何爭鬥,至少在外人面前,兩家的高層還是相當的和睦的,「你上任之後,可以跟楊文生多聊聊。」之所以提起楊文生,並不是因為他姓楊,而是因為這次東余分局的事情,就是他傳遞過來的,楊文生之前是管玉和一脈,在管玉和倒下之後,他就成了楊家在隴東的代言人,之所以這麼快就得到芝蘭縣一個偏僻山村發生的事情,楊文生功不可沒。

    楚源沒想到楊宏斌這麼難應付,他不管說什麼,對方都不接招,而且一板一眼,似乎什麼都不在意一般,但吩咐的事情卻又脈絡分明,他實在沒法子看清楚楊宏斌的想法,暗暗歎了口氣,終究沒有繼續在這件事上糾纏,剛才聽楊宏斌的秘書匯報時,那種暗自激動的心思也不知不覺當中清淡了,不再耗費心神,點了點頭,道:「對於隴東的工作,您還有什麼指示?」他今天過來的主要任務,就是聽取楊宏斌對他到隴東之後的安排。

    楊宏斌沉吟了一會兒才道:「高新技術開發區,無疑將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省市工作的重點,在這方面多用點兒心吧。」推薦楊文生給楚源,其實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他已經知道,高新區的範圍圈定在連雲縣和芝蘭縣之間的荒蕪丘陵山區,楊文生先後在這兩個縣擔任領導職位,人脈各方面都相當的熟悉,想在高新區項目上跟曾華鬥法,楊文生顯然是最好的人選了,至於楊文生目前的位置,他倒是不大在意。

    假若沒有楚源,或許他會考慮一下對楊文生的培養,不過現在嘛,倒是不那麼急切了,還是先看看再說,他現在主要面臨的對手是曾華,至於林安東,在楊宏斌看來,立場已經是很明確了,代表的是林系的利益,林家在華夏的實力十分的龐大,李家也好楊家也好,對於林家的態度都是盡量搞好關係,雖然林家家族繁雜,關係也錯綜複雜,內部同樣派系林立,作為一個整體來說,似乎凝聚力遠遠不及楊家或者李家這樣比較純粹的家族,但作為林系的核心,卻一直在華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林安東這樣一個旁系遠支,都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三級跳,跟他身後的政治核心肯定有著直接的關係。

    但曾華就不同了,這是一個完全鬆散的政治派系人物,而且在上層的立場一直比較模糊,跟很多派系都有著良好的私人關係,真要說起來,還是能歸入在華夏逐漸興起學院派,不過在楊宏斌看來,曾華實際上就是李家的走狗,是韓冰塵選定的代言人,雖然李家與楊家取得了相互諒解,雙方各讓一步,楊家進關西,李家去經營江東省,但韓冰塵卻把曾華弄到了關西當省委書記,而且還留下女婿陳子華在隴東,而楊建勳剛到隴東還不到半年,就莫名其妙的送了命,這讓楊宏斌的心裡特別的不舒服。

    「那件事情,我會讓省廳跟一下的,」楊宏斌沉默了一會兒,這才提起楚源之前的話題,對於能打擊陳子華的機會,他又怎麼可能放過,只是火候不到的話,他還不想輕舉妄動,免得弄巧成拙,「至於具體怎麼處理,還是等你上任之後吧。」

    楚源的任命還沒有公示,上任最快也得一兩個月的功夫,沒有自己的人坐鎮隴東,想憑空去找陳子華的麻煩,顯然很不現實,「黨校的學習班下個月才開始,你可以上任之後再去學習,這樣就名正言順了。」

    楊宏斌還是很有一些辦法的,雖然在楚源上任的這件事上他沒有多少發言權,但通過別人,讓楚源先去上任,還是能做到的,畢竟隴東已經沒有市委書記很長時間了,想來曾華和林安東都不會在這件事上打絆子,畢竟楚源在東平市的政績擺在那兒,作為市一級的領導,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別人也提不出什麼上得了檯面的反對意見。

    楚源點了點頭,道:「我知道怎麼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